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1010U - 食物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食物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1010U
CN215191010U CN202023233926.5U CN202023233926U CN215191010U CN 215191010 U CN215191010 U CN 215191010U CN 202023233926 U CN202023233926 U CN 202023233926U CN 215191010 U CN215191010 U CN 215191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handle
elastic
food cook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39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n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39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1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1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1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物烹调器,包括盛物篮、把手、紧固件和弹性件;所述盛物篮与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盛物篮与所述把手之间;所述弹性件包括从所述盛物篮向所述把手延伸的抵持段,所述把手抵持于所述抵持段使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当解除或减小所述把手对所述抵持段的抵持力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所述抵持段朝靠近所述把手的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把手与盛物篮的紧固件具有防松的功能。

Description

食物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食物烹调器。
背景技术
空气炸食物烹调器是一种利用高速、高温空气循环技术对食品进行炸制的新型家用电器,相比传统炸制方式,其炸制的食物能够减少80%的油脂,是一种更健康的食物炸制电器。
现在,市场上的空气炸食物烹调器有抽屉式和下拉式两种打开方式,其中,抽屉式的空气炸食物烹调器里的盛物篮通过紧固件与把手相连接,由于盛物篮内部为高温,且经常被把手抽拉,高温产生的热胀冷缩及反复抽拉动作使紧固件易松脱,导致把手脱离盛物篮,产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紧固件松动的食物烹调器,使食物烹调器使用更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物烹调器,包括盛物篮、把手、紧固件和至少一个弹性件;
所述盛物篮与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盛物篮与所述把手之间;
所述弹性件包括从所述盛物篮向所述把手延伸的抵持段,所述把手抵持于所述抵持段使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
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当解除或减小所述把手对所述抵持段的抵持力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所述抵持段朝靠近所述把手的方向运动。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位于盛物篮与把手之间的弹性件,使弹性件的抵持段抵持把手使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当解除或减小把手对抵持段的抵持力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所述抵持段朝靠近所述把手的方向运动。抵持段能够提供紧固件沿其轴向方向的弹力,防止紧固件松脱,避免把手脱离盛物篮产生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食物烹调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盛物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盛物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盛物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盛物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盛物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的盛物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的盛物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图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物烹调器,包括机体、盛物篮11、把手70、紧固件80、至少一个弹性件20,机体内设有用于容纳盛物篮11的腔体41,腔体41具有一开口42,盛物篮11通过紧固件80与把手70相连接,把手70带动盛物篮11从开口42进出腔体41,弹性件20设置于盛物篮11与把手70之间,弹性件20包括从盛物篮11向把手70延伸的抵持段21,把手70抵持于抵持段21使弹性件20处于形变状态,弹性件20被配置为:当解除或减小把手70对抵持段21的抵持力时,弹性件20恢复形变,抵持段21朝靠近把手70的方向运动。当拧紧紧固件80时,弹性件20能够提供紧固件80沿紧固件80轴向方向的弹力,防止紧固件80松脱,避免把手70脱离盛物篮11产生危险。
参考图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机体包括底座40、设置于底座40上方的发热组件50和设置于发热组件50上方的顶盖60,底座40设有用于容纳盛物篮11的腔体41,盛物组件10包括盛物桶12和嵌装于盛物桶12内部的盛物篮11。发热组件50对盛物篮11锅体内的食物进行高温烘烤,发热组件50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盛物篮11的锅体内部空间相连通,外部空气经由进风口进入盛物组件10的锅体内部,被发热组件50加热,在锅体内部的密闭空间形成循环流动的高速、高温空气,只要使用少量油就能使油蒸汽更均匀地作用于食物表面达到油炸的效果,之后,空气经出风口排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进风口设于顶盖60,出风口设于发热组件50的背部。
参考图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盛物组件10包括盛物桶12和嵌装于盛物桶12内部的盛物篮11,把手70与盛物篮11通过紧固件80相连接,把手70与盛物桶12可拆卸连接。盛物篮11为具有漏孔的沥油装置,食物放置在盛物篮11内,食用油淋在食物表面,多余食用油沥至盛物桶12。盛物桶12可拆卸连接于把手70,便于拆卸盛物桶12,便于分别清洗盛物篮11和盛物桶12。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盛物篮11直接接触高温,优选采用金属或金属合金材质,把手70与盛物篮11相连接,为了避免高导热性,把手70可以采用塑料材质。
