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60350U -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60350U
CN215160350U CN202121706967.3U CN202121706967U CN215160350U CN 215160350 U CN215160350 U CN 215160350U CN 202121706967 U CN202121706967 U CN 202121706967U CN 215160350 U CN215160350 U CN 215160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slot construction
gate slot
construction device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69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智祥
郑顺祥
彭鹏
赵凯
黄宏志
冯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lang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lang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lang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lang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69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60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60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60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方向的对应一侧;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滚动组件和拉索,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驱动部件均用于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所述驱动部件通过对应的所述拉索绕过对应的所述滚动组件并连接对应的吊点,所述驱动部件能够收短和放长所述拉索,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吊点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的上方。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成本低,且操作方便,能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门槽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需要施工闸门和用于安置闸门的门槽。在采用施工装置施工门槽时,需要从下向上不断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筑,混凝土仓面会不断升高,直到达到门槽施工装置的顶部,门槽施工装置也需要升高,才能够继续施工门槽。
现有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方式有:一是通过大型起重设备去提升门槽施工装置,因门槽施工部位的起重资源较少,且门槽施工装置较重,通过这种方式会浪费大量起重资源,且吊装十分不便;二是通过千斤顶来对门槽施工装置进行顶升,但当门槽施工装置提升的高度较高时,现有通过千斤顶顶升的方式需要不断向上吊装千斤顶,并将千斤顶固定安装在指定高度上,其操作方式和升降方式比较复杂,每次提升的行程短、速度慢,且需要占用大量的现场施工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对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方式存在:占用有限的起重资源、安装复杂和升降方式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方向的对应一侧;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滚动组件和拉索,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驱动部件均用于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所述驱动部件通过对应的所述拉索绕过对应的所述滚动组件并连接对应的吊点,所述驱动部件能够收短和放长所述拉索,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吊点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的上方。
闸门施工时,需要对闸门左右两侧的门槽进行施工,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两侧用于对应施工闸门左右两侧的门槽。本方案的自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两侧各自通过至少一个提升装置进行提升,门槽施工装置的左侧和右侧的提升装置的数量和位置分别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便来保证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两侧能够同时受力而平衡的向上提升。
本方案中,吊点可以是已浇筑门槽上的金属结构埋件,如门槽轨道等,也可以是已浇筑门槽的混凝土,或者是环境四周高于滚动组件且具有固定能力的点。拉索绕过所述滚动组件且其两端分别是吊点和驱动部件,滚动组件与拉索之间无相对位移,能够避免拉索受摩擦严重而损坏,且采用滚动组件,能够提高提升装置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的稳定性。