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4662U - 蜗杆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蜗杆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4662U
CN215214662U CN202022454541.5U CN202022454541U CN215214662U CN 215214662 U CN215214662 U CN 215214662U CN 202022454541 U CN202022454541 U CN 202022454541U CN 215214662 U CN215214662 U CN 215214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box body
oil
shaf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454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秋剑
徐晓兵
周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Qiandi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454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4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4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4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箱盖、蜗杆轴、蜗轮轴、蜗轮、油箱、第一排油口、第一阀门、第二排油口、第二阀门、三通接口和检查孔;箱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盖盖合在箱体的开口端,箱盖与箱体相连接,且箱盖与箱体围设成容纳腔;蜗杆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齿,蜗杆轴的一端穿过箱体,且蜗杆轴与箱体转动连接;蜗轮轴垂直于蜗杆轴,蜗轮轴嵌入容纳腔内,且蜗轮轴同时与箱体和箱盖转动连接;蜗轮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旋齿,蜗轮套装在蜗轮轴的外侧,且第二螺旋齿与第一螺旋齿相啮合;油箱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箱为中空腔体;第一排油口设置在箱体的底部。

Description

蜗杆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蜗杆减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蜗杆减速机为了提高效率,一般均采用有色金属做蜗轮,蜗杆则采用较硬的钢材,由于它是滑动磨擦传动,在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较高的热量,需通过润滑油来进行润滑和冷却。因此,设计一种带有换油装置的蜗杆减速机来对减速机进行降温,使其正常运行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蜗杆减速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箱盖、蜗杆轴、蜗轮轴、蜗轮、油箱、第一排油口、第一阀门、第二排油口、第二阀门、三通接口和检查孔;箱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盖盖合在箱体的开口端,箱盖与箱体相连接,且箱盖与箱体围设成容纳腔;蜗杆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齿,蜗杆轴的一端穿过箱体,且蜗杆轴与箱体转动连接;蜗轮轴垂直于蜗杆轴,蜗轮轴嵌入容纳腔内,且蜗轮轴同时与箱体和箱盖转动连接;蜗轮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旋齿,蜗轮套装在蜗轮轴的外侧,且第二螺旋齿与第一螺旋齿相啮合;油箱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箱为中空腔体;第一排油口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第一阀门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排油口相连通;第二排油口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第二阀门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排油口相连通;三通接口包括第三进液口、第四进液口和第三排液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第四进液口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且第三排液口与进油口相连通;检查孔设置在箱盖上,且检查孔与出油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使箱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以向箱体中加入润滑油,从而对减速机进行润滑和降温;其次,通过将箱盖盖合在箱体的开口端,箱盖与箱体相连接,且箱盖与箱体围设成容纳腔,以对减速机内部组件进行保护,并避免润滑油飞溅;再次,通过在蜗杆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齿,蜗杆轴的一端穿过箱体,且蜗杆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以使蜗杆轴相对与箱体灵活转动;再次,通过使蜗轮轴垂直于蜗杆轴,蜗轮轴嵌入容纳腔内,且蜗轮轴同时与箱体和箱盖转动连接,以使蜗轮轴同时相对于箱体和箱盖转动;再次,通过在蜗轮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旋齿,蜗轮套装在蜗轮轴的外侧,且第二螺旋齿与第一螺旋齿相啮合,以通过蜗杆轴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蜗轮轴转动的技术效果,实现输出扭矩和减速的目的;再次,通过在油箱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箱为中空腔体,以盛放润滑油;再次,通过使第一排油口设置在箱体的底部,以便于将箱体内的润滑油排出;再次,第一阀门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通过将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排油口相连通,开启第一阀门,可使润滑油从箱体流出;再次,通过将第二排油口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第二阀门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排油口相连通,以实现当第二阀门开启时,润滑油可从箱体流出;再次,三通接口包括第三进液口、第四进液口和第三排液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第四进液口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且第三排液口与进油口相连通,以使箱体内流出的润滑油流入油箱中,在油箱中冷却;再次,通过将检查孔设置在箱盖上,且检查孔与出油口相连通,以使冷却后的润滑油重新流回至箱体内,对蜗轮和蜗杆轴进行润滑和降温,减小转动产生的摩擦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并便于对箱体内部情况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注油或维修。