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9837U -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9837U
CN215159837U CN202121080998.2U CN202121080998U CN215159837U CN 215159837 U CN215159837 U CN 215159837U CN 202121080998 U CN202121080998 U CN 202121080998U CN 215159837 U CN215159837 U CN 215159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feeder
feeder
auxiliary guid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09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里齐奥·泰尔佐
潘磊
陈冰冰
刘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as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as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as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as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09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9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9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9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该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送丝机主体包括入丝孔、设有送丝槽的送丝轮、压轮和出丝孔,当压轮和送丝轮啮合时,压轮与送丝槽之间形成第一导丝通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导丝通道和孔洞,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设置在压轮和送丝轮之间,且压轮穿过孔洞与送丝轮啮合,入丝孔、第二导丝通道、第一导丝通道和出丝孔邻近连通。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可以辅助送丝机快速且准确地传送焊丝。

Description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背景技术
自动送丝机是在终端设备的控制下,根据设定的参数连续稳定的送出焊丝的自动化送丝装置。自动送丝机中的入丝管、送丝轮的送丝槽、导丝管和出丝管共同形成送丝通道,终端设备驱动送丝轮转动并从出丝孔处将焊丝送入焊接设备内(如焊枪、焊机等)。为了避免在送丝的过程中出现卡丝的现象,一般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焊丝穿过入丝管和导丝管,并精准地将焊丝按压在送丝轮的送丝槽中,才能使焊丝可以平稳准确地通过送丝通道传送到焊接设备中。手动操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容易被送丝轮划伤或者夹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便于送丝机可以快速且准确地传送焊丝。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该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送丝机主体包括入丝孔、设有送丝槽的送丝轮、压轮和出丝孔,当压轮和送丝轮啮合时,压轮与送丝槽之间形成第一导丝通道;
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导丝通道和孔洞,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设置在压轮和送丝轮之间,且压轮穿过孔洞与送丝轮啮合,入丝孔、第二导丝通道、第一导丝通道和出丝孔邻近连通。
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设置在压轮和送丝轮之间,压轮穿过孔洞与送丝轮啮合,第二导丝通道和压轮与送丝轮上的送丝槽之间形成的第一导丝通道连通,且第二导丝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准送丝机主体上的入丝孔和出丝孔。其中,为了避免送丝轮和压轮转动时与第二导丝通道之间有摩擦,第二导丝通道与第一导丝通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焊丝具备一定的硬度,该距离不影响焊丝自主的从第二导丝通道传送到第一导丝通道中,不会出现卡丝的现象。因此入丝孔、第二导丝通道、第一导丝通道和出丝孔可以形成一个完整且无断点的送丝通道,从而辅助送丝机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将焊丝从送丝通道传送至焊接设备中,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地将焊丝穿过送丝通道。
可选地,孔洞包括至少一个,送丝轮包括至少一个,且孔洞的个数与送丝轮的个数相同。
可选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一插槽,送丝机主体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导孔;
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支架插入第一插槽中,且导孔与第二导丝通道连通。
采用上述可选方式,第一插槽的大小可以与支架的大小匹配,使支架刚好卡在第一插槽中,从而使得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可以固定在送丝机主体上。在支架上设置导孔,且导孔与第二导丝通道连通,此时,入丝孔、第二导丝通道、第一导丝通道、导孔和出丝孔可以形成一个完整且无断点的送丝通道。
可选地,送丝轮包括多个,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孔,至少一个第一插孔分别与多个送丝轮中的至少一个送丝轮的固定轴对应,利用固定装置通过第一插孔将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固定在固定轴上。
采用上述可选方式,一般送丝轮是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等)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中与固定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一插孔,当需要将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只需要将固定装置拆卸下来,并且将固定装置插入第一插孔中,不需要其它的固定装置就可以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固定在固定轴上。
可选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还设有定位孔,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送丝轮插在定位孔中。
采用上述可选方式,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上设置定位孔,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地确定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在送丝机主体上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还设有第二插孔,送丝机主体还包括从动轮;
