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1224U -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1224U
CN215251224U CN202121421345.6U CN202121421345U CN215251224U CN 215251224 U CN215251224 U CN 215251224U CN 202121421345 U CN202121421345 U CN 202121421345U CN 215251224 U CN215251224 U CN 215251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body
explosion
proof
electrolysis
electroly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13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afe Rea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afe Rea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afe Rea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afe Rea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213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1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1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1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防爆舱体、多个缓冲支撑簧、缓冲套筒、电解反应舱体、注入管、注入封盖、两个电解柱、控制器、排气管和排放管组成,排气管中部位置处设有排风机,排放管中部位置处设有排放阀;整体装置采用双层套筒式密封结构,并且在内电解反应容器的外侧配有缓冲支撑机制,能够抑制电解过程中因时间过长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导致的爆破冲击力,通过电解原理来对稀硫酸溶液进行电解反应,从而减少稀硫酸溶液中的水分,增加离子的浓度,此外,加设的排风装置能够便于电解后产生的氢气的排放,避免爆炸,整体更加结实牢固、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钢铁等行业应用广泛,尤其在冶金以及有机化工行业需要耗用大量的硫酸,虽然现在有回收利用这种浓度低的稀硫酸方法,但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使用后的稀硫酸的利用率却很低。早期对于稀硫酸浓缩的方法都是通过热能蒸发掉稀硫酸中的水分,满足脱水温度的前提,则是需要提供足够的热能,无形当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满足需求,由于硫酸溶液的导电性好,现阶段通过电解的手段,来消耗稀硫酸中的水,从而达到浓缩稀硫酸的目的,同时还能减少热能源供应所产生的废物、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但是,现有的稀硫酸溶液的电解设备的构造和工作模式都非常简单,稀硫酸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氢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放很容易产生爆炸,并且现有的电解设备在材质方面进行了更换,但是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生爆炸,加之防爆结构缺乏相应的抑制机制,使得稀硫酸浓缩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稀硫酸浓缩设备的构造进行改进,来解决和规避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双层套筒式密封结构,并且在内电解反应容器的外侧配有缓冲支撑机制,能够抑制电解过程中因时间过长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导致的爆破冲击力,通过电解原理来对稀硫酸溶液进行电解反应,从而减少稀硫酸溶液中的水分,增加离子的浓度,此外,加设的排风装置能够便于电解后产生的氢气的排放,避免爆炸,整体更加结实牢固、安全可靠的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防爆舱体、多个缓冲支撑簧、缓冲套筒、电解反应舱体、注入管、注入封盖、两个电解柱、控制器、排气管和排放管组成,所述多个缓冲支撑簧、缓冲套筒、电解反应舱体全部位于防爆舱体的内部,并且所述电解反应舱体位于缓冲套筒的内侧,所述电解反应舱体与缓冲套筒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套筒利用多个缓冲支撑簧并与防爆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缓冲支撑簧均匀分布在缓冲套筒与防爆舱体之间的位置处,任意所述缓冲支撑簧的一端与缓冲套筒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支撑簧的另一端与防爆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入管位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注入管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入封盖位于注入管的顶部,并且所述注入封盖位于防爆舱体的外部,所述注入封盖与防爆舱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两个电解柱垂直位于电解反应舱体的内部,所述两个电解柱的一端均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并延伸到电解反应舱体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两个电解柱均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位于防爆舱体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与防爆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位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位于防爆舱体外部的排气管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排风机与排气管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位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的底部位置处,所述排放管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上还设有排放阀,所述排放阀位于防爆舱体外部的排放管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排放阀与排放管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爆舱体为带有支撑脚的纤维水泥复合钢密封式容器。
