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4454U -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4454U
CN215284454U CN202120372491.8U CN202120372491U CN215284454U CN 215284454 U CN215284454 U CN 215284454U CN 202120372491 U CN202120372491 U CN 202120372491U CN 215284454 U CN215284454 U CN 215284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leeve
new energy
lifting
energy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24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超
孟伟
徐德欣
朱金鑫
王磊
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724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4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4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4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包括RGV机构,所述RGV机构具有由驱动源驱使可定向滑动的移动小车,以及设于移动小车上的可被驱使升降的升降平台,并于升降平台上设有若干以对动力电池的连接锁体进行加解锁的加解锁工装;其中,加解锁工装包括套筒机构,套筒机构具有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以及设于旋转动力输出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套筒,且加解锁工装还包括顶销机构,顶销机构与套筒机构固连于一起,并具有并排布置于套筒一侧的顶销。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通过RGV机构中的可升降的升降平台,以及设于升降平台上的加解锁工装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加解锁,从而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上动力电池的更换。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换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充电慢,快充功率大、易损坏电池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将新能源汽车上的欠电电池拆卸下来,将满电电池装于汽车上的换电模式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配合于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车体上的可拆卸安装,设计用于新能源汽车换电的装置已成为采用换电模式的各厂家的重点研发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以可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动力电池的更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包括:
RGV机构,所述RGV机构具有由驱动源驱使可定向滑动的移动小车,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小车上的可被驱使升降的升降平台,并于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若干以对动力电池的连接锁体进行加解锁的加解锁工装;
其中,所述加解锁工装包括套筒机构,所述套筒机构具有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套筒,且所述加解锁工装还包括顶销机构,所述顶销机构与所述套筒机构固连于一起,并具有并排布置于所述套筒一侧的顶销。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若干电池托块,以及可与所述动力电池上的导向孔插接配合的导向销,且所述导向销高于所述加解锁工装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可滑动伸出或缩回地设于所述动力输出端上,并于所述动力输出端中设有以弹性顶推所述套筒的第一弹性件;所述顶销机构包括筒体,所述顶销可滑动伸出或缩回地设于所述筒体中,并于所述筒体中设有以弹性顶推所述顶销的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还包括:
电池缓存机构,所述电池缓存机构具有架体,所述移动小车可移动至所述架体底部,并于所述架体上设有以存放所述动力电池的存放单元,所述存放单元包括托举所述动力电池的托举平台,以及驱使所述托举平台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托举平台为分设于所述架体两相对侧并相对布置的一对,于各侧的所述托举平台处分别设有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且各侧的所述托举平台具有上下布置的至少两层。
