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2996U -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2996U
CN215252996U CN202121580698.0U CN202121580698U CN215252996U CN 215252996 U CN215252996 U CN 215252996U CN 202121580698 U CN202121580698 U CN 202121580698U CN 215252996 U CN215252996 U CN 215252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beam
roof beam
baffle
lower r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06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5806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2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2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2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包括第一下圈梁,所述第一下圈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下圈梁的两侧均浇筑连接有第二下圈梁,所述第一下圈梁与第二下圈梁顶部的四周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下圈梁、第二下圈梁、第一上圈梁与第二上圈梁,使用后浇混凝土的浇筑连接,防止设备自身收缩不均产生有害裂缝,通过设置挡板与柱,使用槽口固定连接,达到了快速拼装的效果,并保证了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较短的施工周期以及标准化的生产也减少了施工期粉尘、噪音、污水污染及水资源消耗,继而净化了施工现场,降低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箱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背景技术
箱体式变电站因其具有组合灵活,便于运输、迁移、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运行费用低、无污染、免维护等优点,在我国广大城市、农村、工矿企业、公共建筑设施等领域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使用。
目前传统的装配式箱变采用土建现场“湿法”施工,该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材料较多,重量较重,对施工团队压力较大,在完成施工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具备快速拼装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传统的装配式箱变采用土建现场“湿法”施工,该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材料较多,重量较重,对施工团队压力较大,在完成施工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增加了施工的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包括第一下圈梁,所述第一下圈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下圈梁的两侧均浇筑连接有第二下圈梁,所述第一下圈梁与第二下圈梁顶部的四周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柱,且柱的底部与第一下圈梁和第二下圈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柱的顶部分别与第一上圈梁和第二上圈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圈梁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上圈梁的两侧均浇筑连接有第二上圈梁,所述第一上圈梁与第二上圈梁均通过槽口与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下圈梁与第二下圈梁顶部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风窗口。
优选的,所述柱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柱均通过侧面的槽口与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圈梁、第二下圈梁、第一上圈梁与第二上圈梁的两端均为斜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圈梁和第二下圈梁的宽度均大于第一上圈梁和第二上圈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下圈梁、第二下圈梁、第一上圈梁与第二上圈梁,使用后浇混凝土的浇筑连接,防止设备自身收缩不均产生有害裂缝,通过设置挡板与柱,使用槽口固定连接,达到了快速拼装的效果,并保证了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较短的施工周期以及标准化的生产也减少了施工期粉尘、噪音、污水污染及水资源消耗,继而净化了施工现场,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检修人员可通过低压侧挡板上的预置爬梯进行检修,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作业,最后单块挡板的下部可根据实际需求预留电缆进出孔或现场钻孔,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以此解决了目前传统的装配式箱变采用土建现场“湿法”施工,该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材料较多,重量较重,对施工团队压力较大,在完成施工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增加了施工的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下圈梁;2、第二下圈梁;3、挡板;4、柱;5、第一上圈梁;6、第二上圈梁;7、风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圈梁1、第二下圈梁2、挡板3、柱4、第一上圈梁5、第二上圈梁6和风窗口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2,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包括第一下圈梁1,第一下圈梁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下圈梁1的两侧均浇筑连接有第二下圈梁2,第一下圈梁1与第二下圈梁2顶部的四周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挡板3,挡板3的两侧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柱4,且柱4 的底部与第一下圈梁1和第二下圈梁2的顶部固定连接,柱4的顶部分别与第一上圈梁5和第二上圈梁6固定连接,第一上圈梁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上圈梁5的两侧均浇筑连接有第二上圈梁6,第一上圈梁5与第二上圈梁6均通过槽口与挡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下圈梁1、第二下圈梁2、第一上圈梁5与第二上圈梁6,使用后浇混凝土的浇筑连接,防止设备自身收缩不均产生有害裂缝,通过设置挡板3与柱4,使用槽口固定连接,达到了快速拼装的效果,并保证了质量,缩短了施工周期,较短的施工周期以及标准化的生产也减少了施工期粉尘、噪音、污水污染及水资源消耗,继而净化了施工现场,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检修人员可通过低压侧挡板3上的预置爬梯进行检修,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作业,最后单块挡板3的下部可根据实际需求预留电缆进出孔或现场钻孔,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以此解决了目前传统的装配式箱变采用土建现场“湿法”施工,该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材料较多,重量较重,对施工团队压力较大,在完成施工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增加了施工的成本的问题。
