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7410U - 配线模具 - Google Patents

配线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7410U
CN215267410U CN202121448115.9U CN202121448115U CN215267410U CN 215267410 U CN215267410 U CN 215267410U CN 202121448115 U CN202121448115 U CN 202121448115U CN 215267410 U CN215267410 U CN 215267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bolt
wiring
bolts
part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81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伟林
蔡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81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7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7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7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线模具,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配线面板,配线面板上针对不同目标的配线设置有①至⑧个分区,各分区采用Φ8和Φ6螺栓进行布线定位,其中①⑧②③为照明箱定位矩阵,①②矩阵距离设计为200 mm,②③矩阵距离设计为100mm,⑧矩阵为主开关折线矩阵;⑤④⑦矩阵为电表箱定位矩阵,其中⑤号为主开关折线矩阵,每个矩阵定位螺栓都有相应编号,定位模数都是根据实际生产和常规户箱面板开关布置尺寸为依据,满足了单排和双排的照明箱以及电表箱的配线布局,⑥是辅助功能矩阵,用成型设备间的勾线,短接线、异型折线等。本实用新型使工程整体的配线有统一的标准,所有电气盘箱的配线保持一致,布线更美观,提高了工程的标准化程度,提升工程质量。

Description

配线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线布线工具,具体是一种配线模具。
背景技术
电气盘箱的配线通常是安装完开关设备后在盘箱内由操作人员进行配线。首先操作人员要按照布置好的开关设备进行下线、回弯、压接、成型、捆扎,然后再接到配电箱内的开关设备上去,同时还要按图操作,防止接错线导致返工重做。
电气配线是个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也需要操作者有娴熟的技术功底,除了按图操作外,还要求配线走向美观,布线一致,使之产品能够保证工艺的一致性。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由于每个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同,配线思维和手法也不同,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布线五花八门,在线路折线和回弯上也不一致,出现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现象,很难保证产品的一致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统一配线样式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线模具,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配线面板,配线面板上针对不同目标的配线设置有若干分区,具体为:
第一分区,设置于配线面板下部;第一分区包括由17颗一号螺栓组成的第一矩阵和一颗螺栓B;第一矩阵中17颗一号螺栓一字排列,一号螺栓间距20mm;螺栓A设置于第一矩阵右上侧;
第二分区,设置于第一分区之上,第二分区包括由18颗一号螺栓组成的第二矩阵和一颗螺栓B;第二矩阵中18颗一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第二矩阵与第一矩阵间距200mm;螺栓B设置于第二矩阵右下侧;
第三分区,设置第二分区之上,所设结构与第二分区相同;
第四分区,设置于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之间,第四分区包括由10颗三号螺栓组成的第四矩阵和一颗螺栓C,第四矩阵中三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螺栓C设置于第四矩阵右下侧;
第五分区,设置于第四分区左侧,包括6颗二号螺栓组成的第五矩阵,第五矩阵中6颗二号螺栓以2行3列的阵列布置;
第六分区,设置于配线面板的上部,第六区别包括设置于左侧的一号螺栓组和设置于右侧的二号螺栓组;位于左侧的一号螺栓为上下两行,行距30mm,一号横间距不等,分别有20mm、25mm、40mm、45mm;位于右侧的二号螺栓组为上下两行,间距有20mm、30mm不等;
第七分区,配线面板右上角,包括一颗二号螺栓;
第八分区,设置于第四分区右上侧,包括由3颗三号螺栓组成的第八矩阵和一颗螺栓D;第八矩阵中3颗三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螺栓D设置于第八矩阵右下侧;
所述一号螺栓为φ5mm螺栓;所述二号螺栓、螺栓A、螺栓B、螺栓C和螺栓D为φ8mm螺栓;所述三号螺栓为φ6mm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模板上的定位螺栓来对线束进行约束,完成电线平折、弯折以及最终成型。能使配线转折位置、回弯角度统一,配线的接线端间距、线项统一标准。工程整体的配线有统一的标准,所有电气盘箱的配线保持一致,布线更美观,提高了工程的标准化程度,提升工程质量。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中的一号螺栓设有螺栓编号。
