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2308U -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2308U
CN215202308U CN202121077400.4U CN202121077400U CN215202308U CN 215202308 U CN215202308 U CN 215202308U CN 202121077400 U CN202121077400 U CN 202121077400U CN 215202308 U CN215202308 U CN 215202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punching head
die
top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74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Ka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Ka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Ka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Kail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74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2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2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23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涉及模切通孔技术领域,包括运输箱、工作台和控制箱,还包括方便进行调换的调控结构、方便集合工作中废料的收集结构和可以适合任何材料厚度的更换结构,所述控制箱的一侧连接有运输箱,且运输箱的顶端设置有档杆,所述控制箱的顶端设置有工作台,且工作台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下模切座,所述下模切座远离档杆的一侧连接有子模板卡板,且子模板卡板远离挡杆的一侧连接有辅助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槽板进行旋转,同时圆槽板向下移动并且模具与副连杆、主连杆之间粘合的部分越来越小,直至模具完全脱离,解决了不便拆卸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背景技术
模切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全断、半断)、压痕和烫金作业,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模切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模切机的主要机件是模切台板和压切机构,被加工板料就是处于这二者之间,在压力作用下完成模切的整饰技,而模切模内通孔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切机中,但是现在的模切模内通孔技术还存在一些缺点。
对于模切机内模孔技术而言,现在的模切机无法在不拆卸模切座的情况下对模具进行更换,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拆卸、不便收集废料和不便调整模孔直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包括运输箱、工作台和控制箱,还包括方便进行调换的调控结构、方便集合工作中废料的收集结构和可以适合任何材料厚度的更换结构;
所述控制箱的一侧连接有运输箱,且运输箱的顶端设置有挡杆,所述控制箱的顶端设置有工作台,且工作台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下模切座,所述下模切座远离挡杆的一侧连接有子模板卡板,且子模板卡板远离挡杆的一侧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底端设置有剥离箱,且剥离箱的正面设置有传动板,所述剥离箱远离挡杆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分离轴杆,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顶端设置有主动箱,所述主动箱底端的中间处设置有顶滑槽,且顶滑槽的底端设置有上模切座,所述上模切座底端的中间处安装有模具,所述主动箱的另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另一侧安装有调节轴杆,所述调节轴杆的背面设置有圆锥板,所述控制箱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分离轴杆,所述上模切座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
所述调控结构设置于模具的顶端;
所述收集结构设置于剥离箱的底端;
所述更换结构设置于模具外侧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调控结构还包括圆轴,所述圆轴设置于上模切座内部底端的中间处,且圆轴的底端设置有圆槽板,所述圆槽板底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主连杆,且圆槽板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副连杆,所述圆槽板顶端的外螺纹结构与圆轴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圆槽板的圆心与圆槽板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主连杆的外螺纹结构与模具内部顶端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副连杆的长度与主连杆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收集结构由底箱、内箱、滑轮、横槽、移动槽和第一把手组成,所述底箱设置于剥离箱的底端,且底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横槽,所述底箱内部的下端均匀设置有滑轮,所述横槽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且移动槽的顶端设置有内箱,所述横槽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