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4788U -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4788U
CN215204788U CN202121270299.4U CN202121270299U CN215204788U CN 215204788 U CN215204788 U CN 215204788U CN 202121270299 U CN202121270299 U CN 202121270299U CN 215204788 U CN215204788 U CN 215204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casing
bending part
guide plates
filter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02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和
王凯
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02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4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4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47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涉及车辆内外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通风结构,通风结构包括滤网以及与滤网连接的多个导流板,导流板沿壳体的横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的S形通道,以使得壳体的外部的气体沿S形通道流动并穿过滤网,从而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流流动可以走曲线,而高压水枪水流或飞溅水花基本走直线的原理,从而可以使得气流可以沿着S形通道进入到壳体内部,而液体会被导流板挡住不能进入到壳体内部。并且本实用新型完全是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不需要耗费电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格栅装置能够达到防水通风目的的同时降低了车辆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内外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市场上纯电动客车的占比越来越大。纯电动客车以电池作为动力源,为加大续航里程,提高电池使用寿命,专业模块对电池的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电池所在的舱体实现全密封,舱门能够实现防水通风的功能。单纯的舱门通风已有成熟的方案,单纯的考虑防水更不在话下,但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考虑,非常不易实现。经市场调研,发现客户有此方面的需求。个别客户甚至会将此要求写到招标技术协议中,强制要求满足。当前同行常用的方法两种:1、舱门蒙皮开竖向大格栅,骨架内部设置铝板挡水,在铝板上与格栅错位的地方开通风孔,外加滤网;2、舱门上不开通风格栅,在舱门上设置两个风扇,前部为进风扇,后部为抽风扇,通过风扇实现空气流动,进而达到散热目的。现对两种方案的优缺点详述如下:
第一类:舱门蒙皮开竖向大格栅,骨架内设铝板,铝板错位开通风散热孔。此种方案能实现通风,并且具备不错的防水效果。但进风量少,通风效果不佳,仅适用于部分对散热要求不高的电池,目前在行业内已很少应用。
第二类:舱门上不开通风格栅,在舱门上设置两个风扇。此方案能实现通风散热,且具备较好的防水效果。但风扇工作自身需要消耗电能,对整车的节能不利,外观效果不理想,因此此种方案也不能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进气格栅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进气格栅防水通风性能较低,且不能同时满足低功耗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目的是要在不降低气流流量的同时提高进气格栅装置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进气格栅装置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
滤网;
与所述滤网连接的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壳体的横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的S形通道,以使得所述壳体的外部的气体沿所述S形通道流动并穿过所述滤网,从而进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S形通道的最小间距不小于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的面向所述壳体外的开口的尺寸不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呈S形,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在所述滤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平部、第二弯折部、第二平部和第三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平部与所述滤网平行设置且与所述滤网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平部与所述第二平部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平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平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可选地,第N个导流板的第二平部和第二弯折部的连接点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一弯折部的端点、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的端点位于一条直线上。
可选地,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的端点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二弯折部之间的第一直线距离、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一弯折部之间的第二直线距离、第N-1个导流板的第二弯折部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一弯折部的端点之间的第三直线距离相同。