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由于蜗杆减速机一般均采用有色金属做蜗轮,蜗杆则采用较硬的钢材,并通过滑动磨擦传动,在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较高的热量,需润滑油来进行润滑和冷却,维持减速机的正常运转状态,以避免减速机温度过高,无法散热;因此通过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并联,以实现对蜗杆减速机的外置一用一备式强制润滑;产品在使用时,可将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关闭,这样就只有第一阀门工作,减速机内的润滑油被第一阀门排出,经油箱储存后,润滑油从检查孔再次进入减速机内,对减速机进行润滑,以减小减速机内部结构之间的磨损;当第一阀门损坏,无法工作时,将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就可通过第二阀门将减速机内的润滑油排出,避免了第一阀门,导致润滑油无法再循环,无法对减速机进行强制润滑的问题产生;而且,当减速机转速过快时,减速机内油温过高,可将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同时开启,通过两个阀门同时排出润滑油,提高换油效率,从而迅速对润滑油进行循环降温,确保减速机可正常工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蜗杆减速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连接键;连接键同时嵌入蜗轮轴和蜗轮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连接键同时嵌入蜗轮轴和蜗轮之间,以通过连接键使蜗轮和蜗轮轴卡接,从而避免蜗轮与蜗轮轴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确保传动精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一透盖和第一毡圈油封;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套装在蜗杆轴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轴承同时嵌入箱体内;第一透盖套装在蜗杆轴的外侧,第一透盖与第一轴承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一透盖与箱体相连接;第一毡圈油封套装在蜗杆轴的外侧,且第一毡圈油封嵌入第一透盖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套装在蜗杆轴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轴承同时嵌入箱体内,以对蜗杆轴进行转动支撑,从而减小蜗杆轴转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使蜗杆轴顺滑转动,减小摩擦力;通过将第一透盖套装在蜗杆轴的外侧,第一透盖与第一轴承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一透盖与箱体相连接,以对第一轴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一轴承在蜗杆轴的轴线方向产生相对位移,确保第一轴承对蜗杆轴转动支撑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一毡圈油封套装在蜗杆轴的外侧,且第一毡圈油封嵌入第一透盖内,以对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避免箱体内润滑油泄漏,确保对蜗杆轴的润滑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第二轴承、第二透盖和第二毡圈油封;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套装在蜗轮轴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轴承同时嵌入箱体和箱盖之间;第二透盖套装在蜗轮轴的外侧,第二透盖与第二轴承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二透盖与箱体相连接;第二毡圈油封套装在蜗轮轴的外侧,且第二毡圈油封嵌入第二透盖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套装在蜗轮轴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轴承同时嵌入箱体和箱盖之间,以对蜗轮轴进行转动支撑,从而减小蜗轮轴转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使蜗轮轴顺滑转动,减小摩擦力;通过将第二透盖套装在蜗轮轴的外侧,第二透盖与第二轴承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二透盖与箱体相连接,以对第二轴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二轴承在蜗轮轴的轴线方向产生相对位移,确保第二轴承对蜗轮轴转动支撑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毡圈油封套装在蜗轮轴的外侧,且第二毡圈油封嵌入第二透盖内,以对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润滑油飞溅、泄漏,确保对蜗轮轴的润滑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检查孔盖、密封垫片和通气器;检查孔盖盖合在检查孔的上方,且检查孔盖与箱盖相连接;密封垫片位于检查孔盖和箱盖之间;通气器穿过检查孔后,通气器嵌入容纳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查孔盖盖合在检查孔的上方,且检查孔盖与箱盖相连接,以阻挡润滑油,避免蜗轮转动时,避免润滑油飞溅出;通过使密封垫片位于检查孔盖和箱盖之间,以增加检查孔盖连接的密封性;通过使通气器穿过检查孔后,通气器嵌入容纳腔内,以便于将箱内的热涨空气排出,平衡箱体内外气压,从而确保减速机正产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油标;油标穿过箱体后,油标嵌入容纳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油标穿过箱体后,油标嵌入容纳腔内,以便于检查箱内润滑油面的高低,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润滑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第一齿轮泵和第二齿轮泵;第一齿轮泵的输入端与第一排油口相连通,且第一齿轮泵的输出端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第二齿轮泵的输入端与第二排油口相连通,且第二齿轮泵的输出端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齿轮泵的输入端与第一排油口相连通,且第一齿轮泵的输出端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并使第二齿轮泵的输入端与第二排油口相连通,且第二齿轮泵的输出端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以便于将箱体内的润滑油抽出,从而实现快速更换润滑油的技术效果,提升换油,从而确保减速机正产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蜗杆减速机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蜗杆减速机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蜗杆减速机的侧视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箱体,12箱盖,14蜗杆轴,16蜗轮轴,18蜗轮,20油箱,22第一排油口,24第一阀门,26第二排油口,28第二阀门,30三通接口,32 