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3479U - 一种补胎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胎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3479U
CN215283479U CN202121602272.0U CN202121602272U CN215283479U CN 215283479 U CN215283479 U CN 215283479U CN 202121602272 U CN202121602272 U CN 202121602272U CN 215283479 U CN215283479 U CN 215283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repair
tire
pipeline
liquid tank
communic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022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力为
石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j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ej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ej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ej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022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3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3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347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5430 priority patent/WO202328477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3/00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 B29C73/02Repairing of articles made from plastics or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e.g. of articles shaped or produced by us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or subclass B29D using liquid or paste-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5/00Servic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refitting of vehicles
    • B60S5/04Supplying air for tyre inf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0/00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补胎工具,其具有充气状态和补胎状态,该补胎工具包括壳体、气源发生装置、储存有补胎液的补胎液罐,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上的导通连接座,导通连接座上分别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导通管路、具有容纳腔的中转固定座和第二导通管路,第一导通管路还与气源发生装置连通,补胎液罐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中转固定座上;当补胎工具处于充气状态时,补胎液罐与中转固定座相分离;当补胎工具处于补胎状态时,补胎液罐与中转固定座相连接且能够与容纳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补胎工具能够兼具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组装、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补胎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充气和补胎功能的补胎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越来越普及,然而当消费者将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或是偏远的地区时遇到轮胎破裂便无法继续行驶,也难以及时找到相应的人工修补点,因此轮胎充气修补工具也随之发展起来,目前市面上的补胎工具基本包括充气泵和补胎液两部分,当轮胎或其它充气物品在缺气的情况下,可以单独使用气源发生装置(充气泵)进行充气;当轮胎有破损时,可以使用补胎液进行及时修补,使用补胎液时,在充气泵的协助下将补胎液充进轮胎内部,并完成修补。
例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补胎工具,包括带有内腔的壳体以及补胎液灌,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充气泵以及三通轴阀,所述补胎液灌一端设置有罐口,所述罐口内部设置有密封堵头,所述充气泵与三通轴阀连接,所述壳体上端还设有一基座,所述罐口与基座螺旋连接,所述三通轴阀一端设有旋钮。该专利中,充气和打胶切换通过三通轴阀以及基座配合实现,当需要打胶时通过切换装置实现气压冲开胶罐的密封装置;然而,该专利采用的三通轴阀,使结构以及操作变得复杂,同时三通轴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被多次操作也存在失效的可能,进而失去充气或打胶密封功能;此外,该专利实现充气与打胶密封功能的导通零部件较多,组装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兼具结构简单易操作、易组装、使用寿命长的补胎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补胎工具,其具有充气状态和补胎状态,所述补胎工具包括壳体、气源发生装置、储存有补胎液的补胎液罐,所述补胎工具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导通连接座,所述导通连接座上分别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导通管路、具有容纳腔的中转固定座和第二导通管路,所述第一导通管路还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连通,所述补胎液罐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中转固定座上;
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补胎液罐与所述中转固定座相分离;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补胎状态时,所述补胎液罐与所述中转固定座相连接且能够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一导通管路、所述中转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导通管路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导通连接座上还形成有气体压力检测部,所述气体压力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通管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一导通管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的中心线相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中转固定座包括形成有所述容纳腔的基座、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连通的第三导通管路,以及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连通的第四导通管路,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补胎液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第三导通管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第四导通管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