参考图2和图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把手70与盛物桶12通过卡扣71相连接,把手70上设有开关组件72,开关组件72控制卡扣71的松开和卡合。具体的,把手70包括与盛物篮11相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下方设置有卡扣71,盛物桶12的靠近把手70的侧壁设有避让连接部的避让槽121,避让槽121内设有与卡扣71相匹配的卡扣71孔122。开关组件72包括与卡扣71相连接的第一传动件721、与第一传动件721相连接的弹性变形体722、与弹性变形体722相连接的第二传动件723和设置于把手70外表面的开关键724,当开关键724与第二传动件723相连接时,第二传动件723迫使弹性变形体722发生形变,弹性变形体722带动第一传动件721运动,第一传动件721带动卡扣71运动,使卡扣71松开或卡合。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开关键724设置于把手70的上表面,便于操作,弹性变形体722为弹簧,向靠近盛物组件10方向推进开关键724,开关键724向下压迫第二传动件723,第二传动件723压缩弹簧,弹簧运动带动第一传动件721运动,第一传动件721带动卡扣71松开,开关键724恢复原位,断开开关键724与第二传动件723的连接,弹簧恢复原位,带动第一传动件721和第二传动件723均恢复原位,卡扣71可以实现卡合连接。
参考图1~图3,门组件30固定于盛物组件10的外壁,盛物组件10进入腔体41后,盛物组件10带动门组件30盖合开口42,即盛物组件10为抽屉式盛物组件。具体的,门组件30通过卡合连接固定于盛物桶12的外壁,盛物桶12的靠近门组件30的外壁和门组件30的内壁分别设有相互卡接的卡合结构,例如,卡合结构可以为定位柱和与定位柱匹配的定位槽等等。
参考图4和图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盛物组件10包括盛物桶12和嵌装于盛物桶12内部的盛物篮11,抵持段21和盛物篮11的侧壁固定连接,抵持段21与盛物篮11的用于连接弹性件20的侧壁所述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小于90°。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20还包括连接抵持段21和盛物组件10的弧形连接部23,弧形连接部23可以提高抵持段21的弹力。
弹性件20与盛物组件1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通过紧固件、焊接等实现固定连接。
紧固件80可以是螺纹紧固件,例如螺栓等,也可以非螺纹紧固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弹性件20的抵持段21设有定位孔211,盛物组件10的侧壁设有与定位孔211位置对应的紧固件安装孔,紧固件依次穿过紧固件安装孔和定位孔211与把手70固定,把手70抵持于抵持段21使弹性件20处于形变状态。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紧固件安装孔设于盛物篮11的侧壁,定位孔211可以防止紧固件80产生与轴向位移垂直的径向位移,即产生错位。抵持段21对紧固件80的轴向位移进行补偿,同时,定位孔211对紧固件80的径向位移进行补偿。优选的,定位孔211的直径等于或小于紧固件80的直径,定位孔211与紧固件80紧密接触,使紧固件80的径向位移更小。
参考图6~图1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盛物篮11的与把手70相连接的侧壁设置有切缝,沿切缝向侧壁所在平面外往把手70方向弯折侧壁形成抵持段21,抵持段21属于盛物篮11的一部分,与盛物篮11一体成型,较优的,盛物篮11为金属盛物篮,当然,盛物篮11也可以为非金属材质。
当抵持段21为侧壁经开缝、向侧壁所在平面外弯折形成时,抵持段21可以背离盛物篮11的底部方向弯折,如图6所示;也可以朝向盛物组件10的底部方向弯折,如图8中位于抵持段22,也可以朝向侧壁环绕方向弯折,如图7和图8中的抵持段21和抵持段24。
参考图6,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抵持段21,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抵持段22,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沿着所述盛物篮底部至所述盛物篮开口的方向排列,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距离,第一抵持段21和第二抵持段22开口方向可以是相同的,开口方向可以是背离盛物篮底部至所述盛物篮开口的方向。第一弹性件设置有定位孔211,第二弹性件上设置有定位孔221,定位孔211和定位孔221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与定位孔211和定位孔221对应的盛物篮11侧壁上具有安装孔,紧固件80可穿过安装孔和定位孔211、定位孔221与把手固定。
弹性件2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通过紧固件80将盛物篮11与把手70固定,同时使每个紧固件80都具有防松功能,且使用两个定位孔211、定位孔221进一步防止错位,避免紧固件80产生与轴向位移垂直的径向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可以为单独构件,也可以为盛物组件10的侧壁开缝弯折形成。
参考图7~图9,在其它具体实施例中,弹性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包括第三抵持段24,第三弹性件上设置有定位孔241,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分别和与之对应的盛物篮11侧壁形成一开口,其中至少两个弹性件与盛物篮11侧壁形成开口方向相反。具体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开口方向都不相同,如图7所示,第一弹性的抵持段21与第三弹性件的抵持段24开口方向相反,第二弹性件的抵持段22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一弹性的抵持段21与第三弹性件的抵持段24开口方向。开口方向指弹性件抵持段与盛物篮11侧壁相连接位置往远离该连接位置的方向。
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开口方向中至少两个弹性件与盛物篮11侧壁形成开口方向相反,使得紧固件80穿过盛物篮11侧壁通过每个弹性件与把手70固定时,每个紧固件80都能产生不同方向上的轴向力,使得每个紧固件80都具有防松功能,进一步防止把手70与盛物篮11产生错位,能让把手70与盛物篮11更加稳固。
在图6和图7所示的结构中,各个抵持段21、抵持段22、抵持段24均为侧壁经开缝、向侧壁所在平面外弯折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部分抵持段为侧壁经开缝、向侧壁所在平面外弯折形成,部分抵持段为与盛物篮11分体的单独构件,如图10所示,靠近盛物篮11底壁的单个抵持段22即为与盛物篮11分体的单独构件。
上述各具体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交叉使用,且在上述各具体实施例中,紧固件80优选为螺栓,把手70的连接部设有与螺栓匹配的螺纹孔,螺栓从盛物篮11的内部依次穿过盛物篮11侧壁的紧固件安装孔和弹性件上的定位孔,拧紧于螺纹孔,拧紧于螺纹孔时,抵持段被把手70挤压,能够提供螺栓沿其轴向方向的弹力,防止螺栓产生相对螺纹孔的转动,达到螺栓防松的目的。