可选地,设有所述通风结构的所述壳体的一侧的厚度为范围在38mm~42mm之间的任一数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的进气格栅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通风结构,通风结构包括滤网以及与滤网连接的多个导流板,导流板沿壳体的横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的S形通道,以使得壳体的外部的气体沿S形通道流动并穿过滤网,从而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流流动可以走曲线,而高压水枪水流或飞溅水花基本走直线的原理,将通道设计成“S”状,从而可以使得气流可以沿着S形通道进入到壳体内部,而液体会被导流板挡住不能进入到壳体内部。并且本实用新型完全是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不需要耗费电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风格栅装置能够达到防水通风目的的同时降低了车辆能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N个导流板的第二平部与第二弯折部的连接点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一弯折部的端点、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的端点位于一条直线上。若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过长的话会导致减小气流通道的宽度,若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过短的话,就会导致部分液体会进入到壳体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上述三个端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选择合适的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的长度,从而可以在不降低气流流量的同时提高了进气格栅装置的防水性能,使得液体不能进入到壳体内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进气格栅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进气格栅装置的气体流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进气格栅装置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沿图2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进气格栅装置100的气体流动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进气格栅装置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在壳体10上的通风结构20,通风结构20包括滤网21以及与滤网21连接的多个导流板22,导流板22沿壳体10的横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导流板22之间形成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的S形通道23,以使得壳体10的外部的气体沿S形通道23流动并穿过滤网21,从而进入到壳体10的内部。这里,进气格栅装置100可以用在车辆上需要通风防水的电器元器件的外侧,例如,动力电池,将动力电池设置在进气格栅装置100的内部,从而可以对动力电池起到通风防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流流动可以走曲线,而高压水枪水流或飞溅水花基本走直线的原理,将通道23设计成“S”状,从而可以使得气流可以沿着S形通道23进入到壳体10内部,而液体会被导流板22挡住不能进入到壳体10内部。并且本实用新型完全是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不需要耗费电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装置100能够达到防水通风目的的同时降低了车辆能耗。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结构20采用可拆卸不锈钢丝滤网21,能对气流中的杂质进行有效过滤和阻挡,尽最大限度地保护壳体10内部的电器元器件。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导流板22之间形成的S形通道23的最小间距不小于第一预设值。这里,第一预设值为范围在20mm~25mm之间的任一数值。例如,可以为20mm、23mm或25m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导流板22之间形成的S形通道23的最小间距为23mm。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导流板22之间形成的面向壳体10外的开口a的尺寸不小于第二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这里,开口a为范围在40mm~45mm之间的任一数值。例如,可以为40mm、42mm、44mm或45m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开口a为44mm。并且通风结构20沿壳体10横向的厚度为范围在45mm~50mm之间的任一数值,例如,可以为45mm、47mm或50m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通风结构20沿壳体10横向的厚度为47mm。
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壳体10内边界与壳体10内的电器元器件的有效距离后,设计确定通风结构20厚度尺寸(Y向尺寸)及通风的洞口尺寸,以期在保证防水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通风效果,降低壳体10内电器元器件的温度,让电器元器件的发挥最大效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导流板22呈S形,且相邻的两个导流板22在滤网21上的投影部分重叠。也就是说,第N个导流板22的端部与第N-1个导流板22的尾部是至少部分交叉设置的,从而形成S形通道23。
具体地,导流板2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221、第一平部222、第二弯折部223、第二平部224和第三弯折部225,其中,第一平部222与滤网21平行设置且与滤网21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弯折部221与第三弯折部225平行设置,且第一平部222与第二平部224平行设置;第二弯折部223与第一平部2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第一弯折部221与第一平部2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与夹角不大于90°的方案相比,更利于气体流动,并且更利于水流排出。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第N个导流板22的第二平部224和第二弯折部223的连接点与第N个导流板22的第一弯折部221的端点、第N-1个导流板22的第三弯折部225的端点位于一条直线上,如图3中虚线所示。若第N-1个导流板22的第三弯折部225过长的话会导致减小气流通道23的宽度,若第N-1个导流板22的第三弯折部225过短的话,就会导致部分液体会进入到壳体10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上述三个端点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选择合适的导流板22的第三弯折部225的长度,从而可以在不降低气流流量的同时提高了进气格栅装置100的防水性能,使得液体不能进入到壳体10内部。图3中的虚线可以看作是水流冲击的极限边界。当水流冲击到导流板22的第一平部222时会沿着第二弯折部223流下,有利于排水。