进一步的,对应于各侧的所述托举平台,于所述架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托举平台导向滑动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升降平台螺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还包括:
停车平台,所述停车平台具有停车区,所述移动小车可移动至所述停车区,并于所述停车区设有以举升汽车的汽车举升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汽车举升单元包括间距布置的前轮举升组件和后轮举升组件,所述前轮举升组件和所述后轮举升组件处分别设有可使所述汽车横向移动的滚动支撑组件,且于所述前轮举升组件和所述后轮举升组件处分别设有以对中所述汽车的对中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前轮举升组件和/或所述后轮举升组件处的所述滚动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呈V形,且所述对中组件包括分设于两侧的对中块,以及驱使两侧的所述对中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对中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还包括:
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所述RGV机构、所述电池缓存机构和所述停车平台分别连接,且所述控制柜被配置为由与所述RGV机构、所述电池缓存机构及所述停车平台的通信,而控制所述RGV机构、所述电池缓存机构与所述停车平台运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通过RGV机构中的可升降的升降平台,以及设于升降平台上的加解锁工装可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加解锁,从而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上动力电池的更换。
而且加解锁工装通过使得顶销机构与套筒机构固连于一起,并特别使得顶销机构中的顶销并排布置于套筒的一侧,可实现套筒和顶销的分别设计,由此相较于将套筒与顶销设置为一体的现有设计,能够简化结构,并能够达到降低成本及提高使用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RGV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解锁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解锁工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解锁工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缓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停车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RGV机构;2、电池缓存机构;3、停车平台;4、控制柜;
101、升降平台;102、电池托块;103、导向销;104、加解锁工装;105、导轨;
1041、驱动电机;1042、减速机;1043、套筒;10431、端部;1044、顶销; 1045、传动套;1046、安装板;1047、筒体;1048、联动件;10481、凹槽;1049、第一弹性件;10410、销体;10411、第二弹性件;10412、键;
201、架体;202、升降电机;203、上层托举平台;204、下层托举平台; 205、滑轨;206、螺杆;
301、前轮举升组件;302、后轮举升组件;303、坡道;
3011、前轮支撑辊;3012、前轮对中块;3021、后轮支撑辊;3022、后轮对中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用于采用换电模式的新能源汽车上动力电池的更换。整体构成上,如图1和图2所示的,该换电装置包括RGV 机构1、电池缓存机构2和停车平台3。
其中,停车平台3用于定点停放汽车,以使欲更换动力电池的汽车的位置满足要求,且根据本实施例对停车平台3的设计,该停车平台3也可对停放后的汽车进行对中,以实现汽车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停车平台3也可对停放的汽车进行举升,以使得RGV机构1进入汽车下方进行动力电池的拆装操作。
RGV机构1主要负责汽车上动力电池的拆装,以及动力电池的移动,电池缓存机构2则用于满电状态的动力电池的暂存,以备安装至汽车上,且该电池缓存机构2在设计上还可用于被拆卸下来的欠电状态的动力电池的暂存,以可供外部转移工装将欠电的动力电池移走,而重新进行充电。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换电装置优选的为同时具有以上三种机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形下,例如汽车的底盘较高,而有着较高的离地间隙,此时,仅采用本实施例的RGV机构1也是能够实现对汽车上动力电池的更换的。而除了仅具有RGV机构1,当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地设置有上述的电池缓存机构2,以可进行动力电池的暂存,其也是可以的。
本实施例中,再如图3中所示的,所述的RGV机构1在构成上具有由驱动源驱使可定向滑动的移动小车,以及设置于该移动小车上的可被驱使升降的升降平台101,并且在升降平台101上也设置有若干以对动力电池的连接锁体进行加解锁的加解锁工装104。
