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0507U -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0507U
CN215200507U CN202121360381.6U CN202121360381U CN215200507U CN 215200507 U CN215200507 U CN 215200507U CN 202121360381 U CN202121360381 U CN 202121360381U CN 215200507 U CN215200507 U CN 215200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acklight module
placing
cylinder
sl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03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超锋
梁超富
梁桂涛
苏丹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li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li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li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li Automation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03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0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0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0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安装支撑架下端,所述支撑架内部下表面中间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内部活动安装组装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中间活动安装上料机构,所述组装机构与上料机构上下平行,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于工作台上表面中间。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时,可以把背光模组蓄的部件全部放入放置槽内部,然后由一号气缸与一号滑块控制放置板与放置槽以及放置槽内部放置的部件进行移动,无需工作人员在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时一个一个的把部件放入组装机构内部进行组装,更加的安全便捷。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一般是由背板、背光源以及反射片组装而成,可以在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时,无法同时把背光模组所需组装的部件全部放入组装设备内部,只能需要工作人员一个一个进行放置,大大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生产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定安装支撑架下端,所述支撑架内部下表面中间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内部活动安装组装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表面中间活动安装上料机构,所述组装机构与上料机构上下平行,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设于工作台上表面中间,所述放置板下表面中间固定安装一号滑块上端,所述组装机构包括有丝杆、固定杆与二号滑块。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滑块下端活动安装于一号滑槽内部,所述一号滑槽设于工作台上表面中间,所述放置板下表面以一号滑块为中心两端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上端,每个所述限位块下端分别活动安装于限位槽内部。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限位槽分别设于工作台上表面两端且与一号滑槽互相平行,所述放置板上表面分别设有若干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内部下端分别安装橡胶垫,每个所述放置槽中位于放置板上表面中间的放置槽正表面中间贯穿设有拿取槽。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放置槽与组装机构上下平行,所述放置板后侧中间与推杆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后端与一号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气缸安装于一号固定架上表面,所述一号固定架正表面与工作台后侧上端中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丝杆活动贯穿安装于二号滑槽内部靠近一号气缸一侧中间,所述丝杆一端活动贯穿二号滑槽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二号固定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一侧上端中间。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于二号滑槽内部远离一号气缸一侧中间,所述二号滑块上端活动安装于二号滑槽内部,所述二号滑块位于二号滑槽内部靠近一号气缸一侧中间通过螺纹活动贯穿安装丝杆,所述二号滑块位于二号滑槽内部远离一号气缸一侧中间活动贯穿安装固定杆。
作为优选,所述二号滑块下端与固定块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内部设有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输出端活动贯穿固定块与压板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下表面前后两端中间分别安装吸盘,所述压板与吸盘和放置槽上下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时,可以把背光模组蓄的部件全部放入放置槽内部,然后由一号气缸与一号滑块控制放置板与放置槽以及放置槽内部放置的部件进行移动,无需工作人员在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时一个一个的把部件放入组装机构内部进行组装,更加的安全便捷。
