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9022U - 天花机 - Google Patents

天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79022U
CN212179022U CN202020687572.2U CN202020687572U CN212179022U CN 212179022 U CN212179022 U CN 212179022U CN 202020687572 U CN202020687572 U CN 202020687572U CN 212179022 U CN212179022 U CN 2121790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eflector
air
deflector body
aviation baffle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75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建芳
程军
陈超
焦学超
郭博渊
刘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75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790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790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790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天花机,包括:壳体,其一端敞口;面板组件,连接在壳体的敞口端,面板组件上设有出风孔,出风孔处设置有导风板,其中,导风板包括:导风板本体,为单层板,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由中部向两端递减;凹槽,具有多个,凹槽设于导风板本体内表面上,凹槽的深度为D,0.4mm≤D≤0.6mm。导风板本体为单层板且其横截面厚度由中部向两端递减,使导风板本体不会出现多层之间脱落的问题,不需要在导风板本体内设置保温海绵,简化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保证了导风板的强度,在导风板本体内表面设置多个凹槽,使得附着于内表面的凝露无法聚集成滴,可改善导风板凝露滴落的问题,限定凹槽深度的范围使的改善凝露聚集的同时保证导风板本体的强度。

Description

天花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花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天花机导风板要求具有较好的导风效果和强度,天花机为了保证导风板的导风效果,通常增大导风板的宽度,增大导风板宽度会造成导风板表面产生大滴凝露,增大导风板强度通常采用将导风板设计成双层导风板或者在导风板上添加钣金件,但会造成凝露实验不合格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降低凝露的产生,会在导风板的双层结构之间粘贴密封保温海绵,但导风板的内外层之间容易脱落,将导风板内层、外层和密封保温海绵组装在一起,会增加装配流程,提高导风板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花机,包括:
壳体,其一端敞口;
面板组件,连接在壳体的敞口端,所述面板组件上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处设置有导风板,其中,导风板包括:
导风板本体,为单层板,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由中部向两端递减;
凹槽,具有多个,所述凹槽设于导风板本体内表面上,所述凹槽的深度为D,0.4mm≤D≤0.6mm。
将导风板本体设置成单层板且其横截面厚度由中部向两端递减,使导风板本体不会出现多层之间脱落的问题,不需要在导风板本体内设置保温海绵,简化了导风板本体的加工工序,可以显著降低导风板的生产成本,且能够增强导风板的强度,在导风板导风时,风流沿导风板的内表面导出,由于内表面与外表面存在温差,会在靠近出风的内表面上产生凝露,在导风板本体内表面设置多个凹槽,使得附着于内表面的凝露无法聚集成滴,可以有效改善导风板凝露滴落的问题,限定凹槽深度的范围能够实现凝露无法聚集成滴的同时保证导风板本体的机械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中部厚度为C,3mm≤C≤4mm。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两端厚度为A和B,2mm≤A≤3mm,2mm≤B≤3mm。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凹槽沿所述导风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使得导风板本体内表面上产生凝露不易滴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凹槽沿导风板本体宽度方向均匀设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为弧形,便于出风沿导风板本体内表面吹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沿出风方向递减,能够降低出风噪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风板还包括:
连接部,设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两端且连接于所述导风板本体内表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板组件转动连接,使得导风板安装在天花机的出风孔处,实现对天花机出风的引流作用,且能够将天花器出风孔关闭与打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内侧设有连接于导风板本体的加强筋,用于加固连接部以及导风板本体与连接部的连接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天花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天花机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E-E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天花机的爆炸图;
图5为本天花机面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天花机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G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天花机导风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9为本天花机导风板的另一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F-F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天花机中接水盘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天花机100;壳体1;底盘11;保温围板12;面板组件2;导风板21;导风板本体211;凹槽212;连接部213;加强筋2131;进风孔22;第一出风孔23;第二出风孔24;接水盘3;第一入风口31;第一排风口32;第二排风口33;换热器4;风机组件5;导风圈6;电控盒7;排水泵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参见图1-图4,图示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动方向;
天花机100包括:
壳体1,包括底盘11和保温围板12,其中,底盘11具有底端敞口的腔室,保温围板12贴附于底盘11的内壁,保温围板12一般为泡沫制成。
面板组件2,连接在壳体1的敞口端,面板组件2可以为方形、圆形或者异形等,参见图5,在面板组件2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进风孔22,进风孔22形成进风区域,围绕进风孔22的外周设置有出风孔。
以下以方形的面板组件2为例进行示例描述,面板组件2包括位于四边的边部,以及位于边部之间的角部,出风孔包括:
分别位于四个边部的第一出风孔23,第一出风孔23呈长条状,对应第一出风孔23处设置有导风板21,导风板21可相对面板组件2转动,从而将第一出风孔23打开或者关闭,导风板21的转动角度还可以用来调节出风方向;以及
位于角部的第二出风孔24,第二出风孔24呈弧状;
第一出风孔23和第二出风孔24的设置扩大了天花机的出风范围,避免了角部的出风损失,提高了出风效果。
参见图6-10,导风板21包括导风板本体211和多个凹槽212,导风板本体211为单层板,凹槽212设于导风板本体内表面上。
具体的,导风板本体211包括四个侧面、内表面和外表面,四个侧面顺次相连,内表面与外表面相对设置,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与四个侧面连接,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止凝露凝聚成滴的凹槽212,外表面为平滑面。