当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来收紧所述拉索的时候,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吊点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的上方,驱动部件作为动力部件为拉索提供收紧力时,拉索向驱动部件的方向收短,且吊点位置不变,使得拉索会对滚动组件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拉索与滚动组件的接触点会不断升高,即滚动组件会上升,进而带动门槽施工装置的上升;因拉索与滚动组件的接触较为稳定,使得滚动组件的上升较为平稳,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的稳定性;且驱动部件位于门槽施工装置上,也会跟随门槽施工装置一起上升;当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因驱动部件始终高于滚动组件,无需单独通过吊装设备将驱动部件给吊装至指定高度,只需要更换吊点,再次使吊点的高度高于滚动组件,便可以再次提升门槽施工装置,这种操作十分简便,使得门槽施工装置能够随着门槽的向上施工而逐渐提升,且门槽施工装置上升时比较稳定,满足门槽分段向上施工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成本低,且操作方便,能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特别针对于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其操作非常便捷,施工速度快,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吊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驱动部件会提供一个动力点,吊点为一个受力点,滚动组件会提供一个滚动面,通过将上述三者设置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使得拉索在绕滚动组件的滚动面并两端分别连接于驱动部件和吊点后,拉索整体会为位于竖直平面内,使得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更加稳定和安全。
优选的,所述滚动组件为滑轮、内外套筒或内外钢管。
内外套筒是指的内外套设的两个套筒,外套筒能够绕内套筒转动;内外钢管是指内外套设的两个钢管,外钢管能够绕内钢管转动。采用上述滚动组件,其摩擦力小,且便于加工,能够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在提供相同动力的前提下,其体积小,有利于安装在门槽施工装置上,且便于跟随门槽施工装置一同提升。
优选的,所述拉索为钢绳或链条,强度大,有利于门槽施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当拉索为链条时,滚动组件优选链轮式滑轮。
优选的,所述吊点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用于焊接于已浇筑的门槽的门槽轨道上,所述拉索连接所述吊耳;
或所述吊点包括所述门槽的已浇筑混凝土的外露钢筋,所述拉索上设有卸扣,所述卸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露钢筋上;
或所述吊点为预埋在已浇筑混凝土内的定位锥。
外露钢筋包括已浇筑混凝土仓面预留的钢筋等。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将钢索和吊点连接,且连接后使得吊点能够较好的为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提供受力。
一种门槽施工系统,包括门槽施工装置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
本方案的门槽施工系统,通过在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并根据门槽施工装置所需提升的高度在已施工的门槽上选择高于滚动组件的吊点,通过拉索绕过门槽施工装置上的滚动组件并两端分别连接驱动部件和吊点,便能够稳定的同时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无需对驱动部件单独提升,其操作方便,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效率,缩短提升周期,降低提升成本。本方案的门槽施工系统,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利于采用门槽施工装置施工门槽。
优选的,所述门槽施工装置包括两个立柱和若干个连接横梁,两个所述立柱分别对应于左右两侧的所述门槽,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横梁连接;
所述滚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下部,所述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部。
门槽施工装置采用两个立柱和若干连接横梁组装的结构,便于加工,且其结构稳定,便于施工门槽。通过上述布置方式在立柱上布置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滚动组件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
所述驱动部件在所述立柱的顶部的水平位置能够调整,所述滚动组件在所述立柱的底部的水平位置能够调整。将驱动部件设于立柱的顶部、滚动组件设于立柱的底部,提高驱动部件和滚动组件之间的间距,能够进一步提高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的稳定性。通过调整滚动组件位于所述立柱的底部的水平位置、调整驱动部件位于所述立柱的顶部的水平位置,使得调整位置后驱动部件和滚动组件能够更好配合吊点使用,使得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门槽施工时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滚动组件、驱动部件的调整水平位置的方式可以是拆卸下来后重新安装、或者采用滑动连接等方式实现。
优选的,所述立柱顶部滑动连接有顶部吊梁,所述顶部吊梁沿所述立柱的上下游方向或左右方向设置,所述顶部吊梁能够在所述立柱上固定,所述驱动部件沿所述顶部吊梁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顶部吊梁,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在所述顶部吊梁上固定;
所述立柱底部滑动连接有底部吊梁,所述底部吊梁的设置方向与所述顶部吊梁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底部吊梁能够在所述立柱上固定,所述滚动组件沿所述底部吊梁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吊梁,所述滚动组件能够在所述底部吊梁上固定。
立柱的上下游方向指的是闸门的上下游方向,立柱的左右方向是指闸门的宽度方向。顶部吊梁沿所述立柱的上下游方向或左右方向设置,便于顶部吊梁滑动连接在立柱的顶部,且便于驱动部件、滚动组件和吊点的布设。通过上述设置,顶部吊梁的滑动方向和驱动部件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形成一个坐标系,通过滑动顶部吊梁和驱动部件,使得能够调整驱动部件在立柱顶面的水平位置,且调整后的驱动部件能够固定在调整后的位置上,使得驱动部件能够稳定使用,固定的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底部吊梁的滑动方向和滚动组件的滑动方向也是垂直的,形成一个坐标系,且底部吊梁的设置方向与顶部吊梁的设置方向相同,即同立柱的上下游方向设置,或同立柱的左右方向设置,通过滑动底部吊梁和滚动组件,使得能够调整滚动组件在立柱底面的水平位置,且调整后的滚动组件能够固定在调整后的位置上,使得滚动组件能够稳定使用,固定的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便于顶部吊梁、驱动部件、底部吊梁、滚动组件的移动,使得调整位置后驱动部件和滚动组件能够更好配合吊点使用,使得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门槽施工时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
