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5159U -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5159U
CN215285159U CN202121778450.5U CN202121778450U CN215285159U CN 215285159 U CN215285159 U CN 215285159U CN 202121778450 U CN202121778450 U CN 202121778450U CN 215285159 U CN215285159 U CN 215285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groove
gear
inner shell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84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恩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rank Morin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rank Morin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rank Morini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rank Morin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784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5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5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5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齿轮电机式电动车,涉及电动车的领域,其包括车体和转动连接于车体上的车轮,车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的外径小于从动齿轮的外径,从动齿轮与车轮同轴固定,车体上还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车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的外径小于从动齿轮的外径,驱动件的功率不变,使得车轮受到的力矩更大,进而使得电动车起步的加速度越大,从而提高了电动车的爬坡能力,使得电动车可适用于复杂的路况。

Description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以其低碳环保、节能、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交通出行方面。而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是轮毂电机,轮毂电机的性能决定了电动车正常骑行时的负载能力、平稳性、安全可靠性以及舒适感。
轮毂电机技术也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都一起整合到轮毂内,通过轮毂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驱动轮毂转动,得以将电动车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但电动车的爬坡能力弱,不适用于复杂的路况,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电动车的爬坡能力弱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齿轮电机式电动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包括车体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上的车轮,所述车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外径小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径,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车轮同轴固定,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件,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车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的外径小于从动齿轮的外径,驱动件的功率不变,从而降低了车轮的转速,使得车轮受到的力矩更大,进而使得电动车起步的加速度越大,从而提高了电动车的爬坡能力,使得电动车可适用于复杂的路况。
优选的,所述车体包括车子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车子本体上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设有容纳腔,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壳上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车子本体和安装壳,通过安装壳对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件进行遮挡和保护,减少了电动车行驶时,杂物卡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或水溅至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件上,从而影响车轮转动的情况,使得驱动车轮转动更加稳定,且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件更加耐用。