检查孔,34连接键,36第一轴承,38第一透盖,40第一毡圈油封,42第二轴承,44第二透盖,46第二毡圈油封,48检查孔盖,50密封垫片,52 通气器,54油标,56第一齿轮泵,58第二齿轮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蜗杆减速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包括:箱体10、箱盖12、蜗杆轴14、蜗轮轴 16、蜗轮18、油箱20、第一排油口22、第一阀门24、第二排油口26、第二阀门28、三通接口30和检查孔32;箱体10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盖12盖合在箱体10的开口端,箱盖12与箱体10相连接,且箱盖12与箱体10围设成容纳腔;蜗杆轴1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齿,蜗杆轴14的一端穿过箱体10,且蜗杆轴14与箱体10转动连接;蜗轮轴16垂直于蜗杆轴14,蜗轮轴16嵌入容纳腔内,且蜗轮轴16同时与箱体10和箱盖12 转动连接;蜗轮18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旋齿,蜗轮18套装在蜗轮轴16的外侧,且第二螺旋齿与第一螺旋齿相啮合;油箱20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箱20为中空腔体;第一排油口22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第一阀门 24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排油口22相连通;第二排油口26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第二阀门28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排油口26相连通;三通接口30包括第三进液口、第四进液口和第三排液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第四进液口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且第三排液口与进油口相连通;检查孔32设置在箱盖12上,且检查孔32与出油口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使箱体10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以向箱体10中加入润滑油,从而对减速机进行润滑和降温;其次,通过将箱盖12盖合在箱体10的开口端,箱盖12与箱体10相连接,且箱盖12与箱体10围设成容纳腔,以对减速机内部组件进行保护,并避免润滑油飞溅;再次,通过在蜗杆轴1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齿,蜗杆轴14的一端穿过箱体10,且蜗杆轴14与箱体10转动连接,以使蜗杆轴14相对与箱体10 灵活转动;再次,通过使蜗轮轴16垂直于蜗杆轴14,蜗轮轴16嵌入容纳腔内,且蜗轮轴16同时与箱体10和箱盖12转动连接,以使蜗轮轴16同时相对于箱体10和箱盖12转动;再次,通过在蜗轮18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旋齿,蜗轮18套装在蜗轮轴16的外侧,且第二螺旋齿与第一螺旋齿相啮合,以通过蜗杆轴14带动蜗轮18转动,从而实现带动蜗轮轴16转动的技术效果,实现输出扭矩和减速的目的;再次,通过在油箱20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油箱20为中空腔体,以盛放润滑油;再次,通过使第一排油口22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以便于将箱体10内的润滑油排出;再次,第一阀门24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通过将第一进液口与第一排油口22相连通,开启第一阀门24,可使润滑油从箱体10流出;再次,通过将第二排油口26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第二阀门28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第二进液口与第二排油口26相连通,以实现当第二阀门28开启时,润滑油可从箱体10流出;再次,三通接口30包括第三进液口、第四进液口和第三排液口,第三进液口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第四进液口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且第三排液口与进油口相连通,以使箱体10内流出的润滑油流入油箱20中,在油箱20中冷却;再次,通过将检查孔32设置在箱盖12上,且检查孔32与出油口相连通,以使冷却后的润滑油重新流回至箱体10内,对蜗轮18和蜗杆轴14进行润滑和降温,减小转动产生的摩擦力,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并便于对箱体10内部情况进行检查,以便于及时注油或维修。采用此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由于蜗杆减速机一般均采用有色金属做蜗轮,蜗杆则采用较硬的钢材,并通过滑动磨擦传动,在运行过程中,就会产生较高的热量,需润滑油来进行润滑和冷却,维持减速机的正常运转状态,以避免减速机温度过高,无法散热;因此通过将第一阀门24和第二阀门28并联,以实现对蜗杆减速机的外置一用一备式强制润滑:产品在使用时,可将第一阀门24打开,第二阀门 28关闭,这样就只有第一阀门24工作,减速机内的润滑油被第一阀门24 排出,经油箱20储存后,润滑油从检查孔32再次进入减速机内,对减速机进行润滑,以减小减速机内部结构之间的磨损;当第一阀门24损坏,无法工作时,将第一阀门24关闭,第二阀门28打开,就可通过第二阀门28 将减速机内的润滑油排出,避免了第一阀门24,导致润滑油无法再循环,无法对减速机进行强制润滑的问题产生;而且,当减速机转速过快时,减速机内油温过高,可将第一阀门24和第二阀门28同时开启,通过两个阀门同时排出润滑油,提高换油效率,从而迅速对润滑油进行循环降温,确保减速机可正常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蜗杆减速机还包括:连接键34;连接键34同时嵌入蜗轮轴16和蜗轮18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连接键34同时嵌入蜗轮轴16和蜗轮18之间,以通过连接键34使蜗轮18和蜗轮轴16卡接,从而避免蜗轮18与蜗轮轴 