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4991U -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4991U
CN215294991U CN202022926213.0U CN202022926213U CN215294991U CN 215294991 U CN215294991 U CN 215294991U CN 202022926213 U CN202022926213 U CN 202022926213U CN 215294991 U CN215294991 U CN 215294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iler
wall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262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长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ongtao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262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4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4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4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锅炉设备的余热回收效果较差,且添加燃料时需要工人手动推拉燃料箱,使用时较为费力的问题。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焊接安装有一处炉架,且底座上端面的左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电机;所述炉架四处竖撑架体的中间段上贯穿插接有四处出水管,此出水管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锅筒,且锅筒与炉架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锅筒的上端面上环形阵列插接安装有四处进水管,且锅筒的内部设置有一处炉筒。本装置与其他锅炉设备相比,冷水可以充分吸收兰炭燃烧时释放的余热,余热回收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内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意是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则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
例如专利号为CN2114588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筒状壳体、炉胆、第一换热管和烟气回转室以及燃烧器,所述炉胆的轴线方向及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轴线方向平行,且均与所述筒状壳体的轴线方向同向,所述烟气回转室连通设置在所述炉胆的后端,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筒状壳体前端外部,所述燃烧器的火焰喷管伸至所述炉胆内,且所述火焰喷管与所述炉胆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烟气回转室连通。
现有锅炉设备的余热回收效果较差,且添加燃料时需要工人手动推拉燃料箱,使用时较为费力,另外,清理灰渣时大都需要工人用铁锹将灰渣铲出,清理时间较长,导致设备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锅炉设备的余热回收效果较差,且添加燃料时需要工人手动推拉燃料箱,使用时较为费力,另外,清理灰渣时大都需要工人用铁锹将灰渣铲出,清理时间较长,导致设备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上焊接安装有一处炉架,且底座上端面的左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电机;所述炉架四处竖撑架体的中间段上贯穿插接有四处出水管,此出水管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锅筒,且锅筒与炉架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锅筒的上端面上环形阵列插接安装有四处进水管,且锅筒的内部设置有一处炉筒,此炉筒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炉筒圆周侧壁的下侧位置前后贯通开设有一处通道,且炉筒的圆周侧壁上竖向阵列焊接有四处隔水板;所述隔水板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导水孔,且炉筒下侧位置的通道内设置有一处燃料箱,此燃料箱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一处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左侧位置焊接有一处电机架;所述出水管包括水管架,四处所述出水管的上侧管壁上焊接有一处水管架。
优选的,所述电机包括转轴和齿轮,转轴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一处齿轮。
优选的,所述燃料箱左侧壁的下侧位置焊接有一处齿条,且燃料箱的下侧位置转动安装有一处拦炭板。
优选的,所述拦炭板上焊接有一处手柄,手柄贯穿通过燃料箱的后侧壁,且手柄的后半段上插接安装有一处插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可通过进水管将冷水注入锅筒中,兰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会通过锅筒的侧壁传递到水中,冷水吸收储存这些热量后会从出水管流出,本实用隔水板呈漏斗型,隔水板可以对冷水起到抑流作用,减缓水流速度,使冷水可以充分吸收锅筒侧壁传递的热量,本装置与其他锅炉设备相比,冷水可以充分吸收兰炭燃烧时释放的余热,余热回收效果较好。
2、本实用通过齿轮齿条结构,使燃料箱可以前后移动,进而实现添炭倒灰的功能,与其他设备相比,无需手动推拉燃料箱,使用时较为省力,本实用无需人工使用铁锹将灰渣取出,使用时比较节省时间,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管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隔水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料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柄结构示意图;
1、底座;101、电机架;2、炉架;3、电机;301、转轴;302、齿轮;4、锅筒;5、出水管;501、水管架;6、进水管;7、炉筒;8、隔水板;9、燃料箱;901、齿条;902、拦炭板;903、手柄;904、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上焊接安装有一处炉架2,且底座1上端面的左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电机3;炉架2四处竖撑架体的中间段上贯穿插接有四处出水管5,此出水管5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锅筒4,且锅筒4与炉架2焊接固定在一起;锅筒4的上端面上环形阵列插接安装有四处进水管6,且锅筒4的内部设置有一处炉筒7,此炉筒7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出气孔;炉筒7圆周侧壁的下侧位置前后贯通开设有一处通道,且炉筒7的圆周侧壁上竖向阵列焊接有四处隔水板8;隔水板8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导水孔,且炉筒7下侧位置的通道内设置有一处燃料箱9,此燃料箱9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一处把手;底座1上端面的左侧位置焊接有一处电机架101;出水管5包括水管架501,四处出水管5的上侧管壁上焊接有一处水管架501,本实用可通过进水管6将冷水注入锅筒4中,兰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会通过锅筒4的侧壁传递到水中,冷水吸收储存这些热量后会从出水管5流出,本实用隔水板8呈漏斗型,隔水板8可以对冷水起到抑流作用,减缓水流速度,使冷水可以充分吸收锅筒4侧壁传递的热量,本装置与其他锅炉设备相比,冷水可以充分吸收兰炭燃烧时释放的余热,余热回收效果较好。
