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4083U -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4083U
CN215214083U CN202120835530.3U CN202120835530U CN215214083U CN 215214083 U CN215214083 U CN 215214083U CN 202120835530 U CN202120835530 U CN 202120835530U CN 215214083 U CN215214083 U CN 215214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cover plate
hub
electronic pump
fro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55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元平
巫道国
徐聪
胡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Xinhu Canned Motor Pum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Xinhu Canned Motor Pum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Xinhu Canned Motor Pum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Xinhu Canned Motor Pum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55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4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4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4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包括:叶轮前盖板、叶片、叶轮后盖板和轮毂,叶轮前盖板的顶端设置有开口端,用于使液流进入叶轮;叶片设置在叶轮前盖板和叶轮后盖板之间,并与叶轮前盖板和叶轮后盖板形成流道;轮毂贯穿设置在叶轮后盖板上,轮毂远离叶轮前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转轴相连接;轮毂靠近叶轮前盖板的斜壁上设置有贯通斜壁的轮毂孔,轮毂孔将安装孔与流道相连通。该叶轮结构更紧凑,降低了电子泵的体积。从轮毂孔流出的高压液流既不扰乱电子泵进口液流的流场,又能在流道内对电子泵进口液流进行增压。既有效提高电子泵的抗气蚀能力,又能大幅提高电子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叶轮为电子泵核心部件,现有的电子泵叶轮无法满足更高功率体积比,且使用寿命普遍偏低。现有的电子泵在相同工作条件下更易发生气蚀,要达到相等的抗气蚀能力则体积更改大。
当电子泵在运行过程中,机座组件内部和盒盖内腔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盒盖内腔的电子元器件总成对工作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要求,长期的高温环境对其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能及时快速地使泵体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尤为重要,目前的泵体散热主要靠电子泵泵内部通入一定量的循环冷却液来给电子泵降温,从泵轴中心带出的高温高压冷却液与电子泵进口液流形成对冲,这严重扰乱电子泵叶轮进口液流流场,导致电子泵效率降低,抗气蚀能力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降低能量损失、提高电子泵运转稳定性、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缩小电子泵体积的电子泵叶轮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包括:叶轮前盖板、叶片、叶轮后盖板和轮毂;所述叶轮前盖板的顶端设置有开口端,用于使液流进入叶轮;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叶轮前盖板和所述叶轮后盖板之间,并与所述叶轮前盖板和所述叶轮后盖板形成流道;所述轮毂贯穿设置在所述叶轮后盖上,所述轮毂远离所述叶轮前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用于与转轴相连接;所述轮毂靠近所述叶轮前盖板的斜壁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斜壁的轮毂孔,所述轮毂孔将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流道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轮毂孔在所述斜壁上的开口方向与从所述叶轮前盖板的开口端进入的液流在所述流道中的流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轮毂孔为直孔或弯孔。
可选地,所述轮毂孔为多个,均匀排布在所述轮毂的斜壁上。
可选地,所述轮毂与所述叶轮后盖板为一体成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泵叶轮结构,通过设置在叶轮后盖板底部的轮毂,使得电子泵叶轮结构更紧凑,降低了电子泵的体积。通过设置在轮毂上连通流道与安装孔的轮毂孔使得从轮毂孔流出的高压液流既不扰乱电子泵进口液流的流场,又能在流道内对电子泵进口液流进行增压。并且还能降低由液流对冲产生的噪音和对电子泵体的气蚀作用,既有效提高电子泵的抗气蚀能力,又能大幅提高电子泵效率,延长电子泵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泵叶轮结构的内部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泵叶轮结构的轮毂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子泵叶轮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
1、叶轮前盖板,11、开口端,2、叶片,3、叶轮后盖板,4、轮毂,41、安装孔,42、轮毂孔,43、斜壁,5、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包括:叶轮前盖板1、叶片2、叶轮后盖板3和轮毂4;叶轮前盖板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端11,用于使液流进入叶轮;叶片2设置在叶轮前盖板1和叶轮后盖板3之间,并与叶轮前盖板1和叶轮后盖板3形成流道5;液流从开口端11进入叶轮,然后进入流道5,并在叶片2的驱动下沿着流道5离开叶轮。轮毂4贯穿设置在叶轮后盖板3上,使得整个叶轮结构更加紧凑;轮毂4远离叶轮前盖板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41,用于与转轴相连接;轮毂4靠近叶轮前盖板1的斜壁43上设置有贯通斜壁43的轮毂孔42,轮毂孔42将安装孔41与流道5相连通。
