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3723U -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3723U
CN215173723U CN202120491940.0U CN202120491940U CN215173723U CN 215173723 U CN215173723 U CN 215173723U CN 202120491940 U CN202120491940 U CN 202120491940U CN 215173723 U CN215173723 U CN 215173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motor
connecting arm
sliding
stab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919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利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Zhis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919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3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3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3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定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夹具、第三连接臂以及可伸缩改变臂长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连接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第二连接臂连接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之间,第三连接臂连接于第三电机和夹具之间;当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的对称面共面且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位于第二电机轴线同侧时,切换稳定器至收纳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定器自身的组成结构运动即可实现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另外,在收纳时,可将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收缩,进一步缩小稳定器收纳时占用的体积,可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定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背景技术
稳定器可使得安装其上的拍摄装置在拍摄时保持稳定以拍摄出清晰的图片和视频,但是,传统的稳定器在收纳时,折叠后的形态不够紧凑,使得收纳体积较大,不利于随身携带;并且,在折叠后通常无法继续夹持拍摄装置,使得用户在对设备进行收纳时,必须将手持云台和拍摄装置分开收纳,导致传统的可折叠手持稳定器的收纳收纳步骤繁琐。
中国专利CN210567422U公开了一种手持云台,包括:手持部,包括顶部和底部;第一轴组件,包括与所述手持部顶部相连接的第一轴电机以及第一臂;第二轴组件,包括第二轴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二轴电机固定连接的第二臂;转动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以使二者能够相对转动;第三轴组件,包括第三轴电机以及第三臂,所述第三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电机固定连接;承载物,与所述第三轴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姿态感测器,设于所述承载物,所述姿态感测器用于获取所述承载物的姿态信息;上述手持云台通过第一轴电机和第二轴电机之间的轴设置为可相对转动的第一臂和第二臂,通过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的转动实现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然而上述方案中各臂的长度固定,无法收缩,收纳状态下的手持云台仍然占据较大的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云台占据体积大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不仅可实现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而且可减小收纳状态下的手持云台占据的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夹具、第三连接臂、可伸缩改变臂长的第一连接臂及可伸缩改变臂长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连接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于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之间,所述第三连接臂连接于第三电机和夹具之间;第一电机工作转动第一连接臂、第二电机工作转动第二连接臂、第三电机工作转动第三连接臂至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的对称面共面且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位于第二电机轴线同侧时,切换稳定器至收纳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纳的稳定器,第一电机工作转动第一连接臂、第二电机工作转动第二连接臂、第三电机工作转动第三连接臂至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的对称面共面且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位于第二电机轴线同侧时,稳定器的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利于稳定器的收纳;通过稳定器自身的组成结构运动即可实现