具体的,挡板3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下圈梁1与第二下圈梁2顶部的四周,通过设置挡板3,且挡板3的数量为六个,以此提高挡板3对设备的保护效果。
具体的,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风窗口7,通过设置风窗口7,便于使用风窗口7增加设备的通风能力。
具体的,柱4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柱4均通过侧面的槽口与挡板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柱4,且柱4的数量为六个,配合挡板3并加强设备的结构支撑。
具体的,第一下圈梁1、第二下圈梁2、第一上圈梁5与第二上圈梁6的两端均为斜口,通过设置第一下圈梁1、第二下圈梁2、第一上圈梁5与第二上圈梁6的两端均为斜口,便于对其进行后浇混凝土浇筑连接,达到了快速拼装的效果,并保证了质量。
具体的,第一下圈梁1和第二下圈梁2的宽度均大于第一上圈梁 5和第二上圈梁6,同时通过第一下圈梁1和第二下圈梁2的宽度大于第一上圈梁5和第二上圈梁6,从而提高了设备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使用时,首先凭借第一下圈梁1和第二下圈梁2与第一上圈梁5 和第二上圈梁6均采用后浇混凝土的浇筑连接,接着通过柱4的侧面与第一上圈梁5和第二上圈梁6的下侧以及第一下圈梁1和第二下圈梁2的上侧均设有的槽口,并与挡板3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在单块挡板3上部预留风窗口7,同时挡板3下部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电缆进出孔或现场钻孔进行设备的连接,此外检修人员可通过箱变低压侧检修口处的预置爬梯对设备进行检修,以此解决了目前传统的装配式箱变采用土建现场“湿法”施工,该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材料较多,重量较重,对施工团队压力较大,在完成施工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也较为严重,增加了施工的成本的问题。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包括第一下圈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圈梁(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下圈梁(1)的两侧均浇筑连接有第二下圈梁(2),所述第一下圈梁(1)与第二下圈梁(2)顶部的四周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两侧均通过槽口固定连接有柱(4),且柱(4)的底部与第一下圈梁(1)和第二下圈梁(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柱(4)的顶部分别与第一上圈梁(5)和第二上圈梁(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圈梁(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上圈梁(5)的两侧均浇筑连接有第二上圈梁(6),所述第一上圈梁(5)与第二上圈梁(6)均通过槽口与挡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数量为六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下圈梁(1)与第二下圈梁(2)顶部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表面开设有风窗口(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柱(4)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柱(4)均通过侧面的槽口与挡板(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圈梁(1)、第二下圈梁(2)、第一上圈梁(5)与第二上圈梁(6)的两端均为斜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圈梁(1)和第二下圈梁(2)的宽度均大于第一上圈梁(5)和第二上圈梁(6)。
CN202121580698.0U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Active CN215252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0698.0U CN215252996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0698.0U CN215252996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2996U true CN215252996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0698.0U Active CN215252996U (zh) 2021-07-13 2021-07-13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2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3454A (zh) 基于大空间结构体和独立式外围护结构的建筑及建造方法
CN105625566B (zh) 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斜放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筒中筒结构
CN110512719B (zh) 一种高层住宅大跨度间隔式连廊高空支模钢平台施工工法
CN105625568B (zh) 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正放空间网格盒式筒中筒结构
CN202577571U (zh) 内筒外框式回形钢框架建筑的结构
CN215252996U (zh) 一种装配式箱变基础
CN109098338A (zh) 一种装配式异形屋盖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7353122U (zh) 一种装配式免支模楼承板
CN203412143U (zh) 一体化浇注建筑房屋的墙体结构
CN212176243U (zh) 一种现浇顶板无需支模的架空层结构
CN206158255U (zh) 预制装配式通信机房结构
CN213979843U (zh) 一种装配式结构预制楼梯安全操作平台
CN211499915U (zh) 一种具有碲化镉玻璃发电功能的环保型轻钢别墅
CN211818417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水池
CN210658798U (zh) 一种用于配电室的混凝土隔墙
CN208235587U (zh) 一种大跨度深基坑地下厂房网架拼装施工平台
CN205224366U (zh) 一种新型复合保温楼面板
CN204676701U (zh) 模块智能抗震保温一体组装结构房屋
CN215212595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主变防火墙
CN215564978U (zh) 一种变电站用装配式围墙
CN214006266U (zh) 一种新型钢柱钢筋连接装置
CN220450787U (zh) 一种免拆模块化衬砌板
CN212772827U (zh) 一种预制通长柱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17840865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现浇带吊模装置
CN204024037U (zh) 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