16之间产生相对转动,确保传动精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蜗杆减速机还包括:第一轴承36、第一透盖38和第一毡圈油封40;两个第一轴承36分别套装在蜗杆轴14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轴承36同时嵌入箱体10内;第一透盖38套装在蜗杆轴14的外侧,第一透盖38与第一轴承36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一透盖38与箱体10相连接;第一毡圈油封40套装在蜗杆轴14 的外侧,且第一毡圈油封40嵌入第一透盖38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第一轴承36分别套装在蜗杆轴14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轴承36同时嵌入箱体10内,以对蜗杆轴14进行转动支撑,从而减小蜗杆轴14转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使蜗杆轴14顺滑转动,减小摩擦力;通过将第一透盖38套装在蜗杆轴14的外侧,第一透盖38与第一轴承36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一透盖38与箱体10相连接,以对第一轴承36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一轴承36在蜗杆轴14的轴线方向产生相对位移,确保第一轴承36对蜗杆轴14转动支撑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一毡圈油封40 套装在蜗杆轴14的外侧,且第一毡圈油封40嵌入第一透盖38内,以对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避免箱体10内润滑油泄漏,确保对蜗杆轴14的润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蜗杆减速机还包括:第二轴承42、第二透盖44和第二毡圈油封46;两个第二轴承42分别套装在蜗轮轴16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轴承42同时嵌入箱体10和箱盖 12之间;第二透盖44套装在蜗轮轴16的外侧,第二透盖44与第二轴承42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二透盖44与箱体10相连接;第二毡圈油封46套装在蜗轮轴16的外侧,且第二毡圈油封46嵌入第二透盖44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第二轴承42分别套装在蜗轮轴16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轴承42同时嵌入箱体10和箱盖12之间,以对蜗轮轴16进行转动支撑,从而减小蜗轮轴16转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使蜗轮轴16顺滑转动,减小摩擦力;通过将第二透盖44套装在蜗轮轴16的外侧,第二透盖44与第二轴承42的外国相贴合,且第二透盖44与箱体10相连接,以对第二轴承42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第二轴承42在蜗轮轴16的轴线方向产生相对位移,确保第二轴承42对蜗轮轴16转动支撑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毡圈油封46套装在蜗轮轴16的外侧,且第二毡圈油封46嵌入第二透盖 44内,以对连接处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润滑油飞溅、泄漏,确保对蜗轮轴 16的润滑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蜗杆减速机还包括:检查孔盖48、密封垫片50和通气器52;检查孔盖48盖合在检查孔32的上方,且检查孔盖48与箱盖12相连接;密封垫片50位于检查孔盖48和箱盖之间;通气器52穿过检查孔32后,通气器52嵌入容纳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检查孔盖48盖合在检查孔32的上方,且检查孔盖48与箱盖相连接,以阻挡润滑油,避免蜗轮18转动时,避免润滑油飞溅出;通过使密封垫片50位于检查孔盖48和箱盖12之间,以增加检查孔盖48连接的密封性;通过使通气器52穿过检查孔32后,通气器52嵌入容纳腔内,以便于将箱内的热涨空气排出,平衡箱体10内外气压,从而确保减速机正产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蜗杆减速机还包括:油标54;油标54穿过箱体10后,油标54嵌入容纳腔内。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油标54穿过箱体10后,油标54嵌入容纳腔内,以便于检查箱内润滑油面的高低,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添加润滑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蜗杆减速机还包括:第一齿轮泵56和第二齿轮泵58;第一齿轮泵56的输入端与第一排油口22相连通,且第一齿轮泵56的输出端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第二齿轮泵58的输入端与第二排油口26相连通,且第二齿轮泵58的输出端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齿轮泵56的输入端与第一排油口22相连通,且第一齿轮泵56的输出端与第一排液口相连通,并使第二齿轮泵58 的输入端与第二排油口26相连通,且第二齿轮泵58的输出端与第二排液口相连通,以便于将箱体10内的润滑油抽出,从而实现快速更换润滑油的技术效果,提升换油,从而确保减速机正产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
箱盖,所述箱盖盖合在所述箱体的开口端,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相连接,且所述箱盖与所述箱体围设成容纳腔;
蜗杆轴,所述蜗杆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螺旋齿,所述蜗杆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箱体,且所述蜗杆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
蜗轮轴,所述蜗轮轴垂直于所述蜗杆轴,所述蜗轮轴嵌入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蜗轮轴同时与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转动连接;
蜗轮,所述蜗轮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螺旋齿,所述蜗轮套装在所述蜗轮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二螺旋齿与所述第一螺旋齿相啮合;
油箱,所述油箱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油箱为中空腔体;
第一排油口,所述第一排油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
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包括第一进液口和第一排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油口相连通;