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另外,在收纳时,可将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收缩,进一步缩小稳定器收纳时占用的体积,可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连接于第一电机的第一固定臂及连接于第二电机的第一滑动臂,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一滑动臂滑动连接且第一固定臂和第一滑动臂连接处设有第一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臂开设有可容第一滑动臂滑动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固定臂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滑动臂设有第一定位槽孔,所述第一锁紧件穿接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臂与第一滑动臂为圆心重合、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连接于第二电机的第二固定臂及连接于第三电机的第二滑动臂,所述第二固定臂与第二滑动臂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臂与第二滑动臂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臂开设有可容第二滑动臂滑动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固定臂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动臂设有第二定位槽孔,所述第二锁紧件穿接于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臂与第二滑动臂为圆心重合、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稳定器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内侧,且第二连接臂与第一连接臂的圆弧形结构同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件、第二锁紧件均包括顺序连接的固定部、连接部及旋钮部,所述连接部穿接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槽孔或穿接于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槽孔,所述旋钮部与连接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臂为可伸缩的圆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纳的稳定器,通过稳定器自身的组成结构运动即可实现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另外,在收纳时,可将第二连接臂、第一连接臂收缩,进一步缩小稳定器收纳时占用的体积,可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收纳状态下可收纳的稳定器的侧视图;
图2为另一种收纳状态下可收纳的稳定器的侧视图;
图3为展开状态下可收纳的稳定器的立体图;
图4为另一种展开状态下可收纳的稳定器的立体图I;
图5为另一种展开状态下可收纳的稳定器的立体图II;
图6为可收纳的稳定器的第一连接臂的爆炸图;
图7为第一固定臂与第一滑动臂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可收纳的稳定器的第二连接臂的爆炸图;
附图中:1、第一电机;2、第二电机;3、第三电机;4、夹具;41、固定块;42、夹块;43、凸块;5、第一连接臂;51、第一固定臂;511、第一滑动腔;512、第一定位孔;52、第一滑动臂;521、第一定位槽孔;53、第一锁紧件;531、固定部;532、连接部;533、旋钮部;534、操作孔;535、垫片;6、第二连接臂;61、第二固定臂;611、第二滑动腔;612、第二定位孔;62、第二滑动臂;621、第二定位槽孔;63、第二锁紧件;7、第三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收纳的稳定器的实施例,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第三电机3、夹具4、第三连接臂7、可伸缩改变臂长的第一连接臂5及可伸缩改变臂长的第二连接臂6,第一连接臂5连接于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之间,第二连接臂6连接于第二电机2和第三电机3之间,第三连接臂7连接于第三电机3和夹具4之间;第一电机1工作转动第一连接臂5、第二电机2工作转动第二连接臂6、第三电机3工作转动第三连接臂7至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第三连接臂7的对称面共面且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位于第二电机2轴线的同侧时,切换稳定器至收纳状态,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及第三连接臂7均为轴对称结构,以降低调平难度、加工难度和改善外表的美观性,当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第三连接臂7对称面共面且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位于第二电机2轴线的同侧时,稳定器结构紧凑、占据体积小,利于稳定器的收纳。
本实用新型由展开状态切换至收纳状态时,由第一电机1工作转动第一连接臂5、第二电机2工作转动第二连接臂6、第三电机3工作转动第三连接臂7至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第三连接臂7的中心轴线共面,即完成稳定器的初步收纳,而无需改变稳定器的自身结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为进一步减小稳定器的占用体积,将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两者收缩,即可实现,相对现有技术的稳定器,本实施例稳定器占用的体积更小。需要说明的是,稳定器的连接臂设置为本实施例中可伸缩结构以减小稳定器收纳占据的体积,不仅适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三轴稳定器,还可应用于单轴稳定器、双轴稳定器甚至多轴稳定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5包括连接于第一电机1的第一固定臂51及连接于第二电机2的第一滑动臂52,第一固定臂51与第一滑动臂52滑动连接且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连接处设有第一锁紧件53,如图6、图7所示。