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5712U -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5712U
CN215165712U CN202120848314.2U CN202120848314U CN215165712U CN 215165712 U CN215165712 U CN 215165712U CN 202120848314 U CN202120848314 U CN 202120848314U CN 215165712 U CN215165712 U CN 215165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pile
section
cross
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483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宇峰
黄泽
张祥
王俊
谢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our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483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5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5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5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抗滑桩,其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为三阶变截面结构,其上阶桩体和下阶桩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而中阶桩体的截面为方形,所述下阶桩体的截面圆内切于中阶桩体的方形截面,而所述上阶桩体的截面圆直径为所述下阶桩体的截面圆直径的0.7~0.8倍,所述上阶桩体在靠中阶桩体一侧侧边设置,且在所述上阶桩体的侧旁成型有钢条,所述钢条具有V形截面,钢条的V形截面夹角为40~70°的锐角,投影宽度与所述中阶桩体的边长一致,并在内侧顶靠于上阶桩体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有效优化抗滑桩的受力,提高工程面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应用于滑坡或边坡治理中的组合式抗滑桩。
背景技术
滑坡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地质现象,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滑坡防治研究已成为地质工程的热点。目前,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相比其他抗滑支挡结构,抗滑桩具有土方量开挖量小、工期短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抗滑措施。
一般认为,抗滑桩对滑坡体的加固作用是利用抗滑桩嵌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使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滑体推力传递到稳定的地层,从而增加滑体的稳定性。然而,现行的抗滑桩单桩设计中,桩体都是等截面直桩结构,未能充分考虑桩前后岩土体的综合作用及桩身弯矩和受力空间内的力的分布特征,当滑坡推力较大时,往往采用增大抗滑桩横截面或在桩的顶部增加锚索等方式提高抗滑桩自身的阻滑能力,达到平衡滑坡推力或坡土压力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土石方开挖和混凝土用量不必要地增加,使得相关工程量增大、治理成本增加,对于断面大、深度大、数量多、工期紧的抗滑桩工程,这种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尤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抗滑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为三阶变截面结构,其上阶桩体和下阶桩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而中阶桩体的截面为方形,所述下阶桩体的截面圆内切于中阶桩体的方形截面,而所述上阶桩体的截面圆直径为所述下阶桩体的截面圆直径的0.7~0.8倍,所述上阶桩体在靠中阶桩体一侧侧边设置,且在所述上阶桩体的侧旁成型有钢条,所述钢条具有V形截面,钢条的V形截面夹角为锐角,投影宽度与所述中阶桩体的边长一致,并在内侧顶靠于上阶桩体的表面。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钢条的V形截面夹角为40~70°,优选为55~65°。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钢条的投影宽度与所述中阶桩体的边长一致。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组合式抗滑桩为中空桩体,其桩内成型有连通上下的贯通槽,并在贯通槽中插装有补强钢管;所述上阶桩体与所述中阶桩体以及所述中阶桩体与所述下阶桩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补强钢管进行连接固定。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中阶桩体成型有一个燕尾槽结构,所述钢条在下部插装入到所述燕尾槽结构中来进行结构连接固定。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上阶桩体与所述中阶桩体以及所述中阶桩体与所述下阶桩体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中阶桩体高度为上阶桩体高度的1/2。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中阶桩体高度与下阶桩体高度一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桩体通过变截面桩体结构可在土体发生局部变形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桩前土体的抗压作用,有效改善桩身受力强度,降低桩身所受弯矩与剪力,提高抗弯能力,减小抗滑桩长度、截面尺寸及配筋量,提高抗滑桩的治理效果。
而在遇到土体松散度较高的情况下时可通过钢条的弹性回复力对流过两侧的土体进行压实,并提高密度以达到一个自流压实效果,而这种圆柱体上桩配合V形钢条的结构相对于传统单V形截面抗滑桩,其压实效果和抗冲击稳定性更好,能对滑坡体局部稳定性进行有效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桩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1、边坡;2、滑坡体;3、钢条;4、上阶桩体;5、中阶桩体;6、下阶桩体;7、补强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的一种组合式抗滑桩的较佳实施例的桩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组合式抗滑桩为三阶变截面结构,由水泥混凝土在模具内浇灌成型,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阶桩体4、中阶桩体5以及下阶桩体6,其中,上阶桩体4和下阶桩体6均为截面呈圆形的圆柱体结构,且上阶桩体4的截面圆直径为下阶桩体6截面圆直径的3/4。而中阶桩体5的截面为方形,下阶桩体6对应的截面圆内切于中阶桩体5的方形截面,而上阶桩体4的对应的截面圆顶靠与中阶桩体5的方形截面的一侧边中间位置。
