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4044U -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4044U
CN215264044U CN202121587844.2U CN202121587844U CN215264044U CN 215264044 U CN215264044 U CN 215264044U CN 202121587844 U CN202121587844 U CN 202121587844U CN 215264044 U CN215264044 U CN 215264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utside
mapping device
laser radar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78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全涛
张丹丹
黄裕玲
谢智斌
张超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Hongda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Hongda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Hongda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Hongda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878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4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4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4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包括机体、箱体和激光雷达扫描器,箱体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备用电池,箱体的顶部放置有机体,机体的外部安装有安装圈,安装圈的外部环绕安装有四组臂杆,臂杆的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扰流板,机体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弹性支架,机体的底部安装有激光雷达扫描器,激光雷达扫描器的底部安装有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扰流板,利用扰流板可有效减少螺旋桨在高速旋转时,因气流撞击电机而在电机底部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对电量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装置飞行时的稳定性,可有利于装置在空中悬停,提高了装置的测绘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形测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传统上,测绘人员需要走遍测绘区域并手动进行测量和记录,但这效率低下,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测绘具有效率高,测绘面积大,适合地质灾害隐患较大的山川区域,因此需要用到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来帮助人们进行测绘。
现有的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现有的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在空中进行测绘时往往因螺旋桨的高速旋转导致电机底部产生的阻力较大,增加了装置的飞行功耗,同时装置在空中进行悬停测绘时,空气阻力会降低装置悬停时的稳定性,不利于装置进行测绘作业,使其影响到装置的测绘精度;
2、现有的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抗震性能一般,无法在装置意外降落到地面时对装置内部的电器装置进行保护,容易导致内部电气设备损坏而造成装置无法继续飞行进行测绘,而为了实现跌落保护,往往会设置弹簧件等来实现抗震,增加了装置的飞行重量,造成续航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包括机体、箱体和激光雷达扫描器,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备用电池,所述箱体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安装座,所述箱体的顶部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内部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机体内部的底部安装有陀螺仪,所述机体的外部安装有安装圈,所述安装圈的外部环绕安装有四组臂杆,所述臂杆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扰流板,所述机体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弹性支架,所述机体的底部安装有激光雷达扫描器,所述激光雷达扫描器的底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距离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安全盖,且安全盖的顶部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旋桨,且电机的外部环绕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架的底部安装有脚杆,且脚杆的两端套有胶套。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外部安装有握杠,且握杠的外部套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器,且箱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的底部安装有扰流板,利用扰流板可有效减少螺旋桨在高速旋转时,因气流撞击电机而在电机底部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对电量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装置飞行时的稳定性,可有利于装置在空中悬停时,激光雷达扫描器进行地形测绘,提高了装置的测绘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体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弹性支架,弹性支架可采用碳纤维材料,利用两组弹性支架的呈八字形展开,可在装置降落过快时,利用弹性支架的弹性力可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来对撞击进行缓冲,实现对装置底部的激光雷达扫描器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撞击损坏,在保证轻便性的同时可有效提高防护效果,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展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01、安装圈;102、臂杆;103、安全盖;104、蓄电池;105、陀螺仪;2、电机;201、螺旋桨;202、散热孔;203、扰流板;3、弹性支架;301、脚杆;4、安装座;401、握杠;402、防滑套;5、箱体;501、箱门;502、显示器;503、控制器;504、备用电池;6、激光雷达扫描器;601、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包括机体1、箱体5和激光雷达扫描器6,箱体5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箱门501,利用箱门501的开合可对箱体5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以防止受到外力的破坏,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箱体5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备用电池504,通过备用电池504的设置可保证装置在进行地形测绘时,拥有较佳的续航,便于装置更换电池以满足工作人员的长时间测绘作业,防止装置电量不足的情况发生,箱体5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安装座4,安装座4可提供握杠401的安装位置,可便于对其进行安装,箱体5的顶部放置有机体1,机体1可提供内部电器装置的安装位置,并且机体1的外形设置成圆柱形,可便于内部电子设置进行安装的同时,可提高其集成度,并有利于机体1的底部外挂激光雷达扫描器6,可保证装置地形测绘的工作性能,机体1内部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104,利用蓄电池104可为装置的通电运行进行供电,可便于装置升空对地形进行测绘,机体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陀螺仪105,利用陀螺仪105可检测装置的飞行角度,可便于装置对飞行姿态进行调整,机体1的外部安装有安装圈101,安装圈101可提供臂杆102的安装位置,并且可保证臂杆102安装时的稳定性,安装圈101的外部环绕安装有四组臂杆102,利用臂杆102可提供电机2的安装位置,可便于电机2进行安装,臂杆102的顶部安装有电机2,利用电机2的通电运行可为装置飞行提供动力,可便于装置在空中进行地形测绘,电机2的底部安装有扰流板203,利用扰流板203可有效减少螺旋桨201在高速旋转时,因气流撞击电机2而在电机2底部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