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0448U - 起重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起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0448U
CN215160448U CN202120349958.7U CN202120349958U CN215160448U CN 215160448 U CN215160448 U CN 215160448U CN 202120349958 U CN202120349958 U CN 202120349958U CN 215160448 U CN215160448 U CN 2151604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
super
support body
counterweight
hoi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99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扶锋阳
肖春良
李自军
张玉柱
武鼎超
沈昌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99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04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04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04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起重设备,其中,所述起重设备包括转台(10)、桅杆(20)、超起装置(30)和支撑装置(40),所述超起装置包括超起桅杆(31),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41)和连接件(42),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超起桅杆铰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超起桅杆,以与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超起桅杆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转台接触。当不起吊或吊重较轻时,超起配重的重量可以通过支撑装置传递到转台上,从而保持超起配重不落地,可以适于更多工作场合且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起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具体地涉及起重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起重设备在超起工况下,在通过超起配重进行起吊作业时可以保证桅杆与超起桅杆间拉板拉紧,但由于桅杆与超起桅杆间拉板只能承拉不能承压,当吊重卸载后,为避免过载失效,必须将超起配重落地。因此,在不起吊时,一方面需要起重机后方必须有地面支撑超起配重,使得作业场地受限,需要频繁将超起配重落地,另一方面每个工作循环完成后都需要拆卸、码放超起配重,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超起配重在不起吊或吊重较轻时需要落地问题,提供一种起重设备,该起重设备能够使得超起配重保持不落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其中,所述起重设备包括转台、桅杆、超起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超起装置包括超起桅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与所述超起桅杆铰接,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与所述超起桅杆,以与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超起桅杆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转台接触。
可选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桁架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主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超起桅杆的顶部或中部。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点和第二安装点与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超起桅杆中的一者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点与支撑主体和所述超起桅杆中的另一者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彼此呈角度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斜杆。
可选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沿所述支撑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节段,所述连接件连接于其中两个所述节段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转台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主体的另一端转动接触的接触槽。
可选的,所述起重设备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超起装置的配重与所述转台之间的距离的超起配重变幅装置。
可选的,所述超起配重变幅装置包括变幅折臂和伸缩缸,所述变幅折臂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桅杆和连接于所述超起装置的配重的拉板,所述伸缩缸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变幅折臂和所述桅杆。
可选的,所述起重设备为履带式起重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不起吊或吊重较轻时,超起配重的重量可以通过支撑装置传递到转台上,从而保持超起配重不落地。因此,通过使超起配重始终不落地,可以适于更多工作场合且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起重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起重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撑主体与转台在非悬浮工况下的位置关系;
图3是图1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台;10a、接触座;11、接触槽;20、桅杆;30、超起装置;31、超起桅杆;32、配重;33、拉板;34、超起桅杆防后倾杆;40、支撑装置;41、支撑主体;411、节段;42、连接件;421、第一连杆;422、第二连杆;423、斜杆;50、超起配重变幅装置;51、变幅折臂;52、伸缩缸;60、前臂;S1、第一拉板;S2、第二拉板;L、主变幅钢丝绳;P、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一种起重设备,其中,所述起重设备包括转台10、桅杆20、超起装置30和支撑装置40,所述超起装置30包括超起桅杆31,所述支撑装置40包括支撑主体41和连接件42,所述支撑主体41的一端与所述超起桅杆31铰接,所述连接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主体41与所述超起桅杆31,以与所述支撑主体41与所述超起桅杆31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主体41的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转台10接触。
使用本申请的起重设备,当不起吊或吊重较轻时,超起装置30的配重32的重量可以通过支撑装置40传递到转台10上,从而保持超起装置30的配重32不落地。因此,通过使配重32始终不落地(即悬浮),可以适于更多工作场合且提高效率。
其中,所述连接件42与所述支撑主体41和所述超起桅杆31形成三角形结构,能够稳定地使支撑装置40将配重32的重量传递到转台10。
本申请中,支撑装置40可以为各种适当形式,只要能够根据需要承压即可。例如,在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0可以包括桁架结构。可选的,支撑装置40也可以为梯架结构。
此外,根据支撑装置40连接超起桅杆31的位置,可以选用不同长度的支撑装置40。为此,可以将支撑装置40设置为能够改变长度,例如支撑装置40可以为能够伸缩的形式。优选地,为便于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0可以包括沿所述支撑装置40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节段41,以根据所需的长度选取相应数量的节段41。其中,相邻节段41之间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固定,例如卡接或通过销轴固定。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节段41可以通过销轴固定连接。
另外,支撑装置40可以连接于超起桅杆31的适当位置,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装置40可以连接于超起桅杆31的顶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40也可以连接于所述超起桅杆31的中部。
在通过支撑装置40传递载荷的情况下,支撑主体41和连接件42均承压,为使连接件42稳定地承压,所述连接件42可以包括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所述连接件42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点和第二安装点与所述支撑主体41和所述超起桅杆31中的一者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点与支撑主体41和所述超起桅杆31中的另一者连接。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2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点和第二安装点与所述超起桅杆31连接并通过第三安装点与支撑主体41连接。