第二排油口,所述第二排油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
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包括第二进液口和第二排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排油口相连通;
三通接口,所述三通接口包括第三进液口、第四进液口和第三排液口,所述第三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排液口相连通,所述第四进液口与所述第二排液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三排液口与所述进油口相连通;
检查孔,所述检查孔设置在所述箱盖上,且所述检查孔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
连接键,所述连接键同时嵌入所述蜗轮轴和所述蜗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
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分别套装在所述蜗杆轴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同时嵌入所述箱体内;
第一透盖,所述第一透盖套装在所述蜗杆轴的外侧,所述第一透盖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相贴合,且所述第一透盖与所述箱体相连接;
第一毡圈油封,所述第一毡圈油封套装在所述蜗杆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毡圈油封嵌入所述第一透盖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
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分别套装在所述蜗轮轴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同时嵌入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之间;
第二透盖,所述第二透盖套装在所述蜗轮轴的外侧,所述第二透盖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相贴合,且所述第二透盖与所述箱体相连接;
第二毡圈油封,所述第二毡圈油封套装在所述蜗轮轴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毡圈油封嵌入所述第二透盖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
检查孔盖,所述检查孔盖盖合在所述检查孔的上方,且所述检查孔盖与所述箱盖相连接;
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位于所述检查孔盖和所述箱盖之间;
通气器,所述通气器穿过所述检查孔后,所述通气器嵌入所述容纳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
油标,所述油标穿过所述箱体后,所述油标嵌入所述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蜗杆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减速机还包括:
第一齿轮泵,所述第一齿轮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排油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一齿轮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排液口相连通;
第二齿轮泵,所述第二齿轮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排油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齿轮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排液口相连通。
CN202022454541.5U 2020-10-29 2020-10-29 蜗杆减速机 Active CN215214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541.5U CN215214662U (zh) 2020-10-29 2020-10-29 蜗杆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541.5U CN215214662U (zh) 2020-10-29 2020-10-29 蜗杆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4662U true CN215214662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1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4541.5U Active CN215214662U (zh) 2020-10-29 2020-10-29 蜗杆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4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0068A (en) Unique grease lubricated ball bearing canned motor pump
US4712442A (en) Lubricating mechanism for a rotary machine
US10738778B2 (en) Motor-driven roots pump
CN110966228A (zh) 离心压缩机
KR20120027308A (ko) 기계 장치의 시일 구조체 및 풍력 발전 장치
CN102062107B (zh) 一种长轴多级轴向流液下泵和输送光气方法
CN215214662U (zh) 蜗杆减速机
CN214887700U (zh) 一种氢气循环泵多重组合密封装置
CN110145547A (zh) 一种风机轴承座自润滑装置及润滑方法
CN101418801B (zh) 用水润滑螺旋转子的螺旋式压缩机
US6524088B2 (en) Gear pump having a bearing with a temperature adjusting medium passage
JPH11336671A (ja) 液圧歯車ポンプまたはモータ
CN110905926A (zh) 轴承衬套及齿轮箱
CN11042540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机轴承的润滑结构
CN1219157C (zh) 自循环机械密封润滑、冷却、冲洗装置
CN211423335U (zh) 一种减速机
JP2015090213A (ja) ポンプスプライン潤滑構造
KR20220029682A (ko) 윤활제 저장소를 갖는 로봇 관절
CN210218437U (zh) 一种风机轴承座自润滑装置
CN2382862Y (zh) 安全气体密封多级液下泵
CN220102060U (zh) 一种侧进式搅拌器机械密封轴套
CN105179229B (zh) 外啮合齿轮泵及液力变速器液压系统
CN217582906U (zh) 轴承座组件及离心浇铸机
CN220248347U (zh) 外啮合齿轮泵
CN219606717U (zh) 一种集定位台及挡油环于一体的润滑油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