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4200U -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4200U
CN220204200U CN202321503050.2U CN202321503050U CN220204200U CN 220204200 U CN220204200 U CN 220204200U CN 202321503050 U CN202321503050 U CN 202321503050U CN 220204200 U CN220204200 U CN 220204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pump
horizontal high
inlet
speed centrifugal
rect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30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良
林疆哈
朱文文
林一磊
蔡云豪
陈福乐
邱献法
陈先培
谢功耋
虞瑞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ara Great Pump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bara Great Pump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bara Great Pump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bara Great Pump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30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4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4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4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返向流的稳定器的整流导管设有可供被泵送介质流动的主流道,整流导管的外侧与壳体的内置之间形成一圈侧流道,侧流道不干涉主流道内的介质的流动状态,若在诱导轮前缘产生回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及回流的圆周速度很高,因此回流的介质就会迅速的移到与通孔连通的整流导管环状的侧流道中,并经侧流道整流后从整流导管的前端重新回到主流道。通过在泵体前端装设返流的稳定器,可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在小流量工作时在吸入口产生的回流,提高卧式高速离心泵在小流量区间工作时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泵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泵设备的应用极其广泛,如炼油、化工、给排水等领域。小流量高速离心泵为了获得较高的汽蚀性能,通常会在叶轮前加装诱导轮,但增加诱导轮后,其进口处容易出现回流现象,不但影响了泵内的流场分布,而且消耗了很大的能量,致使离心泵在小流量区的扬程和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心泵由于安装诱导轮后,在其进口处容易出现回流现象,不但影响了泵内的流场分布,而且消耗了很大的能量,致使离心泵在小流量区的扬程和效率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包括泵体和稳定器,所述泵体沿其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依次设有主轴、叶轮和诱导轮,所述稳定器包括壳体和整流导管,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泵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吸入口,所述整流导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且靠近所述诱导轮,所述整流导管具有与所述吸入口和所述通孔对应连通的主流道,所述整流导管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侧流道,所述侧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吸入口的后端。
进一步地,沿所述诱导轮至所述吸入口的方向,所述侧流道设置为尺寸逐渐递减的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侧流道的前端与所述吸入口的后端之间通过汇入流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导管与所述壳体一体铸造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导管与所述壳体的端部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连接肋,各所述连接肋沿所述整流导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连接肋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构成所述侧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导管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壳体端面的设置,所述泵体上与所述通孔同轴设有安装腔,所述整流导管凸出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安装腔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部,所述壳体与所述泵体相对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部配合的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与所述第二法兰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返向流的稳定器的整流导管设有可供被泵送介质流动的主流道,整流导管的外侧与壳体之间形成一圈侧流道,侧流道不干涉主流道内的介质的流动状态,若在诱导轮前缘产生回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及回流的圆周速度很高,因此回流的介质就会迅速的移到与通孔连通的整流导管外壁的侧流道中,并经侧流道整流后从整流导管的前端重新回到主流道。
通过在泵体前端装设返流的稳定器,可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在小流量工作时在吸入口产生的回流,提高卧式高速离心泵在小流量区间工作时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稳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稳定器;3、连接件;4、密封件;101、通孔;102、主轴;103、叶轮;104、诱导轮;105、安装腔;106、第一法兰部;21、壳体;22、整流导管;211、吸入口;212、第二法兰部;221、主流道;222、侧流道;223、汇入流道;224、连接肋;225、第一缝隙;226、第二缝隙。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包括泵体1和稳定器2,泵体1沿其轴向设有通孔101,通孔101内依次设有主轴102、叶轮103和诱导轮104,主轴102连接动力源,动力源驱动主轴102转动进而带动叶轮103旋转从而将介质从吸入口吸入后进行泵送输出,通过在叶轮103前加装诱导轮104以获得较高的汽蚀性能,稳定器2包括壳体21和整流导管22,壳体21连接于泵体1,壳体21的一端设有吸入口211,整流导管22设于壳体21的另一端且靠近诱导轮104,整流导管22具有与吸入口211和通孔101对应连通的主流道221,整流导管22与壳体2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侧流道222,侧流道222的两端分别连通通孔101和吸入口211的后端。
具体地,稳定器2的整流导管22设有可供被泵送介质流动的主流道221,整流导管22的外侧与壳体21的内置之间形成一圈侧流道222,侧流道222不干涉主流道221内的介质的流动状态,若在诱导轮104前缘产生回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及回流的圆周速度很高,因此回流的介质就会迅速的移到与通孔101连通的整流导管22的侧流道222中,并经侧流道222整流后从整流导管22的前端重新回到主流道221,如此,就避免在吸入口211处产生回流的现象。