进一步,电机3包括转轴301和齿轮302,转轴301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一处齿轮302,本实用使用时可开启电机3,电机3会带动齿轮302转动,齿轮302会带动齿条901前后移动,齿条901向前移动时,使用者可向燃料箱9内添加兰炭补充燃料,齿条901向后移动时,使用者可以清理燃料箱9内的兰炭灰渣。
进一步,燃料箱9左侧壁的下侧位置焊接有一处齿条901,且燃料箱9的下侧位置转动安装有一处拦炭板902,本实用通过齿轮齿条结构,使燃料箱9可以前后移动,进而实现添炭倒灰的功能,与其他设备相比,无需手动推拉燃料箱9,使用时较为省力。
进一步,拦炭板902上焊接有一处手柄903,手柄903贯穿通过燃料箱9的后侧壁,且手柄903的后半段上插接安装有一处插销904,处理燃料箱9内的兰炭灰渣时,可以先取下插销904,然后旋转手柄903,将兰炭灰渣倒出,本实用无需人工使用铁锹将灰渣取出,使用时比较节省时间,工作效率较高。
工作原理:本实用可通过进水管6将冷水注入锅筒4中,兰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会通过锅筒4的侧壁传递到水中,冷水吸收储存这些热量后会从出水管5流出,本实用隔水板8呈漏斗型,隔水板8可以对冷水起到抑流作用,减缓水流速度,使冷水可以充分吸收锅筒4侧壁传递的热量,本装置与其他锅炉设备相比,冷水可以充分吸收兰炭燃烧时释放的余热,余热回收效果较好,本实用使用时可开启电机3,电机3会带动齿轮302转动,齿轮302会带动齿条901前后移动,齿条901向前移动时,使用者可向燃料箱9内添加兰炭补充燃料,齿条901向后移动时,使用者可以清理燃料箱9内的兰炭灰渣,本实用通过齿轮齿条结构,使燃料箱9可以前后移动,进而实现添炭倒灰的功能,与其他设备相比,无需手动推拉燃料箱9,使用时较为省力,处理燃料箱9内的兰炭灰渣时,可以先取下插销904,然后旋转手柄903,将兰炭灰渣倒出,本实用无需人工使用铁锹将灰渣取出,使用时比较节省时间,工作效率较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焊接安装有一处炉架(2),且底座(1)上端面的左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电机(3);所述炉架(2)四处竖撑架体的中间段上贯穿插接有四处出水管(5),此出水管(5)的上方位置设置有一处锅筒(4),且锅筒(4)与炉架(2)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锅筒(4)的上端面上环形阵列插接安装有四处进水管(6),且锅筒(4)的内部设置有一处炉筒(7),此炉筒(7)的上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炉筒(7)圆周侧壁的下侧位置前后贯通开设有一处通道,且炉筒(7)的圆周侧壁上竖向阵列焊接有四处隔水板(8);所述隔水板(8)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导水孔,且炉筒(7)下侧位置的通道内设置有一处燃料箱(9),此燃料箱(9)的前侧壁上设置有一处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的左侧位置焊接有一处电机架(101);所述出水管(5)包括水管架(501),四处所述出水管(5)的上侧管壁上焊接有一处水管架(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包括转轴(301)和齿轮(302),转轴(301)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一处齿轮(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箱(9)左侧壁的下侧位置焊接有一处齿条(901),且燃料箱(9)的下侧位置转动安装有一处拦炭板(9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炭板(902)上焊接有一处手柄(903),手柄(903)贯穿通过燃料箱(9)的后侧壁,且手柄(903)的后半段上插接安装有一处插销(904)。
CN202022926213.0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Active CN215294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6213.0U CN215294991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26213.0U CN215294991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4991U true CN215294991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3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26213.0U Active CN215294991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4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94991U (zh) 一种包墙水冷壁式兰炭余热回收锅炉
CN202598820U (zh) 一种沼气热水锅炉
CN116734624B (zh) 一种铬铁球团竖炉余热利用装置及其利用方法
CN20932574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蒸汽锅炉
CN203162917U (zh) 热管式锅炉省煤器
CN211346430U (zh) 一种锅炉尾气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10292328U (zh) 一种燃树皮往复炉排有机热载体炉
CN207527595U (zh) 一种可充分气化燃烧的立式热解气化炉
CN20958836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燃烧机
CN108151302A (zh) 一种丝杆滑块驱动炉体高度调节的热水锅炉
CN202328332U (zh) 一种充分利用锅炉排烟热量的空气预加热装置
CN204563842U (zh) 无烟煤采暖炉潜热储能汽化脱硫除尘装置
CN108443888B (zh) 一种可防止煤气卷吸外泄的自呼吸蓄热烧嘴
CN107421113B (zh) 一种方便上煤且热利用率高的锅炉
CN216361396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开门式燃烧炉具
CN205137536U (zh) 一种燃煤炉
CN215570412U (zh) 一种新型供暖炉
CN210292316U (zh) 一种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发酵用高效节能环保燃炉
CN218155588U (zh) 一种活性石灰加热烟气余温换热装置
CN201238562Y (zh) 直烧式导热油煎饼机
CN210663360U (zh) 一种防结垢锅炉
CN221839741U (zh) 一种锅炉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20624059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甲醛的尾气处理装置
CN216079752U (zh) 一种天然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832822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锅炉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