优选的,所述顶部吊梁上套设有若干挂环,所述挂环能够沿所述顶部吊梁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挂环能够在所述顶部吊梁上固定,所述驱动部件挂接在所述挂环上。
采用挂环来挂接驱动部件的方式,方便驱动部件的安装和拆卸。通过在所述顶部吊梁滑动再固定所述挂环,再将驱动部件挂接在挂环上,能够便于调整驱动部件在顶部吊梁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滚动组件为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底部吊梁,所述滑轮的滑轮轴能够在水平方向转动。
采用滑轮作为滚动组件,滑轮具有滚动面,其滚动面两侧具有限位,能够有效的对拉索进行限位,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的稳定性。通过使滑轮在底部吊梁上滑动,能够调整滑轮位于所述立柱的底部的水平位置,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吊点、提升机构实现对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在安装自提升机构时,因为门槽和门槽施工装置的尺寸等因素,可能导致无法将吊点和驱动部件设置为与滑轮的滚动面适配设置,使得拉索绕过滑轮并被拉紧时无法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这使得自提升机构难以正常使用。通过让滑轮的滑轮轴在水平方向转动,使得所述滑轮的滑轮面能够在底部吊梁上水平转动,改变其滚动面所处角度,以此来适应吊点和驱动部件能够安装的位置,使拉索绕过滑轮并被拉紧时能够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使得自提升机构能够正常使用。
优选的,每个所述立柱通过两个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每个所述立柱对应的两个所述提升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立柱的上下游两侧。立柱的上下游两侧对应于门槽的上下游内侧,也对应于闸门的上下游两侧。通过上述设置,在每个立柱的上下游两侧设置提升装置来提升,一是避免对门槽施工装置施工门槽时的干扰,二是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门槽施工装置的自提升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进行提升,自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提升步骤:
S1、安装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将所述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拉索和对应的吊点连接;
S2、同步使用所有所述驱动部件收短所有拉索,使门槽施工装置提升至预设高度,实现所述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
在步骤S1中,安装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结构,在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驱动部件和滚动组件,在已浇筑的门槽上选取吊点或施工吊点,通过拉索绕过滚动组件的滚动面将驱动部件和吊点连接,拉索可以为驱动部件自带的,也可以是连接在驱动部件上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通过同步操控所有驱动部件收缩所有拉索,使得所有拉索被对应的驱动部件不断收短,拉索通过滚动组件对门槽施工装置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使得门槽施工装置左右两侧平稳的向上提升。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槽施工装置的自提升方法,其采用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操作简单、提升稳定、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
优选的,当所述门槽施工装置需要进行下一段提升时,将所述拉索绕过对应的滚动组件、并将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件和下一段提升对应的吊点连接,然后重复所述步骤S2。
当一次提升无法使门槽施工装置完成对门槽的施工时,则需要分段提升。施工了当前门槽施工装置所在高度能够施工的门槽节段后,如果还需要提升门槽施工装置,则使拉索一端连接驱动部件、另一端重新连接在更高处选择的下一段提升的吊点,便可以再次提升门槽施工装置。针对于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门槽施工装置施工门槽后,已浇筑的门槽顶面会升高,使得能够选择更高的吊点,其无需采用其它设备来升高驱动部件,只需将将拉索连接于更高处的吊点,便可以不断提升门槽施工装置,其操作非常便捷,极大的提高了提升效率、缩短了提升周期、并降低了提升成本。
优选的,将所有所述拉索逐个连接下一段提升对应的吊点。
在进行下一段提升前,拆除其中一个拉索与上一段提升的吊点连接时,由剩余未拆除的拉索借助吊点为门槽施工装置受力,将该拉索与下一段提升的吊点连接并形成受力后,再拆除下一个拉索与其对应的上一段提升的吊点。通过上述方式,无需对门槽施工装置安装其它固定装置,也能够在保证门槽施工装置稳定的情况下,让所有拉索逐个连接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使得下一段提升可以进行,这种方式简单、快捷且稳定。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门槽施工装置提升至预设高度后,将所述门槽施工装置固定于已施工门槽。
本方案中,门槽施工装置提升到指定高度后,先对对门槽施工装置进行固定,使得能够稳定、安全的施工门槽。采用先用固定装置将门槽施工装置固定在已浇筑的门槽上,然后拆除所有所述拉索与上一段提升的对应吊点的连接,并将所有所述拉索连接在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且因为先对门槽施工装置进行固定,故在提升门槽施工装置前需要解除固定。上述方式也能够实现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且其更加稳定,还能够避免对门槽施工的干扰。将所有所述拉索连接在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时,可以逐个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中,同步使用所有所述驱动部件收短所有拉索前,还包括步骤:拆除对所述门槽施工装置的固定。