横槽的中心点与移动槽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移动槽内部长度与内箱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滑轮与横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内箱的中心点与剥离箱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更换结构由螺纹套、主打孔头、支撑杆、内置副模具头和辅助滑杆组成,所述主打孔头设置于模具外侧的下端,所述主打孔头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套,且主打孔头内部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背面设置有内置打孔头,且内置打孔头外部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辅助滑杆,所述螺纹套的外螺纹结构与主打孔头内部上端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螺纹套的螺纹数与主打孔头的螺纹数相同。
优选的,所述辅助滑杆与主打孔头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且内置打孔头的中心点与主打孔头的中心点相互重合。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有圆轴、主连杆、副连杆和圆槽板,利用圆轴旋转至松开的状态,并且拉动圆轴向下移动,但是圆轴的上端的连接部分还是与上模切座相互咬合,此时将圆槽板进行旋转,同时圆槽板向下移动并且模具与副连杆、主连杆之间粘合的部分越来越小,直至模具完全脱离,解决了不便拆卸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有底箱、内箱、滑轮、横槽、移动槽和第一把手,利用废料进入内箱内部,工作人员只需要将拉动第一把手并且使得横槽与滑轮之间开始移动,当内箱完全从底箱的内部出来后,在将内箱向上拉动,此时移动槽与内箱完全分离,解决了不便收集废料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提供有螺纹套、主打孔头、支撑杆、内置副模具头和辅助滑杆,利用旋转螺纹套,此时螺纹套带动内置打孔头向下移动,当内置打孔头在辅助滑杆的带动下移动至内置打孔头的头部代替了主打孔头的头部即可,解决了不便调控模孔直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输箱;2、工作台;3、控制箱;4、下模切座;5、固定板;6、收集结构;601、底箱;602、内箱;603、滑轮;604、横槽;605、移动槽;606、第一把手;7、第一分离轴杆;8、剥离箱;9、辅助板;10、传动板;11、调节轴杆;12、圆锥板;13、连接板;14、第二分离轴杆;15、子模板卡板;16、顶滑槽;17、第二把手;18、圆轴;19、圆槽板;20、主连杆;21、副连杆;22、模具;23、上模切座;24、主动箱;25、液压杆;26、挡杆;27、更换结构;2701、螺纹套;2702、主打孔头;2703、支撑杆;2704、内置打孔头;2705、辅助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5,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包括运输箱1、工作台2和控制箱3,还包括方便进行调换的调控结构、方便集合工作中废料的收集结构6和可以适合任何材料厚度的更换结构27;
控制箱3的一侧连接有运输箱1,且运输箱1的顶端设置有挡杆26,控制箱3的顶端设置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下模切座4,下模切座4远离挡杆26的一侧连接有子模板卡板15,且子模板卡板15远离挡杆26的一侧连接有辅助板9,辅助板9的底端设置有剥离箱8,且剥离箱8的正面设置有传动板10,剥离箱8远离挡杆2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分离轴杆7,工作台2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25,且液压杆25的顶端设置有主动箱24,主动箱24底端的中间处设置有顶滑槽16,且顶滑槽16的底端设置有上模切座23,上模切座23底端的中间处安装有模具22,主动箱24的另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13,且连接板13的另一侧安装有调节轴杆11,调节轴杆11的背面设置有圆锥板12,控制箱3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分离轴杆14,上模切座23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17;
调控结构设置于模具22的顶端;
收集结构6设置于剥离箱8的底端;
更换结构27设置于模具22外侧的底端;
请参阅图1-5,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还包括调控结构,调控结构还包括圆轴18,圆轴18设置于上模切座23内部底端的中间处,且圆轴18的底端设置有圆槽板19,圆槽板19底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主连杆20,且圆槽板19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副连杆21,圆槽板19顶端的外螺纹结构与圆轴18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圆槽板19的圆心与圆槽板19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当需要对模具22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将圆轴18旋转至松开的状态,并且拉动圆轴18向下移动,但是圆轴18的上端的连接部分还是与上模切座23相互咬合,此时将圆槽板19进行旋转,同时圆槽板19向下移动并且模具22与副连杆21、主连杆20之间粘合的部分越来越小,直至模具22完全脱离。
实施例2:收集结构6由底箱601、内箱602、滑轮603、横槽604、移动槽605和第一把手606组成,底箱601设置于剥离箱8的底端,且底箱60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横槽604,底箱601内部的下端均匀设置有滑轮603,横槽604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605,且移动槽605的顶端设置有内箱602,横槽60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把手606,横槽604的中心点与移动槽605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移动槽605内部长度与内箱602的长度相同;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当废料进入内箱602内部,工作人员只需要将拉动第一把手606并且使得横槽604与滑轮603之间开始移动,当内箱602完全从底箱601的内部出来后,在将内箱602向上拉动,此时移动槽605与内箱602完全分离。