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上时,第二插孔与从动轮的固定轴对应,并通过固定装置将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固定在从动轮的固定轴上。
采用上述可选方式,当送丝机主体上设有多个送丝轮时,需要依靠从动轮带动部分送丝轮转动。一般从动轮也是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等)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上与从动轮的固定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二插孔,当需要将送丝机辅助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只需要将从动轮上的固定装置拆卸下来,并且将固定装置插入第二插孔中,就可以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固定在固定轴上。
可选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还设置有凹槽,孔洞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压轮位于凹槽中。
采用上述可选方式,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会有部分区域遮挡住压轮,使压轮无法正常转动,同时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也无法插设在压轮和送丝轮之间。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上与压轮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凹槽,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压轮正好位于凹槽处,不会影响压轮的转动,并且可以通过凹槽底部的孔洞与送丝轮啮合组成第一送丝通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也可以卡设在压轮和送丝轮之间。
可选地,第二导丝通道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前端部的半径大于所述后端部的半径,前端部与入丝孔连通,前端部用于插入软管。
采用上述可选方式,在第二导丝通道的前端部插入软管可以减小送丝过程中焊丝与第二导丝通道的导丝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对焊丝以及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第二导丝通道造成损伤。
可选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二插槽,送丝机主体包括出丝管,出丝管的一端设置在出丝孔中;
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出丝管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插槽中,并与第二导丝通道连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丝机,该送丝机包括送丝机主体、电机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电机用于驱动送丝轮转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附图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d)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装有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1、定位孔;102、凹槽;1021、第一凹槽;1022、第二凹槽;103、插孔;1031、第一插孔;1032、第二插孔;104、第二插槽;105、导丝孔;106、第二导丝通道;1061、前端部;1062、后端部;107、孔洞;1071、第一孔洞;1072、第二孔洞;108、第一插槽;20、送丝机主体;201、入丝孔;202、入丝管;203、送丝轮;2031、第一送丝轮;2032、第二送丝轮;204、压轮;2041、第一压轮;2042、第二压轮;205、支架;2051、导孔;206、导丝管;207、出丝管;208、出丝孔;209、压杆;210、第一导丝通道;211、从动轮;3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附图中,图1(a)-图1(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为送丝机的主视图,图1(b)为送丝机的左视图,图1(c)为送丝机的右视图。图2(a)-图2(d)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一个视角下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另一视角下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c)是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俯视图,图2(d)是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即去除了图1(a)所示的送丝机中的入丝管202和导丝管206。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装有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的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自动送丝机是在终端设备的控制下,根据设定的参数(如送丝速度、送丝频率等)连续稳定的送出焊丝的自动化送丝装置。自动送丝机中的驱动部分(包括电机、送丝轮和压轮)在终端设备的控制下进行送丝驱动,并从出丝孔处将焊丝送入焊接设备内(如焊枪、焊机等)。
示例性的,图1(a)-图1(c)提供了一种送丝机的结构示意图。送丝机包括:送丝机主体20和电机30,送丝机主体20包括入丝孔201、入丝管202、送丝轮203、压轮204、从动轮211、支架205、导丝管206、出丝管37和出丝孔208。入丝管202插在入丝孔201中,出丝管207的一端插在出丝孔208中并与焊接设备连接。压轮204用于在送丝的过程中将焊丝压入送丝轮203的送丝槽中,增大焊丝与送丝轮203之间的摩擦力,使焊丝可以平稳的送出送丝机主体20。压轮204与送丝轮203上的送丝槽组成第一导丝通道210。送丝机还包括送丝盘,送丝盘上装有焊丝,焊丝通过入丝孔201插入送丝机主体20中的送丝通道。电机30用于驱动送丝盘和送丝轮203转动。
具体的,送丝轮203包括至少一个。示例性的,如图1(a)所示,送丝轮203包括第一送丝轮2031和第二送丝轮2032,第一送丝轮2031和第二送丝轮2032上分别设有送丝槽,且从动轮211分别与第一送丝轮2031和第二送丝轮2032啮合。其中,第一送丝轮2031为主动轮,电机30可以带动第一送丝轮2031旋转,第一送丝轮带动从动轮211旋转,进而带动第二送丝轮2032旋转。
压轮204包括至少一个,压轮204的个数与送丝轮203的个数相同。示例性的,如图1(a)所示,压轮204包括压轮204包括第一压轮2041和第二压轮2042。其中,第一压轮2041与第一送丝轮2031啮合,且第一压轮2041与第一送丝轮2031的送丝槽组成导丝通道。第二压轮2042与第二送丝轮2032啮合,且第二压轮2042与第二送丝轮2032的送丝槽组成导丝通道。第一压轮2041和第二压轮2042分别固定在压杆209上,压杆209与送丝机主体20铰接。