门槽施工装置在施工底槛上的第一节门槽节段时需要进行固定,故在提升门槽施工装置前,需要拆除对门槽施工装置的固定;拆除固定后,门槽施工装置的承载依靠吊点、拉索和驱动部件来实现。前一段提升中,门槽施工装置提升至预设高度后,将所述门槽施工装置固定于已施工门槽;当所述门槽施工装置需要进行下一段提升时,将所述拉索绕过对应的滚动组件、并将所述拉索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件和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连接,在同步使用所有所述驱动部件收短所有拉索前,还包括步骤:拆除对所述门槽施工装置的固定,拆除后门槽施工装置的承载依靠吊点、拉索和驱动部件来实现。
优选的,在拆除对所述门槽施工装置的固定前,若拉索处于松弛状态,则还包括拉索张紧步骤:通过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件使对应的所述拉索张紧。
在拆除门槽施工装置的固定前,若拉索处于松弛状态,将拉索张紧,替代门槽施工装置的固定,为门槽施工装置承载,保证拆除门槽施工装置的固定时的安全性,且有利于后续通过操控驱动部件收缩对应的拉索来快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方便,能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特别针对于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其操作非常便捷,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
2、本方案的门槽施工系统,通过在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并在已施工的门槽上选择吊点,通过拉索绕过门槽施工装置上的滚动组件并两端分别连接驱动部件和吊点,在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的同时,能够带着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一起提升,无需对驱动部件单独提升,其操作方便,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效率,缩短提升周期,降低提升成本。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利于门槽施工。
3、本实用新型所述门槽施工装置的自提升方法,其采用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安全、高效、周期短,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布置俯视图;
图2是图1中圆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布置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有顶部吊梁、滑动组件等结构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有顶部吊梁、滑动组件等结构时的正视图;
图8是实施例1中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有顶部吊梁、滑动组件等结构时的俯视图;
图9是实施例1中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有顶部吊梁、滑动组件等结构时的侧视图。
图标:1-驱动部件;2-滚动组件;3-吊点;4-拉索;5-门槽施工装置;51-立柱;52-连接横梁;511-顶部吊梁;512-挂环;513-底部吊梁;6-门槽;61-外露钢筋;62-门槽第一侧面;63-门槽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参见图1-9,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的左右方向的对应一侧;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件1、滚动组件2和拉索4,所述滚动组件2和所述驱动部件1均用于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所述驱动部件1通过对应的所述拉索4绕过对应的所述滚动组件2并连接对应的吊点3,所述驱动部件1能够收短和放长所述拉索4,所述驱动部件1和所述吊点3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2的上方。
闸门施工时,需要对闸门左右两侧的门槽6进行施工,门槽施工装置5的左右两侧用于对应施工闸门左右两侧的门槽6,如图1中的左右两侧。本方案的自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门槽施工装置5的左右两侧各自至少通过一个提升装置进行提升,以此来保证门槽施工装置5的左右两侧能够同时受力而平衡的向上提升,且门槽施工装置5的左侧和右侧的提升装置的数量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槽施工系统,包括门槽施工装置5和上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门槽施工装置5能够稳定提升,如图1-3所示。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包括两个立柱51和若干个连接横梁52,两个所述立柱51分别对应于左右两侧的所述门槽6,两个所述立柱5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横梁52连接;门槽施工装置5采用两个立柱51和若干连接横梁52组装的结构,便于加工,且其结构稳定,便于施工门槽6;每个所述立柱51通过两个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每个所述立柱51对应的两个所述提升装置对称设于所述立柱51的上下游两侧。立柱51的上下游两侧对应于门槽6的上下游内侧,即门槽6的上下游的门槽第二侧面63,也对应于闸门的上下游两侧。通过上述设置,在每个立柱51的上下游两侧设置提升装置来提升,一是避免对门槽施工装置5施工门槽6时的干扰,二是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5的提升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每个立柱51的上下游两侧的提升装置的吊点3可以均设置在门槽第一侧面62,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上下游的门槽第二侧面63上;本实施例中,每个立柱51的上下游两侧的提升装置的吊点3分别位于上下游两个门槽第二侧面63上,避免上下游两个提升装置相互之间存在干扰。
本方案中,拉索4绕过所述滚动组件2且其两端分别是吊点3和驱动部件1,滚动组件2与拉索4之间无相对位移,如滑轮、内外套筒或内外钢管等结构,能够为拉索4提供接触的滚动面,避免拉索4受摩擦严重而损坏。所述驱动部件1为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其体积小,动力足,有利于在门槽施工装置5上设置,其能够实现拉索4的收短,拉索4可以为其自身结构,也可以为连接在驱动部件1上的结构,拉索4可以采用钢绳或链条等,钢绳一般选择防转钢绳,即不旋转钢绳。