为便于形成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连接件42可以形成类似三角形的结构。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42可以包括彼此呈角度的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之间的斜杆423。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的彼此远离的端分别可以作为第一安装点和第二安装点,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的彼此靠近的端可以相互连接以作为第三安装点。斜杆423可以设置多个,以加强连接件42的整体结构强度。
连接件4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连接在支撑主体41和超起桅杆31各自的中部位置。在支撑主体41具有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节段411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42可以连接于其中两个所述节段411的连接处。
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超起桅杆31等部件绕转台10的枢转,为便于在转动过程中提供支撑且避免支撑主体41的转动导致与其接触的部件磨损,所述转台10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主体41的另一端转动接触的接触槽11。优选地,接触槽11可以为弧形(例如可以在转台10上设置具有弧形接触槽11的接触座10a),支撑主体41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与接触槽11接触的销轴P,当吊重的重量较小或处于非起吊时,超起配重32的一部分重量用于平衡吊重,此时支撑主体41承压并与转台10通过接触槽11形成半铰接式接触,以将压力传递给转台10,使得超起配重32仍然不落地(即悬浮)。
并且,可以将支撑主体41设置为使得其另一端仅在悬浮工况下与转台10接触,而在吊重较大的非悬浮工况下不与转台10接触,如图2所示。这可以通过调整超起桅杆31的角度来实现。
其中,当处于不同吊重的工况下,需要调整配重32与转台10所在的主机位置的距离(例如,在吊重较大的情况下,配重32与转台10间距较远,如图1中左侧虚线所示;在吊重较小的情况下,配重32悬浮,配重32与转台10间距较近,如图1中右侧虚线所示)。为此,所述起重设备可以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超起装置30的配重32与所述转台10之间的距离的超起配重变幅装置50。
目前,大多数超起配重变幅装置均包括彼此铰接的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以及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第一折臂和第二折臂的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折臂的末端铰接于所述转台10,所述第二折臂的末端铰接于连接超起装置30的所述配重32的拉板33。通过第一伸缩缸可以使第一折臂相对于第二折臂以及第二折臂相对于转台转动,以调节配重32与转台10之间的位置。但这种超起配重变幅装置结构过于复杂。
优选地,本申请中,所述超起配重变幅装置50包括变幅折臂51和伸缩缸52,所述变幅折臂5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桅杆20和连接于所述超起装置30的配重32的拉板33,所述伸缩缸5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变幅折臂51和所述桅杆20。其中,桅杆20替代了第二折臂,可以仅适用一个变幅折臂51,减少了折臂数量,节约了成本。
与现有技术类似,本申请的起重设备还包括前臂60、超起桅杆防后倾杆34以及连接前臂60与超起桅杆31的钢丝绳等,超起装置30、桅杆20与转台10、前臂60等部件的连接也与现有技术相同,超起桅杆31与桅杆20之间通过第一拉板S1连接,桅杆20与转台10之间通过第二拉板S2连接,主变幅钢丝绳L从转台10穿出,与桅杆20连接。
本申请的起重设备可以是各种具备超起工况的起重设备,例如,所述起重设备可以为履带式起重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本申请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设备包括转台(10)、桅杆(20)、超起装置(30)和支撑装置(40),所述超起装置(30)包括超起桅杆(31),所述支撑装置(40)包括支撑主体(41)和连接件(42),所述支撑主体(41)的一端与所述超起桅杆(31)铰接,所述连接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主体(41)与所述超起桅杆(31),以与所述支撑主体(41)和所述超起桅杆(31)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支撑主体(41)的另一端设置为能够与所述转台(1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41)包括桁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超起桅杆(31)的顶部或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2)包括呈三角形布置的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所述连接件(42)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点和第二安装点与所述支撑主体(41)和所述超起桅杆(31)中的一者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点与支撑主体(41)和所述超起桅杆(31)中的另一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2)包括彼此呈角度的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421)和第二连杆(422)之间的斜杆(4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41) 包括沿所述支撑主体(41)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节段(411),所述连接件(42)连接于其中两个所述节段(411)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10)设置有与所述支撑主体(41)的另一端转动接触的接触槽(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设备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超起装置(30)的配重(32)与所述转台(10)之间的距离的超起配重变幅装置(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起配重变幅装置(50)包括变幅折臂(51)和伸缩缸(52),所述变幅折臂(5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桅杆(20)和连接于所述超起装置(30)的配重(32)的拉板(33),所述伸缩缸(5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变幅折臂(51)和所述桅杆(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设备为履带式起重机。
CN202120349958.7U 2021-02-05 2021-02-05 起重设备 Active CN2151604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958.7U CN215160448U (zh) 2021-02-05 2021-02-05 起重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9958.7U CN215160448U (zh) 2021-02-05 2021-02-05 起重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0448U true CN215160448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0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9958.7U Active CN215160448U (zh) 2021-02-05 2021-02-05 起重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04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46289B1 (en) Crane with boom raising assist structure
EP2492235B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a mobile lift crane
KR20080096392A (ko) 대-용량 이동식 리프트 크레인을 위한 마스트 상승 구조물및 방법
JP5580975B2 (ja) クレーンブームの起立方法
EP2253575B1 (en) Crane backstay spreader
CN102303821A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CN202296907U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JPH0245274Y2 (zh)
CN215160448U (zh) 起重设备
JP2002507530A (ja) リングリフトクレーン
CN216444902U (zh) 新型转台可折叠式起重机
CN214495494U (zh) 起重设备
CN111137796A (zh) 一种新型臂架起重机
CN215249188U (zh) 起重设备
JP2017137171A (ja) クレーン、およびクレーンのブーム取付方法
CN212246016U (zh) 一种起重机的副臂前支架装置
CN112938780B (zh) 起重设备
CN211971573U (zh) 一种双臂塔吊
CN114572866A (zh) 起重机
CN113501447A (zh) 起重机和起重机的主臂的起臂方法
JP6984395B2 (ja) クレーン及びクレーン組み立て方法
CN216662290U (zh) 臂架系统及起重机
CN219585696U (zh) 可带载升降的机械臂
CN215666804U (zh) 超起机构、起重装置及作业机械
CN219058344U (zh) 布料装置及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