支架205上设置有导孔2051,支架205设置在第一送丝轮2031和第二送丝轮2032之间,导丝管206插在导孔2051中,并通过固定装置使导丝管206固定在支架205上。
在上述送丝机中,入丝孔201、入丝管202、第一导丝通道210、导丝管206、出丝管207和出丝孔208共同组成了送丝通道。该送丝通道包括五段,每两段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该送丝通道具有多个断点。虽然焊丝本身具备一定的硬度,但是当断点的距离过大时,焊丝仅依靠自身的硬度不能准确地从送丝通道的上一段传送至下一段,导致送丝的过程中焊丝弯曲,从而出现卡丝的现象。
目前,为了避免在送丝的过程中出现卡丝的现象,一般需要操作人员先手动将焊丝精准地通过入丝管202插入第一送丝轮2031的送丝槽与第一压轮2041之间的通道,然后用手拨动焊丝,使焊丝通过导丝管206插入第二送丝轮2032的送丝槽与第二压轮2042之间的通道,再插入出丝管207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在多个位置处利用手指将焊丝准确地按压在通道中。待焊丝依次插入入丝管202、第一送丝轮2031的送丝槽、导丝管206、第二送丝轮2032的送丝槽和出丝管207后,再启动电机30带动送丝盘和送丝轮203转动,才可以使焊丝平稳地传送到焊接设备中。操作人员在用手指拨动按压焊丝的过程中容易被送丝轮203划伤或者夹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该装置上设置有第二导丝通道106。当该装置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第二导丝通道106与送丝机主体20上的第一导丝通道210连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且无断点的送丝通道。在送丝的过程中,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按压就可以通过送丝通道准确地将焊丝传送至焊接设备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进行详细的介绍。
图2(a)-图2(d)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该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如图1(a)-图1(c)所示,送丝机主体20包括入丝孔201、设有送丝槽的送丝轮203、压轮204和出丝孔208。当压轮204和送丝轮203啮合时,压轮204与送丝槽之间形成第一导丝通道210。如图2(a)-图2(d)所示,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上设置有第二导丝通道106和孔洞107。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设置在压轮204和送丝轮203之间,且压轮204穿过孔洞107与送丝轮203啮合,入丝孔201、第二导丝通道106、第一导丝通道210和出丝孔208邻近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丝通道106与第一导丝通道210组成的是一条直线通道。
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设置在压轮204和送丝轮203之间,压轮204穿过孔洞107与送丝轮203啮合,第二导丝通道106与第一导丝通道210邻近连通,且第二导丝通道106的两端分别对准送丝机主体20上的入丝孔201和出丝孔208。其中,为了避免送丝轮203和压轮204转动时与第二导丝通道106之间产生摩擦,第二导丝通道106与第一导丝通道210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该距离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因为焊丝具备一定的硬度,该距离不影响焊丝自主的从第二导丝通道106传送到第一导丝通道210中,不会出现卡丝的现象。因此入丝孔201、第二导丝通道106、第一导丝通道210和出丝孔208可以形成一个完整且无断点的送丝通道,从而辅助送丝机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将焊丝从送丝通道传送至焊接设备中,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地将焊丝穿过送丝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送丝机主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送丝轮203,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孔洞107,且孔洞107的个数与送丝轮203的个数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上还设置有第一插槽108。送丝机主体包括支架205,支架205上设有导孔2051。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支架205插入第一插槽108种,且导孔2051与第二导丝通道106连通。
优选地,第一插槽108的大小可以与支架205的大小匹配,使支架205刚好卡在第一插槽108中,从而使得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可以固定在送丝机主体20上。在支架205上设置导孔2051,且导孔2051与第二导丝通道106连通,此时,入丝孔201、第二导丝通道106、第一导丝通道210、导孔2051和出丝孔208可以形成一个完整且无断点的送丝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可以是设置有第二导丝通道106和孔洞107的送丝筒,该送丝筒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或者其它任意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可以通过第一插槽108固定在送丝机主体20上,也可以通过其它固定装置固定在送丝机主体20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也可以是如图2(a)-图2(d)所示的包括侧板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既可以通过第一插槽108固定在送丝机主体20上。如图2(a)和图2(b)所示,也可以通过在侧板上设置插孔103,从而利用其它固定装置通过插孔103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在送丝机主体20上,插孔103包括第一插孔1031和/或第二插孔103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a)所示,送丝轮203包括多个。如图2(a)和图2(b)所示,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插孔1031。至少一个第一插孔1031分别与多个送丝轮203中的至少一个送丝轮的固定轴对应,利用固定装置通过第一插孔1031将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固定在送丝轮203的固定轴上。
一般送丝轮203是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等)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中与固定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一插孔1031,当需要将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只需要将固定装置拆卸下来,并且将固定装置插入第一插孔1031中,不需要其它的固定装置就可以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固定在固定轴上。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设有第二插孔1032,送丝机主体20还包括从动轮211。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20上时,第二插孔1032与从动轮211的固定轴对应,并通过固定装置将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固定在从动轮211的固定轴上。