本方案中,所述吊点3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焊接于已浇筑的门槽6的门槽轨道上,所述拉索4连接所述吊耳,如图3中右侧所示;或所述吊点3包括所述门槽6的已浇筑混凝土的外露钢筋61,所述拉索4上设有卸扣,所述卸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露钢筋61上,如图3左侧所示,外露钢筋61包括混凝土仓面预留的钢筋等;或所述吊点3为预埋在已浇筑混凝土内的定位锥。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将钢索和吊点3连接,且连接后使得吊点3能够较好的为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时提供受力。图3中左右两侧选择的吊点3方式可以互换,也可以左右两侧都选择吊耳焊接于所述门槽6的门槽轨道上、或左右两侧都选择通过卸扣固定连接所述外露钢筋61的方式。
当通过所述驱动部件1来收短所述拉索4的时候,驱动部件1作为主动施力点向拉索4施加远离滚动组件2的作用力,此时,滚动组件2滚动,拉索4朝向所述驱动部件1不断收短,而所述吊点3作为被动施力点向其靠近的拉索4端部施加远离滚动组件2的作用力,因所述驱动部件1和所述吊点3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2的上方,使得驱动部件1和吊点3能够通过拉索4对滚动组件2提供向上的作用力。因驱动部件1和滚动组件2均位于门槽施工装置5上,随门槽施工装置5移动而移动,使得滚动组件2、该提升装置所提升的门槽施工装置5对应侧、驱动部件1一同上升。门槽施工装置5对应侧能够上升的高度是吊点3和滚动组件2的高度差,根据实际需要提升的高度,可以布置吊点3的位置、滚动组件2的位置,来调整单次提升的最大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动组件2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下部,所述驱动部件1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上部;
所述吊点3与所述驱动部件1的初始位置等高,或所述吊点3位于所述驱动部件1的初始位置下方0.5-1m范围内,如图3,图3中驱动部件1和吊点3的相对位置的高度差只用于示意。通过上述布置方式布置立柱51、吊点3和驱动部件1,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时的稳定性,且能够提高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单次能够提升的最大提升高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3-9所示,所述驱动部件1连接所述立柱51的顶部,所述滚动组件2连接所述立柱51的底部,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时的稳定性。且所述驱动部件1能够调整其在所述立柱51的顶部的水平位置;所述滚动组件2能够调整其在所述立柱51的底部的水平位置,使得调整位置后驱动部件1和滚动组件2能够更好配合吊点3使用,使得门槽施工装置5的自提升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门槽6施工时门槽施工装置5的提升。调整后,使所述驱动部件1、所述滚动组件2和所述吊点3位于同一平面内,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时更加稳定。其中,滚动组件2、驱动部件1的调整水平位置的方式可以是拆卸下来后重新安装、或者采用滑动连接等方式实现。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51顶部滑动连接有顶部吊梁511,所述立柱51底部滑动连接有底部吊梁513,顶部吊梁511和底部吊梁513的设置方向应该保持一致,且可以在立柱51的任一方向设置,只要能够实现与立柱51滑动连接即可。作为优选,所述顶部吊梁511沿所述立柱51的上下游方向或左右方向设置,所述顶部吊梁511能够在所述立柱51上固定,所述驱动部件1沿所述顶部吊梁51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顶部吊梁511,所述驱动部件1能够在所述顶部吊梁511上固定;所述底部吊梁513能够在所述立柱51上固定,所述滚动组件2沿所述底部吊梁513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吊梁513,所述滚动组件2能够在所述底部吊梁513上固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立柱51包括四根竖梁和若干横梁,每四个横梁在一个高度形成一个矩形框架,若干横梁形成的若干矩形框架在竖梁的不同高度下将四根竖梁连接起来。所述立柱51顶部具有两个顶部吊梁511,进一步优选,两个顶部吊梁511平行设置于门槽施工装置5的上下游两侧,所述顶部吊梁511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顶部,所述顶部吊梁511能够沿垂直于所述顶部吊梁511的方向滑动,所述顶部吊梁511能够在所述立柱51的顶部固定。具体的,顶部吊梁511两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滑框,滑框上设有固定螺栓,滑框套设于立柱51顶部的横梁上,滑框能够带动顶部吊梁511沿立柱51顶部的横梁滑动,调整顶部吊梁511的水平位置,调整后,通过固定螺栓能够将滑框锁紧,使得滑框无法在立柱51顶部的横梁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1沿所述顶部吊梁51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顶部吊梁511,所述驱动部件1能够在所述顶部吊梁511上固定。具体的,所述顶部吊梁511上套设有若干挂环512,所述挂环512能够沿所述顶部吊梁511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所述挂环512能够在所述顶部吊梁511上通过螺栓固定,所述驱动部件1挂接在所述挂环512上,驱动部件1挂接于挂环512的部位与挂环512的尺寸相适配,使得能够保证驱动部件1挂接在挂环512上时的稳定。且所述挂环512通过在所述顶部吊梁511上滑动,来改变驱动部件1挂接在顶部吊梁511上的位置,进而调整驱动部件1的水平位置。通过上述设置,顶部吊梁511的滑动方向和驱动部件1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形成一个坐标系,通过滑动顶部吊梁511和调整驱动部件1在顶部吊梁511的位置,使得能够调整驱动部件1在立柱51顶面的水平位置,且调整后的驱动部件1能够固定在调整后的位置上,使得驱动部件1能够稳定使用。