实施例3:更换结构27由螺纹套2701、主打孔头2702、支撑杆2703、内置打孔头2704和辅助滑杆2705组成,主打孔头2702设置于模具22外侧的下端,主打孔头2702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套2701,且主打孔头2702内部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杆2703,支撑杆2703的背面设置有内置打孔头2704,且内置打孔头2704外部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辅助滑杆2705,螺纹套2701的外螺纹结构与主打孔头2702内部上端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螺纹套2701的螺纹数与主打孔头2702的螺纹数相同;
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当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厚度而进行模具22打孔直径的更改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旋转螺纹套2701,此时螺纹套2701带动内置打孔头2704向下移动,当内置打孔头2704在辅助滑杆2705的带动下移动至内置打孔头2704的头部代替了主打孔头2702的头部即可。
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整体装置通电,工作人员开始使用控制箱3,此时运输箱1将母模板传送到工作台2上,同时挡杆26将母模板卡好,液压杆25开始工作,同时上模切座23跟随液压杆25下降并且模具22对下模切座4上的模板进行压制,压制后的模板进入子模板卡板15,子模板卡板15将模板条导入辅助板9内部,而剥离箱8将打过模孔的模板条分成两条,一条副带被安装在第二分离轴杆14,另一条模板条通过传动板10与剥离箱8的作用下多余的废料进入收集结构6,而成品的模板条则在第一分离轴杆7的作用下进入下一个工序;
第一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圆轴18设置于上模切座23内部底端的中间处,且圆轴18的底端设置有圆槽板19,圆槽板19底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主连杆20,且圆槽板19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副连杆21;
第二步:当需要对模具22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将圆轴18旋转至松开的状态,并且拉动圆轴18向下移动,但是圆轴18的上端的连接部分还是与上模切座23相互咬合;
第三步:此时将圆槽板19进行旋转,同时圆槽板19向下移动并且模具22与副连杆21、主连杆20之间粘合的部分越来越小,直至模具22完全脱离。
第二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底箱601设置于剥离箱8的底端,且底箱60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横槽604,底箱601内部的下端均匀设置有滑轮603,横槽604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605,且移动槽605的顶端设置有内箱602,横槽60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把手606;
第二步:当废料进入内箱602内部,工作人员只需要将拉动第一把手606并且使得横槽604与滑轮603之间开始移动;
第三步:当内箱602完全从底箱601的内部出来后,在将内箱602向上拉动,此时移动槽605与内箱602完全分离。
第三创新点实施步骤:
第一步:主打孔头2702设置于模具22外侧的下端,主打孔头2702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套2701,且主打孔头2702内部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杆2703,支撑杆2703的背面设置有内置打孔头2704,且内置打孔头2704外部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辅助滑杆2705;
第二步:当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厚度而进行模具22打孔直径的更改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旋转螺纹套2701,此时螺纹套2701带动内置打孔头2704向下移动;
第三步:当内置打孔头2704在辅助滑杆2705的带动下移动至内置打孔头2704的头部代替了主打孔头2702的头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包括运输箱(1)、工作台(2)和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便进行调换的调控结构、方便集合工作中废料的收集结构(6)和可以适合任何材料厚度的更换结构(27);
所述控制箱(3)的一侧连接有运输箱(1),且运输箱(1)的顶端设置有挡杆(26),所述控制箱(3)的顶端设置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下模切座(4),所述下模切座(4)远离挡杆(26)的一侧连接有子模板卡板(15),且子模板卡板(15)远离挡杆(26)的一侧连接有辅助板(9),所述辅助板(9)的底端设置有剥离箱(8),且剥离箱(8)的正面设置有传动板(10),所述剥离箱(8)远离挡杆(26)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分离轴杆(7),所述工作台(2)顶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杆(25),且液压杆(25)的顶端设置有主动箱(24),所述主动箱(24)底端的中间处设置有顶滑槽(16),且顶滑槽(16)的底端设置有上模切座(23),所述上模切座(23)底端的中间处安装有模具(22),所述主动箱(24)的另一侧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板(13),且连接板(13)的另一侧安装有调节轴杆(11),所述调节轴杆(11)的背面设置有圆锥板(12),所述控制箱(3)另一侧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板(5),且固定板(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分离轴杆(14),所述上模切座(23)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17);
