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7699U -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7699U
CN215187699U CN202120663657.1U CN202120663657U CN215187699U CN 215187699 U CN215187699 U CN 215187699U CN 202120663657 U CN202120663657 U CN 202120663657U CN 215187699 U CN215187699 U CN 215187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cover plate
cavity
utilization
shel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36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云丰
袁进
兰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ailin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ailin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ailin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ailin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36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7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7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7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包括:腔体由壳体组件、盖板以及上盖构成,壳体组件为上开口,壳体组件的一侧开设有一缺口,壳体组件内腔底壁设有第一固定座;盖板设于缺口处用以封盖缺口,与壳体组件可拆卸连接;上盖设于壳体组件的上开口处,与盖板和壳体组件可拆卸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固定柱;其中,腔体内包括由第一固定座限定的第一安装位以及由固定柱限定的第二安装位,第二安装位与缺口的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腔体内腔设置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以及设置的缺口及盖板,能够在提高电源空间利用率、保证良好的散热的同时,保证安装拆卸及维护方便,且结构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腔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电子系统越来越庞大,系统对供电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电源体积小,功率大,路数多,效率高,保护功能等。因此要求电源模块在上线既定功能的同时,需对电源模块内功率器件进行合理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对其产生的热损耗进行散热,使整个电源模块工作温度维持到安全水平。结构构型上,电源模块还需保证安装拆卸及维护方便,结构可靠。
因此,亟需一种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方便拆卸安装的异性腔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块电源空间利用率低,不方便拆卸组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包括:
所述腔体由壳体组件、盖板以及上盖构成,
所述壳体组件为上开口,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开设有一缺口,所述壳体组件内腔底壁设有第一固定座;
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缺口处用以封盖所述缺口,与所述壳体组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上开口处,与所述盖板和壳体组件可拆卸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固定柱;其中,
所述腔体内包括由所述第一固定座限定的第一安装位以及由所述固定柱限定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缺口的位置对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所述第一缺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二缺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第二侧边;
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一缺口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二缺口的端面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缺口自壳体组件侧壁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所述缺口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组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盖板包括第一竖板、设于所述第一竖板底部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一折弯边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竖板远离所述第二盖板的一侧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二折弯边;
所述第二盖板包括第二竖板和设于所述第二竖板底部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三折弯边;
各折弯边远离竖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各折弯边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缺口的端面相连。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接口预留孔,所述接口预留孔开设于各竖板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折弯边上开设有第三缺口;
所述壳体组件对应所述第三缺口开设有第四缺口,所述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共同限定出端子排安装位。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的下端面竖直高度不高于所述接口预留孔的下端面竖直高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组件的第一侧边上还开设有散热器安装孔,所述散热器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位置对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腔体内腔顶壁设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端面的竖直高度不高于所述腔体的竖直高度,
所述上盖上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座开设有第二固定孔。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组件底部的各角均设有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腔体内腔设置的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以及设置的缺口及盖板,能够在提高电源空间利用率、保证良好的散热的同时,保证安装拆卸及维护方便,且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腔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腔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第二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腔体,101-第二固定座,110-壳体组件,111-第一缺口,112-第二缺口,113-第一固定座,114-第一侧边,115-第二侧边,116-第四缺口,117-散热器安装孔,118-第三固定座,119-第三固定孔,120-第一盖板,121-第一竖板,122-第一折弯边,123-第二折弯边,130-第二盖板,131-第二竖板,132-第三折弯边,133-第一固定孔,134-接口预留孔,135-第三缺口,140-上盖,141-固定柱,142-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包括:
所述腔体100由壳体组件110、盖板以及上盖140构成,所述壳体组件110为上开口,所述壳体组件110的一侧开设有一缺口;优选的,所述缺口自壳体组件110侧壁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所述缺口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组件110;所述壳体组件110内腔底壁设有第一固定座113;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缺口处用以封盖所述缺口,与所述壳体组件110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140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10的上开口处,与所述盖板和壳体组件110可拆卸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固定柱141;其中,
所述腔体100内包括由所述第一固定座113限定的第一安装位以及由所述固定柱141限定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缺口的位置对应。具体的,所述固定柱141的下端面竖直高度不高于所述接口预留孔134的下端面竖直高度。