所述立柱51底部具有底部吊梁513,所述底部吊梁513滑动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底部,所述底部吊梁513能够沿垂直于所述底部吊梁513的方向滑动,可采用立柱51顶部的滑框的方式实现滑动,滑动调整后,所述底部吊梁513能够在所述立柱51的底部固定,如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通过上述设置,底部吊梁513的滑动方向和滚动组件2的滑动方向是垂直的,形成一个坐标系,通过滑动底部吊梁513和滚动组件2,使得能够调整滚动组件2在立柱51底面的水平位置,且调整后的滚动组件2能够固定在调整后的位置上,使得滚动组件2能够稳定使用。通过上述设置,采用滑动连接的方式,便于顶部吊梁511、驱动部件1、底部吊梁513、滚动组件2的移动,使得调整位置后驱动部件1和滚动组件2能够更好配合吊点3使用,使得门槽施工装置5的自提升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门槽6施工时门槽施工装置5的提升。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底部吊梁513为立柱51底部的横梁,立柱51底部的横梁固定连接于立柱51的底部,不需要滑动连接,能够增强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滚动组件2沿所述底部吊梁513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吊梁513,所述滚动组件2能够在所述底部吊梁513上固定。作为较优的实施方式,所述滚动组件2为滑轮,滑轮具有滚动面,其滚动面两侧具有限位,能够有效的对拉索4进行限位,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时的稳定性。所述滑轮滑动连接所述底部吊梁513,所述滑轮能够在所述底部吊梁513上固定。通过使滑轮在底部吊梁513上滑动,能够调整滑轮位于所述立柱51的底部的水平位置,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吊点3、提升机构实现对门槽施工装置5的提升。如图6所示,滑轮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框,滑框套设于底部的横梁外,能够通过螺栓固定,且滑框外侧设了较多的加劲板等加劲件,能够提高滑框的强度,使其满足对底部的横梁提供向上作用力时的承载能力。
除外,在安装自提升机构时,因为门槽6和门槽施工装置51的尺寸等因素,可能导致无法将吊点3和驱动部件1设置为与滑轮的滚动面适配设置,使得拉索4绕过滑轮并被拉紧时无法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这使得自提升机构难以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的滑轮轴能够在水平方向转动,使得所述滑轮的滑轮面能够在底部吊梁513上水平转动,改变其滚动面所处角度,以此来适应吊点3和驱动部件1能够安装的位置,使拉索4绕过滑轮并被拉紧时能够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使得自提升机构能够正常使用。具体的,如滑轮的滑轮轴水平设于滑轮座上,滑轮座转动连接所述滑框上方,滑框套设于底部的横梁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滑轮沿底部的横梁滑动,同时滑轮座能够带动滑轮轴在水平方向转动,调整滑轮滚动面所处角度,以此来适应吊点3和驱动部件1能够安装的位置,使拉索4绕过滑轮并被拉紧时能够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使得自提升机构能够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滑轮能够绕滑框的中心转动,改变其滚轮面的角度方向。
本实施例所述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方便,能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安装时,提升机构、滚动组件2均能够调整其在立柱51上的水平位置,其调节方便,能够适应于不同尺寸的门槽6施工时的提升;且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时,其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特别针对于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时,其操作非常便捷,极大的提高了提升效率、缩短了提升周期、并降低了提升成本,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槽施工系统,通过在门槽施工装置5上安装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滚动组件2和驱动部件1,并在已施工的门槽6上选择吊点3,通过拉索4绕过门槽施工装置5上的滚动组件2并两端分别连接驱动部件1和吊点3,便能够稳定的同时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滚动组件2和驱动部件1,无需对驱动部件1单独提升,其操作方便,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5的提升效率,缩短提升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槽施工装置的自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提升步骤:
S1、安装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将所述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拉索4和对应的吊点3连接;
S2、同步使用所有所述驱动部件1收短所有拉索4,使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至预设高度,实现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的提升。
具体的,在步骤S1中,安装实施例1中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结构,在门槽施工装置5上安装驱动部件1和滚动组件2,在已浇筑的门槽6上选取吊点3或施工吊点3,通过拉索4绕过滚动组件2的滚动面将驱动部件1和吊点3连接,拉索4可以为驱动部件1自带的,也可以是连接在驱动部件1上的。安装时,可根据吊点3能够选择的位置来调整滚动组件2、驱动部件1的水平位置,使所述驱动部件1、所述滚动组件2和所述吊点3位于同一平面内。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S1中,将所述驱动部件1连接于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的顶部,将所述滚动组件2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的底部;且吊点3与所述驱动部件1的初始位置等高,或所述吊点3位于所述驱动部件1的初始位置下方0.5-1m范围内。通过上述布置方式在门槽施工装置5上布置滚动组件2和驱动部件1,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时的稳定性,且能够提高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单次能够提升的最大提升高度。