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子本体上的内壳和设置于所述内壳上的外壳,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拼接形成,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通过连接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外壳、内壳和连接件,当安装壳内部的线路或部件出现故障时,可将连接件取下,再将外壳取下,即可对安装壳内部的线路或部件进行维修,无需将安装壳整个卸下,使得维修安装壳内部的线路或部件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设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并与所述内壳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螺栓抵紧于所述外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锁紧螺栓,当拆卸外壳时,扭转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脱离内壳,即可将外壳从内壳上卸下,当安装外壳时,扭转锁紧螺栓,通过锁紧螺栓和内壳的螺纹配合即可将外壳固定于内壳上,使得拆卸和安装外壳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穿设部、设置于所述穿设部上的抵接部和定位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抵接部上的弹性部,所述穿设部穿设于所述外壳,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穿设部远离所述内壳的一侧,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内壳的一侧,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抵接部靠近所述定位部的一侧并抵紧于所述外壳;所述内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穿设部卡入的卡槽,所述内壳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定位部滑移卡入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卡槽连通,所述穿设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位于所述滑槽沿所述穿设部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转动槽供定位部卡入,所述弹性部使得所述定位部抵紧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穿设部、抵接部、定位部、弹性部、卡槽、滑槽和转动槽,当拆卸外壳时,施力转动穿设部使得穿设部上的定位部移动至滑槽处,然后朝远离内壳的方向移动穿设部,使得穿设部和定位部脱离内壳即可将外壳从内壳上卸下;当安装外壳时,将穿设部卡入卡槽内,且定位部滑移卡入滑槽内,至定位部和转动槽对准,转动穿设部使得定位部卡入转动槽内,接着松开穿设部,在弹性部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定位部抵紧于转动槽的内壁,通过定位部和转动槽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穿设部和内壳之间的相对定位,并通过定位部抵紧于转动槽的内壁且弹性部抵紧于外壳从而实现外壳和内壳之间的相对定位,进而实现外壳在内壳上的安装,使得拆卸和安装外壳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转动槽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定位槽供所述定位部卡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定位槽,转动穿设部使得定位部卡入转动槽内,且定位部与定位槽对准,然后松开穿设部,在弹性部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定位部卡入定位槽内,通过定位槽的内壁抵接于定位部,从而对定位部进行限位,减少了定位部在无需拆卸外壳的情况下脱离转动槽的情况,提高了外壳和内壳之间连接固定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卡入部、设置于所述卡入部上的限位部和弹性插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上的弹性抵紧部,所述卡入部穿设于所述外壳,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卡入部远离所述内壳的一侧,所述弹性插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内壳的一侧,且所述弹性插入部朝靠近所述限位部的方向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弹性抵紧部位于所述限位部靠近所述弹性插入部的一侧,且所述弹性抵紧部抵紧于所述外壳;所述内壳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供所述卡入部和所述弹性插入部卡入,且所述弹性插入部抵紧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位于所述容纳槽槽底靠近外壳的一侧,所述嵌槽供所述弹性插入部卡入,所述卡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卡入部、限位部、弹性插入部、弹性抵紧部、容纳槽和嵌槽,当安装外壳时,将卡入部和弹性插入部卡入容纳槽内,此时,弹性插入部被容纳槽的内壁挤压进而抵紧于容纳槽的内壁,至弹性插入部与嵌槽对准,弹性插入部发生复位并向外张开,使得弹性插入部卡入嵌槽内,松开卡入部,在弹性部的弹性作用下使得弹性插入部抵紧于嵌槽的内壁,即可实现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安装