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8392U -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8392U
CN215158392U CN202121522691.3U CN202121522691U CN215158392U CN 215158392 U CN215158392 U CN 215158392U CN 202121522691 U CN202121522691 U CN 202121522691U CN 215158392 U CN215158392 U CN 215158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nveying cylinder
conveyor
jet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26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明强
张帅龙
王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26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8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8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83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包括输送筒和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包括吸料管路和射流管路,所述吸料管路的一端适于与所述输送筒连通且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射流管路连通,所述射流管路用于产生负压以对所述输送筒内的余料进行吸收。作业完成后,使用水流对射流管路进行清理,并在射流管路内产生负压以对输送管内的余料进行吸收。可以得知,利用射流管路产生的负压对输送管内的余料进行抽吸清理,不易扬尘,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在对射流管路进行清洗时,可以同时对输送筒内的余料进行清洗,节省了对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清理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背景技术
随着各企业生产的大力推进,一些原料为粉料的生产型企业也加快了生产步伐,企业为提高生产速度,大量使用物料输送设备。螺旋输送机就是物料输送设备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其中,螺旋输送机是利用旋转的螺旋将被输送的物料沿固定的机壳内推移而进行输送工作,螺旋输送机旋转轴的旋向,决定了物料的输送方向。由于其工作的稳定性,一直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建材、冶金、化工、电力、煤炭、机械、轻工、粮食及食品行业,适宜输送粉状、颗粒状、小块状物料,如水泥、煤粉、粮食、化肥、灰渣、沙子、焦炭等。
然而,螺旋输送机在作业完成后经常会有余料残留,通常使用气枪对输送机内的余料(即残余的粉料)进行清理,由于余料呈粉末状,使用气枪直接清理会导致扬尘,造成粉尘污染,不利于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包括输送筒和吸料装置,所述吸料装置包括吸料管路和射流管路,所述吸料管路的一端适于与所述输送筒连通且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射流管路连通,所述射流管路用于产生负压以对所述输送筒内的余料进行吸收。
可选地,所述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还包括收集箱,所述输送筒上开设有出料孔,所述收集箱设置在所述输送筒上且通过所述出料孔与所述输送筒连通,所述吸料管路适于通过所述收集箱和所述出料孔与所述输送筒连通。
可选地,所述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还包括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转轴、电机以及叶片,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输送筒内且与所述输送筒同轴分布,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输送筒的一端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所述叶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且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螺旋分布,所述出料孔设置在所述叶片的轮廓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出料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料孔沿所述输送筒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吸料管路设置为软管。
可选地,所述吸料装置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适于与所述收集箱连通且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吸料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接头设置为弯通接头。
可选地,所述吸料装置还包括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吸料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阀门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阀门沿所述吸料管路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送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和机体,所述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输送筒设置在所述机体上且与所述机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作业完成后,使用水流对射流管路进行清理,并在射流管路内产生负压以对输送管内的余料进行吸收。可以得知,利用射流管路产生的负压对输送管内的余料进行抽吸清理,不易扬尘,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在对射流管路进行清洗时,可以同时对输送筒内的余料进行清洗,节省了对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清理时间。此外,无需另外设置余料清理和回收装置,减小了本实施例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体积,便于进行拆装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输送筒;11、出料孔;2、吸料装置;21、吸料管路;22、射流管路;23、接头;24、阀门;3、推送装置;31、转轴;32、电机;33、叶片;4、收集箱;5、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而且,虽然在本公开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包括输送筒1和吸料装置2,吸料装置2包括吸料管路21和射流管路22,吸料管路21的一端适于与输送筒1连通且另一端适于与射流管路22连通,射流管路22用于产生负压以对输送筒1内的余料进行吸收。具体地,将输送筒1设置在输送机5的下端,同时输送筒1和吸料装置2均可以设置多个,且多个输送筒1和多个吸料装置2一一对应。
当作业完成后,直接使用气枪产生的正压气体对输送筒1内的余料进行吹气清理时,容易扬尘,不利于人体健康。在本实施例中,当作业完成后,需要使用水流对射流管路22进行清洗。射流管路22中包括喷管,具体地,当水流等流体经过喷管时,会导致水流等流体速度增加、压力减小,由此会在射流管路22和吸料管路21之间产生负压;同时,由于输送筒1、吸料管路21以及射流管路22之间相互连通,因此在负压的作用下,输送筒1内的余料会逐渐被吸入到射流管路22内。