对电量的使用,同时也提高了装置飞行时的稳定性,可有利于装置在空中悬停时,激光雷达扫描器6进行地形测绘,提高了装置的测绘精度,机体1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弹性支架3,弹性支架3可采用碳纤维材料,利用两组弹性支架3的呈八字形展开,可在装置降落过快时,利用弹性支架3的弹性力可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来对撞击进行缓冲,实现对装置底部的激光雷达扫描器6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撞击损坏,在保证轻便性的同时可有效提高防护效果,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了装置的正常运行,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激光雷达扫描器6,激光雷达扫描器6可采用S5型,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器6的通电运行可对地形进行测绘并记录,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地形数据进行测绘并记录,激光雷达扫描器6的底部安装有摄像头601,且摄像头601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距离感应器,利用距离感应器可在装置高速降落时,检测到装置与地面快速接近,从而控制电机2提高转速,实现自动提高升力以减少撞击力度,可满足工作人员对装置设定自动保护程序的需求,摄像头601可采用EVI-H1080型,利用摄像头601可收集地形数据并传输给显示器502进行显示,可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装置进行测绘作业。
进一步,机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安全盖103,且安全盖103的顶部安装有把手,利用把手可便于工作人员将安全盖103打开,通过安全盖103的开合可便于工作人员对机体1内部的蓄电池104进行拆卸更换。
进一步,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旋桨201,且电机2的外部环绕设有散热孔202,通过电机2的运行可带动螺旋桨201进行高速旋转,从而产生升力,利用散热孔202可对电机2运行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发,以保证电机2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弹性支架3的底部安装有脚杆301,且脚杆301的两端套有胶套,利用脚杆301与胶套的配合可提高弹性支架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有利于装置进行降落。
进一步,安装座4的外部安装有握杠401,且握杠401的外部套有防滑套402。利用握杠401可提供工作人员的握持位置,利用防滑套402可增加工作人员握持握杠401时的舒适性,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搬移使用。
进一步,箱体5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器502,且箱体5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控制器503,显示器502可采用LED-1201型,利用显示器502可对摄像头601的采集数据进行显示,可便于测绘人员进行实时观看,控制器503可采用PLC控制系统,利用控制器503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的飞行以及测绘作业进行控制。
工作原理:利用电机2的通电运行可为装置飞行提供动力,利用扰流板203可有效减少螺旋桨201在高速旋转时,因气流撞击电机2而在电机2底部产生的空气阻力,保证装置飞行时的稳定性,并有利于装置在空中进行稳定悬停,利用激光雷达扫描器6的通电运行可对地形进行测绘并记录,可便于工作人员对地形数据进行测绘并记录,弹性支架3可采用碳纤维材料,利用两组弹性支架3的呈八字形展开,可在装置降落过快时,利用弹性支架3的弹性力可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来对撞击进行缓冲,实现对装置底部的激光雷达扫描器6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包括机体(1)、箱体(5)和激光雷达扫描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箱门(501),所述箱体(5)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备用电池(504),所述箱体(5)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安装座(4),所述箱体(5)的顶部放置有机体(1),所述机体(1)内部的顶部安装有蓄电池(104),所述机体(1)内部的底部安装有陀螺仪(105),所述机体(1)的外部安装有安装圈(101),所述安装圈(101)的外部环绕安装有四组臂杆(102),所述臂杆(102)的顶部安装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底部安装有扰流板(203),所述机体(1)的底部两侧安装有两组弹性支架(3),所述机体(1)的底部安装有激光雷达扫描器(6),所述激光雷达扫描器(6)的底部安装有摄像头(601),且摄像头(601)的外部两侧安装有两组距离感应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安装有安全盖(103),且安全盖(103)的顶部安装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旋桨(201),且电机(2)的外部环绕设有散热孔(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3)的底部安装有脚杆(301),且脚杆(301)的两端套有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的外部安装有握杠(401),且握杠(401)的外部套有防滑套(4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器(502),且箱体(5)的内部一侧安装有控制器(503)。
CN202121587844.2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Active CN215264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7844.2U CN215264044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7844.2U CN215264044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4044U true CN21526404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1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7844.2U Active CN215264044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40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876A (zh) * 2022-07-12 2022-08-09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一种无人机悬停精度评估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876A (zh) * 2022-07-12 2022-08-09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一种无人机悬停精度评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64044U (zh) 一种用于地质灾害治理的地形测绘装置
CN110261849B (zh) 隧道衬砌结构检测装置
CN205499350U (zh) 可栖息于不同倾角墙壁的智能飞行机器人
CN115524701A (zh) 一种测绘工程用探地雷达设备
CN108425541A (zh) 一种无人机遮阳飞篷及其实现方法
CN102542954B (zh) 一种全自动空中展示设备
CN210149562U (zh) 一种变电站巡检飞行器
CN216082716U (zh) 基于无人机的远程水质监测系统
CN216233014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防护装置
CN207106868U (zh) 设有旋转式摄像装置的空中影像采集无人机
CN21199613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监测巡检无人机
CN207106869U (zh) 360°监控式旋翼无人机
CN109204817A (zh) 一种用于空气检测的无人机
CN108868282A (zh) 一种方便维修的通信塔
CN211663470U (zh) 一种无人机环境监测修复装置
CN211336416U (zh) 一种无人机的一体式起落架
CN112591119A (zh) 一种用于旋翼无人机的防坠落装置
CN207211039U (zh) 一种可自动捡垃圾的无人机
CN104787341B (zh) 一种基于航模飞机的超高层建筑多参数采集装置
CN204548506U (zh) 基于航模飞机的超高层建筑多参数采集装置
CN213735554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环保监测设备
CN112644725A (zh) 一种测绘飞行器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CN220332960U (zh) 一种航空无人机
CN215475732U (zh) 一种基于vio的自主导航四旋翼飞行器
CN215986049U (zh) 一种无人机用土壤水分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