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4496U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14496U CN215214496U CN202121186817.4U CN202121186817U CN215214496U CN 215214496 U CN215214496 U CN 215214496U CN 202121186817 U CN202121186817 U CN 202121186817U CN 215214496 U CN215214496 U CN 2152144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sets
- limiting plate
- ejector pin
- shock absor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包括弹簧盘本体,弹簧盘本体包括固定盘、顶杆、底座和壳体,壳体设置在底座上,固定盘与壳体顶部连接,壳体具有内腔,内腔顶部的固定盘设置固定座,固定座具有空腔和通孔,通孔设置在固定座底部,空腔的顶端设置阻尼垫,顶杆通过底座伸入内腔,顶杆的一端设置缓冲柱,缓冲柱的顶端设置半球体,缓冲柱具有半球体的一端通过通孔伸入固定座的空腔,阻尼垫设置凹槽,凹槽设置在阻尼垫朝向半球体的端面,通过改变阻尼垫与顶杆之间的接触结构来提高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以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所以减震器需要依靠阻尼力来抑制弹簧的跳跃,而现有用来产生阻尼的阻尼垫与顶杆在长时间的配合使用后,会发生明显的磨损,影响到减震器整体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弹簧盘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所述弹簧盘本体包括固定盘、顶杆、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固定盘与壳体顶部连接,所述底座、壳体和固定盘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的顶壁上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空腔和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固定座底部,所述空腔的顶端设置阻尼垫,所述顶杆的一端贯穿底座伸入内腔,且所述顶杆伸入内腔的一端设置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顶端设置半球体,所述缓冲柱具有半球体的一端通过通孔伸入固定座的空腔,所述阻尼垫朝向半球体的端面上设置凹槽。
较佳的,所述顶杆上设置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固定在顶杆上,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二限位板上方,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设在顶杆上,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限位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顶住缓冲柱的底端和第一限位板的顶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顶住第一限位板的低端和第二限位板的顶端。
较佳的,所述缓冲柱的直径尺寸比第一弹簧的外径尺寸多出百分之三十。
较佳的,所述壳体表面套设胶质软套,所述胶质软套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均为通孔。
较佳的,所述凹槽的形状对应半球体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在顶杆与阻尼垫的接触点设置半球体,此外阻尼垫也相应的设置对应半球体形状的凹槽与其配合,利用球体能够均匀分散外力的稳定特性,阻尼垫的球形凹槽也同此理,二者之间能够减少磨损并且不会降低其阻尼性能,而在顶杆设置两个弹簧能够提升整体的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弹簧盘本体,2、固定盘,3、顶杆,4、底座,5、壳体,6、内腔,7、空腔,8、通孔,9、阻尼垫,10、缓冲柱,11、半球体,12、凹槽,13、第一限位板,14、第二限位板,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胶质软套,18、网孔,19、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包括弹簧盘本体1,所述弹簧盘本体1包括固定盘2、顶杆3、底座4和壳体5,所述壳体5设置在底座4上,所述固定盘2与壳体5顶部连接,所述壳体5具有内腔6,而在壳体5分别连接固定盘2和底座4后内腔6被二者封闭,所述内腔6顶部的固定盘2设置固定座19,因为内腔6的顶部被固定盘2封闭,所以需要将固定座19设置在内腔6顶部的固定座19的端面上,所述固定座19具有空腔7和通孔8,所述通孔8设置在固定座19底部,在固定座19底部的端面开设通孔8,将空腔7与壳体5的内腔6连通,使缓冲柱10能够伸入空腔7,所述空腔7的顶端设置阻尼垫9,现有的阻尼垫9与顶杆3的接触面一般为台阶状的突出,这样的结构会在与顶杆3的长期接触下发生磨损,以致于接触面不与顶杆3平齐,从而影响整体,减少使用寿命,所述顶杆3通过底座4伸入内腔6,所述顶杆3的一端设置缓冲柱10,所述缓冲柱10的顶端设置半球体11,半球体11为圆球,利用球体能够均匀吸收分散外力的力学特性,来增加顶杆3的稳定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缓冲柱10具有半球体11的一端通过通孔8伸入固定座19的空腔7,所述阻尼垫9朝向半球体11的一面设置凹槽12,阻尼垫9与半球体11接触的端面开设了与其形状相应的凹槽12,为球形的凹槽12,原理与上述的半球体11相同,均是为了均匀分散外力,来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顶杆3设置第一限位板13、第二限位板14、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6,所述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均固定在顶杆3,所述第一限位板13位于第二限位板14上方,将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顶杆3上,并且两块限位板之间存在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6均套设在顶杆3,所述第一弹簧15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3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15的两端分别顶住缓冲柱10的底端和第一限位板13的顶端,第一弹簧15套装在顶杆3上,并限位在缓冲柱10和第一限位板13之间,所述第二弹簧16的两端分别顶住第一限位板13的低端和第二限位板14的顶端,第二弹簧16则限位在第一限位板13和第二限位板14之间,通过在顶杆3设置两个弹簧来提高对震动的缓冲过滤,并且减少了单个弹簧的长度,来得到提高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耐用度,不容易发生损坏,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缓冲柱10的直径比第一弹簧15的直径多出百分之三十,利用多出端面来作为第一弹簧15的限位端面。