第一滑动臂52在第一固定臂51内滑动,或第一固定臂51在第一滑动臂52内滑动,即可实现第一连接臂5的伸缩。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发生相对滑动时,会带动第一电机1或第二电机2的位置跟随着变化,第一电机1或第二电机2的中心轴线位置也发生变化。因此,第一固定臂51与第一滑动臂52之间的相对滑动不仅可实现第一连接臂5的收缩,还可调整第一电机1或第二电机2中心轴线的位置,可实现正交模式和非正交模式的切换。在正交模式下,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及第三电机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如图3所示;在非正交模式下,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及第三电机3的中心轴线可两两斜交,或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及第三电机3的中心轴线中的两组垂直,如图4、图5所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臂51开设有可容第一滑动臂52滑动的第一滑动腔511;第一固定臂51设有第一定位孔512,第一滑动臂52设有第一定位槽孔521,第一锁紧件53穿接于第一定位孔512和第一定位槽孔521,如图6所示。在第一固定臂51内开设第一滑动腔511,相应地,第一滑动臂52加工为与第一滑动腔511相匹配的形状,如此,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加工便捷。当然,上述设置并不作为本实施例的限制性规定,其他如滑块滑轨能够实现第一滑动臂52与第一固定臂51之间连续滑动的滑动组件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滑动腔511也可设置在第一滑动臂52,相应地,将第一固定臂51的外形设置为与第一滑动臂52相匹配的形状。当设置第一滑动腔511时,第一锁紧件53可通过将第一滑动臂52的外壁面、第一固定臂51的内壁面或第一滑动臂52的内壁面、第一固定臂51的外壁面相互抵接实现第一滑动臂52和第一固定臂51两者之间的相对定位。当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套接滑动时,可将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的截面设置为方形,如此,当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套接时,可避免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之间相对转动对稳定器的工作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臂51与第一滑动臂52为圆心重合、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如图6所示。如此设置,无论第一滑动臂52在第一固定臂51内如何滑动,第一连接臂5的圆心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的周长也设置为相等或近似相等,如此,第一滑动臂52可完全滑入第一固定臂51的第一滑动腔511内,减小稳定器占用的体积,利于稳定器的收纳。另外,本实施例中圆心与第三连接臂77轴心重合,如此,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处于不同位置时,重心不会发生变化或变化极小,保证稳定器的正常运行。而正是由于调节过程中重心不变或变化极小,调节前若完成稳定器的调平,则在调节后无需再次进行稳定器的调平,简化稳定器的操作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臂6包括连接于第二电机2的第二固定臂61及连接于第三电机3的第二滑动臂62,第二固定臂61与第二滑动臂62滑动连接且第二固定臂61与第二滑动臂6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锁紧件63,如图1、图3所示。第二滑动臂62在第二固定臂61内滑动,或第二固定臂61在第二滑动臂62内滑动,即可实现第二连接臂6的伸缩。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发生相对滑动时,会带动第二电机2或第三电机3的位置跟随着变化,第二电机2或第三电机3的中心轴线位置也发生变化。因此,第二固定臂61与第二滑动臂62之间的相对滑动不仅可实现第二连接臂6的收缩,还可调整第二电机2或第三电机3中心轴线的位置,可实现正交模式和非正交模式的切换。在正交模式下,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及第三电机3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在非正交模式下,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及第三电机3的中心轴线可两两斜交,或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及第三电机3的中心轴线中的两组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臂61开设有可容第二滑动臂62滑动的第二滑动腔611;第二固定臂61设有第二定位孔612,第二滑动臂62设有第二定位槽孔621,第二锁紧件63穿接于第二定位孔612和第二定位槽孔621,如图8所示。在第二固定臂61内开设第二滑动腔611,相应地,第二滑动臂62加工为与第二滑动腔611相匹配的形状,如此,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加工便捷。当然,上述设置并不作为本实施例的限制性规定,其他如滑块滑轨能够实现第二滑动臂62与第二固定臂61之间连续滑动的滑动组件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滑动腔611也可设置在第二滑动臂62,相应地,将第二固定臂61的外形设置为与第二滑动臂62相匹配的形状。当设置第二滑动腔611时,第二锁紧件63可通过将第二滑动臂62的外壁面、第二固定臂61的内壁面或第二滑动臂62的内壁面、第二固定臂61的外壁面相互抵接实现第二滑动臂62和第二固定臂61两者之间的相对定位。