在安装好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后,因门槽施工装置5在施工底槛上的第一节门槽节段时需要进行固定,故在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前,需要拆除对门槽施工装置5的固定;拆除固定后,门槽施工装置5的承载依靠吊点3、拉索4和驱动部件1来实现。在拆除门槽施工装置5的固定前,若拉索4处于松弛状态,将拉索4张紧,替代门槽施工装置5的固定,为门槽施工装置5承载,保证拆除门槽施工装置5的固定时的安全性,且有利于后续通过操控驱动部件1收缩对应的拉索4来快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具体的,在拆除对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的固定前,先执行拉索4张紧步骤:先通过驱动部件1使拉索4收短并张紧。且若处于松弛状态的所述拉索4有至少两个,如2个、3个或4个,则逐一张紧每个所述拉索4,采用逐一张紧每个所述拉索4,方便张紧所有拉索4。
拆除固定后,开始对门槽施工装置5进行提升,同步操控所有所述驱动部件1收短所有拉索4,使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至预设高度,当一次提升即可完成门槽6的施工时,则实现了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的整个提升过程。同步操控所有驱动部件1收短所有拉索4,使得所有拉索4被对应的驱动部件1不断收紧,拉索4通过滚动组件2对门槽施工装置5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使得门槽施工装置5左右两侧平稳的向上提升,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时的平衡性。
当一次提升无法使门槽施工装置5完成对门槽6的施工时,则需要分段提升。当施工完当前门槽施工装置5所在高度能够施工的门槽节段后,如果还需要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则使拉索4一端是驱动部件1、另一端连接重新在更高处的下一段提升的吊点3,便可以再次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了。
当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需要进行下一段提升时,将所述拉索4绕过对应的滚动组件2、并将所述拉索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件1和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3连接,然后重复所述步骤S2。
本实施例给出两种将所有拉索4连接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3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逐个将所述拉索4连接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3。在进行下一段提升前,拆除其中一个拉索4与上一段提升的吊点3连接时,由剩余未拆除的拉索4借助吊点3为门槽施工装置5受力,将该拉索4与下一段提升的吊点3连接并形成受力后,再拆除下一个拉索4与其对应的上一段提升的吊点3。通过上述方式,无需对门槽施工装置5安装其它固定装置,也能够在保证门槽施工装置5稳定的情况下,让所有拉索4逐个连接下一提升段对应的吊点3,使得下一段提升可以进行,这种方式简单、快捷且稳定。
第二种方式,在所述步骤S2中,先拆除对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的固定,然后同步使用所有所述驱动部件1收短所有拉索4,再将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至预设高度后,然后将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固定于下方已施工的门槽节段;当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需要进行下一段提升时,拆除所有所述拉索4与上一段提升的对应吊点3的连接,再将所述拉索4绕过对应的滚动组件2、并将所述拉索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驱动部件1和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3连接,重复所述步骤S2。
在所述步骤S2中,门槽施工装置5提升到指定高度后,先对对门槽施工装置5进行固定,使得能够稳定、安全的施工门槽6。对门槽施工装置5进行固定可以采用焊接在立柱51下方、起防坠作用的型钢。采用先用固定装置将门槽施工装置5固定在已浇筑的门槽6上,然后拆除所有所述拉索4与对应吊点3的连接,并将所有所述拉索4连接在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3上。且因为先对门槽施工装置5进行固定,故在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前需要解除固定,具体的,若拉索4是连接在驱动部件1上的,则将拉索4整体从驱动部件1和吊点3取掉;若拉索4是驱动部件1的一部分,则将拉索4连接于吊点3的一端取掉,然后将拉索4收回在驱动部件1;通过上述方式拆除拉索4和吊点3的连接后,便可以施工当前门槽施工装置5所在高度能够施工的门槽节段,这样能够减少拉索4对门槽6施工时的影响。这种方式也能够实现门槽施工装置5的提升,且其更加稳定,还能够避免对门槽6施工的干扰,但其操作相对复杂。将所有所述拉索4连接在下一段提升所对应的吊点3时,可以逐个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
本实施例所述门槽施工装置的自提升方法,其采用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时操作简单、提升稳定、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特别针对于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时,门槽施工装置5施工门槽6后,已浇筑的门槽6顶面会升高,使得能够选择更高的吊点3,其无需采用其它设备来升高驱动部件1,只需将将拉索4连接于更高处的吊点3,便可以不断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其操作非常便捷,提高了提升效率并降低了工程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的左右方向的对应一侧;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件(1)、滚动组件(2)和拉索(4),所述滚动组件(2)和所述驱动部件(1)均用于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所述驱动部件(1)通过对应的所述拉索(4)绕过对应的所述滚动组件(2)并连接对应的吊点(3),所述驱动部件(1)能够收短和放长所述拉索(4),所述驱动部件(1)和所述吊点(3)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所述滚动组件(2)和所述吊点(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2)为滑轮、内外套筒或内外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为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所述拉索(4)为钢绳或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点(3)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用于焊接于已浇筑的门槽(6)的门槽轨道上,所述拉索(4)连接所述吊耳;
