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8678U -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8678U
CN215248678U CN202120800049.0U CN202120800049U CN215248678U CN 215248678 U CN215248678 U CN 215248678U CN 202120800049 U CN202120800049 U CN 202120800049U CN 215248678 U CN215248678 U CN 215248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eat
push
pull rod
lead screw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00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海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Keqiao Shu Painting Pattern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Keqiao Shu Painting Patter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Keqiao Shu Painting Pattern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Keqiao Shu Painting Pattern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00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8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8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8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它涉及纺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的改进。底座的右端对称设有第二支撑座,升降轴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活动连接,升降轴上活动安装有涨紧轮,丝杆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活动连接,且丝杆位于升降轴的下方,丝杆的左端和右端上对称设有外螺纹,丝杆的左右两端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拉杆,第一推拉杆的顶端与第二推拉杆活动连接,第二推拉杆的顶端与升降轴的底面活动连接,丝杆的左端安装有第二齿轮,手轮与手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手轮轴的另一端与穿入第二支撑座内,且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精确控制纱线送料时的松紧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纺织是纺纱和织布的总称,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纺织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等,因此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而面料是纺织的产物,用来制作服装、窗帘等布料。
现有的纺织机用的上料装置在使用时,只能进行材料的传输,而纱线的传输上料时纱线的松紧度对上料及生产都具有一定影响,不同的材质的纱线的弹性等不同,其上料送紧度不同,现有的上料机构无法实时对上料纱线的松紧度进行精确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可精确控制纱线送料时的松紧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1、固定板2、放置杆3、收线板4、收线孔5、第一支撑座6、转轴7、转动轮8、减速电机9、第二支撑座10、升降轴11、涨紧轮12、丝杆13、滑动块14、第一推拉杆15、第二推拉杆16、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8、手轮轴19、手轮20,所述底座1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杆3,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收线板4,所述收线板4上设置有收线孔5,底座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6,所述转轴7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6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轮8固定安装在转轴7上,所述转轴7的一端与减速电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0,所述升降轴11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10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轴11上活动安装有涨紧轮12,所述丝杆13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10活动连接,且丝杆13位于升降轴11的下方,所述丝杆13的左端和右端上对称设有外螺纹,所述丝杆13的左右两端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拉杆15,第一推拉杆15的顶端与第二推拉杆16活动连接,第二推拉杆16的顶端与升降轴11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丝杆13的左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7,所述手轮20与手轮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手轮轴19的另一端与穿入第二支撑座10内,且通过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座10上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刻度尺21。通过刻度尺21可精确测量升降轴11及涨紧轮12的上升下降距离,进而判断纱线的松紧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座10的上端设有通槽22,通槽22的两侧设有滑槽23,所述升降轴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嵌入在滑槽23内。升降轴11的两端通过滑块24活动连接在通槽22及滑槽23内,便于升降轴11的上升和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动轮25。通过滑动轮25可将本上料机构进行方便快捷的转场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纺织生产时将纱筒的圆孔套入放置杆3上,纱线穿过收线孔5,绕在转动轮8上,同时减速电机9工作转动,带动转轴7进行转动,转轴7带动了转动轮8转动,转动轮8将持续为纱线的送料供动力,纱线再通过涨紧轮12,涨紧轮12可通过升降轴11的上升和下降来控制纱线的松紧程度,进行升降时,通过摇动手轮20,手轮20通过与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18带动丝杆13转动,丝杆13左右两端设有对称的外螺纹,丝杆13转动时,与丝杆13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动块14将统一向丝杆13的两端方向运动或中间方向运动,当滑动块14向丝杆13的两端方向运动时,第二推拉杆16将被第一推拉杆15向下拉动,进而升降轴11下降,当滑动块14向丝杆13的中间方向运动时,第二推拉杆16将被第一推拉杆15向上顶,进而升降轴11上升,同时在进行手动操作手轮20进行调节涨紧轮12的升降时,可通过观察刻度尺21的数值精确测量上升下降的距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升降轴、涨紧轮、丝杆、滑动块、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第二齿轮、第一齿轮、手轮轴、手轮及刻度尺,可实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精确控制纱线在上料移动过程中的松紧度,防止纱线过松错位滑出及过紧容易断线的情况;通过设置收线板及收线孔,可防止纱线从纱筒抽出时的甩动,对抽出的纱线进行限位;通过减速电机统一为多组纱线提供上料的动力,保证多组纱线上料速率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对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座1、固定板2、放置杆3、收线板4、收线孔5、第一支撑座6、转轴7、转动轮8、减速电机9、第二支撑座10、升降轴11、涨紧轮12、丝杆13、滑动块14、第一推拉杆15、第二推拉杆16、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8、手轮轴19、手轮20、刻度尺21、通槽22、滑槽23、滑块24、滑动轮25。