进一步,所述缓冲套筒为镂空结构圆柱不锈钢筒。
进一步,所述电解反应舱体为密封式钢化玻璃容器。
进一步,所述排风机为扇叶式排风装置。
进一步,所述排放阀为旋拧式球形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采用双层套筒式密封结构,并且在内电解反应容器的外侧配有缓冲支撑机制,能够抑制电解过程中因时间过长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导致的爆破冲击力,通过电解原理来对稀硫酸溶液进行电解反应,从而减少稀硫酸溶液中的水分,增加离子的浓度,此外,加设的排风装置能够便于电解后产生的氢气的排放,避免爆炸,整体更加结实牢固、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内部俯视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爆舱体 2、缓冲支撑簧 3、缓冲套筒
4、电解反应舱体 5、注入管 6、注入封盖
7、电解柱 8、控制器 9、排气管
10、排风机 11、排放管 12、排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防爆舱体1、多个缓冲支撑簧2、缓冲套筒3、电解反应舱体4、注入管5、注入封盖6、两个电解柱7、控制器8、排气管9和排放管11组成,所述多个缓冲支撑簧2、缓冲套筒3、电解反应舱体4全部位于防爆舱体1的内部,并且所述电解反应舱体4位于缓冲套筒3的内侧,所述电解反应舱体4与缓冲套筒3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套筒3利用多个缓冲支撑簧2并与防爆舱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缓冲支撑簧2均匀分布在缓冲套筒3与防爆舱体1之间的位置处,任意所述缓冲支撑簧2的一端与缓冲套筒3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支撑簧2的另一端与防爆舱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入管5位于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注入管5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入封盖6位于注入管5的顶部,并且所述注入封盖6位于防爆舱体1的外部,所述注入封盖6与防爆舱体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两个电解柱7垂直位于电解反应舱体4的内部,所述两个电解柱7的一端均穿过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并延伸到电解反应舱体4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两个电解柱7均与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8位于防爆舱体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8与防爆舱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9位于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排气管9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9上还设有排风机10,所述排风机10位于防爆舱体1外部的排气管9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排风机10与排气管9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11位于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的底部位置处,所述排放管11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1、电解反应舱体4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11上还设有排放阀12,所述排放阀12位于防爆舱体1外部的排放管11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排放阀12与排放管11为固定连接。所述防爆舱体1为带有支撑脚的纤维水泥复合钢密封式容器。所述缓冲套筒3为镂空结构圆柱不锈钢筒。所述电解反应舱体4为密封式钢化玻璃容器。所述排风机10为扇叶式排风装置。所述排放阀12为旋拧式球形阀。
工作方式:该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主要是由防爆舱体1、多个缓冲支撑簧2、缓冲套筒3、电解反应舱体4、注入管5、注入封盖6、两个电解柱7、控制器8、排气管9和排放管11组成;在使用的时候,首先,操作人员打开注入封盖6,将需要进行反应的稀硫酸溶液沿着注入管5注入到防爆舱体1内部的电解反应舱体4中,再将注入封盖6与防爆舱体1闭合,从而对注入管5进行封堵;接着,打开控制器8上两个电解柱7以及排风机10的工作开关,其中一个电解柱7为阳极,而另一个电解柱7则为阴极,并且该电解反应舱体4采用密封式钢化玻璃容器,具备防腐的特性,让稀硫酸溶液在电解反应舱体4的密封结构中充分电解,随着电解的不断进行,阳极的电解柱7上就会有气泡产生,这是稀硫酸溶液被电解时,硫酸根离子向阳极的电解柱7移动,并且稀硫酸溶液中的水分就会被消耗和减少,电解后所产生的氢气气泡,在电解的过程中,氢气气泡会不断产生,如果大量的氢气积压在电解反应舱体4中就会引起爆炸,该排风机10采用扇叶式排风装置,可以将电解反应舱体4中的氢气进行提取,并沿着排气管9排放出去,降低了电解时产生氢气所导致的安全隐患;此外,在电解反应舱体4的外部还套装一层缓冲套筒3,该缓冲套筒3采用镂空结构圆柱不锈钢筒,将电解反应舱体4套装连接起来,在缓冲套筒3的外侧均匀分布着多个缓冲支撑簧2,每个缓冲支撑簧2的一端与缓冲套筒3连接,而缓冲支撑簧2的另一端则是与防爆舱体1连接,该防爆舱体1则是将多个缓冲支撑簧2、缓冲套筒3、电解反应舱体4全部封装在内部,该防爆舱体1采用带有支撑脚的纤维水泥复合钢密封式容器,使得整体的牢固性更强,一旦电解反应舱体4中的电解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导致爆炸,缓冲套筒3以及多个缓冲支撑簧2所具备的弹性就会减缓并抑制电解反应舱体4爆炸所产生的冲击,并且利用防爆舱体1来将爆炸的冲击化解;最后,操作人员打开排放阀12,经过电解浓缩后的硫酸溶液会沿着排放管11输送出去,该排放阀12采用旋拧式球形阀,它能够控制浓缩后的硫酸溶液的开启、闭合以及流量把控;整套设备采用双层套筒式密封结构,并且在内电解反应容器的外侧配有缓冲支撑机制,能够抑制电解过程中因时间过长以及其他异常情况导致的爆破冲击力,通过电解原理来对稀硫酸溶液进行电解反应,从而减少稀硫酸溶液中的水分,增加离子的浓度,此外,加设的排风装置能够便于电解后产生的氢气的排放,避免爆炸