螺栓编号从左至右升序。
第一分区下侧,配线面板的下缘设有第一折弯板;第二分区与第三分区之间设有第二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两端通过螺栓与面板连接。
所述支架设有左斜梁和右斜梁,右斜梁、右斜梁上均匀设有若干定位孔;两斜梁上各安装一个托钩;所述配线面板放置于左斜梁和右斜梁上,配线面板的下沿卡固于托钩上。
第二分区之下,配线面板的左边缘、右边缘设有预留孔,该预留孔与φ5mm螺栓适配。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配线面板分区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配线面板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线折弯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图。
图中:配线面板1、第二折弯板2、预留孔3、第一折弯板4、支架5、托钩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线模具,包括支架5,支架5上安装配线面板1,本实用新型的配线面板1定位区分为6个产品定位矩阵和两个功能矩阵,具体分区布置如下。
第一分区,设置于配线面板1下部;第一分区包括由17颗一号螺栓组成的第一矩阵和一颗螺栓B;第一矩阵中17颗一号螺栓一字排列,一号螺栓间距20mm;螺栓A设置于第一矩阵右上侧。
第二分区,设置于第一分区之上,第二分区包括由18颗一号螺栓组成的第二矩阵和一颗螺栓B;第二矩阵中18颗一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第二矩阵与第一矩阵间距200mm;螺栓B设置于第二矩阵右下侧。
第三分区,设置第二分区之上,所设结构与第二分区相同。
第四分区,设置于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之间,第四分区包括由10颗三号螺栓组成的第四矩阵和一颗螺栓C,第四矩阵中三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螺栓C设置于第四矩阵右下侧。
第五分区,设置于第四分区左侧,包括6颗二号螺栓组成的第五矩阵,第五矩阵中6颗二号螺栓以2行3列的阵列布置。
第六分区,设置于配线面板1的上部,第六区别包括设置于左侧的一号螺栓组和设置于右侧的二号螺栓组;位于左侧的一号螺栓为上下两行,行距30mm,一号横间距不等,分别有20mm、25mm、40mm、45mm;位于右侧的二号螺栓组为上下两行,间距有20mm、30mm不等。
第七分区,配线面板1右上角,包括一颗二号螺栓。
第八分区,设置于第四分区右上侧,包括由3颗三号螺栓组成的第八矩阵和一颗螺栓D;第八矩阵中3颗三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螺栓D设置于第八矩阵右下侧。
上述一号螺栓为φ5mm螺栓;所述二号螺栓、螺栓A、螺栓B、螺栓C和螺栓D为φ8mm螺栓;所述三号螺栓为φ6mm螺栓。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规格的螺栓,只要便于操作即可。
①⑧②③为照明箱(户箱)定位矩阵,①②矩阵距离设计为200 mm,②③矩阵距离设计为100mm,⑧矩阵为主开关折线矩阵。
⑤④⑦矩阵为电表箱定位矩阵,其中⑤号为主开关折线矩阵,每个矩阵定位螺栓都有相应编号,定位模数都是根据实际生产和常规户箱面板开关布置尺寸为依据,满足了单排和双排的照明箱以及电表箱的配线布局。
同时模板还设计了一个辅助功能矩阵⑥,能够成型设备间的勾线,短接线、异型折线等。
配线模板是根据电气盘箱内的开关设备布置走线而设计的配线模型,通过设备开关的出线、回弯、距离、相序在模板上用螺栓定位。本实用新型中螺栓间距的定位距离之所以是20mm为一个模数,是因为螺栓间距设计为与常用的1P、1P+N、3P开关的接线口距离一致。这样可以保证线束能够准确接入开关孔提高了参数依据。
所述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中的一号螺栓设有螺栓编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编号设置在第三矩阵上侧,同时第四阵与第三矩阵因为螺栓是对正的,可以共用编号条。
螺栓编号从左至右升序,但不限于,只要每个螺栓为单独且唯一编号即可,该唯一的编号在技术人员编撰的《配线说明》用可以有效指定走线或转线的位置。
第一分区下侧,配线面板1的下缘设有第一折弯板4;第二分区与第三分区之间设有第二折弯板2。两个折弯板两端通过螺栓与面板连接。折弯板的用法:折弯板左段螺栓用于固定旋转,右端螺栓用于定位,操作时,把折弯板旋转移开,把线束通过矩阵螺栓折弯布置后,将折弯板旋转到线束上面,把右端螺栓定位后,利用折弯板对布置好的线束进行辅助折弯,线束折弯后,剪断多余线长,取下线束,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第二分区之下,配线面板1的左边缘、右边缘设有预留孔3,该预留孔3与φ5mm螺栓适配。该预留孔3在主开关折线时辅助使用。
定位采用Φ8和Φ6不锈钢螺栓进行定位,长度均可以进行调节,满足了不同线径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5设有左斜梁和右斜梁,左斜梁与右斜梁可以是一个三角架的斜边。两斜梁成一个承托配线面板1的斜面底座。右斜梁、右斜梁上均匀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中上安装托钩6,托钩6在两斜梁上各安装一个托钩6即可。在采用配线面板1配线前,先将配线面板1放置在左右斜梁上,配线面板1的底部用托钩6托住。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工程中各电气盘箱配线的一致程度、美观程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布线标准化,使配线的转折位置、回弯角度以及接线端的间距、线序在不同操作者手术能统一,避免接线错误的发生。提高了工程的标准化程度,提升工程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配线模具,包括支架(5),其特征在于:支架(5)上安装配线面板(1),所述配线面板(1)针对不同目标的配线设置有若干分区,具体为:
第一分区,设置于配线面板(1)下部;第一分区包括由17颗一号螺栓组成的第一矩阵和一颗螺栓B;第一矩阵中17颗一号螺栓一字排列,一号螺栓间距20mm;螺栓A设置于第一矩阵右上侧;
第二分区,设置于第一分区之上,第二分区包括由18颗一号螺栓组成的第二矩阵和一颗螺栓B;第二矩阵中18颗一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第二矩阵与第一矩阵间距200mm;螺栓B设置于第二矩阵右下侧;
第三分区,设置第二分区之上,所设结构与第二分区相同;
第四分区,设置于第一分区与第二分区之间,第四分区包括由10颗三号螺栓组成的第四矩阵和一颗螺栓C,第四矩阵中三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螺栓C设置于第四矩阵右下侧;
第五分区,设置于第四分区左侧,包括6颗二号螺栓组成的第五矩阵,第五矩阵中6颗二号螺栓以2行3列的阵列布置;
第六分区,设置于配线面板(1)的上部,第六区别包括设置于左侧的一号螺栓组和设置于右侧的二号螺栓组;位于左侧的一号螺栓为上下两行,行距30mm,一号横间距不等,分别有20mm、25mm、40mm、45mm;位于右侧的二号螺栓组为上下两行,间距有20mm或30mm;
第七分区,配线面板(1)右上角,包括一颗二号螺栓;
第八分区,设置于第四分区右上侧,包括由3颗三号螺栓组成的第八矩阵和一颗螺栓D;第八矩阵中3颗三号螺栓一字排列,间距20mm;螺栓D设置于第八矩阵右下侧;
所述一号螺栓为φ5mm螺栓;所述二号螺栓、螺栓A、螺栓B、螺栓C和螺栓D为φ8mm螺栓;所述三号螺栓为φ6mm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阵、第三矩阵和第四矩阵中的一号螺栓设有螺栓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线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区下侧,配线面板(1)的下缘设有第一折弯板(4);第二分区与第三分区之间设有第二折弯板(2);第一折弯板(4)、第二折弯板(2)两端通过螺栓与面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设有左斜梁和右斜梁,右斜梁、右斜梁上均匀设有若干定位孔;两斜梁上各安装一个托钩(6);所述配线面板(1)放置于左斜梁和右斜梁上,配线面板(1)的下沿卡固于托钩(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线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分区之下,配线面板(1)的左边缘、右边缘设有预留孔(3),该预留孔(3)与φ5mm螺栓适配。
CN202121448115.9U 2021-06-29 2021-06-29 配线模具 Active CN215267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115.9U CN215267410U (zh) 2021-06-29 2021-06-29 配线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8115.9U CN215267410U (zh) 2021-06-29 2021-06-29 配线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7410U true CN215267410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3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8115.9U Active CN215267410U (zh) 2021-06-29 2021-06-29 配线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7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3532B (zh) 用于加工设备的生产和/或装配部件的支承模块以及配备有这样的支承模块的加工设备
CN102223763A (zh) 连片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CN215267410U (zh) 配线模具
JP3721106B2 (ja) 通信機器の電源供給構造
CN201466473U (zh) 高压开关柜电气接线模架
CN204156445U (zh) 一种可调节模块化布线桥架
CN202930843U (zh) 用于机动车的线束支架
WO2008138719A1 (de) Kabelbaummontage mit sammelringen
CN206506047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器的接线端子结构
CN208608619U (zh) Zt柜线路的布线工装
CN106405175B (zh) 一种电能表、负控终端联合接线装置
CN104790561B (zh) 一种病房的功能墙面系统
CN210361026U (zh) 一种带夹具的三维立体布线工装
CN207801164U (zh) Kyn28高压开关柜的二次线接线绑把装置
CN202025577U (zh) 任务系统多功能线束装配板
CN207038331U (zh) 一种变压器铜排螺母定位装置
CN210806555U (zh) 一种gis组合电器中控制柜的平面安装结构
CN219381390U (zh) 一种组合式布线模具
CN220043892U (zh) 一种能够排线定位的plc自动化控制柜
CN218217549U (zh) 一种高密度配线架
CN202873242U (zh) 一种配合机柜的线路装配装置
CN203751748U (zh) 一种汽车线束制作用工装板
CN202395320U (zh) 电气高压开关柜二次接线分线模
CN217571322U (zh) 一种聚氯乙烯套管表面打标装置
CN217362229U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控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