定位;当拆卸外壳时,按压抵接部使得卡入部朝靠近内壳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插入部被容纳槽的内部挤压并朝靠近卡入部的方向移动,然后转动卡入部,使得弹性插入部与嵌槽错开,然后朝远离内壳的方向移动卡入部,使得卡入部和弹性插入部脱离内壳,即可将外壳从内壳上卸下,使得安装和拆卸外壳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注油口,通过注油口往主动齿轮和从轮齿轮上注入润滑油,减少了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被卡住导致车轮无法转动的情况,使得驱动车轮转动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壳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和所述容纳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孔,便于容纳腔内驱动机运作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减少了热量在容纳腔内累积进而损坏驱动件的情况,使得驱动件更加耐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件,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的啮合配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车轮转动,由于主动齿轮的外径小于从动齿轮的外径,驱动件的功率不变,使得车轮受到的力矩更大,进而使得电动车起步的加速度越大,从而提高了电动车的爬坡能力,使得电动车可适用于复杂的路况;
2.通过设置外壳、内壳和连接件,当安装壳内部的线路或部件出现故障时,可将连接件取下,再将外壳取下,即可对安装壳内部的线路或部件进行维修,使得维修安装壳内部的线路或部件更加方便;
3.通过设置穿设部、抵接部、定位部、弹性部、卡槽、滑槽和转动槽,当拆卸外壳时,施力转动穿设部使得定位部移动至滑槽处,然后朝远离内壳的方向移动穿设部即可将外壳从内壳上卸下,当安装外壳时,将穿设部卡入卡槽内,且定位部滑移卡入滑槽内,然后转动穿设部使得定位部卡入转动槽内,接着松开穿设部,使得定位部抵紧于转动槽的内壁即可实现外壳在内壳上的安装,使得拆卸和安装外壳更加方便;
4.通过设置卡入部、限位部、弹性插入部、弹性抵紧部、容纳槽和嵌槽,当安装外壳时,将卡入部和弹性插入部卡入容纳槽内,至弹性插入部与嵌槽对准,弹性插入部向外张开并卡入嵌槽内,松开卡入部,使得弹性插入部抵紧于嵌槽的内壁,即可实现外壳和内壳之间的安装定位,当拆卸外壳时,按压抵接部使得卡入部朝靠近内壳的方向移动,使得弹性插入部被容纳槽的内部挤压,然后转动卡入部,使得弹性插入部与嵌槽错开,然后朝远离内壳的方向移动卡入部,即可将外壳从内壳上卸下,使得安装和拆卸外壳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结构;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2在安装壳处剖开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主要展示穿设部、抵接部、定位部和弹性部的结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3在安装壳处剖开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B部的放大图,主要展示卡入部、限位部、弹性插入部和弹性抵紧部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1、车子本体;12、安装壳;121、内壳;122、外壳;2、车轮;3、容纳腔;4、沉头孔;5、连接件;51、锁紧螺栓;52、穿设部;53、抵接部;531、凹槽;54、定位部;55、弹性部;56、卡入部;57、限位部;58、弹性插入部;59、弹性抵紧部;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驱动件;9、散热孔;10、注油口;101、端盖;13、卡槽;14、滑槽;141、转动槽;1411、定位槽;15、容纳槽;151、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实施例1
参见图1,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包括车体1和两个车轮2,车体1包括车子本体11和安装壳12,两个车轮2均转动连接于车子本体11的下端面并呈间隔设置,且两个车轮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参见图1和图2,安装壳12包括内壳121和外壳122,内壳121固定于车子本体11上,位于车子本体11后方的车轮2位于内壳121的一侧并与内壳121转动连接,外壳122位于内壳121远离上述车轮2的一侧,外壳122和内壳121拼接形成有容纳腔3。外壳122远离内壳1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沉头孔4,外壳122上还穿设有若干连接件5,若干连接件5的位置和数量和若干沉头孔4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设置,连接件5为锁紧螺栓51,锁紧螺栓51的头部位于对应沉头孔4内,锁紧螺栓51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穿设于外壳122和内壳121,且锁紧螺栓51与内壳121螺纹连接。
当安转外壳122时,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扭转外壳122上的若干锁紧螺栓51,通过若干锁紧螺栓51和内壳121的螺纹配合,使得若干锁紧螺栓51的头部将外壳122抵紧于内壳121上,从而实现外壳122和内壳121之间的连接,并将外壳122安装固定于内壳121上,当拆卸外壳122时,朝远离内壳121的方向扭转锁紧螺栓51,使得锁紧螺栓51与内壳121脱离,即可将外壳122从内壳121上卸下。