通过在泵体1前端装设稳定器2,可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在小流量工作时在吸入口211产生的回流,提高卧式高速离心泵在小流量区间工作时的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
沿诱导轮104至吸入口211的方向,侧流道222设置为尺寸逐渐递减的锥形,从而增强侧流道222的整流效果,具体地,壳体21的内壁与整流导管22对应处设置成锥形,由于整流导管22设置为圆柱形的管状结构,如此,整流导管22与壳体21的内壁之间就形成了锥形的侧流道222。进一步地,侧流道222的前端与吸入口211的后端之间通过汇入流道223连通,回流的介质进入侧流道222后经汇入流道223重新流入回到主流道221,从而实现对介质的整流。
一般地,整流导管22与壳体21一体铸造成型,一般采用失蜡法精度铸造成型,在保证壳体21与整流导管22的强度的同时方便成型制造。
参照图2所示,整流导管22与壳体21的端部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连接肋224,各连接肋224沿整流导管22的周向间隔设置,一方面,通过在壳体21的内壁与整流导管22之间形成连接肋224以保证两者一体铸造成型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相邻的连接肋224之间就形成了第一缝隙225,所有第一缝隙225构成环形分布的侧流道222,如此,回流介质经该第一缝隙225构成的侧流道222,从侧流道222的汇入流道223流出重新回流至主流道221,其结构相对简单。
本实施例中的整流导管22的一端凸出于壳体21端面设置,也即,整流导管22的一端外露凸出于壳体21的端面设计,泵体1上与通孔101同轴设有安装腔105,凸出的整流导管22的一端伸入安装腔105内且与安装腔105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226,第二缝隙226与第一缝隙225连通,以便于介质的流动,返向的流稳定器2的整流导管22后端采用外露设计,便于铸造,凸出的整流导管22安装在泵体1的安装腔105内,可保证整流导管22与泵体1之间的同轴度安装,进而便于介质的流动。
进一步地,泵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部106,壳体21与泵体1相对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法兰部106配合的第二法兰部212,第一法兰部106与第二法兰部212之间通过连接件3连接,也即,泵体1和壳体21之间通过第一法兰部106和第二法兰部212进行安装固定,保证连接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法兰部设计,通用性强,安装和拆卸都非常便利。作为优选地,第一法兰部106和第二法兰部212之间设有密封件4,一般地,密封件4采用石墨金属缠绕垫密封,以提高泵体1与稳定器2之间的气密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 “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稳定器,所述泵体沿其轴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依次设有主轴、叶轮和诱导轮,所述稳定器包括壳体和整流导管,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泵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吸入口,所述整流导管设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且靠近所述诱导轮,所述整流导管具有与所述吸入口和所述通孔对应连通的主流道,所述整流导管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侧流道,所述侧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吸入口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诱导轮至所述吸入口的方向,所述侧流道设置为尺寸逐渐递减的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流道的前端与所述吸入口的后端之间通过汇入流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导管与所述壳体一体铸造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导管与所述壳体的端部的内壁之间设有多个连接肋,各所述连接肋沿所述整流导管的周向间隔设置,相邻的所述连接肋之间形成有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构成所述侧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导管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壳体端面的设置,所述泵体上与所述通孔同轴设有安装腔,所述整流导管凸出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与所述安装腔之间形成有第二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法兰部,所述壳体与所述泵体相对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部配合的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与所述第二法兰部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部和所述第二法兰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CN202321503050.2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Active CN220204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050.2U CN220204200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050.2U CN220204200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4200U true CN220204200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4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3050.2U Active CN220204200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4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6470A (zh) 一种高效低噪汽车电子水泵
CN108087291B (zh) 一种高扬程长叶片型线后腔结构离心泵
CN115388010A (zh) 一种吸入室水力结构的立式双吸泵和设计方法
CN220204200U (zh) 一种消除卧式高速离心泵入口回流结构
CN201386664Y (zh) 一种新型长轴泵
CN206957988U (zh) 轴封式核主泵压水室
CN216975258U (zh) 一种立式双吸泵
CN212744359U (zh) 立式液下泵
CN211398046U (zh) 蜗壳和具有其的离心泵
CN210343838U (zh) 一种开式叶轮及使用开式叶轮的小流量高扬程单级离心泵
CN208057428U (zh) 便于拆卸的离心泵
CN202091245U (zh) 一种深井泵的叶轮与导叶结构
CN113294347A (zh) 一种立式双吸泵及其设计方法
CN215633783U (zh) 一种具有稳流机构的单级双吸离心泵
CN207975040U (zh) 一种水泵壳体
CN207975012U (zh) 一种水泵前轴承座
CN206268082U (zh) 径向反导叶深井泵
CN102364118A (zh) 一种深井泵的叶轮与导叶结构
CN216842381U (zh) 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导叶
CN210423068U (zh) 潜水泵
CN219795587U (zh) 耐腐蚀立式涡流管道泵
CN213116728U (zh) 一种一体式水泵结构
CN215927917U (zh) 一种浸没式离心泵的整流结构及应用其的浸没式离心泵
CN213478737U (zh) 导流叶轮
CN212028075U (zh) 一种多极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