CN215320331U -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0331U
CN215320331U CN202023321807.5U CN202023321807U CN215320331U CN 215320331 U CN215320331 U CN 215320331U CN 202023321807 U CN202023321807 U CN 202023321807U CN 215320331 U CN215320331 U CN 215320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demolding
unit
driving memb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218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ishok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Nishok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Nishok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Nishoku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218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0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0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0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包括脱模机构、模体和顶出单元,所述顶出单元能够相对所述模体将脱模机构和产品同步顶出;其中所述脱模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和脱模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能够沿第一方向抽离所述产品的腔体,所述第二本体能够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移动以能够与所述产品的内侧壁脱离;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能够供所述产品从第一方向插入的安装槽体;所述脱模单元能够将所述产品推出所述安装槽体。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采用顶出单元能够直接将产品和脱模机构顶出,在结合脱模机构能够有效完成脱模的同时,避免了顶针的引入,保证产品外表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具有深腔的产品在注塑模具中会经常遇到,其中在注塑完成后如何有效地对产品进行脱模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序。在产品成型的过程中,通常会在产品的腔体中预留有滑块,以对产品整体的成型起到支撑等作用。目前很多产品在成型过程中的胶位会设置在上述的滑块上,又由于滑块位于深腔中,这样就造成产品脱模难度较大,甚至是无法脱模。
并且,目前在塑胶产品常规上只能在公模面下顶针将产品顶出,即使能在母模外表面上设置仿形顶块,产品外表面峰会看到入子线,同样影响产品外表面的美观性。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采用顶出单元能够直接将产品和脱模机构顶出,在结合脱模机构能够有效完成脱模的同时,避免了顶针的引入,保证产品外表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包括脱模机构,用于支撑所述脱模机构的模体,设置在所述模体上的顶出单元,其中所述顶出单元能够相对所述模体将所述脱模机构和产品同步顶出以脱离所述模体;
其中所述脱模机构包括:
位于产品腔体内的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壁能够与所述第一本体抵接、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能够与所述产品的内侧壁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沿第一方向抽离所述产品的腔体,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一本体抽离的过程中且在产品的抱紧力作用下能够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移动,以能够与所述产品的内侧壁脱离;
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能够供所述产品从第一方向插入的安装槽体;
脱模单元,所述脱模单元能够与所述产品抵接并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将所述产品推出所述安装槽体。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单元包括能够绕一支点转动的脱模件和脱模杆,所述脱模件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支点两侧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所述脱模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作用部上,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作用部抵接并推动所述脱模杆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脱模杆能够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作用部脱离后通过弹性件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沿第一方向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内。
进一步地,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对应设置的第一驱动件、与两个所述第二本体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匹配的锁紧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推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脱离,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均可独立运行。
进一步地,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安装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单元具有导向槽体,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包括气缸、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体内的导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气缸输出端且与所述导向块连接的导杆。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顶出气缸、设置在所述顶出气缸输出端上的弹性件。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的脱模机构和顶出单元,采用顶出单元能够直接将产品和脱模机构顶出,在结合脱模机构能够有效完成脱模的同时,避免了顶针的引入,保证产品外表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2、本申请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单元,在所述第一本体没有被抽离前,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产品的包紧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产品的内侧壁紧紧贴合,由于胶位的设置,此时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产品之间是锁扣在一起的,需要进行脱口动作;在所述第二本体逐渐由左向右被抽离出所述产品的腔体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直接的楔形结构的设计,两个所述第二本体均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移动,又由于机械限位能够与所述第一本体抵接,并能够结合第一本体有效对产品进行支撑的同时,初步完成产品的脱模;
3、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的脱模单元,所述脱模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作用部上,所述第一本体能够通过中间传递件(例如杆体和块体的结合)与所述第二作用部抵接,进而推动所述脱模件转动,最后使得所述脱模杆能够沿从右至左的方向与所述产品抵接,并将所述产品推出所述安装槽体,有效完成脱模工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被抽离时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同时被抽离时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脱模单元与产品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脱模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锁紧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产品;2、顶出单元;3、第一本体;4、第二本体;5、第二支撑单元;6、脱模单元;7、锁紧件;8、安装单元;9、导向槽体;10、气缸;11、导向块; 12、导杆;61、脱模件;62、脱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品1的脱模系统,包括脱模机构,用于支撑所述脱模机构的模体,设置在所述模体上的顶出单元2,其中所述顶出单元2能够相对所述模体将所述脱模机构和产品1同步顶出以脱离所述模体。具体地,所述顶出单元2 包括设置在所述模体上且位于所述脱模机构的顶出气缸、设置在所述顶出气缸输出端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顶出的过程中起到减震作用。
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采用顶出单元2能够直接将产品1和脱模机构顶出,在结合脱模机构能够有效完成脱模的同时,避免了顶针的引入,保证产品1外表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模机构包括位于产品1腔体内的第一支撑单元、第二支撑单元5 和脱模单元6。采用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5能够初步完成对产品1的脱模并提供支撑,结合所述脱模单元6则能够较为便捷地实现产品1的完全脱模。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均位于水平面内的第一本体3和两个第二本体4,其中两个所述第二本体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本体3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本体3沿第一方向(由左至右方向)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具体地,所述第一本体3在水平面内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内。两个所述第二本体4在水平面内的截面呈三角形,且所述第二本体4的斜边能够与所述第一本体3的斜边抵接,所述第二本体4的一个直角边能够与所述产品1的内侧壁抵接。