当送丝机主体20上设有多个送丝轮2031时,需要依靠从动轮211带动部分送丝轮2031转动。一般从动轮211也是通过固定装置(例如螺丝等)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上与从动轮211的固定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二插孔1032,当需要在送丝机主体20安装送丝机辅助装置1时,只要将从动轮211上的固定装置拆卸下来,并且将固定装置插入第二插孔1032中,就可以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固定在从动轮211的固定轴上。
在其它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设有第一插孔1031和第二插孔1032,送丝机主体20包括从动轮211和多个送丝轮203。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20上时,第一插孔1031与多个送丝轮203中至少一个送丝轮的固定轴对应,第二插孔1032与从动轮211的固定轴对应。将固定装置插入第一插孔1031,同时将另一固定装置插入第一插孔1032,可以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固定在送丝机主体20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设有定位孔101,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送丝轮203插在定位孔101中。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上设置定位孔101,便于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地确定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在送丝机主体20上的安装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设置有凹槽102,孔洞107设置在凹槽102的底部,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压轮204的底部位于凹槽102中。
可以理解的是,若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2中第二送丝通道20处的厚度较大,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2安装在送丝机主体上时,会有部分区域遮挡住压轮204,此时压轮204无法正常转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2也无法卡设在压轮204和送丝轮203之间。在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上与压轮204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凹槽102,使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压轮204正好位于凹槽102处,不会影响压轮204的转动,并且压轮204可以通过凹槽102与送丝轮203的送丝槽之间形成第一导丝通道210。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也可以卡设在压轮204和送丝轮203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槽102的个数与压轮204的个数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导丝通道106包括前端部1061和后端部1062,前端部1061的半径大于所述后端部1062的半径,前端部1061与入丝孔201连通,前端部1061用于插入软管。
在第二导丝通道106的前端部1061插入软管可以减小送丝过程中焊丝与第二导丝通道10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对焊丝以及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的第二导丝通道106造成损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包括第二插槽104,送丝机主体20包括出丝管207,出丝管207的一端设置在出丝孔21中。当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出丝管20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插槽104中,并与第二导丝通道106连通。此时,入丝孔201、第二导丝通道106、第一导丝通道210、出丝管207和出丝孔208组成一个连通的送丝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由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材料制成,强度高且尺寸稳定,在高温条件下也可以保持稳定的形状。
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可以辅助送丝机平稳的将焊丝从送丝盘上通过送丝通道传送到焊接装置中。
示例性的,假设送丝机主体20的结构如图1(a)-图1(c)所示,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的结构如图2(a)-图2(d)所示,将图2(a)-图2(d)所示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图1(a)-图1(c)所示的送丝机主体20的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在安装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前,需要先将送丝机主体20中的入丝管202和导丝管206取出,并分别将用于固定第二送丝轮2032和从动轮211的螺丝取下,然后再将上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如图4所示,将第一送丝轮2031插入定位孔101中,支架205插入第一插槽108中。第一压轮2041的底部位于第一凹槽1021中,第一压轮2041通过第一孔洞1071与第一送丝轮2031的送丝槽之间形成导丝通道。第二压轮2042的底部位于第二凹槽1022中,第二压轮2042通过第二孔洞1072与第二送丝轮2032的送丝槽之间形成导丝通道。然后,将螺丝通过第一插孔1031插入第二送丝轮2032的固定轴上的螺孔,并将螺丝通过第二插孔1032插入从动轮211的固定轴上的螺孔,使得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可以固定在送丝机主体20上。
安装好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后,操作人员先将送丝盘上的焊丝通过送丝机主体20上的入丝孔201插入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中的导丝孔105,然后启动电机开始送丝。送丝的过程中,电机带动送丝盘和第一送丝轮2031转动,第一送丝轮2031转动时分别带动从动轮211和第一压轮2041转动,从动轮211带动第二送丝轮2032转动,进而第二送丝轮2032带动第二压轮2042转动,从而将焊丝依次通过入丝孔201、导丝孔105、第二导丝通道106、第一压轮2041与第一送丝轮2031的送丝槽之间的送丝通道、导孔2051、第二压轮2042与第二送丝轮2032的送丝槽之间的送丝通道和出丝管207后传送至焊接设备。
