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1306U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1306U
CN215181306U CN202120789640.0U CN202120789640U CN215181306U CN 215181306 U CN215181306 U CN 215181306U CN 202120789640 U CN202120789640 U CN 202120789640U CN 215181306 U CN215181306 U CN 215181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backlight module
frame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96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晗
刘杰
赵洪宇
郑丁杰
林雨航
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uzho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96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1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1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13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与刚性框架,背板包括底板、侧壁与凸伸部,凸伸部位于侧壁远离底板的一侧,侧壁的延伸方向与底板的延伸方向相交,凸伸部的延伸方向与侧壁的延伸方向相交;扩散板位于底板面向所述侧壁的一侧;刚性框架与背板固定连接,刚性框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一框体的延伸方向与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一框体包括开孔,凸伸部卡设于开孔中;在扩散板指向底板的方向上,开孔比扩散板更接近底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装置提供充足及均匀的面光源。通常情况下,背光模组可包括胶框、背板、光源、扩散板和光学膜材等。其中,光源位于扩散板的下方。光源发出的光经扩散板传递,照射到液晶显示面板上。然而,在平行于扩散板面向光源的表面的方向上,背板与胶框层叠设置,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难以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实现窄边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侧壁与凸伸部,所述凸伸部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凸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相交;
扩散板,位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侧壁的一侧;以及
刚性框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刚性框架包括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框体包括开孔,所述凸伸部卡设于所述开孔中;在所述扩散板指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开孔比所述扩散板更接近所述底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框架的材料为金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框架的材料为钢或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扩散板指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开孔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扩散板面向所述底板的表面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存在空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凹槽,所述刚性框架还包括卡接部,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靠近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相分离,所述卡接部靠近底板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凹槽中;
其中,每个所述凸伸部两侧分别存在一个所述凹槽,每个所述第一框体两侧分别存在一个所述卡接部;
所述侧壁向远离所述扩散板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面向所述扩散板;
所述卡接部的中部朝所述扩散板倾斜以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凹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板,所述灯板,所述灯板包括光源;
所述灯板位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支撑框;
所述支撑框位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框围绕所述灯板;所述支撑框的高度大于所述灯板的高度;
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位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对从所述扩散板出射的光进行调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框架还包括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所述第二框体位于所述光学膜层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光学膜层之间,所述保护膜压设于所述第二框体面向所述光学膜层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与上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在扩散板指向底板的方向上,刚性框架的第一框体的开孔比扩散板更接近背板的底板,背板的凸伸部卡设于开孔中,因此,刚性框架与背板的连接之处比扩散板更接近背板的底板,又由于凸伸部位于侧壁远离底板的一侧,因此,在扩散板与第一框体之间不存在背板,这样,在扩散板与第一框体之间,可以省去设置背板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周围的周边区域的尺寸,即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1与背光模组(未示出)。背光模组用于为显示面板11提供充足及均匀的面光源。如图1至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AA与周边区域NA。周边区域NA围绕显示区域AA。周边区域NA也可称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其中,背光模组可包括胶框121、背板122、灯板123、扩散板124和光学膜层125等。灯板123位于扩散板124的下方。在平行于扩散板124面向灯板123的表面的方向上,周边区域NA的宽度为胶框121的厚度、背板122的厚度、第一间距D1与第二间距D2之和,其中,第一间距D1用于避免扩散板和光学膜层膨胀后挤压背板造成的翘曲而导致出光不均匀,第二间距D2用于避免扩散板和光学膜层的边缘与显示区域AA的边界之间距离较小引起的显示区域AA的显示不良。然而,在平行于扩散板124面向灯板123的表面的方向上,背板122与胶框121层叠设置,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周边区域NA的宽度难以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实现窄边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A周围的周边区域NA的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如图3所示,包括:背板31、扩散板32与刚性框架33。
如图3所示,背板31包括底板311、侧壁312与凸伸部313,凸伸部313位于侧壁31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侧壁312的延伸方向与底板311的延伸方向相交,凸伸部313的延伸方向与侧壁312的延伸方向相交。
如图3所示,扩散板32位于底板311面向侧壁312的一侧。
如图3所示,刚性框架33与背板31固定连接,刚性框架33包括第一框体331,第一框体331的延伸方向与侧壁3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一框体331包括开孔3311,凸伸部313卡设于开孔3311中。在扩散板32指向底板311的方向Y上,开孔3311比扩散板32更接近底板311。
在本实施例中,在扩散板32指向底板311的方向Y上,刚性框架33的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比扩散板32更接近背板31的底板311,背板31的凸伸部313卡设于开孔3311中,因此,刚性框架33与背板31的连接之处比扩散板32更接近背板31的底板311,又由于凸伸部313位于侧壁31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因此,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不存在背板31,这样,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可以省去设置背板31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A周围的周边区域NA的尺寸,即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如图3所示,包括:背板31、扩散板32、刚性框架33、灯板34、支撑框35、光学膜层36、第一粘结层37与保护膜38。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背板31包括底板311、侧壁312与凸伸部313。底板311用于承载灯板34,底板311大体上可沿第一方向X延伸。侧壁312与底板311相连,侧壁312的延伸方向与底板311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垂直,例如,侧壁312可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凸伸部313与侧壁312相连,且位于侧壁31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凸伸部313的延伸方向与侧壁312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垂直,例如,凸伸部313可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凸伸部313位于侧壁312远离灯板34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凸伸部313比扩散板32更接近底板311。