述组合式抗滑桩为中空桩体,其桩内成型有连通上下的贯通槽,并在贯通槽中插装有补强钢管;所述上阶桩体与所述中阶桩体以及所述中阶桩体与所述下阶桩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补强钢管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在组合式抗滑桩中还设置有钢条3,该钢条3具有V形截面,该V形截面对应的截面夹角为65°,钢条3顶靠在上阶桩体4的柱体侧柱面上;且钢条3的投影宽度与中阶桩体5的边长一致。
而在另一实施例中,中阶桩体5对应钢条3的位置开有与钢条3相匹配的燕尾槽,钢条3通过燕尾槽插装在中阶桩体5上并顶靠于上阶桩体4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阶桩体1、中阶桩体2以及下阶桩体3的高度之比2:1:1,上阶桩体4与中阶桩体5以及中阶桩体5与下阶桩体6之间通过倒角过渡。同时,为了保证组合式抗滑桩整体安装、运输和存储的方便性,上阶桩体1、中阶桩体2以及下阶桩体3之间,通过插接槽来进行可拆卸连接结构,且在组合后的组合式抗滑桩中设置有一个偏心设置的贯通槽,该贯通槽上、下依次贯通上阶桩体1、中阶桩体2以及下阶桩体3,并在该贯通槽种插装有补强钢管7来进行连接固定和结构补强。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按照图1的样式将若干组合式抗滑桩并列装配,其下阶桩体6固定于边坡1中,施工完成后,桩体在滑体力的作用下,发生局部变形,桩前土体会在桩前滑面处的上阶桩体4位置处作用一个向上的反力,形成一个与滑坡推力作用弯矩方向相反的抵抗弯矩,从而提高抗滑桩抗弯能力,减小抗滑桩长度、优化了截面尺寸及配筋量。
若施工位置处土体松散度较高,利用上阶桩体4上的钢条3的V型截面结构进行压紧,松散的土体在流经钢条3的V型截面时,滑坡体2会越压越密以达到一个自流压实效果,并在滑坡体2的坡内形成拱效应,从而使滑坡体2局部稳定性得到加强,而滑坡体2内压紧部分的水分也会通过下阶桩体6之间的间隙迅速排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所述桩体为三阶变截面结构,其上阶桩体和下阶桩体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而中阶桩体的截面为方形,所述下阶桩体的截面圆内切于中阶桩体的方形截面,而所述上阶桩体的截面圆直径为所述下阶桩体的截面圆直径的0.7~0.8倍,所述上阶桩体在靠中阶桩体一侧侧边设置,且在所述上阶桩体的侧旁成型有钢条,所述钢条具有V形截面,钢条的V形截面夹角为40~70°的锐角,投影宽度与所述中阶桩体的边长一致,并在内侧顶靠于上阶桩体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的V形截面夹角为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抗滑桩为中空桩体,其桩内成型有连通上下的贯通槽,并在贯通槽中插装有补强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阶桩体与所述中阶桩体以及所述中阶桩体与所述下阶桩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并通过补强钢管进行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阶桩体成型有一个燕尾槽结构,所述钢条在下部插装入到所述燕尾槽结构中来进行结构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阶桩体与所述中阶桩体以及所述中阶桩体与所述下阶桩体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阶桩体的高度为上阶桩体的高度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阶桩体的高度与下阶桩体的高度一致。
CN202120848314.2U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Active CN215165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8314.2U CN215165712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48314.2U CN215165712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5712U true CN21516571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2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48314.2U Active CN215165712U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5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0750A (zh) * 2022-04-29 2022-07-26 新疆工程学院 一种黄土滑坡治理用抗滑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0750A (zh) * 2022-04-29 2022-07-26 新疆工程学院 一种黄土滑坡治理用抗滑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13416U (zh) 一种排水抗滑桩
CN106245629B (zh) 一种山区阻滑抗拔桩及其设计方法
CN201390968Y (zh) 岩土边坡微型桩抗滑构造
CN111021376A (zh) 深层滑坡治理的立体框架桩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02595731U (zh) 具有高承载力并方便施工的多级扩底桩
CN215165712U (zh) 一种组合式抗滑桩
CN101935995A (zh) 堆石混凝土和胶凝砂砾石复合材料坝及其设计与施工方法
CN109537588B (zh) 一种新型实用锚杆桩
CN208328666U (zh) 一种带锚杆的扩大基础座板式桥台结构
CN205296186U (zh) 一种边坡抗滑支挡结构
CN209066456U (zh) 打入预应力超强混凝土管桩护壁式小型组合抗滑桩结构
CN110258526A (zh) 预制式地下连续墙以及施工地下室外墙和楼板的方法
CN104895090B (zh) 一种组合式梯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506385U (zh) 一种桩基挡墙结构
CN105544565A (zh) 一种边坡抗滑支挡结构
CN103206221B (zh) 大跨度重荷载推力拱式明洞结构
CN209538212U (zh) 一种抗水平位移根式组合挡土结构
CN113279374A (zh) 一种堆石坝顶部抗震防浪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882425A (zh) 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挖孔基础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205977B (zh) 组合板式复合抗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CN201567574U (zh) 预应力锚固锚墩坡面加固及固定结构
CN202124857U (zh) 一种劈裂桩
RU71126U1 (ru) Дорожная насыпь с подпорной стенкой
CN215594090U (zh) 一种适应高挡墙的混凝土扩大基础
CN214460560U (zh) 一种地基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