的中心线相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三导通管路位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的上方,所述第四导通管路位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三导通管路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连通且一体成型的上导管、下导管,所述上导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下导管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连通,所述上导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下导管的管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补胎液罐包括形成有罐口的罐体、位于所述罐口内部的中转塞、用于密封所述罐口的密封罐盖,所述罐口的外周壁形成有与所述中转固定座相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的配合连接部,所述中转塞包括塞本体以及分别形成在所述塞本体上的流体进入管和流体流出管,所述流体进入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
所述补胎液罐还包括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密封在所述流体进入管的位于所述罐体内部一端,所述第二密封帽密封在所述流体流出管的远离所述罐体内部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第一密封帽与所述流体进入管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帽与所述流体流出管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且具体的方面,所述导通连接座位于所述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方面,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互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上壳体上依次形成有泄气部、压力表设置部和补胎液罐安装口,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开合所述补胎液罐安装口的密封盖;
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密封盖闭合所述补胎液罐安装口;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补胎状态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补胎液罐安装口相分离。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补胎工具存在的频繁操作易损坏,导通部件结构松散且组装繁琐等缺陷,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包含特定导通连接座的补胎工具,其包含的导通连接座不仅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上,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更换成品,而且使得整体更容易安装,各部件的连接无需先后顺序,避免新手安装易出错导致的补胎液外泄甚至难以补胎或充气等问题,同时该导通连接座能够兼具连通气源发生装置、补胎液罐和待修补物品的功能,使得充气或补胎时更易操作,避免操作步骤太多致使用户体验不佳、不易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整体示意图(补胎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俯视示意图(补胎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剖面示意图(补胎状态);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俯视示意图(充气状态,没有补胎液罐);
图6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导通连接座设置在下壳体上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导通连接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补胎液罐的整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补胎液罐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补胎工具的补胎液罐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1、壳体;11、上壳体;111、泄气部;112、压力表设置部;12、下壳体;13、密封盖;2、气源发生装置;3、补胎液罐;31、罐体;32、中转塞;321、塞本体;322、流体进入管;323、流体流出管; 33、密封罐盖;34、第一密封帽;35、第二密封帽;4、导通连接座;41、第一导通管路;42、中转固定座;421、基座;4211、容纳腔;422、第三导通管路;4221、上导管;4222、下导管;423、第四导通管路;43、第二导通管路;44、气体压力检测部;5、外接胶管;6、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10所示,本例提供一种补胎工具,其具有充气状态和补胎状态,补胎工具包括壳体1、气源发生装置2、储存有补胎液的补胎液罐3,以及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上的导通连接座4,导通连接座4上分别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导通管路41、具有容纳腔4211的中转固定座42和第二导通管路43,第一导通管路41还与气源发生装置2连通,补胎液罐3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中转固定座42上;
当补胎工具处于充气状态时,补胎液罐3与中转固定座42相分离;当补胎工具处于补胎状态时,补胎液罐3与中转固定座42相连接且能够与容纳腔4211连通。
上述的导通连接座4能够兼具连通气源发生装置2、补胎液罐3和待修补物品(例如轮胎等)的功能,使得充气或补胎时更易操作,避免操作步骤太多致使用户体验不佳、不易使用的问题;同时在补胎时,该导通连接座4的中转固定座42所具有的容纳腔4211还能够与补胎液罐3实现连通。而且该集成有第一导通管路41、具有容纳腔4211的中转固定座42和第二导通管路43的导通连接座4能够可拆卸设置壳体1上,不仅便于安装和更换,而且减少了操作步骤,进而降低了安装失误的情况,提升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补胎工具的壳体1包括相互可拆卸地连接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且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分别大致呈方形,例如可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参见图1-2所示,该各部件的配合示意图是补胎状态时补胎液罐3与中转固定座42相连接的示例图,其中,在使用过程中,直接以下壳体12作为支撑座支撑在地面或其他平面,优选将下壳体12的下表面设置成适应平稳放置的形状,例如常规地面是平面,因此可以将下壳体12的下表面设置成平面(或有三个以上等高的支撑点),以与地面相适应且获得稳定支撑;进一步地,还可以在下壳体12上设置防滑部件,以防止使用过程中整体打滑而降低可操作性性,防滑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防滑橡胶垫等。
同时,如图1-2所示,本例的补胎工具,仅设置一根外接胶管5,该胶管的一端与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导通连接座4连通,另一端直接与待充气或修补的物品例如轮胎连接连通,便于安装和使用,而且还有利于存放,该胶管可以是能够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塑料管。
此外,本例中的补胎工具,上壳体11上还依次形成有泄气部111、压力表设置部112和补胎液罐安装口(未示出),以及设置在上壳体11上且与泄气部111相对的开关6(开关控制气源发生装置2的启停),壳体1还包括用于开合补胎液罐安装口的密封盖13(如图5所示),当补胎工具处于充气状态时,密封盖13闭合补胎液罐安装口,充气气体经由气源发生装置2产生然后依次通过导通连接座4上的第一导通管路41、中转固定座42的容纳腔4211和第二导通管路43,最终再由外接胶管5导向轮胎等;当补胎工具处于补胎状态时,密封盖13与补胎液罐3安装口相分离,如此可便于将补胎液罐3倒置后设置在中转固定座42上,气体经由气源发生装置2产生然后依次通过导通连接座4上的第一导通管路41、具有容纳腔4211的中转固定座42,然后进入补胎液罐3内并带着补胎液一起进入容纳腔4211再进入第二导通管路43,最终再由外接胶管5导向轮胎等,其原理示意图可如图3所示。