,整体更加结实牢固、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部”、“底部”、“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防爆舱体、多个缓冲支撑簧、缓冲套筒、电解反应舱体、注入管、注入封盖、两个电解柱、控制器、排气管和排放管组成,所述多个缓冲支撑簧、缓冲套筒、电解反应舱体全部位于防爆舱体的内部,并且所述电解反应舱体位于缓冲套筒的内侧,所述电解反应舱体与缓冲套筒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套筒利用多个缓冲支撑簧并与防爆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缓冲支撑簧均匀分布在缓冲套筒与防爆舱体之间的位置处,任意所述缓冲支撑簧的一端与缓冲套筒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支撑簧的另一端与防爆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入管位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注入管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注入封盖位于注入管的顶部,并且所述注入封盖位于防爆舱体的外部,所述注入封盖与防爆舱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两个电解柱垂直位于电解反应舱体的内部,所述两个电解柱的一端均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并延伸到电解反应舱体靠近底部的位置处,所述两个电解柱均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器位于防爆舱体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与防爆舱体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位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的顶部位置处,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还设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位于防爆舱体外部的排气管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排风机与排气管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位于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的底部位置处,所述排放管的一端穿过防爆舱体、电解反应舱体均为固定连接,所述排放管上还设有排放阀,所述排放阀位于防爆舱体外部的排放管的中部位置处,所述排放阀与排放管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舱体为带有支撑脚的纤维水泥复合钢密封式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筒为镂空结构圆柱不锈钢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反应舱体为密封式钢化玻璃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机为扇叶式排风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阀为旋拧式球形阀。
CN202121421345.6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Active CN215251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345.6U CN215251224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345.6U CN215251224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1224U true CN21525122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83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1345.6U Active CN215251224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1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5052A (zh) * 2022-12-15 2023-03-07 大丰海嘉诺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907母液料回收浓缩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5052A (zh) * 2022-12-15 2023-03-07 大丰海嘉诺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907母液料回收浓缩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51224U (zh) 一种防爆电解式稀硫酸浓缩回收装置
CN106119886B (zh) 一种加压电解槽及强化电解的方法
CN202193613U (zh) 一种从含氯化氢气体的废气中回收盐酸的装置
CN209081501U (zh) 电化学三位一体除氧器
CN110205646B (zh) 一种电解槽小型中试实验装置
CN213623273U (zh) 一种氯化氢气体脱水装置
CN209917828U (zh) 一种高温滚子炉陈化釜
CN209798123U (zh) 一种电解二氧化氯发生器
CN208394851U (zh) 一种适用于污水电解处理的管式电解槽
CN210752004U (zh) 一种氯气电解还原装置
CN208328002U (zh) 一种太阳能转化装置
CN207845177U (zh) 一种碳酸钙生产用煅烧装置
CN205087955U (zh) 一种利用烟道气余热处理含氨废水的节能减排装置
CN219603563U (zh) 一种气体搅拌与pH控制的厨余垃圾干式厌氧发酵装置
CN219010474U (zh) 一种可移动式水电解制氢机
CN209794115U (zh) 加气砖保温蒸压釜系统
CN214552612U (zh) 一种用于硫酸生产的吸收循环槽混酸机构
CN209087978U (zh) 注液缓存罐
CN211190143U (zh) 一种用于连续化学反应的搪瓷反应釜
CN221071666U (zh) 一种带有电极型电导率传感器的电解槽
CN214636241U (zh) 一种氢化脱硫器
CN219907866U (zh) 一种节能的次氯酸发生器
CN214892704U (zh) 一种排汽余热喷淋回收利用装置
CN218146978U (zh) 一种制氢用自动补水装置
CN209393165U (zh) 一种电化学除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