所述调控结构设置于模具(22)的顶端;
所述收集结构(6)设置于剥离箱(8)的底端;
所述更换结构(27)设置于模具(22)外侧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结构还包括圆轴(18),所述圆轴(18)设置于上模切座(23)内部底端的中间处,且圆轴(18)的底端设置有圆槽板(19),所述圆槽板(19)底端的中间处设置有主连杆(20),且圆槽板(19)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副连杆(21),所述圆槽板(19)顶端的外螺纹结构与圆轴(18)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圆槽板(19)的圆心与圆槽板(19)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20)的外螺纹结构与模具(22)内部顶端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副连杆(21)的长度与主连杆(20)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结构(6)由底箱(601)、内箱(602)、滑轮(603)、横槽(604)、移动槽(605)和第一把手(606)组成,所述底箱(601)设置于剥离箱(8)的底端,且底箱(60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横槽(604),所述底箱(601)内部的下端均匀设置有滑轮(603),所述横槽(604)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槽(605),且移动槽(605)的顶端设置有内箱(602),所述横槽(60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把手(606),所述横槽(604)的中心点与移动槽(605)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移动槽(605)内部长度与内箱(602)的长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603)与横槽(604)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内箱(602)的中心点与剥离箱(8)的中心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结构(27)由螺纹套(2701)、主打孔头(2702)、支撑杆(2703)、内置打孔头(2704)和辅助滑杆(2705)组成,所述主打孔头(2702)设置于模具(22)外侧的下端,所述主打孔头(2702)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套(2701),且主打孔头(2702)内部的正面设置有支撑杆(2703),所述支撑杆(2703)的背面设置有内置打孔头(2704),且内置打孔头(2704)外部两侧的上端均设置有辅助滑杆(2705),所述螺纹套(2701)的外螺纹结构与主打孔头(2702)内部上端的内螺纹结构相匹配,且螺纹套(2701)的螺纹数与主打孔头(2702)的螺纹数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滑杆(2705)与主打孔头(2702)内部构成滑动结构,且内置打孔头(2704)的中心点与主打孔头(2702)的中心点相互重合。
CN202121077400.4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02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7400.4U CN215202308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7400.4U CN215202308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2308U true CN21520230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19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740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02308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2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7717B (zh) 一种瓦楞纸箱加工工艺
CN112845773A (zh) 一种五金用方形片冲压设备
CN201084754Y (zh) 铝塑模自动冲压成型机
CN108189143A (zh) 一种上异步模切机
CN210620848U (zh) 一种皮革生产用打孔装置
CN214981443U (zh) 一种电路板冲床
CN108790198B (zh) 一种毛毯捆绑粘扣带超声波热合机
CN215202308U (zh) 一种模切模内通孔系统
CN214726878U (zh) 一种纸盒清废装置
CN214561501U (zh) 一种模切机的收料机构
CN210547356U (zh) 一种五金件模具冲孔装置
CN112060743A (zh) 一种覆铜板生产加工设备及生产加工工艺
CN213520649U (zh) 一种铆压机
CN211941235U (zh) 一种植物纤维模塑制品切边装置
CN210173762U (zh) 一种光学胶的模切设备
CN211138285U (zh) 一种纸箱加工用整形装置
CN218557278U (zh) 具有上料功能的引线框架模切机
CN221086916U (zh) 一种变速箱壳体冲压机
CN220146148U (zh) 一种模切机
CN220807747U (zh) 一种服装钉扣冲孔机构
KR100478244B1 (ko) 건축용 판재 성형 프레스 장치
CN219788631U (zh) 一种模切机的模切机构
CN217530943U (zh) 架式皮带打齿机
CN220560359U (zh) 一种钣金件自转铆压装置
CN213856679U (zh) 一种可更换冲压模具头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