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63713U -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63713U
CN215263713U CN202120472933.6U CN202120472933U CN215263713U CN 215263713 U CN215263713 U CN 215263713U CN 202120472933 U CN202120472933 U CN 202120472933U CN 215263713 U CN215263713 U CN 215263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fixing plate
cylinder
upper die
low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729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远超
丁哲兰
李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way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729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63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63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63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模探针、基台和侧面探针;上模固定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部;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设置在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所述侧面探针在其所在的平面可移动;通过将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设置在上模固定板朝向基台的一侧,当上模固定板上下运动时,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一同进行上下运动,当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同时移动到达待测试机壳的底部后,再将侧面探针沿其所在的平面移动到机壳侧面待电阻测试的点位上,从而使得在对机壳进行电阻测试的过程中,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能够同时对底面内侧和侧面的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实现多测试面测试的一体化电阻测试治具,大大提高了电阻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治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天线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需要与多通信系统兼容,因此手机内部集成天线越来越多,而且手机的大屏超薄全金属设计理念也使得手机天线设计的空间越来越小。由此,金属边框共形天线及手机机壳LAP(Laser Activating Planting,激光诱导普通基材材料后选择性金属镀)印刷天线逐渐成为主流。这类天线设计采用将部分金属边框作为天线辐射体,亦或是将天线线路镭雕在手机机壳的侧壁弧面,因此天线测试点分布在手机机壳底面内侧及侧壁内侧等不同的测试面上。
在对天线进行电阻测试检测时,需要对每一测试点进行测试。而目前的电阻测试治具大多都是单平面测试的结构,难以实现探针同时在不同方向上测试,尤其是侧面点的测试。由于机壳空间受限,测试模组需要先垂直下降到手机壳内部再水平运动到测试点,同时完成垂直及水平两个运动动作才能完成测试。因此,对分布不同平面的多个测试点进行测试时,通常采用多台治具分批次测试,而这种测试方式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阻测试装置,提高电阻的测试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模探针、基台和侧面探针;
所述上模固定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部;
所述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设置在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侧面探针在其所在的平面可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模气缸;
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上模气缸;
所述上模气缸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部,移动端与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模探针固定板;
所述侧面探针包括多组;
所述上模探针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多组侧面探针围绕所述上模探针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多组侧面探针一一对应的侧气缸传动轴、侧探针固定板、侧气缸和侧气缸定位块;
所述上模固定板和上模探针固定板分别设有与所述侧气缸传动轴适配的避让空间;
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设置于所述上模固定板远离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侧气缸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一侧;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模固定板的避让空间和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的避让空间,并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所述侧面探针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侧探针固定板上且与所述侧面探针固定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侧气缸与所述上模固定板呈预设角度地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一侧上;
所述预设角度小于或者等于90度。
进一步地,所述侧气缸传动轴包括单轴或多轴;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为单轴时,所述单轴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为多轴时,所述多轴的公共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每一个独立端分别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预压块和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预压块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模底板、下模探针、下模探针固定板和机壳定位板;
所述下模底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台的顶部;
所述下模底板远离所述基台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