进一步的,轮毂孔42在斜壁43上的开口方向与从叶轮前盖板1的开口端11进入的液流在流道5中的流向相同,使得从轮毂孔42流出的液流与流道5中的液流的流向相同。
进一步的,可以根据需要将轮毂42设置为直孔(即,孔的轴线为直线)或弯孔(孔的轴线为曲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轮毂孔4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均匀排布在所述轮毂4的斜壁43上,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轮毂孔42的形状、数量以及其在斜壁43上的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轮毂4与所述叶轮后盖板3为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两个单独的部件,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叶轮前盖板1、叶片2和叶轮后盖板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三个单独的部件,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泵叶轮结构时,将该电子泵叶轮结构安装在电子泵内。电子泵的进口液流从叶轮前盖板1的上端的开口端11进入叶轮,然后进入流道5,在叶片2的作用下沿着流道5从该叶轮的侧面流出。轮毂4下端的安装孔41与电子泵轴相连。电子泵轴在转动的过程中,驱动高压的冷却液通过轮毂4与叶轮后盖板3相接触的斜壁43上的轮毂孔42进入到与安装孔41连通的流道5内,并与从开口端11进入流道5中的液流相混合。由于轮毂孔42在斜壁43的开口方向与从叶轮前盖板1的开口端11进入的进口液流离开叶轮结构的方向一致,所以,从轮毂孔42喷射出来的高压冷却液在与进口液流相遇时,二者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这样不仅避免了两股流向不同的液流相遇时形成对冲对电子泵叶轮的进口液流的流场造成的干扰,也降低了两股液流汇合时由于流向不同产生的噪音以及对泵体内壁的气蚀作用,同时,从轮毂孔42喷射出来的高压冷却液还能够增加流道5中液流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泵叶轮结构,通过设置在叶轮后盖板底部的轮毂,使得电子泵叶轮结构更紧凑,降低了电子泵的体积。通过设置在轮毂上连通流道与安装孔的轮毂孔使得从轮毂孔流出的高压液流既不扰乱电子泵进口液流的流场,又能在流道内对电子泵进口液流进行增压。并且还能降低由液流对冲产生的噪音和对电子泵体的气蚀作用,既有效提高电子泵的抗气蚀能力,又能大幅提高电子泵效率,延长电子泵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前盖板(1)、叶片(2)、叶轮后盖板(3)和轮毂(4);
所述叶轮前盖板(1)的顶端设置有开口端(11),用于使液流进入叶轮;
所述叶片(2)设置在所述叶轮前盖板(1)和所述叶轮后盖板(3)之间,并与所述叶轮前盖板(1)和所述叶轮后盖板(3)形成流道(5);
所述轮毂(4)贯穿设置在所述叶轮后盖板(3)上,所述轮毂(4)远离所述叶轮前盖板(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41),用于与转轴相连接;所述轮毂(4)靠近叶轮前盖板(1)的斜壁(43)上设置有贯通所述斜壁(43)的轮毂孔(42),所述轮毂孔(42)将所述安装孔(41)与所述流道(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孔(42)在所述斜壁(43)上的开口方向与从所述叶轮前盖板(1)的开口端(11)进入的液流在所述流道(5)中的流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孔(42)为直孔或弯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孔(42)为多个,均匀排布在所述轮毂(4)的斜壁(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泵叶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4)与所述叶轮后盖板(3)为一体成型。
CN202120835530.3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Active CN215214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5530.3U CN215214083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5530.3U CN215214083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4083U true CN215214083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50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5530.3U Active CN215214083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4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14083U (zh) 一种电子泵叶轮结构
CN110159548B (zh) 一种电动离心泵
CN200996394Y (zh) 水冷式水泵
CN113137376A (zh) 一种大功率电子水泵
CN203892268U (zh) 一种平衡轴向力的单级泵结构
CN110701062A (zh) 模块化拼装型水泵及模块化多级连体型水泵
CN110829691A (zh) 一种带有轴冷却通道的电机
CN215170817U (zh) 一种自吸式叶轮结构
CN109751248B (zh) 一种汽车电子水泵
CN113294342A (zh) 离心泵
CN205105046U (zh) 一种用于定向运行洗衣机电机的散热叶轮结构
CN206723140U (zh) 轴流泵前置导轮结构
CN101963163A (zh) 中央空调用屏蔽电泵的焊接式叶轮
CN215980093U (zh) 一种水陆两用水泵叶轮
CN201802642U (zh) 离心式潜水电泵
CN215171098U (zh) 一种气液泵esa
CN217421545U (zh) 泵装置
CN219197717U (zh) 水泵连接流道结构及水泵
CN220059914U (zh) 一种高扬程多级离心泵
CN217029318U (zh) 离心泵
CN215521283U (zh) 一种一体式带水泵水冷散热器
CN214036240U (zh) 泵防泄结构和洗碗机泵
CN220204200U (zh)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CN211852169U (zh) 模块化拼装型水泵及模块化多级连体型水泵
CN215409389U (zh) 一种水泵的叶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