把手70与盛物组件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弹性垫片,其可增加紧固件的防松能力,弹性垫片理论上可以设置于把手70和盛物组件10之间的任意位置,只要能对把手70或盛物组件10提供弹力即可,参考图10,可以将弹性垫片25与弹性件20叠加使用,具体的,弹性垫片25与抵持段22相连接,可以设置于抵持段22和盛物篮11侧壁之间,也可以设置于把手70与抵持段22之间,优选的,弹性垫片25为环状,紧固件也穿过弹性垫片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高”、“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盛物篮、把手、紧固件和至少一个弹性件;
所述盛物篮与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盛物篮与所述把手之间;
所述弹性件包括从所述盛物篮向所述把手延伸的抵持段,所述把手抵持于所述抵持段使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
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当解除或减小所述把手对所述抵持段的抵持力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所述抵持段朝靠近所述把手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盛物篮固定连接,所述抵持段与所述盛物篮的用于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侧壁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小于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件的所述抵持段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盛物篮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紧固件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孔和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把手固定,所述把手抵持于所述抵持段使所述弹性件处于形变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个数为至少两个,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沿着所述盛物篮底部至所述盛物篮开口的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每个弹性件与连接所述弹性件的所述盛物篮的侧壁上形成一开口,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盛物篮的侧壁形成的所述开口的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还包括弧形连接部,所述弧形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盛物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抵持段,所述抵持段与所述弧形连接部中至少一个具有弹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把手与所述盛物篮之间的弹性垫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物篮的侧壁上设有切缝,沿所述切缝向所述盛物篮的侧壁所在平面外往所述把手方向弯折所述盛物篮的侧壁形成所述抵持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食物烹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段朝向所述盛物篮的底部方向弯折;或者所述抵持段背离所述盛物篮的底部方向弯折;或者所述抵持段朝向所述盛物篮的侧壁环绕方向弯折。
CN202023233926.5U 2020-12-28 2020-12-28 食物烹调器 Active CN215191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3926.5U CN215191010U (zh) 2020-12-28 2020-12-28 食物烹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3926.5U CN215191010U (zh) 2020-12-28 2020-12-28 食物烹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1010U true CN21519101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3926.5U Active CN215191010U (zh) 2020-12-28 2020-12-28 食物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1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09144A (ja) 上蓋組立体及び調理器具
CN215191010U (zh) 食物烹调器
CN210153902U (zh) 一种蒸箱式集成灶
CN211582192U (zh) 一种嵌入式家用电器的安装结构
CN210540760U (zh) 一种滚筒式炒菜机
CN211722859U (zh) 一种空气炸锅用锁扣结构和应用有该锁扣结构的空气炸锅
CN214341875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2878962U (zh)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5190936U (zh) 具有防溢功能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3097556U (zh) 烤盘开关自锁结构及电饼铛
CN210124622U (zh) 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锅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7039651U (zh) 一种锅具及灶台支架
CN209733437U (zh) 一种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20403808U (zh) 加热底座及烹饪器具
CN213371379U (zh) 一种防吸胆烹饪器具
CN211408616U (zh) 锅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9895416U (zh) 加热底座及调奶消毒一体机
CN219353592U (zh) 一种电火锅的结构
CN213371312U (zh)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CN214548822U (zh) 一种养生壶
CN220174902U (zh) 扣合式多层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7744140U (zh) 锅具
CN218738427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520744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炒锅
CN216147788U (zh) 一种隔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