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在所述第一本体3没有被抽离前,所述第二本体4在所述产品1 的包紧力作用下能够与所述产品1的内侧壁紧紧贴合,由于胶位的设置,此时所述第二本体 4和所述产品1之间是锁扣在一起的,需要进行脱口动作。
在所述第二本体4逐渐由左向右被抽离出所述产品1的腔体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本体 3与所述第二本体4直接的楔形结构的设计,两个所述第二本体4均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本体3移动,又由于机械限位能够与所述第一本体3抵接,并能够结合第一本体3 有效对产品1进行支撑的同时,初步完成产品1的脱模。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单元5固定安装在外部单元上,该第二支撑单元5的左端面上具有能够供所述产品1从第一方向插入的安装槽体。在所述第一本体3抽离所述产品1 的腔体过程中,所述产品1一直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体内,因此所述第二支撑单元5能够在初步脱模工序中对产品1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模单元6能够与所述产品1抵接并沿第一方向的相反向将所述产品1推出所述安装槽体。具体地,所述脱模单元6包括能够绕一支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脱模件61、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脱模杆62。其中,所述脱模件61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支点两侧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部位于所述第二作用部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单元5上开设有能够供所述脱模杆62穿设的避让槽,使得所述脱模杆62能够与所述产品1 的右端面抵接。
上述的设置方式,所述脱模杆62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作用部上,所述第一本体3 能够通过中间传递件(例如杆体和块体的结合)与所述第二作用部抵接,进而推动所述脱模件61转动,最后使得所述脱模杆62能够沿从右至左的方向与所述产品1抵接,并将所述产品1推出所述安装槽体,有效完成脱模工序。优选地,所述脱模杆62能够在所述第一本体3与所述第二作用部脱离后通过弹性件自动复位。
本实施方式中,该脱模机构还包括安装单元8、设置在所述安装单元8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匹配的锁紧件7。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单元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单元8上,且所述安装单元8具有导向槽体9。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本体3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与两个所述第二本体4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推动所述锁紧件7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脱离,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均可独立运行。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可包括气缸10、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体9内的导向块11、以及设置在所述气缸10输出端且与所述导向块11连接的导杆12。
上述的设置方式中,采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运动的操作,结合限位件配合,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本体3在被抽离预设长度后,所述第二本体4再跟随所述第一本体3同步被抽离,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所述第二本体4与所述产品1之间脱扣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够再初步脱模过程中有效对产品1进行支撑,保证产品1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机构,用于支撑所述脱模机构的模体,设置在所述模体上的顶出单元,其中所述顶出单元能够相对所述模体将所述脱模机构和产品同步顶出以脱离所述模体;
其中所述脱模机构包括:
位于产品腔体内的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侧壁能够与所述第一本体抵接、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能够与所述产品的内侧壁抵接;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能够沿第一方向抽离所述产品的腔体,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一本体抽离的过程中且在产品的抱紧力作用下能够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移动,以能够与所述产品的内侧壁脱离;
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具有能够供所述产品从第一方向插入的安装槽体;
脱模单元,所述脱模单元能够与所述产品抵接并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将所述产品推出所述安装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单元包括能够绕一支点转动的脱模件和脱模杆,所述脱模件具有分别位于所述支点两侧的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所述脱模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作用部上,所述第一本体能够与所述第二作用部抵接并推动所述脱模杆沿第一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杆能够在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作用部脱离后通过弹性件自动复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沿第一方向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沿第一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端部沿第一方向的投影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第一本体对应设置的第一驱动件、与两个所述第二本体对应设置的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匹配的锁紧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推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脱离,以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一驱动件均可独立运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安装单元,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单元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具有导向槽体,所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包括气缸、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体内的导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气缸输出端且与所述导向块连接的导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单元包括顶出气缸、设置在所述顶出气缸输出端上的弹性件。
CN202023321807.5U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Active CN215320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1807.5U CN215320331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21807.5U CN215320331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0331U true CN215320331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1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21807.5U Active CN215320331U (zh) 2020-12-31 2020-12-31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0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7599B2 (en) Device for demoulding negatives in plastic injection
CN201271973Y (zh) 斜滑块侧向抽芯模具结构
CN210733164U (zh) 一种具有内倒扣脱模机构的汽车车灯注塑模具
CN105965794B (zh) 一种具有推杆式滑块脱模结构的圆形产品注塑模具
CN215320331U (zh) 用于产品的脱模系统
CN110625901A (zh) 一种行位二次抽芯结构
CN207044613U (zh) 斜顶脱模机构及其注塑模具
CN214645535U (zh) 用于产品的脱模机构
CN110181761B (zh) 能防止汽车保险杠在制造过程脱模时被拉伤的模具结构
CN109403747B (zh) 一种支架壳体以及生产该壳体的模具
CN202656423U (zh) 母模斜抽芯机构
CN105856503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6832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CN210552786U (zh) 一种摆杆二次顶出抽芯结构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108115895B (zh) 具有弹块成型斜滑抽芯的立式多腔90°弯模具
CN103909617A (zh) 滑块退出机构
CN108099107B (zh) 成型90°弯管件的脱模机构
CN218019847U (zh) 喷火枪油槽的成型模
CN215703675U (zh) 二次脱模模具
CN103302815A (zh) 母模斜抽芯机构
CN213733079U (zh) 一种旋转脱模机构
CN214562703U (zh) 一种带小型倒扣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3564152U (zh) 汽车立柱模具和成型设备
CN21968645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