参见图2,安装腔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车轮2的转动轴线,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相互啮合,且主动齿轮6的外径小于从动齿轮7的外径,从动齿轮7和位于车子本体11后方的车轮2同轴固定。容纳腔3内还固定有驱动件8,驱动件8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6固定连接,驱动件8驱动主动齿轮6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8为电机。
参见图1和图2,外壳122远离内壳1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9,若干散热孔9均与容纳腔3连通。内壳1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口10,注油口10和容纳腔3连通,注油口10用于润滑油注入,以对容纳腔3内的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进行润滑。内壳121上还螺纹连接有端盖101,端盖101盖合注油口10设置,当不需要往注油口10内注油时,通过端盖101对注油孔进行封堵,以减少杂质、灰尘或水进入容纳腔3内。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在实际使用中,驱动件8驱动主动齿轮6转动,主动齿轮6通过与从动齿轮7的啮合配合带动从动齿轮7转动,进而驱动车轮2转动,由于主动齿轮6的外径小于从动齿轮7的外径,驱动件8的功率不变,从而降低了车轮2的转速,使得车轮2受到的力矩更大,进而使得电动车起步的加速度越大,从而提高了电动车的爬坡能力,使得电动车可适用于复杂的路况。
实施例2
参见图3和图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个连接件5均包括穿设部52、抵接部53、定位部54和弹性部55,穿设部52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水平穿设于外壳122,抵接部53位于穿设部52远离内壳121的一侧并与穿设部52固定连接,且抵接部53位于对应沉头孔4内,定位部54位于抵接部53靠近内壳121的一侧并位于穿设部52远离抵接部53的一端,且定位部54位于穿设部52穿设方向的一侧并与穿设部52固定连接,弹性部55位于抵接部53靠近定位部54的一侧并与抵接部53固定连接,且弹性部55围绕穿设部52的外周设置。本实施例中,弹性部55的材质为橡胶。
参见图4,抵接部53远离内壳1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凹槽531,凹槽531用于工具卡入以带动抵接部53转动,进而转动穿设部52。
参见图4,内壳121靠近外壳122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卡槽13,若干卡槽13的位置和数量和若干穿设部52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设置,且卡槽13供对应穿设部52卡入,穿设部52转动连接于对应卡槽13内。
参见图4,内壳121靠近外壳122的端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滑槽14,若干滑槽14的位置和数量与若干卡槽13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设置,滑槽14位于对应卡槽13的一侧并与对应卡槽13连通,滑槽14供对应穿设部52上的定位部54滑移卡入,每个滑槽14的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141,转动槽141位于对应滑槽14沿穿设部52转动方向的一侧,且若干转动槽141均位于对应滑槽14的同一侧,转动槽141供对应定位部54卡入,每个转动槽141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定位槽1411,定位槽1411位于转动槽141远离滑槽14的一端,且定位槽1411位于转动槽141靠近外壳122的一侧,定位槽1411供定位部54卡入。
当定位部54卡入对应定位槽1411内后,弹性部55抵紧于对应沉头孔4靠近内壳121的内壁。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当拆卸外壳122时,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按压抵接部53,使得抵接部53带动穿设部52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定位部54脱离定位槽1411,此时,弹性部55被挤压,然后将工具卡入抵接部53上的凹槽531内并转动工具,带动抵接部53和穿设部52转动,使得定位部54卡入转动槽141内并移动至滑槽14处,然后将抵接部53朝远离内壳121的方向移动,带动穿设部52和定位部54移动,使得穿设部52和定位部54脱离内壳121即可将外壳122从内壳121上卸下。
当安装外壳122时,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移动抵接部53,带动穿设部52卡入对应卡槽13内,且定位部54滑移卡入对应滑槽14内,至定位部54和转动槽141对准,将工具卡入抵接部53上的凹槽531内并转动工具,带动抵接部53和穿设部52转动,使得定位部54卡入转动槽141内,此时,弹性部55使得定位部54抵紧于转动槽141靠近外壳122的内壁。
继续转动穿设部52,至定位部54和定位槽1411对齐,接着松开抵接部53,在弹性部55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定位部54卡入定位槽1411内,通过定位槽1411的内壁抵接于定位部54从而对定位部54进行限位,此时,弹性部55使得定位部54抵紧于定位槽1411靠近外壳122的内壁,通过定位部54抵紧于定位槽1411的内壁且弹性部55抵紧于沉头孔4靠近内壳121的内壁,从而实现外壳122和内壳121之间的相对定位,进而实现外壳122在内壳121上的安装,使得拆卸和安装外壳122更加方便。
实施例3
参见图5和图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每个连接件5均包括卡入部56、限位部57、弹性插入部58和弹性抵紧部59,卡入部56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水平穿设于外壳122,限位部57位于卡入部56远离内壳121的一侧并与卡入部56固定连接,且限位部57位于对应沉头孔4内。