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远离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机壳定位板,所述机壳定位板用于固定待测试的机壳;
所述下模探针垂直设置于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远离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
所述机壳定位板和下模探针固定板分别设有与所述下模探针适配的避让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模气缸、滑轨和下模气缸联动轴;
所述基台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滑轨;
所述下模底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
所述下模气缸设置于所述基台内,所述下模气缸的移动端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基台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适配的避让空间;
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台的顶部的避让空间与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PLC逻辑控制器、电磁阀和气压阀;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阀和气压阀电气连接;
所述气压阀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下模气缸电气连接;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台内部;
所述电磁阀和气压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台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设置在上模固定板朝向基台的一侧,当上模固定板上下运动时,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将跟随上模固定板一同进行上下运动,当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同时向下移动到达待测试机壳的底部后,再将侧面探针沿其所在的平面移动到机壳侧面待电阻测试的点位上,从而使得在对机壳进行电阻测试的过程中,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能够同时对底面内侧和侧面的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实现多测试面测试的一体化电阻测试治具,大大提高了电阻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基台;2、启动开关;3、复位开关;4、PLC逻辑控制器;5、下模气缸;6、下模气缸联动轴;7、下模底板;8、下模探针固定板;9、机壳定位板;10、下模探针;11、滑轨;12、上模气缸;13、上模固定板;14、上模探针固定板;15、预压块;16、上模探针;17、侧气缸定位块;171、第一组侧气缸定位块;172、第二组侧气缸定位块;173、第三组侧气缸定位块;18、侧气缸;181、第一组侧气缸;182、第二组侧气缸;183、第三组侧气缸;19、侧气缸传动轴;191、第一组侧气缸传动轴;192、第二组侧气缸传动轴;193、第三组侧气缸传动轴;20、侧探针固定板;21、侧面探针;211第一组侧面探针;212、第二组侧面探针;213、第三组侧面探针;22、支撑杆;23、电磁阀;24、气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模探针、基台和侧面探针;
所述上模固定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部;
所述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设置在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侧面探针在其所在的平面可移动。
本实用新型上述电阻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启动电阻测试装置后,上模固定板朝向基台下降,同时带动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一同进行下降,当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到达待测试的机壳底部的电阻测试点后,上模探针对待测试的机壳底部的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同时侧面探针开始在其所在的平面进行移动,移动到待测试的机壳的侧面的电阻测试点后进行测试;完成测试后,侧面探针先移动到其所在平面的初始位置后,上模固定板再进行远离基台的上升运动,同时带动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一同进行上升,使得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回到初始位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设置在上模固定板朝向基台的一侧,当上模固定板上下运动时,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将跟随上模固定板一同进行上下运动,当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同时向下移动到达待测试机壳的底部后,再将侧面探针沿其所在的平面移动到机壳侧面待电阻测试的点位上,从而使得在对机壳进行电阻测试的过程中,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能够同时对底面内侧和侧面的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实现多测试面测试的一体化电阻测试治具,大大提高了电阻的测试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模气缸;
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上模气缸;
所述上模气缸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部,移动端与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上模气缸设置在基台的顶部和上模固定板之间,使得当上模气缸的推杆运动时,同时带动上模固定板和上模探针一同运动,通过上模气缸的设置方便可靠地实现了上模固定板的可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模探针固定板;
所述侧面探针包括多组;
所述上模探针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多组侧面探针围绕所述上模探针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上模探针固定板将上模探针固定,并将多组侧面探针围绕上模探针设置,使得电阻测试装置能够同时对机壳的多个侧面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大大提高了装置测试机壳侧面电阻的效率和灵活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多组侧面探针一一对应的侧气缸传动轴、侧探针固定板、侧气缸和侧气缸定位块;
所述上模固定板和上模探针固定板分别设有与所述侧气缸传动轴适配的避让空间;
