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5124U -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5124U
CN215285124U CN202121328873.7U CN202121328873U CN215285124U CN 215285124 U CN215285124 U CN 215285124U CN 202121328873 U CN202121328873 U CN 202121328873U CN 215285124 U CN215285124 U CN 215285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ovably connected
movable
scooter
conne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288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y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ny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ny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nyang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288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5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5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5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包括把手杆、踩踏板和车轮,所述踩踏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把手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拉杆;通过设计的拉杆、第一连接杆、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销轴和第一活动板,可以调节滑板车把手杆的高度,通过设计的第二连接块和活动块,对活动块运动的距离进行限制,通过设计的第一螺栓,对活动块运动的运动的位置进行固定,解决了因滑板车把手杆一般是和其他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导致难以调节把手杆的高度,继而导致降低使用人员的体验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一般指电动滑板车,电动滑板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目前的电动滑板一般分为双轮驱动或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分别为:轮毂电机、以及皮带驱动,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滑板车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市面上出现的滑板车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
现有的滑板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滑板车的把手杆和滑板车其他部分一般是一体化连接,且不便拆卸,从而导致使用人员难以根据自身身高来有效调节滑板车的把手杆的高度,不能满足使用人员的实际需求,继而导致会给使用人员在骑行过程中带来一定的不适,同时也降低了滑板车实用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滑板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滑板车的把手杆和滑板车其他部分一般是一体化连接,且不便拆卸,从而导致使用人员难以根据自身身高来有效调节滑板车的把手杆的高度,不能满足使用人员的实际需求,继而导致会给使用人员在骑行过程中带来一定的不适,同时也降低了滑板车实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包括把手杆、踩踏板和车轮,所述踩踏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把手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底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折叠杆,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底部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前表面活动套接有销轴,所述活动块的前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栓,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踩踏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底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前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三放置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与拉杆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块的一端相适配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形状为中空矩形,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杆相适配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前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栓的后表面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栓的后表面相适配的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圆孔,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剖面面积等于第一活动杆的底部的剖面面积的一点一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前表面开设有与第二螺栓的后表面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栓的后表面相适配的卡接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拉杆、第一连接杆、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销轴和第一活动板,可以调节滑板车把手杆的高度,通过设计的第二连接块和活动块,对活动块运动的距离进行限制,通过设计的第一螺栓,对活动块运动的运动的位置进行固定,解决了因滑板车把手杆一般是和其他部分固定连接,从而导致难以调节把手杆的高度,继而导致降低使用人员的体验感的问题。
2、通过设计的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杆、第一弹簧、第二活动杆、第二弹簧和第三连接块,对滑板车在骑行经过不平稳路面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通过设计的第三连接杆和第二放置槽,对第一活动杆运动的距离进行限制,通过设计的第二螺栓,对第二活动杆在第三连接块内部的位置进行固定,解决了因滑板车骑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未及时进行减震处理,从而导致骑行人员的脚放在踩踏板上时,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继而导致长时间骑行后,脚部容易酸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块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杆;2、踩踏板;3、车轮;4、支撑杆;5、拉杆;6、第一螺栓;7、第一连接块;8、第二螺栓;9、第一折叠杆;10、连接板;11、第一活动板;12、销轴;13、第二折叠杆;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块;16、活动块;17、第二连接杆;18、第一放置槽;19、第二活动板;20、第一活动杆;21、第一弹簧;22、第二弹簧;23、第三连接块;24、第三连接杆;25、第二放置槽;26、第二活动杆;27、第三放置槽;2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包括把手杆1、踩踏板2和车轮3,踩踏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4,支撑杆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0,把手杆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1,支撑杆4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拉杆5,拉杆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7,第一活动板11的底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折叠杆9,第一活动板11的底部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折叠杆13,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6,第一活动板11的前表面活动套接有销轴12,活动块16的前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栓6,连接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8。
本实施方案中,由于滑板车使用人员的身高存在不同,当身高较高的人员骑行滑板车时,需要调高把手杆1的高度,由于拉杆5的另一端和第一连接杆14贴合连接,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块15贴合连接,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杆17贴合连接,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和活动块16贴合连接,通过对拉杆5施加一个外力,带动了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块15和第二连接杆17开始往靠近支撑杆4内部的方向运动,第二连接杆17的运动,会使得活动块16开始往靠近第二连接块15一端的方向运动,由于支撑杆4内部一端的第一连接杆14的顶部通过销轴12和第二折叠杆13活动连接,支撑杆4内部另一端的第一连接杆14的顶部通过销轴12和第一折叠杆9活动连接,第一折叠杆9和第二折叠杆13分别通过销轴12和第一活动板11连接,第一活动板11的顶部和把手杆1的底部贴合连接,同时,第一连接杆14的运动,带动了第二折叠杆13和第一折叠杆9开始往靠近支撑杆4内部的方向运动,第一折叠杆9和第二折叠杆13的运动,会使得第一活动板11和把手杆1开始往远离支撑杆4底部的方向运动,随着第二折叠杆13的底部和第一折叠杆9的底部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一活动板11的底部和把手杆1的底部距离支撑杆4底部的距离在逐渐增大,即调高了把手杆1的高度,继续运动,直到把手杆1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停止拉杆5的运动,转动第一螺栓6,带动了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在支撑杆4的内部运动,继续运动,直到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运动接触到活动块16的内部,从而对活动块16运动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调低把手杆1的高度时,反向操作即可。
具体的,踩踏板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第一连接块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19,第一连接块7的内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块23,第一连接块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4,第二活动板19的底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21,第二活动板1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0,第三连接块2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放置槽27,第三连接块23的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22,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26,第三连接杆2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5,第一连接块7的前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栓8,第三放置槽2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28。