其中,关于移动小车的定向滑动,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手段便可,且其可充分借鉴或采用现有RGV小车的相关结构,上述的用于驱使移动小车滑动的驱动源通常也采用电机。而且本实施例的移动小车的定向滑动,其滑动方向也为在电池缓存机构2和停车平台3之间往复滑动,为此本实施例也在电池缓存机构2与停车平台3之间设置有导轨105,移动小车的行走轮便可沿两侧的导轨105行进。
本实施例的加解锁工装104用于对动力电池上的连接锁体进行加解锁,该连接锁体为将动力电池安装固定至汽车车体上,且在构成上其一般包括有进行连接固定的螺栓部分,以及对螺栓部分进行放松的放松机构,由该两部分所组成的连接锁体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关产品。
而如图4至图6所示的,加解锁工装104包括套筒机构,该套筒机构具有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以及设于旋转动力输出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套筒1043。同时,本实施例的加解锁工装104还包括顶销机构,该顶销机构与套筒机构固连于一起,并且该顶销机构也具有并排布置于套筒1043一侧的顶销1044。
具体来说,在加解锁工装104中,上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一般可驱动电机 1041,且为使得套筒1043的转速符合要求,通常在驱动电机1041的输出端也会连接减速机1042,此时,用于装设套筒1043的动力输出端即连接于减速机 1042的输出端上。
作为优选实施形式,本实施例的套筒1043也被设计为可滑动伸出或缩回地设于动力输出端上,并且在动力输出端中还设置有用以弹性顶推套筒1043的第一弹性件1049。此时,本实施例的动力输出端具体包括与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也即减速机1042的输出端相连的联动件1048,以及套装于联动件1048上并与联动件1048传动配合的传动套1045。套筒1043的一端即设于传动套1045中,且套筒1043亦被配置为能够随传动套1045同步转动,而上述的第一弹性件 1049也位于传动套1045内,并且该第一弹性件1049的一端抵接于套筒1043 上,另一端则抵接于联动件1048上。
本实施例为实现以上所述的套筒1043和传动套1045之间的同步转动,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套筒1043的位于传动套1045内的一端具体被构造为外形呈方形块的端部10431。与之相对应的,传动套1045内的上部分的横截面设计为与端部10431匹配的方形,由此端部10431位于传动套1045中,其不仅能够相对于传动套1045滑动,以实现前述的使得套筒1043伸出或缩回,且通过方形的端部10431和传动套1045方形截面内腔的配合,也即能够在传动套 1045转动时带动套筒1043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上述传动套1045与联动件1048之间的传动配合,也即为可使得传动套1045被联动件1048带动,进而能够在驱动电机1041的驱使下,通过减速机1042的减速和联动件1048的传动,最终使得传动套1045转动,传动套 1045的转动自然也使得套筒随之转动,以能够进行动力电池上连接锁体中螺栓的旋紧或旋松。
而针对于传动套1045和联动件1048的传动配合,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形式,本实施例具体为于传动套1045和联动件1048上对应设置有键槽,且于对应布置的键槽之间设置有键10412,键10412一般可采用平键,通过其的传动,也便能够使得联动件1048带动传动套1045进行转动。
此外,本实施例对于传动套1045在联动件1048上的套装,为使得传动套 1045能够稳定地置于联动件1048上,在联动件1048上也环其外周壁设置有凹槽10481,并且对应于凹槽10481,在传动套1045上亦设置有一端嵌设于凹槽 10481内的销体10410。此时,凹槽10481优选可为沿轴向间隔布置于联动件 1048上的两个,同时,对应于各凹槽10481设置的销体10410也可为对称布置的两个,而各销体10410通常也能够以螺接的方式设置在传动套1045上。
通过各销体10410和相应的凹槽10481之间的卡嵌配合,当然其也实现了传动套1045在联动件1048上的轴向定位,其再结合于键10412所带来的传动作用,也便将传动套1045和联动件1048设置成了一体结构。如此,不仅能够实现对套筒1043的驱动,也为第一弹性件1049提供了设置空间。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以上所述的设置形式,当然本实施例也可采用其它常规的连接结构及设置方式,以进行传动套1045和联动件1048之间的传动连接,以及实现套筒1043和传动套1045之间的同步转动等等。
本实施例中,套筒1043具体可为采用内六花型套筒,或者,依据动力电池锁体中螺栓部分的具体结构,套筒1043也可采用其它匹配的形状。而作为通常的实施方式,上述的第一弹性件1049则可采用弹簧,且除了采用弹簧,当然第一弹性件1049也可采用位于传动套1045内的其它起到同等作用的弹性结构。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加解锁工装104在升降平台101上的设置,该加解锁工装104也进一步还包括有与旋转动力输出单元固连的安装板1046,且此时,该安装板1046具体为固连在减速机1042的顶部,而上述的动力输出端即由安装板1046伸出,同时,本实施例的顶销机构也为并排于动力输出端固连于该安装板1046上。
另外,本实施例在安装板1046上也设置有加解锁工装104在升降平台101 上进行安装的安装部,且一般地,所述的安装部采用设置于安装板1046上的安装孔便可,并可通过螺栓实现加解锁工装104的固连。不过,除了采用安装孔,当然本实施例的安装部亦能够采用其它常规安装结构,以能够实现加解锁工装 104的可靠安装即可。