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设置于所述上模固定板远离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侧气缸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一侧;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模固定板的避让空间和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的避让空间,并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所述侧面探针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侧探针固定板上且与所述侧面探针固定板垂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侧探针固定板将侧面探针设置在侧气缸传动轴上,且将侧气缸定位块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从而当上模气缸的推杆运动时能够同时带动侧面探针和上模探针运动,而当侧气缸推杆运动时能够带动侧面探针运动,使得侧面探针和上模探针同时到达机壳底部后,再利用侧气缸将侧面探针移动至机壳侧面的电阻测试点,通过设置与侧面探针一一对应的侧气缸传动轴、侧探针固定板、侧气缸和侧气缸定位块方便可靠地实现了侧面探针在其所在的平面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气缸与所述上模固定板呈预设角度地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一侧上;
所述预设角度小于或者等于90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侧气缸与上模固定板呈预设角度地设置于侧气缸定位块远离上模固定板的一侧上,使得侧面探针能够满足机壳侧面不同角度的电阻测试点的测试,提高了电阻测试装置的适应性,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待测试机壳。
进一步地,所述侧气缸传动轴包括单轴或多轴;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为单轴时,所述单轴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为多轴时,所述多轴的公共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每一个独立端分别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适应性的将侧气缸传动轴设置为单轴或多轴,使得同一个侧气缸能够带动一组或多组的侧面探针对机壳侧面分布的电阻测试点同时进行测试,提高电阻测试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侧气缸的数量降低装置成本。
进一步地,还包括预压块和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预压块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预压块使得当上模探针在接触机壳时,预压块先对机壳进行预压固定,将机壳预压固定后探针再对机壳的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使整个测试过程更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模底板、下模探针、下模探针固定板和机壳定位板;
所述下模底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台的顶部;
所述下模底板远离所述基台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
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远离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机壳定位板,所述机壳定位板用于固定待测试的机壳;
所述下模探针垂直设置于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远离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
所述机壳定位板和下模探针固定板分别设有与所述下模探针适配的避让空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下模探针设置于机壳底面外侧,并固定在下模探针固定板上,能够实现对机壳底面外侧电阻测试点的测试,实现同时对待测试的机壳的底面内侧、底面外侧以及侧面的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模气缸、滑轨和下模气缸联动轴;
所述基台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滑轨;
所述下模底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
所述下模气缸设置于所述基台内,所述下模气缸的移动端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基台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适配的避让空间;
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台的顶部的避让空间与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滑轨和下模气缸联动轴,将下模底板设置于滑轨上并与下模气缸联动轴连接,使得下模气缸的推杆运动时,下模气缸联动轴带动下模底板在滑轨上运动,实现机壳产品的自动上下料,避免人手接触测试模组,提高测试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PLC逻辑控制器、电磁阀和气压阀;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阀和气压阀电气连接;
所述气压阀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下模气缸电气连接;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台内部;
所述电磁阀和气压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台的侧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PLC逻辑控制器分别与电磁阀和气压阀电气连接并对下模气缸进行控制,并且将PLC逻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台内部,电磁阀和气压阀分别设置在基台的侧面,使得电气线路走线在基台内部完成,在不影响基台装置测试的情况下,提高了装置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上述一种电阻测试装置适用于具有多侧面的机壳类天线的电阻的测试,比如手机机壳的天线电阻的测试,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包括上模固定板13、传动模组、测试模组和基台1;
所述传动模组和所述测试模组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基台1上;
所述传动模组包括上模气缸12;
所述测试模组包括上模测试模组和侧面测试模组;
其中,所述上模测试模组包括上模探针固定板14和上模探针16,主要负责测试机壳天线底面内侧电阻测试点的测试;所述侧面测试模组包括侧面探针21,主要负责测试机壳天线侧面电阻测试点的测试;
所述上模固定板13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基台1的顶部;
具体的,所述上模固定板1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上模气缸12;所述上模气缸12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基台1的顶部,移动端与所述上模固定板13朝向所述基台1的一侧连接;其中,所述上模气缸12反装固定在所述基台1的平面上,利用气缸铝合金外壳作为测试支架,所述上模气缸12的推杆连接所述上模固定板13,所述推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上模固定板13上下移动;
