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9101U -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9101U
CN215209101U CN202120836756.5U CN202120836756U CN215209101U CN 215209101 U CN215209101 U CN 215209101U CN 202120836756 U CN202120836756 U CN 202120836756U CN 215209101 U CN215209101 U CN 215209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communicated
top side
bottom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67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永祥
李信池
肖富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ihui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67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9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9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9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第二罐、第三罐、第四罐和第五罐;所述第一罐的顶侧与第二罐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二罐的底侧与第三罐的底侧连通,第三罐的顶侧与第四罐顶侧连通,所述第四罐的底侧与第五罐的底侧连通,第五罐的顶侧连通有出泥口;所述第一罐的底侧连通有进泥口和第一加药口,第二罐的顶侧连通有第二加药口,第四罐的顶侧连通有第三加药口,所述第二罐和第四罐内分别设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对污泥的调理效果好,效率高,且能耗低。

Description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在进行脱水前,一般需要经过调理,以获得理想的脱水效果。
中国专利说明书CN111039543A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污泥调理池,包括缓冲池、泥药混合池和均化池,缓冲池的上部设有污泥入口,缓冲池的下部设有带有污泥输送泵的污泥输送管道与泥药混合池的上部连通;泥药混合池的顶部设有带药剂输送泵的药剂输送管道,泥药混合池的上部和均化池的上部设有通道彼此连通,均化池的下部设有污泥出口;缓冲池、泥药混合池和均化池分别设有各自独立的混合搅拌机。该污泥调理池可实现污泥的连续调理,并获得较高的调理效果,但是其需要在每个反应池内设置混合搅拌机,且其缓冲池和泥药混合池之间需要通过泥药输送泵输送污泥,故其需要的机电设备较多,能耗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耗低、调理效果好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包括第一罐、第二罐、第三罐、第四罐和第五罐;所述第一罐的顶侧与第二罐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二罐的底侧与第三罐的底侧连通,第三罐的顶侧与第四罐顶侧连通,所述第四罐的底侧与第五罐的底侧连通,第五罐的顶侧连通有出泥口;所述第一罐的底侧连通有进泥口和第一加药口,第二罐的顶侧连通有第二加药口,第四罐的顶侧连通有第三加药口,所述第二罐和第四罐内分别设有搅拌机构。
如此,待处理污泥从进泥口输入第一罐,同时,可通过第一加药口向第一罐内输入助滤剂,助滤剂和污泥在上升的过程中混合;随后进入第二罐,在第二罐内进一步混合均匀,同时,通过第二加药口向第二罐内加入絮凝剂,在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污泥、助滤剂、絮凝剂充分混合;再随后,污泥从第二罐底侧进入第三罐底侧,并逐步上升,污泥中絮体逐渐长大,污泥上升至第三罐顶侧后,流入第四罐的顶部,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进一步与通过第三加药口加入的混凝剂充分混合后,从第四罐的底侧进入第五罐的底部,并逐渐上升,从第五罐顶侧的出泥口流入下一级处理设备(如压滤前槽)。整个调理过程,可连续进泥、连续出泥,通过对各罐连通位置及加药口位置的创新设计,使得污泥与相关药剂得以充分混匀,且絮体具有充足的形成、生长时间,从而有效保证调理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仅需在2个罐内设置搅拌机构即可满足混合需求,罐与罐之间污泥输送也无需依赖泵进行,有助于降低污泥调理能耗,降低处理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罐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进泥口的入射方向为第一罐内壁的切线方向,如此,可提升罐内的紊流程度,有助于污泥与药剂混匀。
进一步地,第一罐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一罐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导流板可起到导流作用,促使污泥沿导流板分隔形成的槽螺旋上升,有助于提升污泥在罐内的停留时间,提升调理效果。
进一步地,第三罐的内腔呈圆柱状,第三罐进口的入射方向为第三罐内壁的切线方向。
进一步地,第三罐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三罐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进一步地,第五罐的内腔呈圆柱状,第五罐的进口的入射方向为第五罐内壁的切线方向。
进一步地,第五罐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五罐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罐、第二罐、第三罐、第四罐和第五罐的内腔均呈圆柱状;第一罐、第二罐、第四罐的内腔的直径为0.4-0.6m,高为1-2m;第三罐和第五罐的内腔的直径为0.8-1.2m,高为1-2m。如此,各罐的尺寸较小,既可满足调理需求,又有助于装置往小型化方向发展,减小占地面积,也有助于装置的成套出售。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与变频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桨,变频电机的使用有助于保证调理效果,并进一步节能降耗。
进一步地,第一罐、第三罐和第五罐的底侧分别连通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有阀门。如此,停产时,可打开阀门,将所有罐内的污泥排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污泥调理效果好,效率高,且能耗低;
(2)装置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包括第一罐1、第二罐2、第三罐3、第四罐4和第五罐5;所述第一罐1的顶侧与第二罐2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二罐2的底侧与第三罐3的底侧连通,第三罐3的顶侧与第四罐4顶侧连通,所述第四罐4的底侧与第五罐5的底侧连通,第五罐5的顶侧连通有出泥口10;所述第一罐1的底侧连通有进泥口6和第一加药口7,第二罐2的顶侧连通有第二加药口8,第四罐9的顶侧连通有第三加药口9,所述第二罐2和第四罐4内分别设有第一搅拌机构11和第二搅拌机构12。可选的,可将第一罐1、第二罐2、第三罐3、第四罐4和第五罐5集成设置于一个箱体内,形成一体化设备。
第一罐1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进泥口6的入射方向为第一罐内壁的切线方向。第一罐1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16,所述导流板16绕第一罐1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第三罐3的内腔呈圆柱状,第三罐3进口的入射方向为第三罐内壁的切线方向。第三罐3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三罐3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第五罐5的内腔呈圆柱状,第五罐5的进口的入射方向为第五罐内壁的切线方向。第五罐5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五罐5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第一罐1、第二罐2、第三罐3、第四罐4和第五罐5的内腔均呈圆柱状;第一罐1、第二罐2、第四罐4的内腔的直径为0.5m,高为1.5m;第三罐3和第五罐5的内腔的直径为1m,高为1.5m。