而对于本实施例的顶销机构,作为一种优选实施形式,其具体包括有筒体 1047,顶销1044即为可滑动伸出或缩回地设置于该筒体1047中,并且在筒体 1047中也同样设置有以弹性顶推顶销1044的第二弹性件10411。此时,筒体 1047通过诸如螺栓等固定在安装板1046上,且偏置于传动套1045的一侧便可,而上述的第二弹性件10411也优选为采用弹簧。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使得顶销1044被滑动设置,且进一步设计第二弹性件 10411对其进行顶推。本实施例当然也可使得顶销1044被简单地固定至安装板 1046上,且其固定方式例如可采用螺接、卡接或过盈插接等等即可。
本实施例的加解锁工装104在使用时,其具体的加解锁过程如下所述。
在进行解锁时,加解锁工装104上的顶销1044插入动力电池连接锁体内的防转机构中,将防转机构顶开,防转机构解除锁止。套筒1043同时插入锁体的螺栓孔中,将螺栓顶起,且在驱动电机1041的带动下,套筒1043开始旋转认帽。认帽完成后,驱动电机1041继续按设定扭矩带动套筒1043旋转,达到设定圈数后,锁体中的螺栓被旋出,动力电池的锁体解锁,动力电池便从车体上卸下来。
在进行加锁时,升降平台101会托住动力电池并上升,加解锁工装104上的顶销1044随之插入防转机构中,将防转机构顶开,防转机构解除锁止。套筒 1043也插入锁体的螺栓孔中,且随着动力电池上升,驱动电机1041可带动套筒1043旋转进行认帽。当动力电池和车体贴合后,驱动电机1041继续按设定扭矩带动套筒1043旋转,达到设定圈数后,螺栓被旋紧,动力电池的锁体加锁,动力电池便安装到车体上。
本实施例中,除了加解锁工装104,进一步的,在升降平台101上设置有若干电池托块102,以用于支撑动力电池,并且在升降平台101上还设置有可与动力电池上的导向孔插接配合的导向销103,该导向销103在设计上也高于加解锁工装设置,以能够为加解锁工装104和连接锁体之间的配合进行导向,保证两者能够顺利配合。
此外,本实施例对于移动小车上的升降平台101的升降,其也采用现有常规的升降驱动方式便可,且例如可采用剪刀叉机构,并由电机带动,以此实现升降平台101在移动小车上的升降设置。
如图7所示的,关于本实施例的电池缓存机构2,其在构成上具有架体201,移动小车便可移动至该架体201底部,并且在架体201上也设置有用以存放动力电池的存放单元。其中的存放单元则具体包括用于托举动力电池的托举平台,以及用于驱使托举平台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
而针对于上述托举平台,作为一种优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该托举平台具体也被设置为于架体201两相对侧分别设置,并为相对布置的一对,移动小车位于架体201底部时,该移动小车也位于两侧的托举平台之间。另外,对应于托举平台在两侧的设置,本实施例于各侧的托举平台处也分别设置有上述的升降驱动组件,且优选地,各侧的托举平台亦可设置为具有上下布置的至少两层。
本实施例以各侧的托举平台均设置有两层为例进行说明,且此时各侧的托举平台分别为上层托举平台203和下层托举平台204,两层托举平台204之间的距离可视动力电池的高度进行设置,并且为便于设计和由升降驱动组件进行驱动,上下层托举平台优选地也可为设计成一体结构。
此时,对于两侧的一体结构的两层托举平台,本实施例对应于各侧的托举平台在架体201上设有滑轨205,整体托举平台即导向滑动于该滑轨205上,同时,上述的升降驱动组件则包括有固定在架体201上的升降电机202,以及连接于升降电机202输出端的螺杆206,螺杆206与升降平台101螺接配合,从而能够在升降电机202的旋转带动下,实现托举平台的升降。
除了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托举平台及升降驱动组件,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将两者设计为其它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结构,且其例如可采用气缸、直线电机等实现对托举平台的升降驱使。
如图8至图10中所示的,关于本实施例的停车平台3,其上具有停车区,前述的导轨105即铺设在该停车区,上述的移动小车也即能够移动至该停车区,同时,本实施例在停车区也设置有以用于举升汽车的汽车举升单元。
其中,为便于汽车进入停车区,以及从停车区驶离,停车平台3中在停车区的两端也分别设置有坡道303,坡道303较高的一端和停车区等高。而针对于上述的汽车举升单元,具体来说,所述的汽车举升单元包括间距布置的前轮举升组件30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在该前轮举升组件30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 处分别设置有可使汽车横向移动的滚动支撑组件,并且在前轮举升组件30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处亦分别设有以对中汽车的对中组件。
具体实施时,上述滚动支撑组件可采用转动布置的支撑辊,且前轮举升组件301中的前轮支撑辊301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中的后轮支撑辊3021均为沿汽车的宽度方向并排布置,以此能够实现被支撑的汽车的横向移动。与此同时,为便于汽车在停车区的定位,本实施例还可使得前轮举升组件301处的滚动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如图9所示的V形,由此当汽车的前轮进入该呈V形的滚动支撑组件中,即表示汽车已进入停车区的设定区域。