具体的,所述壳体5表面套设胶质软套17,所述胶质软套17设有若干网孔18,通过胶质软套17来保护并减少弹簧盘本体1外部受到的外界损坏,并且在上面设置网孔18可以保证有效散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包括弹簧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盘本体包括固定盘、顶杆、底座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固定盘与壳体顶部连接,所述底座、壳体和固定盘之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的顶壁上设置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具有空腔和通孔,所述通孔设置在固定座底部,所述空腔的顶端设置阻尼垫,所述顶杆的一端贯穿底座伸入内腔,且所述顶杆伸入内腔的一端设置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顶端设置半球体,所述缓冲柱具有半球体的一端通过通孔伸入固定座的空腔,所述阻尼垫朝向半球体的端面上设置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设置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固定在顶杆上,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二限位板上方,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套设在顶杆上,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限位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顶住缓冲柱的底端和第一限位板的顶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顶住第一限位板的低端和第二限位板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的直径尺寸比第一弹簧的外径尺寸多出百分之三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套设胶质软套,所述胶质软套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均为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对应半球体的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86817.4U CN215214496U (zh) | 2021-05-29 | 2021-05-29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86817.4U CN215214496U (zh) | 2021-05-29 | 2021-05-29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14496U true CN215214496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2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86817.4U Active CN215214496U (zh) | 2021-05-29 | 2021-05-29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14496U (zh) |
-
2021
- 2021-05-29 CN CN202121186817.4U patent/CN2152144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214496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弹簧盘 | |
CN208097496U (zh) | 一种隔膜式压滤机的防撞过滤板 | |
CN212250940U (zh) | 一种耐磨损的汽车减震器 | |
CN210769984U (zh) | 一种减震器组装工装 | |
CN204942383U (zh) | 一种减震器 | |
CN210623465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
CN202690856U (zh) | 汽车减震器 | |
CN215444880U (zh) |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馈能减震器 | |
CN213808622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缓冲装置 | |
CN113782892A (zh) | 一种带有防撞保护装置的储能电池 | |
CN217010866U (zh) | 一种弹性缓震式光调制解调器 | |
CN220101905U (zh) |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用减震垫 | |
CN221443175U (zh) | 一种汽车用隔振缓冲垫 | |
CN209762085U (zh) | 汽车用减震阻尼器弹簧 | |
CN216521057U (zh) | 一种高稳定性发光的灯泡 | |
CN219119700U (zh) | 一种减振器 | |
CN215171869U (zh) | 一种减震块 | |
CN213331797U (zh) | 一种高强度微型液压缸结构 | |
CN211975744U (zh) | 一种减振器的高强度减振杆 | |
CN217582980U (zh) | 一种减少承重面压强的承重弹簧 | |
CN212047031U (zh) | 一种汽车副驾驶钢丝骨架 | |
CN209180266U (zh) | 一种简易辅助型减震器 | |
CN201065900Y (zh) | 车载碟片加载装置的避震垫 | |
CN213145198U (zh) | 一种稳定式摩托车前减震器 | |
CN217582995U (zh) | 一种儿童自行车液压减震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