本例中,再次参见图3-4所示,当需要补胎时,本例中的补胎液罐3与中转固定座42通过螺纹相旋转连接,同时参见图6-10,本例的补胎液罐3包括形成有罐口的罐体31、位于罐口内部的中转塞32、用于密封罐口的密封罐盖33,罐口的外周壁形成有与中转固定座42相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的配合连接部(例如可以为螺纹),中转塞32包括塞本体321以及分别形成在塞本体321上的流体进入管322和流体流出管323,流体进入管322伸入罐体31内部;其中,中转塞32可以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将其焊接固定在罐体31的罐口内;
补胎液罐3还包括第一密封帽34和第二密封帽35,第一密封帽34密封在流体进入管322的位于罐体31内部一端,第二密封帽35密封在流体流出管323的远离罐体31内部一端,第一密封帽34与流体进入管322过盈配合,第二密封帽35与流体流出管323过盈配合,该两个密封帽可以在更大的外力作用下脱离各自过盈配合的流体进入管322或流体流出管323以实现管路导通;
中转固定座42包括形成有上述容纳腔4211的基座421、一端与容纳腔4211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一导通管路41连通的第三导通管路422,以及一端与容纳腔4211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二导通管路43连通的第四导通管路423,容纳腔4211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与补胎液罐3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例如可以为螺纹);
第三导通管路422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连通且一体成型的上导管4221、下导管4222,上导管4221伸入容纳腔4211内,下导管4222与第一导通管路41连通,上导管4221的管径大于下导管4222的管径;
在将补胎液罐3螺纹旋接在基座421的容纳腔4211内且与容纳腔4211的内壁上的螺纹型连接部配合旋接安装时,将中转塞32上的流体进入管322对准第三导通管路422的上导管4221并插入上导管4221内(流体进入管322还可以起到定位中心轴的作用,便于补胎液罐3旋接),当旋接安装完成后,补胎液罐3实现了能够分别与气源发生装置2、待充气或修补物品连通。
同时,补胎液罐3采用本例中的螺纹旋接方式还可以使得补胎液罐3稳定地支撑在上壳体11上,无需借助其他外力来稳定该补胎液罐3,而且对于新手操作者而言,可以很明显地通过螺纹配合关系知晓如何安装该补胎液罐3;此外,本例的补胎液罐3与中转固定座42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对位置关系还可以实现在补胎时,仅依靠将补胎液罐3旋接在基座421的容纳腔4211内壁上的螺纹型连接部就可以实现补胎液罐安装口的封闭,进而避免了补胎时气体和补胎液通过该补胎液罐安装口向外外泄,无需在补胎时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密封操作。
进一步地,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补胎液罐3的密封罐盖33打开,旋开上壳体11上的密封盖13,将补胎液罐3倒置旋接在基座421的容纳腔4211的内壁上;将外接胶管5连接到轮胎或其他需求气体实物上;启动开关,气源发生装置2产生气体,然后被导入第一导通管路41,再经由下导管4222,然后进入插设在上导管4221内的流体进入管322内,然后在气体的作用下,第一密封帽34先被弹开,气体进入补胎液罐3内,气体和液体导入流体流出管323并在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下,第二密封帽35被弹开,液体和气体进入基座421的容纳腔4211内,然后由第四导通管路423流向第二导通管路43,最终经由与第二导通管路43连通的外接胶管5进入轮胎内,实现补胎。
而且,在本例中,当需要在充气和补胎之间相切换时,仅仅只需要实现或取消补胎液罐3与中转固定座42的连接即可,而用来实现中转固定座42与轮胎之间连接的外接胶管5,以及与中转固定座42本身的连接位置不需要变化,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寿命。
本例中,第一导通管路41、中转固定座42、第二导通管路43、第三导通管路422和第四导通管路423一体成型,且第一导通管路41的中心线与第二导通管路43的中心线相重合,第三导通管路422的中心线与第一导通管路41的中心线相垂直,第四导通管路423的中心线与第二导通管路43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三导通管路422位于第一导通管路41的上方,第四导通管路423位于第二导通管路43的上方,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获得的导通连接座4,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便于安装设计以及更换,尤其是能够使得各部件的连接无需先后顺序,避免新手安装易出错导致的补胎液外泄甚至难以补胎或充气等问题。
本例中,如图3、图6-7所示,导通连接座4上还形成有气体压力检测部44,气体压力检测部44设置在第一导通管路41上。
本例中,还可以在第一导通管路41的靠近气源发生装置2的一端设置一个止回阀,进一步确保补胎液不会发生倒流向气源发生装置2的情况,从而保证不会发生补胎液损坏气源发生装置(可以为电动压缩机)的现象。具体地,可以采用弹簧及与该弹簧配合的橡胶塞,当气源发生装置不工作时,弹簧的弹力将橡胶塞保持在封堵位置封堵第一导通管路41,此时气道封闭,逆流的补胎液或气体均无法到达气源发生装置的位置;当气源发生装置工作时,气流克服弹性力顶开橡胶塞,实现第一导通管路41的通气贯通。
综上,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补胎工具存在的频繁操作易损坏,导通部件结构松散且组装繁琐等缺陷,创新地提供了一种包含特定导通连接座4的补胎工具,其包含的导通连接座4不仅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壳体1上,出现问题时可直接更换成品,而且使得整体更容易安装,各部件的连接无需先后顺序,避免新手安装易出错导致的补胎液外泄甚至难以补胎或充气等问题,同时该导通连接座4能够兼具连通气源发生装置2、补胎液罐3和待修补物品的功能,使得充气或补胎时更易操作,避免操作步骤太多致使用户体验不佳、不易使用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补胎工具,其具有充气状态和补胎状态,所述补胎工具包括壳体、气源发生装置、储存有补胎液的补胎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胎工具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导通连接座,所述导通连接座上分别形成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导通管路、具有容纳腔的中转固定座和第二导通管路,所述第一导通管路还与所述气源发生装置连通,所述补胎液罐能够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中转固定座上;
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补胎液罐与所述中转固定座相分离;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补胎状态时,所述补胎液罐与所述中转固定座相连接且能够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所述中转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导通管路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连接座上还形成有气体压力检测部,所述气体压力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通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的中心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固定座包括形成有所述容纳腔的基座、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连通的第三导通管路,以及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连通的第四导通管路,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补胎液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通管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第四导通管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的中心线相垂直;和/或,所述第三导通管路位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的上方,所述第四导通管路位于所述第二导通管路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通管路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连接连通且一体成型的上导管、下导管,所述上导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下导管与所述第一导通管路连通,所述上导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下导管的管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胎液罐包括形成有罐口的罐体、位于所述罐口内部的中转塞、用于密封所述罐口的密封罐盖,所述罐口的外周壁形成有与所述中转固定座相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的配合连接部,所述中转塞包括塞本体以及分别形成在所述塞本体上的流体进入管和流体流出管,所述流体进入管伸入所述罐体内部;