除了使得前轮举升组件301处的滚动支撑组件呈V形设置,当然本实施例将后轮举升组件302中的后轮支撑辊3021设计成如图9所示的样式,或者,使得前轮举升组件30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处的滚动支撑组件均呈V形,其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对中组件具体包括分设于两侧的对中块,以及驱使两侧的对中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对中驱动组件。而以前轮举升组件301处的对中组件为例,其内位于两侧的前轮对中块3012同样可为采用与前述滑轨205等结构,以实现前轮对中块3012的横向滑动设置,并且所述的对中驱动组件也可为采用现有的电机丝杠或直线电机或液压驱动机构等形式,以带动两侧的前轮对中块3012的相互靠近或远离。
位于后轮举升组件302处的两侧的后轮对中块3022,也采用与上述前轮对中块3012相同的驱动方式便可。而为避免擦伤车轮,本实施例可在各对中块处设置橡胶块,且在前轮举升组件301处还可设置诸如红外检测开关,以检测汽车是否进入设定区域。另外,对于前轮举升组件30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对汽车的举升,本实施例也可使得前轮举升组件301与后轮举升组件302均采用由电机带动的剪刀叉机构,或者是其它适宜的现有举升机构,其能够在对中组件将车轮夹紧对中后,将汽车整体举升或下降便可。
本实施例中,为实现上述各机构的自动运行,以使得整体换电装置能够自动作业,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实施形式,所述的换电装置也包括有图1所示的控制柜4。该控制柜4与RGV机构1、电池缓存机构2和停车平台3分别连接,且该控制柜4即被配置为由与RGV机构1、电池缓存机构2及停车平台3的通信,而用于控制RGV机构1、电池缓存机构2与停车平台3运行。
此时,控制柜4对各机构运行的控制,基于预设程序输出相应控制信号即可,而为利于实现在控制柜4控制下的各机构的自动运行,本实施例也设置有诸如上述的红外检测开关等检测部件,且该检测部件除了检测车轮的红外检测开关,其一般包括有位于升降平台101上以检测动力电池的传感部件,以及对各运动部件的位移进行检测的传感部件等,这些传感部件的具体应用均参照现有技术便可。
本实施例的换电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汽车行驶至停车平台3上的停车区,当汽车前轮进入V形的前轮支撑辊3011中后,各对中组件工作对汽车进行对中及夹紧,夹紧后前轮举升组件30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同步升高,将车体举升。
然后,RGV机构1中的移动小车进入停车区处汽车下方,到位后,移动小车上的升降平台101升起,在导向销103的导向下,加解锁工装104和动力电池上的连接锁体配合,并进行锁体的解锁操作,解锁后,欠电的动力电池由由电池托块102支撑,升降平台101再下降而后随移动小车返回电池缓存机构2 处。
在电池缓存机构2处,移动小车上的欠电动力电池被下层托举平台204托举起来进入取料位,并随后被取走。接着托举平台再下移,上层托举平台203 上暂存的满电状态的动力电池进入升降平台101上。而后移动小车带着满电的动力电池再进入停车区,升降平台101升起,再通过加解锁工装104把动力电池安装至汽车上即可。
动力电池安装完成后,升降平台101下降,移动小车随之回归电池缓存机构2处便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包括:
RGV机构(1),所述RGV机构(1)具有由驱动源驱使可定向滑动的移动小车,以及设于所述移动小车上的可被驱使升降的升降平台(101),并于所述升降平台(101)上设有若干以对动力电池的连接锁体进行加解锁的加解锁工装(104);
其中,所述加解锁工装(104)包括套筒机构,所述套筒机构具有旋转动力输出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套筒(1043),且所述加解锁工装(104)还包括顶销机构,所述顶销机构与所述套筒机构固连于一起,并具有并排布置于所述套筒(1043)一侧的顶销(10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101)上设有若干电池托块(102),以及可与所述动力电池上的导向孔插接配合的导向销(103),且所述导向销(103)高于所述加解锁工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043)可滑动伸出或缩回地设于所述动力输出端上,并于所述动力输出端中设有以弹性顶推所述套筒(1043)的第一弹性件(1049);所述顶销机构包括筒体(1047),所述顶销(1044)可滑动伸出或缩回地设于所述筒体(1047)中,并于所述筒体(1047)中设有以弹性顶推所述顶销(1044)的第二弹性件(104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还包括:
电池缓存机构(2),所述电池缓存机构(2)具有架体(201),所述移动小车可移动至所述架体(201)底部,并于所述架体(201)上设有以存放所述动力电池的存放单元,所述存放单元包括托举所述动力电池的托举平台,以及驱使所述托举平台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举平台为分设于所述架体(201)两相对侧并相对布置的一对,于各侧的所述托举平台处分别设有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且各侧的所述托举平台具有上下布置的至少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各侧的所述托举平台,于所述架体(201)上设有滑轨(205),所述托举平台导向滑动于所述滑轨(205)上,且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电机(202),以及连接于所述电机(202)输出端的螺杆(206),所述螺杆(206)与所述升降平台(101)螺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还包括:
停车平台(3),所述停车平台(3)具有停车区,所述移动小车可移动至所述停车区,并于所述停车区设有以举升汽车的汽车举升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举升单元包括间距布置的前轮举升组件(301)和后轮举升组件(302),所述前轮举升组件(301)和所述后轮举升组件(302)处分别设有可使所述汽车横向移动的滚动支撑组件,且于所述前轮举升组件(301)和所述后轮举升组件(302)处分别设有以对中所述汽车的对中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举升组件(301)和/或所述后轮举升组件(302)处的所述滚动支撑组件被配置为呈V形,且所述对中组件包括分设于两侧的对中块,以及驱使两侧的所述对中块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对中驱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还包括:
控制柜(4),所述控制柜(4)与所述RGV机构(1)、所述电池缓存机构(2)和所述停车平台(3)分别连接,且所述控制柜(4)被配置为由与所述RGV机构(1)、所述电池缓存机构(2)及所述停车平台(3)的通信,而控制所述RGV机构(1)、所述电池缓存机构(2)与所述停车平台(3)运行。
CN202120372491.8U 2021-02-10 2021-02-10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Active CN215284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2491.8U CN215284454U (zh) 2021-02-10 2021-02-10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2491.8U CN215284454U (zh) 2021-02-10 2021-02-10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4454U true CN215284454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1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2491.8U Active CN215284454U (zh) 2021-02-10 2021-02-10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44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1608A (zh) * 2023-10-20 2024-01-16 嘉善志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举升机及运用该举升机的智能换电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1608A (zh) * 2023-10-20 2024-01-16 嘉善志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举升机及运用该举升机的智能换电平台
CN117401608B (zh) * 2023-10-20 2024-03-29 嘉善志达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换电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4628B (zh) 一种汽车换电站
EP288517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pid battery exchange in electric vehicles
CN106043246A (zh) 小型自动化换电站
US8858152B1 (en) System for replacing batteries in electric cars
WO2013144955A2 (en) Battery switch module
CN104118403A (zh) 限位锁、使用该锁的箱体转运托盘及箱体转运小车
CN202399248U (zh) 可升降的多功能设备维修专用车
CN215284454U (zh) 新能源汽车换电装置
CN111688532A (zh) 用于车辆换电的电池移载设备
CN204531541U (zh) 一种可充电的立体车库
CN111660866A (zh) 一种车辆侧向换电平台
CN212604636U (zh) 换电站
CN113665406A (zh) 换电站
CN216190317U (zh) 一种吊具及换电站
CN212709042U (zh) 一种车辆侧向换电平台
CN111674285A (zh) 用于换电平台的侧向换电方法
CN113815476A (zh) 一种移动换电系统及其换电方法
CN219316550U (zh) 一种车辆水平搬运器
CN105715090A (zh) 汽车存车工程车
CN113682189B (zh) 一种有轨移动小车换电方法
CN212709041U (zh) 用于车辆换电的电池移载设备
CN111688531A (zh) 用于换电平台的电池转向传输装置
CN113022371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的自走式抬升装置
CN108071254B (zh) 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及自动停车场
CN217804676U (zh) 一种行走机构、旋转机构及换电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