参见图6,弹性插入部5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插入部58均位于限位部57靠近内壳121的一侧并位于卡入部56远离限位部57的一端,且两个弹性插入部58分别位于卡入部56穿设方向的相对两侧,两个弹性插入部58均朝靠近限位部57的方向向外倾斜设置,两个弹性插入部58远离限位部57的一端均与卡入部5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插入部58为薄铁片,具有一定的弹性。
参见图6,弹性抵紧部59位于限位部57靠近弹性插入部58的一侧并与限位部57固定连接,且弹性抵紧部59位于对应沉头孔4内并围绕卡入部56的外周设置。本实施例中,弹性抵紧部59的材质为橡胶。
参见图6,内壳121靠近外壳122的端面开设有若干容纳槽15,若干容纳槽15的位置和数量与若干卡入部56的位置和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容纳槽15供对应卡入部56和对应卡入部56上的弹性插入部58卡入,且卡入部56转动连接于对应容纳槽15内。当对应卡入部56和其上弹性插入部58卡入容纳槽15内时,容纳槽15的内壁抵接于弹性插入部58并挤压弹性插入部58,使得弹性插入部58朝靠近卡入部56的方向移动,至弹性插入部58卡入容纳槽15内,弹性插入部58抵紧于容纳槽15的内壁。
参见图6,每个容纳槽15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嵌槽151,两个嵌槽151分别位于容纳槽15的相对两侧并对齐设置,且两个嵌槽151均位于容纳槽15槽底靠近外壳122的一侧,嵌槽151供弹性插入部58卡入。
需要指出的是,容纳槽15槽底内壁与嵌槽151远离外壳12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弹性插入部58沿卡入部56穿设方向的长度。
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
当安装外壳122时,将卡入部56和弹性插入部58卡入容纳槽15内,此时,弹性插入部58被容纳槽15的内壁挤压进而抵紧于容纳槽15的内壁,至两个弹性插入部58分别与两个嵌槽151对准,两个弹性插入部58发生复位并向外张开,使得两个弹性插入部58分别卡入嵌槽151内,松开卡入部56,在弹性抵紧部59的弹性作用下使得弹性插入部58抵紧于嵌槽151靠近外壳122的内壁,即可实现外壳122和内壳121之间的安装定位。
当拆卸外壳122时,按压抵接部53使得卡入部56朝靠近内壳121的方向移动,此时,弹性抵紧部59被挤压,使得弹性插入部58卡入容纳槽15内位于嵌槽151远离外壳122一侧的部分,此时,弹性插入部58被容纳槽15的内部挤压并朝靠近卡入部56的方向移动,然后转动卡入部56,使得弹性插入部58与嵌槽151错开,然后朝远离内壳121的方向移动卡入部56,使得卡入部56和弹性插入部58脱离内壳121,即可将外壳122从内壳121上卸下,使得安装和拆卸外壳122更加方便。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包括车体(1)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1)上的车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6)和从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6)和所述从动齿轮(7)啮合,所述主动齿轮(6)的外径小于所述从动齿轮(7)的外径,所述从动齿轮(7)与所述车轮(2)同轴固定,所述车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件(8),所述驱动件(8)驱动所述主动齿轮(6)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车子本体(11)和设置于所述车子本体(11)上的安装壳(12),所述安装壳(12)内设有容纳腔(3),所述主动齿轮(6)和所述从动齿轮(7)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纳腔(3)内,所述驱动件(8)设置于所述安装壳(12)上并位于所述容纳腔(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2)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子本体(11)上的内壳(121)和设置于所述内壳(121)上的外壳(122),所述容纳腔(3)通过所述内壳(121)和所述外壳(122)拼接形成,所述外壳(122)和所述内壳(121)通过连接件(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锁紧螺栓(51),所述锁紧螺栓(51)穿设于所述外壳(122)和所述内壳(121)并与所述内壳(121)螺纹连接,且所述锁紧螺栓(51)抵紧于所述外壳(1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穿设部(52)、设置于所述穿设部(52)上的抵接部(53)和定位部(54)以及设置于所述抵接部(53)上的弹性部(55),所述穿设部(52)穿设于所述外壳(122),所述抵接部(53)位于所述穿设部(52)远离所述内壳(121)的一侧,所述定位部(54)位于所述抵接部(53)靠近所述内壳(121)的一侧,所述弹性部(55)位于所述抵接部(53)靠近所述定位部(54)的一侧并抵紧于所述外壳(122);