为了避免送丝的过程中焊丝与入丝孔201之间摩擦从而损坏焊丝,可以先将软管通过入丝孔201插入第二导丝通道106的前端部1061,然后再启动电机30开始送丝。
在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所述送丝机主体(20)包括入丝孔(201)、设有送丝槽的送丝轮(203)、压轮(204)和出丝孔(208),当所述压轮(204)和所述送丝轮(203)啮合时,所述压轮(204)与所述送丝槽之间形成第一导丝通道(210);
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上设置有第二导丝通道(106)和孔洞(107),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设置在所述压轮(204)和所述送丝轮(203)之间,且所述压轮(204)穿过所述孔洞(107)与所述送丝轮(203)啮合,所述入丝孔(201)、所述第二导丝通道(106)、所述第一导丝通道(210)和所述出丝孔(208)邻近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07)包括至少一个,所述送丝轮(203)包括至少一个,且所述孔洞(107)的个数与所述送丝轮(203)的个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包括第一插槽(108),所述送丝机主体(20)包括支架(205),所述支架(205)上设有导孔(2051);
当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20)上时,所述支架(205)插入所述第一插槽(108)中,且所述导孔(2051)与所述第二导丝通道(10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轮(203)包括多个,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插孔(103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插孔(1031)分别与所述多个送丝轮中的至少一个送丝轮的固定轴对应,利用固定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插孔(1031)将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设有定位孔(101),当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20)上时,所述送丝轮(203)插在所述定位孔(10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设有第二插孔(1032),所述送丝机主体(20)还包括从动轮(211);
当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20)上时,所述第二插孔(1032)与所述从动轮(211)的固定轴对应,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从动轮(211)的固定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设置有凹槽(102),所述孔洞(107)设置在所述凹槽(102)的底部,当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20)上时,所述压轮(204)位于所述凹槽(10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丝通道(106)包括前端部(1061)和后端部(1062),所述前端部(1061)的半径大于所述后端部(1062)的半径,所述前端部(1061)与所述入丝孔(201)连通,所述前端部(1061)用于插入软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还包括第二插槽(104),所述送丝机主体(20)包括出丝管(207),所述出丝管(207)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出丝孔(208)中;
当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送丝机主体(20)上时,所述出丝管(207)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插槽(104)中,并与所述第二导丝通道(106)连通。
10.一种送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机包括送丝机主体(20)、电机(30)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所述电机(30)用于驱动所述送丝轮(203)转动,所述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10)安装在所述送丝机主体(20)上。
CN202121080998.2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Active CN215159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0998.2U CN215159837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0998.2U CN215159837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9837U true CN21515983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71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0998.2U Active CN215159837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9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7140B2 (en) Parts feeder and terminal press-connection device
CN215159837U (zh)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CN216917527U (zh) 自动供杯装置
EP2567922B1 (en) Waxing device, spinning unit, and spinning machine
CN113184617A (zh) 一种送丝机辅助导向装置及送丝机
CN109702482B (zh) 暗盒组装设备
CN212771403U (zh) 一种纺织布印染烘干装置
CN212543613U (zh) 一种定子插片机
CN219053164U (zh) 锡丝送料装置
KR100473088B1 (ko) 실런트를구비한와이어커넥터의조립장치
CN218396270U (zh)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CN113104667B (zh) 一种计算机电缆绕线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26223A (zh) 提手桶金属提手的自动成型装置
CN214290580U (zh) 一种电缆线的裁切设备
CN213536823U (zh) 一种自动化电线绕线设备
CN215095740U (zh) 一种胶圈的装配机
CN219041245U (zh) 自动穿线夹具
CN115535720B (zh) 一种半导体用导线的放线装置以及放线方法
CN217045297U (zh) 输送组件、插管机构及插管设备
CN219854745U (zh) 一种自动光纤切割刀
CN111675021B (zh) 一种自动化电线绕线设备及方法
CN219135661U (zh) 一种管式物料自动上料机
CN218587053U (zh) 一种转子自动化安装设备
CN217350166U (zh) 基于蜗杆蜗轮驱动的送丝机
CN217626126U (zh) 用于光纤连接器组装的压套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