所述补胎液罐还包括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密封在所述流体进入管的位于所述罐体内部一端,所述第二密封帽密封在所述流体流出管的远离所述罐体内部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帽与所述流体进入管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帽与所述流体流出管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胎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连接座位于所述壳体内;和/或,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互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上壳体上依次形成有泄气部、压力表设置部和补胎液罐安装口,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开合所述补胎液罐安装口的密封盖;
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充气状态时,所述密封盖闭合所述补胎液罐安装口;当所述补胎工具处于补胎状态时,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补胎液罐安装口相分离。
CN202121602272.0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补胎工具 Active CN215283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2272.0U CN21528347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补胎工具
PCT/CN2022/105430 WO2023284779A1 (zh) 2021-07-14 2022-07-13 一种补胎工具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02272.0U CN21528347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补胎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3479U true CN21528347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2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02272.0U Active CN215283479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补胎工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3479U (zh)
WO (1) WO202328477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779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苏州柯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胎工具及其应用
TWI813367B (zh) * 2022-07-05 2023-08-21 周文三 空氣壓縮機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566993U (zh) * 2019-12-30 2020-09-25 苏州柯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管分体式补胎工具
CN212131393U (zh) * 2020-04-16 2020-12-11 东莞市凯尚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气泵和补胎液组合的气液转换阀
CN215283479U (zh) * 2021-07-14 2021-12-24 苏州柯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胎工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779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苏州柯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胎工具及其应用
TWI813367B (zh) * 2022-07-05 2023-08-21 周文三 空氣壓縮機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4779A1 (zh)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83479U (zh) 一种补胎工具
US20170313003A1 (en) Apparatu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air and/or sealant into a tire
JP3971425B2 (ja) シーリ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シール剤抽出ユニット
JP5480795B2 (ja) 空気および(または)シーラントをタイヤへ挿入するための装置
US7798183B2 (en) Integrated compressor-tire sealant injection device with large mouth sealant container
JP5624026B2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US9415751B2 (en) Integrated flat tire repair kit
JP2005145076A5 (zh)
RU201112768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монта и надувания поврежденных надувных изделий
US20080196789A1 (en) Device for Feeding Sealing Liquid into a Tire
JP6370224B2 (ja) 逆流防止装置
CN108349341B (zh) 瓶盖及其使用方法
CN211566993U (zh) 一种单管分体式补胎工具
TW201010877A (en) Inflation device for tire repair
JP6505099B2 (ja) 姿勢依存弁を備えた、膨らまし可能な物体を封止および空気充填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0211432U (zh) 一体式补胎工具
CN208452350U (zh) 用于供应气体和胶料的装置
CN206539478U (zh) 一种打气泵
JP2012006347A (ja)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の接続方法
JP5180105B2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JP2010234795A (ja) シーリング・ポンプアップ装置
JP6290404B2 (ja) 膨らまし可能な物体を封止および空気充填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2472992U (zh) 一种便捷安装的tpms气门嘴
CN208443531U (zh) 密封漏气测试治具
CN210184874U (zh) 一种手持电动清洁刷用的自动出液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