进一步地,第N-1个导流板22的第三弯折部225的端点与第N个导流板22的第二弯折部223之间的第一直线距离b、第N-1个导流板22的第三弯折部225与第N个导流板22的第一弯折部221之间的第二直线距离c、第N-1个导流板22的第二弯折部223与第N个导流板22的第一弯折部221的端点之间的第三直线距离d相同。也就是说,S形通道23各个位置的间距或者说是宽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设有通风结构20的壳体10的一侧的厚度为范围在38mm~42mm之间的任一数值。例如,可以为38mm、40mm或42mm。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其厚度为40mm。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通道23调整后进风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壳体10与壳体10内电器元器件的位置关系,将设有通风结构20的壳体10的一侧的厚度由30mm调整为40mm,可以增大有效进风面积。并且,本实用新型将进气格栅装置100材料由钢板调整为铝板,降低重量,工艺由冲压调整为挤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安装有上述的进气格栅装置100。对于进气格栅装置100,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出于节约能源的目的,对目前常用的通风格栅进行更改,设计一种全新的进气格栅装置100,采用S形通道23,即能实现自然的通风散热,且具备较好的防水功能,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费用低。S形通道23能保证风的正常流通,而高压水枪水流(或飞溅水花)则会被导流板22阻挡,后受自身重力作用下落,顺导流板22表面流下,落到地面,实现了防水通风的需求,进气格栅装置100设计能保证极限状态高压水枪水流不通过通风结构20,进而实现全方位防水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装置100不需要消耗额外能源,更加节能,且进气格栅装置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
滤网;
与所述滤网连接的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所述壳体的横向布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从车外到车内方向上的S形通道,以使得所述壳体的外部的气体沿所述S形通道流动并穿过所述滤网,从而进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S形通道的最小间距不小于第一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的面向所述壳体外的开口的尺寸不小于第二预设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呈S形,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板在所述滤网上的投影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部、第一平部、第二弯折部、第二平部和第三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一平部与所述滤网平行设置且与所述滤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平部与所述第二平部平行设置;
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平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平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N个导流板的第二平部和第二弯折部的连接点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一弯折部的端点、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的端点位于一条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的端点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二弯折部之间的第一直线距离、第N-1个导流板的第三弯折部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一弯折部之间的第二直线距离、第N-1个导流板的第二弯折部与第N个导流板的第一弯折部的端点之间的第三直线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所述通风结构的所述壳体的一侧的厚度为范围在38mm~42mm之间的任一数值。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装置。
CN202121270299.4U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5204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0299.4U CN215204788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0299.4U CN215204788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4788U true CN21520478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0299.4U Active CN215204788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47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4183Y (zh) 电机降噪通风装置
CN214728276U (zh) 充电桩
CN203052819U (zh) 具有新风功能的浴室取暖器
CN215204788U (zh) 一种进气格栅装置及车辆
CN215256925U (zh) 降噪风扇组件及降噪机箱
CN101464036A (zh) 空调器室内机控制盒盖的安装结构
CN211233118U (zh) 空调器室外机压缩机腔和电控盒散热结构
CN111005796A (zh) 一种汽车电子扇及汽车散热结构
CN218335634U (zh) 一种步进电机转子
CN215409325U (zh) 一种挂屏风扇
CN206914101U (zh) 一种侧置式汽车暖风机
CN209700430U (zh) 充电桩的散热降尘降噪结构
CN210035695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6101517U (zh) 一种导风板结构、车辆前机舱机构及车辆
CN216660336U (zh) 一种用于冷却的冲压式翼型进气格栅
CN218805210U (zh) 汽车前端进气装置及汽车
CN219096569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电源车
CN217124547U (zh) 一种电动工程车辆风道散热结构
CN216761407U (zh) 一种空调过滤系统进气结构
CN217994184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9741068U (zh) 一种百叶结构及储能集成柜
CN210912323U (zh) 一种舱门格栅
CN218509582U (zh) 一种出风板及发电机组
CN215062481U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CN212179022U (zh) 天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