所述上模探针16和侧面探针21设置在所述上模固定板13朝向所述基台1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上模探针16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14朝向所述基台1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所述上模气缸12之间,所述上模探针16的朝向向下,所述侧面探针16的朝向朝向四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在于,具体限定了如何实现侧面探针在其所在的平面可移动;
所述传动模组还包括侧气缸18和侧气缸传动轴19;
所述侧面测试模组还包括侧探针固定块20;
所述侧面探针21包括多组;所述多组侧面探针21围绕所述上模探针16设置;
本实施例中,包括三组侧面探针21,分别为第一组侧面探针211、第二组侧面探针212和第三组侧面探针213;
其中,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多组侧面探针21一一对应的侧气缸传动轴19、侧探针固定板20、侧气缸18和侧气缸定位块17;
请参照图3至图5,所述上模固定板13和上模探针固定板14分别设有与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适配的避让空间;其中,所述上模固定板13为中部镂空结构,其位于两个所述上模气缸12之间,且中间具有矩形避让空间,而上模探针固定板14则是设有开槽作为避让空间;通过设置避让空间,使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能够在所述避让空间内运动,从而带动所述侧面探测21运动;
请参照图4和图5,三组所述侧面测试模组和所述传动模组分别围绕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13设置;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设置于所述上模固定板13远离所述基台1的一侧;所述侧气缸18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13的一侧;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18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模固定板13的避让空间和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14的避让空间,并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20连接;所述侧面探针21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侧探针固定板20上且与所述侧面探针21固定板垂直;
所述侧面探针21在其所在的平面可移动的原理如下:
当所述侧气缸18的推杆运动时,推杆带动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运动的同时带动所述侧探针固定板20和侧面探针21运动,从而实现所述侧面探针21在其所在的平面移动;
请参照图4和图5,所述侧气缸18与所述上模固定板13呈预设角度地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13的一侧上;所述预设角度小于或者等于90度;
具体的,可以设置侧气缸定位块17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13的一侧与所述上模固定板13呈所述预设角度,从而实现侧气缸18与所述上模固定板13呈所述预设角度;
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可以按照测试面的需求设计不同的结构和定位;
如待测试的机壳侧面测试点倾斜度为80度,则根据待测试的机壳侧面测试点的倾斜角度位置,将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与所述侧气缸18连接一侧的倾斜角度设置为10度,并将所述侧气缸18设置在所述倾斜角度设置为10度的侧气缸定位块17上;保证了所述侧面探针21与侧面测试点位垂直;
本实施例中,包括三组所述侧气缸18,分别为第一组侧气缸181、第二组侧气缸182、第三组侧气缸183;包括三组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分别为第一组侧气缸定位块171、第二组侧气缸定位块172、第三组侧气缸定位块173;
其中,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1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13的一侧为一倾斜面,将所述侧气缸181平行设置在所述侧气缸定位块171的斜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为单轴或多轴;
本实施例中,包括三组侧气缸传动轴19,分别为第一组侧气缸传动轴191、第二组侧气缸传动轴192、第三组侧气缸传动轴193;
请参照图5,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为单轴,所述单轴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18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20连接;
具体的,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3为单轴,分别对应所述侧气缸183和侧面探针213;
请参照图4,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为多轴,所述多轴的公共端与所述侧气缸18的移动端连接,每一个独立端分别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20连接;
具体的,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1和侧气缸传动轴192均为双轴,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1对应所述侧气缸181和侧面探针211;其中,所述侧面探针211包含两个探针,所述两个探针分别与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1的两个轴连接;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2对应所述侧气缸182和侧面探针212;其中,所述侧面探针212包含两个探针,所述两个探针分别与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2的两个轴连接;
根据实际待测试的机壳同侧面的电阻测试点位数量设置对应的多轴或单轴;当待测试的机壳同侧面的电阻测试点位数量为复数时,根据电阻测试点位的数量将同侧的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设置对应数量的传动轴,并设置与传动轴数量相同的所述侧面探针21和侧探针固定板20,实现通过一个所述侧气缸18控制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的多组传动轴,使多组侧面探针21同时对同一侧面的多个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如所述侧气缸181能够控制所述侧气缸传动轴191的双轴,从而控制多个所述侧面探针21进行电阻测试。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二的不同在于,还包括下模测试模组和下模传动模组;
请参照图6和图7,所述下模传动模组包括下模气缸5、滑轨11和下模气缸联动轴6;
所述下模测试模组包括下模底板7、下模探针10、下模探针固定板8和机壳定位板9;
其中,所述机壳定位板9设计为仿机壳外形结构,并通过定位销对机壳进行精确定位,确保探针侦测进度;