如图6-7和图10所示,凹槽212沿导风板本体211长度方向设置,使得导风板本体内表面上产生凝露不易滴落,凹槽212在导风板本体211宽度方向均匀设置,两相邻凹槽21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任意相邻两凹槽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为D,其中,0.4mm≤D≤0.6mm,可以将D设置为0.4mm、0.46mm、0.5mm或者0.6mm,将D的取值设置在0.4mm到0.6mm之间,使得实现凝露无法聚集成滴的同时保证导风板本体的机械强度,凹槽深度可根据凝露实验情况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大致呈弧形,便于风流沿导风板本体内表面吹出,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渐变设计,可以设计成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沿出风方向递减,能够降低送风噪声,或者设计成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由中部向两端递减,能够增强导风板的强度,且能够较好的导风,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中部厚度为C,3mm≤C≤4mm,C可以设置为3mm、3.6mm或者4mm,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两端厚度为A和B,其中2mm≤A≤3mm,2mm≤B≤3mm,A可以设置为2mm、2.2mm或者3mm,B也可以设置为2mm、2.2mm或者3mm,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尺寸平滑过渡,既能够保证导风板的机械强度,又能方便出风沿导风板表面吹出。
将导风板本体设置成单层板且其横截面厚度由中部向两端递减,使导风板本体不会出现多层之间脱落的问题,不需要在导风板本体内设置保温海绵,简化了导风板本体的加工工序,可以显著降低导风板的生产成本,且能够增强导风板的强度,在导风板导风时,风流沿导风板的内表面导出,由于内表面与外表面存在温差,会在靠近出风的内表面上产生凝露,在导风板本体内表面设置多个凹槽,使得附着于内表面的凝露无法聚集成滴,可以有效改善导风板凝露滴落的问题,限定凹槽深度的范围能够实现凝露无法聚集成滴的同时保证导风板本体的机械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板21还包括用于与面板组件2连接的连接部213,通过连接部213将导风板21连接在天花机出风孔处,实现对天花机出风的引流作用,连接部设置在导风板本体两端且位于导风板本体内表面上,连接部与面板组件转动连接,能够使得导风板转动,将天花机出风孔关闭与打开。连接部213内侧设置有连接于导风板本体的加强筋2131,用于加固连接部以及导风板本体与连接部的连接处。
接水盘3,接水盘3连接在壳体1的敞口端、位于面板组件2的上方,参见图11,接水盘3具有位于中央的第一入风口31,以及位于第一入风口31外侧周部的排风口,第一入风口31的设置与面板组件2上的进风孔22相对应,排风口与面板组件2上的出风孔相对应,其中,排风口包括:
位于边部四个方向的第一排风口32,每一个第一排风口32对应一个第一出风孔23连通;
位于相邻两个第一排风口32之间的第二排风口33,每一个第二排风口33对应一个第二出风孔24相连通。
相关技术中壳体1是完全罩住接水盘3,接水盘3的外侧面贴住壳体1的内侧壁,通过在接水盘3外侧面与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海绵,通过横向压缩海绵实现密封。
换热器4,大致呈环形位于壳体1的腔室内,换热器4的下端位于接水盘3内,换热器4的上端与保温围板12相抵;换热器4的内侧围成进风风道,换热器4的外侧和保温围板12之间围成出风风道,而且,进风风道与接水盘3上的第一入风口31、面板组件2上的进风孔22相连通,出风风道与接水盘3上的排风口、面板组件2上的出风孔相连通。
风机组件5,位于换热器4的内侧并且对应进风孔22设置,风机组件5通过螺钉吊装在底盘11下端,可以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孔22引入壳体1内并送至出风孔。
导风圈6,用于引导风向,连接在接水盘3的第一入风口31处,导风圈6与风机组件5同轴设置,且风机组件5的下端位于导风圈6内,两者在重合的部分具有间隙,以防止接触碰撞;空气由导风圈6中央进入,沿周围的换热器4换热后,经过接水盘3上的排风口、面板组件2上的出风孔送出。
电控盒7,安装在导风圈6的下端,靠近第一入风口31的外侧。
排水泵8,连接在壳体1的内角部位,通过排水泵8可以将接水盘3内的冷凝水吸出,从而避免冷凝水积累溢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天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一端敞口;
面板组件,连接在壳体的下方,所述面板组件上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孔处设置有导风板,其中,导风板包括:
导风板本体,为单层板,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由中部向两端递减;
凹槽,具有多个,所述凹槽设于导风板本体内表面上,所述凹槽的深度为D,0.4mm≤D≤0.6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中部厚度为C,3mm≤C≤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两端厚度为A和B,2mm≤A≤3mm,2mm≤B≤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导风板本体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导风板本体宽度方向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本体横截面厚度沿出风方向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还包括:
连接部,设于所述导风板本体的两端且连接于所述导风板本体内表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面板组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侧设有连接于导风板本体的加强筋。
CN202020687572.2U 2020-04-28 2020-04-28 天花机 Active CN2121790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7572.2U CN212179022U (zh) 2020-04-28 2020-04-28 天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7572.2U CN212179022U (zh) 2020-04-28 2020-04-28 天花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79022U true CN212179022U (zh) 2020-12-18

Family

ID=73764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7572.2U Active CN212179022U (zh) 2020-04-28 2020-04-28 天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790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8675B (zh)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5372682U (zh) 壁挂式空调器
WO2019148870A1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11023545A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CN212179022U (zh) 天花机
CN108006838B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65U (zh) 天花机
CN110906458A (zh) 窗式空调器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115264630A (zh) 一种空调箱体散热结构及空调器
CN214757539U (zh) 一种云台设备箱通风防水装置
CN211177365U (zh) 出风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1011641U (zh) 整体式空调
CN212005991U (zh) 电控盒散热风道结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2179021U (zh) 天花机
CN20989353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57737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ツト
CN211903079U (zh) 天花机
CN213453907U (zh) 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4664856U (zh) 电抗器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126106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854460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469193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7004677U (zh) 用于储能柜的空调外罩和储能柜
CN218936515U (zh) 室外机用侧板、侧板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