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1、固定板2、放置杆3、收线板4、收线孔5、第一支撑座6、转轴7、转动轮8、减速电机9、第二支撑座10、升降轴11、涨紧轮12、丝杆13、滑动块14、第一推拉杆15、第二推拉杆16、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8、手轮轴19、手轮20,所述底座1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杆3,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收线板4,所述收线板4上设置有收线孔5,底座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6,所述转轴7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6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轮8固定安装在转轴7上,所述转轴7的一端与减速电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0,所述升降轴11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10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轴11上活动安装有涨紧轮12,所述丝杆13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10活动连接,且丝杆13位于升降轴11的下方,所述丝杆13的左端和右端上对称设有外螺纹,所述丝杆13的左右两端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拉杆15,第一推拉杆15的顶端与第二推拉杆16活动连接,第二推拉杆16的顶端与升降轴11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丝杆13的左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7,所述手轮20与手轮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手轮轴19的另一端与穿入第二支撑座10内,且通过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10上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刻度尺21,操作人员通过刻度尺21可精确测量升降轴11及涨紧轮12的上升下降距离,进而判断纱线的松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10的上端设有通槽22,通槽22的两侧设有滑槽23,所述升降轴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嵌入在滑槽23内,升降轴11的两端通过滑块24活动连接在通槽22及滑槽23内,便于升降轴11的上升和下降。
优选的,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动轮25,通过滑动轮25可将本上料机构进行方便快捷的转场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纺织生产时将纱筒的圆孔套入放置杆3上,纱线穿过收线孔5,绕在转动轮8上,同时减速电机9工作转动,带动转轴7进行转动,转轴7带动了转动轮8转动,转动轮8将持续为纱线的送料供动力,纱线再通过涨紧轮12,涨紧轮12可通过升降轴11的上升和下降来控制纱线的松紧程度,进行升降时,通过摇动手轮20,手轮20通过与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18带动丝杆13转动,丝杆13左右两端设有对称的外螺纹,丝杆13转动时,与丝杆13两端螺纹连接的滑动块14将统一向丝杆13的两端方向运动或中间方向运动,当滑动块14向丝杆13的两端方向运动时,第二推拉杆16将被第一推拉杆15向下拉动,进而升降轴11下降,当滑动块14向丝杆13的中间方向运动时,第二推拉杆16将被第一推拉杆15向上顶,进而升降轴11上升,同时在进行手动操作手轮20进行调节涨紧轮12的升降时,可通过观察刻度尺21的数值精确测量上升下降的距离。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固定板(2)、放置杆(3)、收线板(4)、收线孔(5)、第一支撑座(6)、转轴(7)、转动轮(8)、减速电机(9)、第二支撑座(10)、升降轴(11)、涨紧轮(12)、丝杆(13)、滑动块(14)、第一推拉杆(15)、第二推拉杆(16)、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18)、手轮轴(19)、手轮(20),所述底座(1)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杆(3),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收线板(4),所述收线板(4)上设置有收线孔(5),底座(1)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6),所述转轴(7)的两端与第一支撑座(6)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轮(8)固定安装在转轴(7)上,所述转轴(7)的一端与减速电机(9)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10),所述升降轴(11)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10)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轴(11)上活动安装有涨紧轮(12),所述丝杆(13)的两端与第二支撑座(10)活动连接,且丝杆(13)位于升降轴(11)的下方,所述丝杆(13)的左端和右端上对称设有外螺纹,所述丝杆(13)的左右两端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拉杆(15),第一推拉杆(15)的顶端与第二推拉杆(16)活动连接,第二推拉杆(16)的顶端与升降轴(11)的底面活动连接,所述丝杆(13)的左端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7),所述手轮(20)与手轮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手轮轴(19)的另一端与穿入第二支撑座(10)内,且通过第一齿轮(18)与第二齿轮(17)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10)上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刻度尺(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10)的上端设有通槽(22),通槽(22)的两侧设有滑槽(23),所述升降轴(1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嵌入在滑槽(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滑动轮(25)。
CN202120800049.0U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Active CN215248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0049.0U CN21524867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0049.0U CN21524867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8678U true CN215248678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50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0049.0U Active CN215248678U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8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7580B (zh) 动态调整加捻气圈高度的导纱装置及方法
CN108866702A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往复式均匀上蜡装置
CN115679537A (zh) 一种编织机纤维张力组合补偿装置
CN215248678U (zh)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精准控量上料机构
CN116730096A (zh) 一种涤纶纱绕线装置
CN212247334U (zh) 一种整浆机用经纱上浆单元
CN107868985B (zh) 连续纺丝机电子张力卷绕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1760812A (zh) 一种单锭单电机细纱张力控制细纱机
CN219636589U (zh) 便于调节的纺线均匀绕线装置
CN214114508U (zh) 一种纱线自动张紧装置
CN208577856U (zh) 纱线植绒上胶机
CN208326943U (zh) 卧式卷纬装置
CN109234945B (zh) 一种浆纱机车头
CN214115852U (zh) 一种扁平丝送纬装置
CN212476542U (zh) 一种自动控温光纤抽丝装置
CN212688364U (zh) 单电机控制无废纱起底装置
CN209555530U (zh) 一种基于工业纺织工艺整浆并设备
US5617905A (en) Circular-weaving machine with vertically moving heddles
CN202610425U (zh) 细纱机中钢领板、导纱板和气圈环安装板的升降装置
CN219078728U (zh) 一种自动络筒设施
CN219752515U (zh) 一种弹力纬纱生产用上油润滑机构
CN210314694U (zh) 织布机用自动生产监测装置
CN219058157U (zh) 一种网格面料的络丝机
CN209411500U (zh) 一种新型络丝机
CN211256209U (zh) 一种丝线导线模具报警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