例如,凸伸部313远离底板311的表面与底板311面向扩散板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扩散板32面向底板311的表面与底板311面向扩散板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灯板34位于底板311面向扩散板32的一侧,并通过第一粘结层37固定在底板311上。灯板34位于底板311与扩散板32之间。灯板34可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光源(未示出),多个光源位于灯板34面向扩散板32的一侧。其中,每个光源可以为MiniLED或MicroLED,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框35位于底板311面向扩散板32的一侧,支撑框35围绕灯板34,支撑框35的高度大于灯板34的高度,扩散板32位于支撑框35远离底板311的一侧,支撑框35用于支撑扩散板32。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35的材料可以为弹性材料,例如,支撑框35的材料可以为橡胶,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扩散板32用于对灯板34提供的光进行均匀化,灯板34提供的光经扩散板32后均匀出射。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36位于扩散板3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用于对从扩散板32出射的光进行调制。光学膜层36对从扩散板32出射的光进行调制包括对从扩散板32出射的光进行均匀化与提高对从扩散板32出射的光的强度中的至少一种。本实施例中以光学膜层36对从扩散板32出射的光进行均匀化并提高对从扩散板32出射的光的强度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36可包括第一扩散膜361、第二扩散膜362与增量膜363。第一扩散膜361位于扩散板3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第二扩散膜362位于第一扩散膜361远离扩散板32的一侧,增量膜363位于第二扩散膜362远离第一扩散膜361的一侧。第一扩散膜361用于对从扩散板32出射的光进行均匀化,第二扩散膜362用于对从第一扩散膜361出射的光进行均匀化。增量膜363用于提高从第二扩散膜362出射的光的强度。其中,增量膜363可以是棱镜膜,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36包括两层扩散膜,在其他实施例中,光学膜层36可包括一层或更多层扩散膜。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层36包括增量膜36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包括增量膜36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刚性框架33与背板31固定连接。刚性框架33的材料为金属。在本实施例中,刚性框架33的材料可为钢,例如,刚性框架33的材料可为SUS304(304不锈钢)。在其他实施例中,刚性框架33的材料可为铁或其他具有高强度与弹性的金属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刚性框架33包括多个第一框体331、多个卡接部332与第二框体33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框体331的延伸方向与侧壁312的延伸方向相平行。第一框体331包括开孔3311,在扩散板32指向底板311的方向上,即在第二方向Y上,开孔3311比扩散板32更接近底板311。例如,开孔3311远离底板311的一端与底板311面向扩散板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扩散板32面向底板311的表面与底板311面向扩散板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背板31的凸伸部313卡设于刚性框架33的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中。因此,刚性框架33与背板31的连接之处比扩散板32更接近背板31的底板311。又由于凸伸部313位于侧壁31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因此,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不存在背板31,这样,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可以省去设置背板31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A周围的周边区域NA的尺寸,即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大于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背板31的凸伸部313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大于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这样,可以方便制备凸伸部313,且凸伸部313结构稳定。其中图4为背板31与刚性框架33组装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为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可为盲孔,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开口面向灯板3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存在空隙。在第一方向X上,扩散板32面向第一框体331的表面与第一框体331面向扩散板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D1,第一间距D1用于避免扩散板32与光学膜层36膨胀后挤压背板31造成的翘曲而导致出光不均匀。由于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不存在背板31,这样,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可以省去设置背板31的空间,减小扩散板32面向第一框体331的表面与第一框体331面向扩散板32的表面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A周围的周边区域NA的尺寸,即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框体333与第一框体331相连,第二框体333位于光学膜层36远离扩散板32的一侧。第二框体333可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框体333用于将光学膜层36压设在扩散板32上,固定光学膜层36,可以避免光学膜层36移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保护膜38位于第二框体333与光学膜层36之间,保护膜38压设于第二框体333面向光学膜层36的一侧。保护膜38的材料可以是弹性材料,例如硅胶,但不限于此。保护膜38用于保护光学膜层36,避免光学膜层36被第二框体333划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背板31的侧壁312包括多个凹槽3121,其中背板31的侧壁312向远离扩散板32的方向凸起以形成该凹槽3121,该凹槽3121的开口面向扩散板3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与图5所示,每个凸伸部313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凹槽3121,每个第一框体331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卡接部332。即凸伸部313与凹槽3121间隔排布,第一框体331与卡接部332间隔排布。其中图5为背板31与刚性框架33组装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5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框体331远离底板311的一端与卡接部332连接,卡接部332靠近底板311的一端与第一框体331靠近底板311的一端相分离,每个卡接部332靠近底板311的一端卡设于对应的凹槽3121中。其中,每个卡接部332的中部3321朝扩散板32倾斜以使靠近底板311的一端卡设于对应的凹槽3121中。其中,图6为图5中沿剖面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背板31与刚性框架33时,当将背板31的凸伸部313插入刚性框架33的开孔3311中的过程中,第一框体331收到一个推力,该推力的方向为由背板31的侧壁312指向第一框体331,由于第一框体331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卡接部332,两个卡接部332靠近底板311的一端与第一框体331靠近底板311的一端相分离,且两个卡接部332靠近底板311的一端卡设于对应的凹槽3121中,因此,可以削弱上述的推力对两个卡接部332的影响,避免刚性框架33上开孔3311周围的部分外翻。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31与刚性框架33的分解立体图可如图7所示,背板31与刚性框架33组装后的整体示意图可如图8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31与刚性框架33组装性好,组装简易,组装后背光模组稳定性高。
在本实施例中,不必采用贴合工艺,扩散板32可以直接放置在支撑框35上,光学膜层36可直接叠放在扩散板32上,无需无尘环境,也不必防止产生气泡,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的良率,进而可以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在扩散板32指向底板311的方向上,刚性框架33的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比扩散板32更接近背板31的底板311,背板31的凸伸部313卡设于开孔3311中,因此,刚性框架33与背板31的连接之处比扩散板32更接近背板31的底板311,又由于凸伸部313位于侧壁31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因此,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不存在背板31,这样,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可以省去设置背板31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A周围的周边区域NA的尺寸,即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1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11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9与图10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粘结层91,第二粘结层91位于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11之间,用于将显示面板11与背光模组固定在一起。第二粘结层91可以为泡棉双面胶,但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如图9与图10所示,显示面板11可包括上偏光片111、彩膜基板112、阵列基板113、下偏光片114与遮光层115。下偏光片111位于第二粘结层91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阵列基板113位于下偏光片114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彩膜基板112位于阵列基板113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上偏光片111位于彩膜基板112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遮光层115位于彩膜基板112与阵列基板113的周侧。