所述下模底板7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台1的顶部,并位于两个上模气缸12之间;所述下模底板7远离所述基台1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8;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8远离所述下模底板7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机壳定位板9,所述机壳定位板9用于固定待测试的机壳;所述下模探针10垂直设置于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8远离所述下模底板7的一侧,所述下模探针10的朝向向上;所述机壳定位板9和下模探针固定板8分别设有与所述下模探针10适配的避让空间;通过设置避让空间,使得所述下模探针10能够穿过所述壳定位板9和下模探针固定板8对机壳电阻测试点进行测试;
其中,所述基台1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滑轨11;所述下模底板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滑轨11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滑轨11可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两个滑轨11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模气缸12之间,设置在导轨11上的下模测试板7能够沿着导轨11滑动;
所述下模气缸5设置于所述基台1内,所述下模气缸5的移动端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6的一端连接;所述基台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6适配的避让空间;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台1的顶部的避让空间与所述下模底板7的一侧连接;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设置下模气缸联动轴6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模底板7中和导轨11垂直的一侧边连接;所述基台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6适配的避让空间;当所述下模气缸5的推杆运动时,将带动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6运动,进而带动所述下模底板7运动至测试区域,通过形成抽屉式测试结构实现机壳的上料区域和测试区域分离,避免人手接触测试模组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三的不同在于,还包括预压块15和支撑杆22;
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14朝向所述基台1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预压块15连接;所述预压块15到所述基台1顶部的距离小于所述上模探针16到所述基台1顶部的距离;且所述预压块15具有一定的弹性;
当所述上模固定板13下降时,带动所述上模探针16和预压块15同时向下运动,所述预压块15在所述上模探针16接触到机壳电阻测试点前会对机壳进行预压固定,所述预压块5弹性形变后所述上模探针16接触到机壳底面内侧的电阻测试点;同时,在所述预压块15的压力作用下,所述下模探针9也与机壳底面外侧的电阻测试点接触,机壳底面内侧及底面外侧的电阻测试同时进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四中任一个的不同在于,还设置有电控模组;
所述电控模组包括PLC逻辑控制器4、电磁阀23、启动开关2和复位开关3;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4分别与所述启动开关2、电磁阀23和气压阀24电气连接;
所述气压阀24和电磁阀23分别与所述下模气缸5、上模气缸12和侧气缸18电气连接;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4设置于所述基台1内部;
所述电磁阀23和气压阀24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台1的侧面;
所述启动开关2和复位开关3设置在所述基台1的侧面,并与所述PLC逻辑单元电气连接;
所述电控模组形成逻辑电控电路,形成三路控制电路分别对所述上模气缸12、下模气缸5和侧气缸18进行控制;
电控模组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所述下模测试模组、上模测试模组和侧面测试模组带有霍尔开关,测试区域的指定位置放置有磁体块,当每一测试模组运动到指定测试区域后,霍尔开关感应到磁体后闭合,并将闭合产生感应信号反馈给PLC逻辑控制器4;当按压所述启动开关2后,激活第一路信号并控制所述下模气缸8移动,当所述下模气缸8动作完成后触发感应信号激活第二路信号,第二路信号控制所述上模气缸12运动,当所述上模气缸12就位后触发感应信号激活第三路信号,第三路信号控制所述侧气缸18运动,测试完成后按压所述复位开关3进行复位;
测试时气缸运动顺序为下模气缸5、上模气缸12、侧气缸18,测试后气缸复位返回运动顺序为侧气缸18、上模气缸12、下模气缸5;通过所述启动开关2和复位开关3进行手动控制,使各个气缸按顺序运动;
电阻装置测试的具体测试流程如下:
如待测试的设备机壳为手机机壳,先将待测试的手机机壳外壳朝下放置在所述机壳定位板9内,按压所述启动开关2后所述PLC逻辑控制4通过电信号驱动所述下模气缸5运动,所述下模气缸5的推杆带动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6,从而将所述下模测试模组沿着所述滑轨11移动到测试区域;所述PLC逻辑控制器4接收到感应信号后再控制所述上模气缸12向下移动,所述上模气缸12的推杆带动所述上模固定板13、上模探针16和侧面探针21同时向下移动达到待测试的手机机壳底部的测试点;在所述预压块15的作用下,所述下模探针9和上模探针16同时完成机壳底面内侧及底面外侧的测试;
同时,当所述上模气缸11达到机壳底部后触发感应信号,所述PLC逻辑控制器4接收到感应信号后再控制所述侧气缸18推杆运动,带动所述侧面探针18移动至待测试的手机机壳侧面的测试点进行测试;
机壳测试完成后,启动所述复位开关3;所述PLC逻辑控制器4控制所述侧面气缸18复位,再控制所述上模气缸12复位,最后控制所述下模气缸5复位,所述下模测试模组退回到原位置后,将测试完成的手机机壳取下,完成该手机机壳自动上下料及测试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通过将上模探针、侧面探针设置在上模固定板朝向基台的一侧,将下模探针设置在下模固定板朝向上模固定板的一侧,并能够根据待测试的机壳侧面的电阻测试点的个数和分布,设置对应的不同位置不同数量的侧面探针,并根据待测试的机壳侧面与底面的角度关系对应设置侧面探针与上模固定板之间的角度关系,能够适配不同类型的待测试机壳,在PLC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下,上模探针、下模探针和侧面探针同时对待测试的机壳天线底面的内外两侧以及侧面进行电阻测试,实现多电阻测试面的一体化测试以及自动化测试,在大大提高装置测试效率的同时具有通用性,灵活性高,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模探针、基台和侧面探针;
所述上模固定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部;
所述上模探针和侧面探针设置在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侧面探针在其所在的平面可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气缸;
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上模气缸;
所述上模气缸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基台的顶部,移动端与所述上模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模探针固定板;
所述侧面探针包括多组;
所述上模探针垂直设置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多组侧面探针围绕所述上模探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多组侧面探针一一对应的侧气缸传动轴、侧探针固定板、侧气缸和侧气缸定位块;