所述内壳(121)上开设有供所述穿设部(52)卡入的卡槽(13),所述内壳(121)上还开设有供所述定位部(54)滑移卡入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与所述卡槽(13)连通,所述穿设部(52)转动连接于所述卡槽(13)内,所述滑槽(14)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41),所述转动槽(141)位于所述滑槽(14)沿所述穿设部(52)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转动槽(141)供定位部(54)卡入,所述弹性部(55)使得所述定位部(54)抵紧于所述转动槽(141)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41)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411),所述定位槽(1411)位于所述转动槽(141)靠近所述外壳(122)的一侧,所述定位槽(1411)供所述定位部(54)卡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卡入部(56)、设置于所述卡入部(56)上的限位部(57)和弹性插入部(58)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部(57)上的弹性抵紧部(59),所述卡入部(56)穿设于所述外壳(122),所述限位部(57)位于所述卡入部(56)远离所述内壳(121)的一侧,所述弹性插入部(58)位于所述限位部(57)靠近所述内壳(121)的一侧,且所述弹性插入部(58)朝靠近所述限位部(57)的方向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弹性抵紧部(59)位于所述限位部(57)靠近所述弹性插入部(58)的一侧,且所述弹性抵紧部(59)抵紧于所述外壳(122);
所述内壳(121)上开设有容纳槽(15),所述容纳槽(15)供所述卡入部(56)和所述弹性插入部(58)卡入,且所述弹性插入部(58)抵紧于所述容纳槽(15)的内壁,所述容纳槽(15)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151),所述嵌槽(151)位于所述容纳槽(15)槽底靠近外壳(122)的一侧,所述嵌槽(151)供所述弹性插入部(58)卡入,所述卡入部(56)转动连接于所述容纳槽(15)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口(10),所述注油口(10)与所述容纳腔(3)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电机式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9),所述散热孔(9)和所述容纳腔(3)连通。
CN202121778450.5U 2021-07-31 2021-07-31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Active CN215285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450.5U CN215285159U (zh) 2021-07-31 2021-07-31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8450.5U CN215285159U (zh) 2021-07-31 2021-07-31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5159U true CN21528515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8450.5U Active CN215285159U (zh) 2021-07-31 2021-07-31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5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85159U (zh) 齿轮电机式电动车
CN101251159A (zh) 可以冷却和润滑摩擦片的摩托车用离合器
CN212762065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轮毂装配件
CN214367587U (zh) 一种差速锁结构及车桥总成
CN202657093U (zh) 新型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蜗轮蜗杆无间隙啮合机构
CN209753308U (zh) 一种立式粘合剂压机
CN212969328U (zh) 一种高防水的挖掘机雨刮电机
CN216279296U (zh) 一种封闭式齿轮箱扭簧刹车结构和电链锯
CN207559764U (zh) 一种电机轴结构及使用该电机轴结构的电机、客车
CN217063514U (zh) 冰淇淋机变速箱减速马达
CN220797981U (zh) 一种电动车电机机头
CN220167736U (zh) 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
CN210686856U (zh) 一种具备刹车功能的稳定性驱动结构
CN210284032U (zh) 一种车辆用的内藏式液压尾板
CN22059508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多媒体仪表盘
CN220151811U (zh) 减速电机及机器人
CN218041068U (zh) 一种用于电机与变速箱的连接机构
CN214036710U (zh) 一种带润滑轴承组件的蜗轮蜗杆减速机
CN110701042B (zh) 一种电子油泵传动结构
CN218118273U (zh) 一种装配省力环保的机丝
CN217761940U (zh) 乘用车后桥用贯穿式驱动电机总成
CN212889854U (zh) 一种汽车机械节油装置
CN219605869U (zh) 一种内孔轴管
CN212797666U (zh) 一种贴标机的分瓶龙骨结构装置
CN219570678U (zh) 一种分体式动力输出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8000 1-1, No. 899, Juying Road, East New Area, Taizhou bay new area,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Frank morin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00 6-1, No. 2688, Juhai Avenue, East New Area, Taizhou bay new area,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Frank morini new ener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