本实施例中,在开始骑行滑板车之前,转动第二螺栓8,带动了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开始往靠近第一连接块7前表面的方向运动,继续运动,直到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运动脱离第二活动杆26的内部,此时,停止转动第二螺栓8,解除了对第二活动杆26位置的限定,在骑行滑板车的过程中,经过不平稳路面时,滑板车会产生一定的震动,产生的震动带动了第二活动板19开始往靠近第一连接块7底部的方向运动,在第二活动板19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簧21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由于第二活动板19的底部和第一活动杆20贴合连接,在第二活动板19运动的作用力下,带动了第一活动杆20开始往靠近第一连接块7底部的方向运动,当第一活动杆20的底部运动接触到第二活动杆26的外表面时,第一活动杆20的运动,会使得第二活动杆26开始往远离第一连接块7内部的方向运动,在第二活动杆26运动的过程中,第二弹簧22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继续运动,第一活动杆20的底部运动接触到第二放置槽25的内壁,由于第一弹簧21和第二弹簧22自身结构的特殊性,会使得第一弹簧21和第二弹簧22开始往恢复原状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了第一活动杆20、第二活动板19和第二活动杆26进行反向运动,在多次往复运动中,起到了减震的作用。
具体的,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开设有与拉杆5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凹槽,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块15的一端相适配的限位槽。
本实施例中,使得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和拉杆5的另一端贴合连接;使得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块15的一端贴合连接,从而在拉杆5运动的作用力下,带动了第一连接杆14和第二连接块15进行运动。
具体的,第二连接块15的形状为中空矩形,第二连接块15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杆17相适配的通槽。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连接块15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杆17相适配的通槽,对拉杆5施加外力,带动了第一连接杆14进行运动,在第一连接杆14运动的作用力下,带动了第二连接杆17在第二连接块15的内部进行运动。
具体的,支撑杆4的前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相适配的滑槽,活动块16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相适配的连接槽。
本实施例中,转动第一螺栓6,带动了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在支撑杆4的内部运动,继续运动,直到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运动接触到活动块16的内部,从而对活动块16运动的位置进行固定。
具体的,第三连接块23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活动杆26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圆孔,第二放置槽25的剖面面积等于第一活动杆20的底部的剖面面积的一点一倍。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三连接块23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活动杆26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圆孔,便于第二活动杆26在第三连接块23的内部运动;在第二活动板19运动的作用力下,会使得第一活动杆20的底部运动接触到第二放置槽25的内壁。
具体的,第一连接块7的前表面开设有与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相适配的通孔,第二活动杆26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相适配的卡接槽。
本实施例中,转动第二螺栓8,带动了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在第一连接块7的内部运动,继续运动,直到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运动接触到第二活动杆26的内部,从而对第二活动杆26运动的位置进行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包括把手杆(1)、踩踏板(2)和车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板(10),所述把手杆(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1),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均活动连接有拉杆(5),所述拉杆(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7),所述第一活动板(11)的底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折叠杆(9),所述第一活动板(11)的底部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折叠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块(16),所述第一活动板(11)的前表面活动套接有销轴(12),所述活动块(16)的前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栓(6),所述连接板(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板(2)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所述第一连接块(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19),所述第一连接块(7)的内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块(23),所述第一连接块(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4),所述第二活动板(19)的底部两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二活动板(19)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20),所述第三连接块(2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放置槽(27),所述第三连接块(23)的内部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26),所述第三连接杆(2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放置槽(25),所述第一连接块(7)的前表面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栓(8),所述第三放置槽(2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块(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一端开设有与拉杆(5)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14)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块(15)的一端相适配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5)的形状为中空矩形,所述第二连接块(15)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杆(17)相适配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前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活动块(16)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螺栓(6)的后表面相适配的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块(23)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活动杆(26)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圆孔,所述第二放置槽(25)的剖面面积等于第一活动杆(20)的底部的剖面面积的一点一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7)的前表面开设有与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二活动杆(26)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螺栓(8)的后表面相适配的卡接槽。
CN202121328873.7U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Active CN215285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8873.7U CN215285124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28873.7U CN215285124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5124U true CN215285124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16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28873.7U Active CN215285124U (zh) 2021-06-15 2021-06-15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5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9599B (zh) 爬楼轮椅
CN111605647B (zh) 一种沙滩自行车
CN215285124U (zh) 一种带侧部支撑轮的滑板车
CN207699995U (zh) 一种移动式体育运动草坪
CN215788812U (zh) 一种高效的金属板材拉丝机
CN213057308U (zh) 一种带减震可升降电动自行车
CN212376293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器
CN209938800U (zh) 一种电动车座椅调节结构
CN214875359U (zh) 一种高度可调型滑板车车把
CN210653424U (zh) 一种适应室内巡检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CN210812060U (zh) 一种移动稳定的轮椅
CN112451302A (zh) 一种可调按摩椅背
CN215435889U (zh) 一种汽车后轮悬架装置
CN211272236U (zh) 一种具有震动功能的按摩椅用径向机芯
CN206781576U (zh) 一种按摩式汽车座椅
CN218978940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脑电图机
CN215274332U (zh) 一种康复医学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11511135U (zh) 配合高脚椅的小摇椅
CN219857475U (zh) 一种三轮儿童滑板车
CN217948281U (zh) 一种循环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
CN217220017U (zh)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力度调节装置
CN215536375U (zh) 一种按摩椅
CN220701285U (zh) 一种装备新型避震结构的滑板车
CN219001063U (zh) 一种含腰托的3d按摩机芯
CN219989416U (zh) 一种电动车仪表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