所述上模固定板和上模探针固定板分别设有与所述侧气缸传动轴适配的避让空间;
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设置于所述上模固定板远离所述基台的一侧;
所述侧气缸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一侧;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模固定板的避让空间和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的避让空间,并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所述侧面探针设置于与其对应的侧探针固定板上且与所述侧面探针固定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缸与所述上模固定板呈预设角度地设置于所述侧气缸定位块远离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一侧上;
所述预设角度小于或者等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缸传动轴包括单轴或多轴;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为单轴时,所述单轴的一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所述侧气缸传动轴为多轴时,所述多轴的公共端与所述侧气缸的移动端连接,每一个独立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侧探针固定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压块和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探针固定板朝向所述基台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预压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模底板、下模探针、下模探针固定板和机壳定位板;
所述下模底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台的顶部;
所述下模底板远离所述基台的一侧上设置有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
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远离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机壳定位板,所述机壳定位板用于固定待测试的机壳;
所述下模探针垂直设置于所述下模探针固定板远离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
所述机壳定位板和下模探针固定板分别设有与所述下模探针适配的避让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模气缸、滑轨和下模气缸联动轴;
所述基台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滑轨;
所述下模底板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另外一个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
所述下模气缸设置于所述基台内,所述下模气缸的移动端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基台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适配的避让空间;
所述下模气缸联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台的顶部的避让空间与所述下模底板的一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逻辑控制器、电磁阀和气压阀;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阀和气压阀电气连接;
所述气压阀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下模气缸电气连接;
所述PLC逻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基台内部;
所述电磁阀和气压阀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台的侧面。
CN202120472933.6U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Active CN215263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2933.6U CN215263713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72933.6U CN215263713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63713U true CN215263713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72933.6U Active CN215263713U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63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8338U (zh) 全自动fpc电测机
CN204449907U (zh) 一种带线式充电器自动测试铆合镭雕设备
CN113030705B (zh) 电路板自动测试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229640A (zh) 转盘测试设备
CN107329078B (zh) 指纹识别芯片测试设备
CN215263713U (zh)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CN115532651A (zh) 一种pcb板自动测试设备
CN116008715A (zh) 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并行测试包装一体机
CN108051738A (zh) 一种继电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8255391U (zh) 一种永磁组件高斯测试设备
CN113009228A (zh) 一种电阻测试装置
CN113923888A (zh) 一种电路板上导电橡胶装配装置
CN107656517B (zh) 控制器自动化检测装置
CN203706910U (zh)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非焊型电容器盖板铆压机
CN110706579A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检测实训教学平台
CN214521754U (zh) 一种自动取料注塑耐压测试设备
CN105761981B (zh) 一种自动插键帽机
CN211426698U (zh) 一种用于电路板fct测试的浮动治具和测试装置
CN211824254U (zh) 平面度检测装置
CN114260589A (zh) 用于ic芯片条带的激光打标检测工艺及其设备
CN20920009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压芯测短路自动化设备
KR100656016B1 (ko) 차체의 도료밀착성 및 부식시험용 시편의 제작 방법
CN207440211U (zh) 一种变压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11025126A (zh) 控制器电路板裸板自动测试设备
CN218885763U (zh) 一种硅胶产品的脱胶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