当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套接滑动时,可将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的截面设置为方形,如此,当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套接时,可避免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之间相对转动对稳定器的工作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臂61与第二滑动臂62为圆心重合、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如图1、图3所示。如此设置,无论第二滑动臂62在第二固定臂61内如何滑动,第一连接臂5的圆心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的周长也设置为相等或近似相等,如此,第二滑动臂62可完全滑入第二固定臂61的第二滑动腔611内,减小稳定器占用的体积,利于稳定器的收纳。另外,本实施例中圆心与第三连接臂77轴心重合,如此,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处于不同位置时,重心不会发生变化或变化极小,保证稳定器的正常运行。而正是由于调节过程中重心不变或变化极小,调节前若完成稳定器的调平,则在调节后无需再次进行稳定器的调平,简化稳定器的操作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稳定器处于收纳状态时,第二连接臂6位于第一连接臂5内侧,且第二连接臂6与第一连接臂5的圆弧形结构同心,如图1、图2所示。在收纳状态下,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平行或近似平行设置,在减小稳定器占用体积的情况下,可避免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之间的相互干涉。无论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之间如何滑动、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之间如何滑动,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两者的圆心均可保持重合:在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处于伸长状态时,由于第一连接臂5与第二连接臂6为同心圆弧,两者之间的间距很小,可节约稳定器占用的体积;在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第二固定臂61和第二滑动臂62处于完全收缩时,第一连接臂5与第二连接臂6为同心圆弧,且第一连接臂5与第二连接臂6的长度缩短,稳定器占用的体积更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锁紧件53、第二锁紧件63均包括顺序连接的固定部531、连接部532及旋钮部533,连接部532穿接于第一定位孔512和第一定位槽孔521或穿接于第二定位孔612和第二定位槽孔621,旋钮部533与连接部532螺纹连接,如图6所示。对于第一锁紧件53,旋钮部533旋进连接部532时,在旋钮部533的挤压作用下,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之间抵紧,锁定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的相对位置;旋钮部533旋出连接部532时,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之间不再相互抵接,解除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之间的锁定。为了便于旋钮部533的旋转,本实施例可在旋钮部533的端部设置一字型或十字型或米字型操作孔534;为了避免挤压导致第一固定臂51或第一滑动臂52表面磨损,本实施例在旋钮部533与第一固定臂51或第一滑动臂52之间设有垫片535,垫片535的设置处理避免磨损外,还可增加旋钮部533与第一固定臂51或第一滑动臂52之间的接触摩擦力。上述第一锁紧件53的结构限定及原理描述同样适用于第二锁紧件6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具4包括固定块41、以及两组分别安装于固定块41两侧的夹块42,两组夹块42分别与固定块41弹性伸缩连接,使用时可使得两组夹块42相互远离,将拍摄装置放于两组夹块42和固定块41之间,松开夹块42,两组夹块42相互靠近夹持拍摄装置,如图5所示。为了加强夹持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可在夹块42背离固定块41的一端设置凸块43形成夹口,夹持时拍摄装置置于夹口内。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夹具4的具体结构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规定,其他能够稳定夹持拍摄装置的夹具4也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纳状态时,夹具4的夹口朝向远离第一连接臂5和第二连接臂6一侧,如此,可将拍摄装置和稳定器一起收纳,可简化收纳操作。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连接臂7为可伸缩的圆弧形结构。除第一连接臂5与第二连接臂6可伸缩外,本实施例的第三连接臂7与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类似,也设置为可伸缩的圆弧形结构,具体结构也可参考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设置为与第三电机3连接的第三固定臂和与夹具4连接的第三滑动臂,第三固定臂和第三滑动臂为圆心重合、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如此设置,无论第三滑动臂在第三固定臂内如何滑动,第一连接臂5的圆心位置始终保持不变。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臂和第三滑动臂的周长也设置为相等或近似相等,如此,第三滑动臂可完全滑入第三固定臂的第三滑动腔内,减小稳定器占用的体积,利于稳定器的收纳。本实施例中,在收纳状态下,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及第三连接臂7三者可为同心圆弧,减小稳定器的占用体积,及收纳时的外表规整便于使用者进行收纳保存。