(2)通过电机通过丝杆控制二号滑块进行移动,与二号气缸控制压板与吸盘对部件进行吸取放置的配合,对背光模组进行自动组装,无需人工辅助模组机构进行组装,更加的简单方便,更好的加快了背光模组的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的侧视整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的图3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01、一号滑槽;102、限位槽;2、支撑柱;3、支撑架;301、二号滑槽;4、上料机构;401、一号滑块;402、限位块;403、放置板;404、放置槽;405、橡胶垫;406、拿取槽;407、推杆;408、一号气缸;409、一号固定架;5、组装机构;501、丝杆;502、固定杆;503、二号滑块;504、电机;505、二号固定架;506、固定块;507、二号气缸;508、压板;509、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支撑柱2,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安装支撑架3下端,支撑架3内部下表面中间设有二号滑槽301,二号滑槽301内部活动安装组装机构5,工作台1上表面中间活动安装上料机构4,组装机构5与上料机构4上下平行,上料机构4包括放置板403,放置板403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中间,放置板403下表面中间固定安装一号滑块401上端,组装机构5包括有丝杆501、固定杆502与二号滑块50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料机构4对背光模组内需要组装的部件进行上料,然后通过组装机构5对部件进行自动组装,更加的简单方便,同时通过上料机构4可以一次性把需要进行组装的部件进行运输,无需在对背光模组进行组装时,人工一个一个的把需要组装的部件进行放入,更加的简单便捷,然后在背光模组自动组装完成后,上料机构4在把组装完成后的背光模组向前进行运输,使工作人员通过拿取槽406对背光模组进行拿取,然后工作人员把需要进行组装的部件按照最底层的部件和最上层的部件分别放置于放置槽404内部,然后通过一号气缸408带动放置板403移动到组装机构5下端,让组装机构5继续对原料进行自动组装,更加的简单方便安全。
在具体设置时,一号滑块401下端活动安装于一号滑槽101内部,一号滑槽101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中间,放置板403下表面以一号滑块401为中心两端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402上端,每个限位块402下端分别活动安装于限位槽102内部。放置板403在通过一号气缸408进行推动时,放置板403通过一号滑块401与限位块402在一号滑槽101与限位槽102内部进行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放置槽404内部组装完成后的背光模组进行拿取,同时对放置槽404内部放入需要进行组装的部件,更加的简单方便,同时加快了对背光模组的生产速度。
在具体设置时,每个限位槽102分别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两端且与一号滑槽101互相平行,放置板403上表面分别设有若干放置槽404,每个放置槽404内部下端分别安装橡胶垫405,每个放置槽404中位于放置板403上表面中间的放置槽404正表面中间贯穿设有拿取槽406。放置槽404内部放入需要进行组装的部件,同时橡胶垫405用于对每个部件进行保护,避免了在通过组装机构5对部件进行下压拿取时造成损伤,更好的对每个部件进行保护,然后组装机构5通过系统设定好的运行方式把每个组件分别进行拿取组装,全程自动,无需人工控制,更加的简单方便。
在具体设置时,每个放置槽404与组装机构5上下平行,放置板403后侧中间与推杆407前端固定连接,推杆407后端与一号气缸408输出端固定连接,一号气缸408安装于一号固定架409上表面,一号固定架409正表面与工作台1后侧上端中间固定连接。在背光模组组装完成后,通过一号气缸408输出端带动推杆407,推杆407带动放置板403进行移动,无需工作人员把手放入组装机构5下端进行取料,更好的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同时更加方便工作人员对背光模组进行取料,以及对背光模组的部件进行放入,由组装机构5对其进行组装,更加的简单方便。
在具体设置时,丝杆501活动贯穿安装于二号滑槽301内部靠近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丝杆501一端活动贯穿二号滑槽301与电机504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504通过二号固定架505固定安装于支撑架3一侧上端中间,固定杆502固定安装于二号滑槽301内部远离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二号滑块503上端活动安装于二号滑槽301内部,二号滑块503位于二号滑槽301内部靠近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通过螺纹活动贯穿安装丝杆501,二号滑块503位于二号滑槽301内部远离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活动贯穿安装固定杆502。在需要对背光模组的部件进行组装时,电机504通过丝杆501带动二号滑块503进行移动,同时在二号滑块503进行移动时,固定杆502辅助其进行移动,让组装机构5可以进行左右移动,根据部件的放置,对每个部件分别进行拿取组装,更加的简单方便。
在具体设置时,二号滑块503下端与固定块506上端中间固定连接,固定块506内部设有二号气缸507,二号气缸507输出端活动贯穿固定块506与压板508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压板508下表面前后两端中间分别安装吸盘509,压板508与吸盘509和放置槽404上下平行。然后在通过丝杆501控制二号滑块503达到指定位置后,二号气缸507带动压板508进行下移,然后压板508带动吸盘509进行下移对需要进行组装的部件进行吸取,通过吸盘509对部件进行吸取与放置,更好的减少了在对部件进行组装使,对每个部件造成损伤,更好的对每个部件进行保护。
该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一号气缸408输出端带动推杆407,推杆407带动放置板403进行移动,放置板403通过一号滑块401与限位块402在一号滑槽101与限位槽102内部进行移动,然后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工作人员把需要进行组装的部件分别放入放置槽404内部,然后一号气缸408带动放置板403回到原位,然后电机504通过丝杆501带动二号滑块503进行移动,同时在二号滑块503进行移动时,固定杆502辅助其进行移动,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二号气缸507带动压板508进行下移,然后压板508带动吸盘509进行下移对需要进行组装的部件进行吸取,然后二号气缸507带动压板508与部件进行上移,电机504通过丝杆501控制二号滑块503进行移动,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二号气缸507带动压板508进行下移,然后压板508带动吸盘509与部件进行下移组装,然后在背光模组组装完成后,一号气缸408带动放置板403与背光模组进行移动,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工作人员通过拿取槽406对背光模组进行拿取。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504的具体型号为:TCHV32-1500-3-10S。