本实施例中,如图9与图10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AA与周边区域NA,周边区域NA围绕显示区域AA,显示区域AA用于显示图像,周边区域NA不用于显示图像。扩散板32的侧面与显示区域AA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D2,第二间距D2用于避免扩散板32和光学膜层36的边缘与显示区域AA之间距离较小引起的显示区域AA的显示不良。
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尺寸可以是18.5~34英寸。
本实施例中,在扩散板32指向底板311的方向上,刚性框架33的第一框体331的开孔3311比扩散板32更接近背板31的底板311,背板31的凸伸部313卡设于开孔3311中,因此,刚性框架33与背板31的连接之处比扩散板32更接近背板31的底板311,又由于凸伸部313位于侧壁312远离底板311的一侧,因此,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不存在背板31,这样,在扩散板32与第一框体331之间,可以省去设置背板31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A周围的周边区域NA的尺寸,即有利于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包括底板、侧壁与凸伸部,所述凸伸部位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的延伸方向相交,所述凸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相交;
扩散板,位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侧壁的一侧;以及
刚性框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刚性框架包括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框体包括开孔,所述凸伸部卡设于所述开孔中;在所述扩散板指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开孔比所述扩散板更接近所述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架的材料为金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架的材料为钢或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散板指向所述底板的方向上,所述开孔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扩散板面向所述底板的表面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
所述扩散板与所述第一框体之间存在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凹槽,所述刚性框架还包括卡接部,所述第一框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卡接部靠近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相分离,所述卡接部靠近底板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凹槽中;
其中,每个所述凸伸部两侧分别存在一个所述凹槽,每个所述第一框体两侧分别存在一个所述卡接部;
所述侧壁向远离所述扩散板的方向凸起以形成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面向所述扩散板;
所述卡接部的中部朝所述扩散板倾斜以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板,所述灯板,所述灯板包括光源;
所述灯板位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扩散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框;
所述支撑框位于所述底板面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框围绕所述灯板;所述支撑框的高度大于所述灯板的高度;
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支撑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膜层,所述光学膜层位于所述扩散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用于对从所述扩散板出射的光进行调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架还包括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所述第二框体位于所述光学膜层远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位于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光学膜层之间,所述保护膜压设于所述第二框体面向所述光学膜层的一侧。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与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CN202120789640.0U 2021-04-16 2021-04-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81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640.0U CN215181306U (zh) 2021-04-16 2021-04-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640.0U CN215181306U (zh) 2021-04-16 2021-04-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1306U true CN21518130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964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81306U (zh) 2021-04-16 2021-04-16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13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924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226006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7924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226006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787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10180534B2 (en) Borderless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KR10029468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US993967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spreading film
CN215181306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7374325B2 (en)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ing a shading tape to prevent leaking light from the lateral sides of the backlight module
JP200818115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1444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7993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463913B1 (ko) 표시장치
WO2016149967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193670A1 (zh) 背板、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80076693A (ko) 패널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7148048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US1064210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panel for the same
KR101958009B1 (ko) 액정표시 장치
CN21048819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50293298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KR2010005336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260015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1589516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10054459A (ko) 듀얼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휴대폰 단말기
TWM582601U (zh) 光源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1390030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1174049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n elastic component that engages with a side wall of a c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