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具体内容中,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不矛盾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第二电机(2)、第三电机(3)、夹具(4)、第三连接臂(7)、可伸缩改变臂长的第一连接臂(5)及可伸缩改变臂长的第二连接臂(6),所述第一连接臂(5)连接于第一电机(1)和第二电机(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臂(6)连接于第二电机(2)和第三电机(3)之间,所述第三连接臂(7)连接于第三电机(3)和夹具(4)之间;第一电机(1)工作转动第一连接臂(5)、第二电机(2)工作转动第二连接臂(6)、第三电机(3)工作转动第三连接臂(7)至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第三连接臂(7)的对称面共面且第一连接臂(5)、第二连接臂(6)位于第二电机(2)轴线同侧时,切换稳定器至收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5)包括连接于第一电机(1)的第一固定臂(51)及连接于第二电机(2)的第一滑动臂(52),所述第一固定臂(51)与第一滑动臂(52)滑动连接且第一固定臂(51)和第一滑动臂(52)连接处设有第一锁紧件(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臂(51)开设有可容第一滑动臂(52)滑动的第一滑动腔(511);所述第一固定臂(51)设有第一定位孔(512),所述第一滑动臂(52)设有第一定位槽孔(521),所述第一锁紧件(53)穿接于第一定位孔(512)和第一定位槽孔(5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臂(51)与第一滑动臂(52)为圆心重合、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6)包括连接于第二电机(2)的第二固定臂(61)及连接于第三电机(3)的第二滑动臂(62),所述第二固定臂(61)与第二滑动臂(6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臂(61)与第二滑动臂(6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锁紧件(6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臂(61)开设有可容第二滑动臂(62)滑动的第二滑动腔(611);所述第二固定臂(61)设有第二定位孔(612),所述第二滑动臂(62)设有第二定位槽孔(621),所述第二锁紧件(63)穿接于第二定位孔(612)和第二定位槽孔(62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臂(61)与第二滑动臂(62)为圆心重合、半径相等的圆弧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稳定器处于收纳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臂(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臂(5)内侧,且第二连接臂(6)与第一连接臂(5)的圆弧形结构同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53)、第二锁紧件(63)均包括顺序连接的固定部(531)、连接部(532)及旋钮部(533),所述连接部(532)穿接于第一定位孔(512)和第一定位槽孔(521)或穿接于第二定位孔(612)和第二定位槽孔(621),所述旋钮部(533)与连接部(532)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收纳的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臂(7)为可伸缩的圆弧形结构。
CN202120491940.0U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Active CN215173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1940.0U CN215173723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91940.0U CN215173723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3723U true CN21517372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4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91940.0U Active CN215173723U (zh) 2021-03-08 2021-03-08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3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03375A1 (en) Gimbal
CN111758001B (zh) 可折叠的手持云台
KR100469765B1 (ko) 팬 헤드
CN111684196A (zh) 手持云台
US20220357640A1 (en) Photographing device support having auxiliary handle
US11442344B2 (en) Handheld head mount and clamp structure
US20220074544A1 (en) Foldable handheld gimbal
CN209622439U (zh) 手持云台
WO2020118511A1 (zh) 云台手柄和手持云台
CN215173723U (zh) 一种可收纳的稳定器
CN111699339B (zh) 手持云台
WO2021077462A1 (zh) 一种手持稳定器的夹座调节装置及手持稳定器
CN113188007B (zh) 一种稳定器用连接臂及具有其的拍摄装置用稳定器
CN216280153U (zh) 一种快拆结构及快拆支架
WO2021022393A1 (zh) 手持云台
US20210088176A1 (en) Ptz assembly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thereof
WO2022041575A1 (zh) 手持云台
CN215488748U (zh) 一种可切换操作模式的稳定器
CN218992903U (zh) 一种夹持装置和云台
CN216520568U (zh) 新型固定夹
CN218236901U (zh) 一种能够实现多角度展开的三脚架
CN113137554B (zh) 一种两轴云台
CN112984324B (zh) 云台
CN218992963U (zh) 摄影支撑架
CN211779802U (zh) 一种旋转折叠的两轴云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