或所述吊点(3)包括所述门槽(6)的已浇筑混凝土的外露钢筋(61),所述拉索(4)上设有卸扣,所述卸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露钢筋(61)上;
或所述吊点(3)为预埋在已浇筑混凝土内的定位锥。
6.一种门槽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槽施工装置(5)和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槽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包括两个立柱(51)和若干个连接横梁(52),两个所述立柱(51)分别对应于左右两侧的门槽(6),两个所述立柱(5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横梁(52)连接;
滚动组件(2)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下部,驱动部件(1)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槽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连接所述立柱(51)的顶部,所述滚动组件(2)连接所述立柱(51)的底部;
所述驱动部件(1)在所述立柱(51)的顶部的水平位置能够调整,所述滚动组件(2)在所述立柱(51)的底部的水平位置能够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7-8任一所述的门槽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立柱(51)通过两个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每个所述立柱(51)对应的两个所述提升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立柱(51)的上下游两侧。
CN202121706967.3U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Active CN215160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6967.3U CN21516035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6967.3U CN21516035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60350U true CN21516035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6967.3U Active CN215160350U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603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2423A (zh) * 2022-07-26 2022-10-04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门槽成型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2423A (zh) * 2022-07-26 2022-10-04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门槽成型施工方法
CN115142423B (zh) * 2022-07-26 2023-05-26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门槽成型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6199B (zh) 桥梁底幅面检修吊篮安装方法
CN102267664B (zh) 梁吊法安装桥式起重机的方法和该方法的用途
CN208087078U (zh)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架桥机的起吊装置
CN201106155Y (zh) 斜拉索辅助全悬臂架设钢桁梁装置
CN109973112B (zh) 一种超大倾角窄空间隧道锚散索鞍门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15160350U (zh) 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及门槽施工系统
CN111485496A (zh) 一种大倾角隧道锚狭窄空间散索鞍滑移安装系统及方法
CN112030777B (zh) 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支撑托架跨越式转运施工方法
CN208533370U (zh)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架设施工的架桥机
RU2727300C2 (ru) Способ монтажа гондолы в верхней части башни
CN106185677A (zh) 一种提升机构和基于该机构的大型结构件的升降系统
CN115676608A (zh) 一种自提升的机构、门槽施工系统及自提升方法
CN114232488B (zh) 一种大跨径斜拉桥主梁架设方法
CN115613478A (zh) 一种连续梁悬臂浇筑方法
CN112502475B (zh) 支撑承载力转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532065U (zh) 一种可不同高差场地使用的门式起重机
CN210766433U (zh) 一种梯形挂篮结构
CN212296389U (zh) 一种大倾角隧道锚内散索鞍门架安装系统
CN113914225A (zh) 一种大吨位牵索挂篮主桁架纵向滑移竖向提升施工方法
CN209957241U (zh) 一种钢吊架
CN210457295U (zh) 一种加快砼砌块施工的调节托运装置
CN218320410U (zh) 起重顶升一体式自爬升起重机
CN115613477B (zh) 一种主梁悬臂无轨三角挂篮及施工方法
CN114232487B (zh) 一种大跨径斜拉桥主梁架设施工系统
CN216194500U (zh) 一种闸墩门槽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