搅拌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与变频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上设有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3组搅拌桨叶。
第一罐1、第三罐3和第五罐5的底侧分别连通有第一排泥管13、第二排泥管14和第三排泥管15,各排泥管上分别设有阀门。
运行时,将待处理污泥从进泥口输入第一罐,同时,通过第一加药口向第一罐内输入助滤剂,助滤剂和污泥在上升的过程中混合;随后进入第二罐,在第二罐内进一步混合均匀,同时,通过第二加药口向第二罐内加入絮凝剂,在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污泥、助滤剂、絮凝剂充分混合;再随后,污泥从第二罐底侧进入第三罐底侧,并逐步上升,污泥中絮体逐渐长大,污泥上升至第三罐顶侧后,流入第四罐的顶部,在搅拌机构的作用下,进一步与通过第三加药口加入的混凝剂充分混合后,从第四罐的底侧进入第五罐的底部,并逐渐上升,从第五罐顶侧的出泥口流入压滤前槽。
可选的,控制污泥在第一罐内停留约1min,在第二罐和第四罐内各停留约30s,在第三罐和第五罐内各停留约1.5min,如此,污泥在装置内的总停留时间仅约5min,实现污泥的高效、连续调理。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罐(1)、第二罐(2)、第三罐(3)、第四罐(4)和第五罐(5);所述第一罐(1)的顶侧与第二罐(2)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二罐(2)的底侧与第三罐(3)的底侧连通,第三罐(3)的顶侧与第四罐(4)顶侧连通,所述第四罐(4)的底侧与第五罐(5)的底侧连通,第五罐(5)的顶侧连通有出泥口(10);所述第一罐(1)的底侧连通有进泥口(6)和第一加药口(7),第二罐(2)的顶侧连通有第二加药口(8),第四罐(4)的顶侧连通有第三加药口(9),所述第二罐(2)和第四罐(4)内分别设有搅拌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罐(1)的内腔呈圆柱状,所述进泥口(6)的入射方向为第一罐内壁的切线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罐(1)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一罐(1)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罐(3)的内腔呈圆柱状,第三罐(3)进口的入射方向为第三罐内壁的切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罐(3)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三罐(3)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罐(5)的内腔呈圆柱状,第五罐(5)的进口的入射方向为第五罐内壁的切线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罐(5)内壁设有螺旋状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绕第五罐(5)的中心轴线呈螺旋状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罐(1)、第二罐(2)、第三罐(3)、第四罐(4)和第五罐(5)的内腔均呈圆柱状;第一罐(1)、第二罐(2)、第四罐(4)的内腔的直径为0.4-0.6m,高为1-2m;第三罐(3)和第五罐(5)的内腔的直径为0.8-1.2m,高为1-2m。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与变频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桨。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罐(1)、第三罐(3)和第五罐(5)的底侧分别连通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有阀门。
CN202120836756.5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Active CN215209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6756.5U CN21520910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6756.5U CN21520910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9101U true CN215209101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5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6756.5U Active CN215209101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91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6210A (zh) * 2022-07-27 2022-11-04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6210A (zh) * 2022-07-27 2022-11-04 江苏绿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式污泥调理设备及其调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9259B (zh) 一种由斜管沉淀池改造成的污泥回流沉淀池及其改造方法
CN215209101U (zh) 一种可连续调理污泥的装置
CN203602394U (zh) 一种射流式臭氧光催化-膜处理有机废水装置
CN201056518Y (zh)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
CN205700574U (zh) 用于废水处理的旋流和紊流反应装置
CN2116885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沉淀池
CN209651948U (zh) 一种旋流式混凝反应器
CN213865833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0945010U (zh) 一种污水多级a/o生物脱氮的装置
CN209322663U (zh) 一种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5838797U (zh) 纤维素制乙醇的废水处理系统
CN201140997Y (zh) 一种富氧回流沉淀池
CN214360732U (zh) 用于pam混合的推流混凝器
CN205061590U (zh) 一种聚合硫酸铁生产装置
CN2135699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机
CN213834828U (zh) 一种间歇式高效脱硝污水处理设备
CN213803087U (zh) 一种芬顿氧化反应装置
CN215828419U (zh) 一种组合填料混合反应器
CN211035359U (zh) 基于污水沉淀设备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3202808U (zh) 一种污泥调理塔及污泥处理系统
CN212076755U (zh) 一种连续处理工业废水的生化反应系统
CN202379804U (zh) 高效射流生化反应器
CN111875059B (zh) 一种集成化粉体附载强化生化水处理装置
CN204369631U (zh) 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反应器
CN217651078U (zh) 一种零浓缩液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深度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