需要说明的是,一号气缸408、二号气缸507的具体型号为:MAL40x50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下表面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支撑柱(2),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安装支撑架(3)下端,所述支撑架(3)内部下表面中间设有二号滑槽(301),所述二号滑槽(301)内部活动安装组装机构(5),所述工作台(1)上表面中间活动安装上料机构(4),所述组装机构(5)与上料机构(4)上下平行,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放置板(403),所述放置板(403)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中间,所述放置板(403)下表面中间固定安装一号滑块(401)上端,所述组装机构(5)包括有丝杆(501)、固定杆(502)与二号滑块(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块(401)下端活动安装于一号滑槽(101)内部,所述一号滑槽(101)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中间,所述放置板(403)下表面以一号滑块(401)为中心两端分别固定安装限位块(402)上端,每个所述限位块(402)下端分别活动安装于限位槽(10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槽(102)分别设于工作台(1)上表面两端且与一号滑槽(101)互相平行,所述放置板(403)上表面分别设有若干放置槽(404),每个所述放置槽(404)内部下端分别安装橡胶垫(405),每个所述放置槽(404)中位于放置板(403)上表面中间的放置槽(404)正表面中间贯穿设有拿取槽(4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放置槽(404)与组装机构(5)上下平行,所述放置板(403)后侧中间与推杆(407)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407)后端与一号气缸(408)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气缸(408)安装于一号固定架(409)上表面,所述一号固定架(409)正表面与工作台(1)后侧上端中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501)活动贯穿安装于二号滑槽(301)内部靠近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所述丝杆(501)一端活动贯穿二号滑槽(301)与电机(504)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04)通过二号固定架(505)固定安装于支撑架(3)一侧上端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02)固定安装于二号滑槽(301)内部远离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所述二号滑块(503)上端活动安装于二号滑槽(301)内部,所述二号滑块(503)位于二号滑槽(301)内部靠近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通过螺纹活动贯穿安装丝杆(501),所述二号滑块(503)位于二号滑槽(301)内部远离一号气缸(408)一侧中间活动贯穿安装固定杆(5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滑块(503)下端与固定块(506)上端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06)内部设有二号气缸(507),所述二号气缸(507)输出端活动贯穿固定块(506)与压板(508)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压板(508)下表面前后两端中间分别安装吸盘(509),所述压板(508)与吸盘(509)和放置槽(404)上下平行。
CN202121360381.6U 2021-06-18 2021-06-18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Active CN215200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0381.6U CN215200507U (zh) 2021-06-18 2021-06-18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0381.6U CN215200507U (zh) 2021-06-18 2021-06-18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0507U true CN215200507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0381.6U Active CN215200507U (zh) 2021-06-18 2021-06-18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0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05380U (zh) 一种汽车后挡风玻璃刹车灯支架和植绒包边条安装工装
CN211493162U (zh) 一种自动撕膜机构
CN111453117A (zh) 芯片自动贴标设备
CN215200507U (zh) 背光模组自动组装设备
CN115448587A (zh) 一种手机钢化玻璃膜生产加工用切割机
CN106985181B (zh) 一种树脂材料棱角处理装置
CN203428120U (zh) 一种自动揭除防尘膜的防尘供料机构
CN117049149A (zh) 新能源电机控制器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CN205416672U (zh) 一种背胶自动贴合机
CN113579726B (zh) 打印机部件自动上料组装装置
CN115816526A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过滤板制备的剪裁装置
CN108357064B (zh) 一种手机导光板全自动裁切机
CN210172941U (zh) 一种压合设备
CN109483826B (zh) 一种空调吸顶机塑胶面板多浇口剪切装置
CN209740364U (zh) 一种胶带粘贴效率高的自动贴胶带机构
CN107215075A (zh) 一种背胶自动贴合机及自动贴合方法
CN217945651U (zh) 一种用于贴膜转移的高效移转装置
CN221836274U (zh) 一种饰面板加工用推移辅助设备
CN215517169U (zh) 一种ag玻璃的自动裁切设备
CN112297079A (zh) 一种用于裁切橡胶密封条的裁切装置
CN2199684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生产用玻璃基板切割装置
CN215316894U (zh) 卡子上料组装装置
CN221190607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上料装置
CN215750773U (zh) 一种自动贴附手机壳保护膜的贴膜机
CN210759239U (zh) 一种覆盖膜旋转供料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