上述的由第一固定座113限定的第一安装位以及由固定柱141限定的第二安装位,主要是为了对腔体100内部进行分层,以提高腔体100的空间利用率;其中,第二安装位与缺口的位置对应,主要是在本实施例中方便第二安装位连接外部的接头,以及通过封盖缺口的盖板,能够在提高电源空间利用率、保证良好的散热的同时,保证安装拆卸及维护方便,且结构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111和第二缺口1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111开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10的第一侧边114,所述第二缺口112开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10与所述第一侧边114相邻的第二侧边115;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120和第二盖板130,所述第一盖板120与所述第一缺口111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盖板130与所述第二缺口112的端面连接。通过上述的盖板结构,以此即能够实现对缺口的封盖;其中,设置两个盖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不影响到其余部件的情况下,方便对单个盖板封盖的内腔结构进行组装或拆卸。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盖板120包括第一竖板121、设于所述第一竖板121底部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一折弯边12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竖板121远离所述第二盖板130的一侧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二折弯边123;所述第二盖板130包括第二竖板131和设于所述第二竖板131底部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三折弯边132;各折弯边远离竖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3,所述各折弯边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33与所述缺口的端面相连。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盖板结构,盖板整体呈内凹状,进而能够缩小腔体100的整体空间占地面积,以此能够提高使用到该腔体100装置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接口预留孔134,所述接口预留孔134开设于各竖板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方便安装于第二安装位的第二PCB板连接外部的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弯边132上开设有第三缺口135;所述壳体组件110对应所述第三缺口135开设有第四缺口116,所述第三缺口135和第四缺口116共同限定出端子排安装位;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端子排安装位还与第一安装位对应,以使得安装在端子排安装位内的端子排能够方便与第一PCB板进行组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110的第一侧边114上还开设有散热器安装孔117,所述散热器安装孔117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位置对应。在本实施例中,腔体100内侧壁对应第一安装位设置有一散热元器件,进而通过上述设置的散热器安装孔117能够将散热元器件紧贴在第一安装位内腔壁,保证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100内腔顶壁设有第二固定座101,所述第二固定座101上端面的竖直高度不高于所述腔体100的竖直高度,所述上盖140上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座101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42。优选的,第二固定座101上端面与腔体100上端面的竖直高度差与上盖140的厚度匹配,以使得上盖140能够完全嵌入腔体100的上开口,完成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组件110底部的各角均设有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三固定座118,所述第三固定座118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19,以此能够方便腔体100整体的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腔体(100)由壳体组件(110)、盖板以及上盖(140)构成,
所述壳体组件(110)为上开口,所述壳体组件(110)的一侧开设有一缺口,所述壳体组件(110)内腔底壁设有第一固定座(113);
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缺口处用以封盖所述缺口,与所述壳体组件(110)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盖(140)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10)的上开口处,与所述盖板和壳体组件(110)可拆卸连接,其下端连接有固定柱(141);其中,
所述腔体(100)内包括由所述第一固定座(113)限定的第一安装位以及由所述固定柱(141)限定的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与所述缺口的位置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111)和第二缺口(112),
所述第一缺口(111)开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10)的第一侧边(114),所述第二缺口(112)开设于所述壳体组件(110)与所述第一侧边(114)相邻的第二侧边(115);
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120)和第二盖板(130),
所述第一盖板(120)与所述第一缺口(111)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盖板(130)与所述第二缺口(112)的端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自壳体组件(110)侧壁的上端面向下开设,所述缺口的竖直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组件(1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20)包括第一竖板(121)、设于所述第一竖板(121)底部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一折弯边(12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竖板(121)远离所述第二盖板(130)的一侧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二折弯边(123);
所述第二盖板(130)包括第二竖板(131)和设于所述第二竖板(131)底部并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三折弯边(132);
各折弯边远离竖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33),所述各折弯边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133)与所述缺口的端面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设有多个接口预留孔(134),所述接口预留孔(134)开设于各竖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边(132)上开设有第三缺口(135);
所述壳体组件(110)对应所述第三缺口(135)开设有第四缺口(116),所述第三缺口(135)和第四缺口(116)共同限定出端子排安装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41)的下端面竖直高度不高于所述接口预留孔(134)的下端面竖直高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10)的第一侧边(114)上还开设有散热器安装孔(117),所述散热器安装孔(117)与所述第一安装位的位置对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00)内腔顶壁设有第二固定座(101),所述第二固定座(101)上端面的竖直高度不高于所述腔体(100)的竖直高度,
所述上盖(140)上对应所述第二固定座(101)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4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10)底部的各角均设有向外90度折弯的第三固定座(118),所述第三固定座(118)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孔(119)。
CN202120663657.1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Active CN215187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3657.1U CN215187699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3657.1U CN215187699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7699U true CN215187699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4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3657.1U Active CN215187699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7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2139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型基站设备
CN207604120U (zh) 一种屏蔽散热一体化装置
CN215187699U (zh) 一种新型高利用率异性腔体结构
CN210837924U (zh) 抗跌落的电池
CN218070077U (zh) 底壳、模组箱体及电池模组
WO2022257869A1 (zh) 一种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3846529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电源适配器
EP4138527A1 (en) Terminal device
WO2021184900A1 (zh) 显示装置的后壳及显示装置
CN212851558U (zh) 一种射频传感器芯片安装固定保护装置
CN210199736U (zh) 一种仪表软件更新工具
US20200137206A1 (en) Housing, preparation method, housing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209072351U (zh) 光伏逆变器壳体
CN209169304U (zh) 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CN204408840U (zh) 电子元件防emi之遮蔽结构
CN112399768B (zh) 屏蔽罩、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4540640U (zh) 一种散热高效的室外工控机
CN220271701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352036U (zh) 一种密封机箱的外接扩展结构及密封机箱
CN220528347U (zh) 一种易拆装户外开关电源防护外壳
CN212850295U (zh) 一种带散热式电路板和整流桥一体安装结构
CN213876481U (zh) 平板电脑金属壳体五金件
CN21104617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双电源切换柜
CN213876494U (zh) 一种工业平板电脑
CN220087685U (zh) 一种电源和控制卡一体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