综上,作业完成后,使用水流对射流管路22进行清理,并在射流管路22内产生负压以对输送管内的余料进行吸收。可以得知,利用射流管路22产生的负压对输送管内的余料进行抽吸清理,不易扬尘,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在对射流管路22进行清洗时,可以同时对输送筒1内的余料进行清洗,节省了对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清理时间。此外,无需另外设置余料清理和回收装置,减小了本实施例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体积,便于进行拆装和搬运。
可选地,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还包括推送装置3和收集箱4,输送筒1上开设有出料孔11,收集箱4设置在输送筒1上且通过出料孔11与输送筒1连通,吸料管路21适于通过收集箱4和出料孔11与输送筒1连通,推送装置3设置在输送管内且用于将余料推送到出料孔11内。
在作业过程中,启动推送装置3,推送装置3在运转过程中,可以对粉料进行推送。在本实施例中,当作业完成后,继续启动推送装置3,利用推送装置3将输送筒1内的余料推送到出料孔11内,并使余料由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通过设置收集箱4,启动推送装置3时可以将输送筒1内的余料推送到收集箱4内以便于集中清理和回收,避免需要频繁对余料进行清理。收集箱4可以对余料进行暂时回收和存储,但由于收集箱4内的存储空间有限,多次收集余料可能导致收集箱4内充满余料并堵塞出料孔11,从而无法再对余料进行清理。当经过多次回收导致收集箱4内的余料过多时,将吸料管路21和收集箱4进行连通,利用吸料管路21可以将收集箱4内的余料吸收到到射流管路22中,一方面,可以及时对收集箱4内的余料进行清理,便于收集箱4再次对输送筒1内的余料进行回收,另一方面对余料进行回收,可以使余料实现再利用,从而节约了资源。
可选地,如图5所示,推送装置3包括转轴31、电机32以及叶片33,转轴31设置在输送筒1内且与输送筒1同轴分布,电机32设置在输送筒1的一端且用于驱动转轴31,叶片33设置在转轴31上且沿转轴31的轴向方向螺旋分布,出料孔11设置在叶片33的轮廓范围内。具体地,当叶片33的下端向左侧倾斜,叶片33的上端向右侧倾斜;当叶片33的下端向右侧倾斜,叶片33的下端向左侧倾斜时。出料孔11位于叶片33的轮廓范围内。
在作业过程中,启动电机32,由于转轴31的一端与电机32连接,因此可以带动转轴31转动;由于叶片33设置在转轴31上,因此转轴31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叶片33转动;叶片33转动过程中可以对粉料进行推送。在本实施例中,当作业完成后,需要对输送筒1和叶片33之间的余料进行清理。启动电机32,当叶片33的下端向左侧倾斜,叶片33的上端向右侧倾斜时,将出料孔11设置在叶片33的左侧,叶片33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余料向左侧运动,余料从叶片33左侧的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当叶片33的下端向右侧倾斜,叶片33的下端向左侧倾斜时,将出料孔11设置在叶片33的右侧,叶片33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余料向右侧运动,余料从叶片33右侧的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
综上,启动电机32,驱动转轴31转动并带动叶片33转动,叶片33转动过程中会推动余料向靠近出料孔11的一侧运动,并使余料由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由此,在作业完成后再次启动电机32,利用叶片33的传送功能,可以将输送筒1和叶片33之间的余料推动到出料孔11内,并最终进入到收集箱4内,操作简单,可以较为容易地对输送筒1和叶片33之间的余料进行清理。在输送筒1上开设出料孔11,可以清理输送筒1和叶片33之间的余料,同时,将余料由出料孔11推动到收集箱4内,利用收集箱4对余料进行存储,有利于对余料进行回收。
可选地,如图5所示,出料孔1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出料孔11沿输送筒1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当仅设置一个出料孔11且该出料孔11位于叶片33的左侧时,距离该出料孔11较远的余料需要经过叶片33的多次推动才能将该余料推动到该距离较远的出料孔11内,并由该距离较远的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电机32需要长时间运行才能将余料推动到出料孔11内,直至进入收集箱4内被回收。同时,由于输送筒1上仅通过一个出料孔11与收集箱4连通,因此余料会在收集箱4内出料孔11的轮廓周围进行聚集,从而容易导致出料孔11堵塞,进而会导致输送筒1和叶片33之间产生的余料无法回收。而设置多个出料孔11,并将多个出料孔11沿输送筒1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时,叶片33在推动余料时,不同位置的余料均可以从距离较近的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一方面,电机32无需长时间运行,节省了能源,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进入到收集箱4内的余料仅在一处聚集而堵塞出料孔11,从而可以保证本实施例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作用效果。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吸料装置2还包括接头23,接头23的一端与收集箱4连通且另一端与吸料管路21连通。具体地,接头23设置为硬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射流管路22与收集箱4位于不同的位置,为便于将射流管路22与收集箱4进行连通,通常将吸料管路21设置为软管。由于射流管路22和收集箱4通常设置为硬质结构,将吸料管路21直接与收集箱4连通,难以起到密封作用。通过在吸料管路21和收集箱4之间设置接头23,并将接头23设置为硬质结构,可以便于对接头23和收集箱4之间进行密封。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接头23设置为弯通接头23。
在本实施例中,吸料管路21设置为软管,在连通收集箱4和射流管路22时,可能会产生折弯和扭转,由此会造成吸料管路21内的路径变窄,在回收余料的过程中,余料可能会堵塞变窄的吸料管路21,由此导致余料回收失败。当将收集箱4与吸料管路21进行对接,并需要吸料管路21折弯时,通过将接头23设置为弯通接头23,吸料管路21无需进行折弯而直接与弯通接头23的一端连通,并将弯通接头23的另一端与收集箱4连通。弯通接头23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锐角、直角以及钝角。
可选地,如图1-3所示,吸料装置2还包括阀门24,阀门24设置在吸料管路21上。具体地,阀门24可以设置为球阀。
在本实施例中,作业完成后,需要使用水流对射流管路22进行清洗,由于吸料管路21与射流管路22、收集箱4连通,因此水流可能会通过吸料管路21流入到收集箱4内。水流与余料混合后结块,会增大收集箱4内的回收难度。而在吸料装置2上设置阀门24,作业完成后,先将阀门24关闭,再使用水流对射流管路22进行清洗,因此对射流管路22进行清洗时不会使水流进入收集箱4内,与余料混合结块。当射流管路22内产生负压时,再打开阀门24,由于此时吸料管路21内的压强大,因此水流不会流入到吸料管路21内,同时将余料吸收到射流管路22内。
可选地,阀门2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阀门24沿吸料管路21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实际使用中难以对射流管路22内的负压进行检测,因此打开阀门24是否会有水流流入到吸料管路21内难以确认。可以设置多个阀门24,并将多个阀门24沿吸料管路21的轴向方向设置。当射流管路22内产生负压时,先将靠近射流管路22一端的阀门24打开,检测或观察水流是否进入到吸料管路21内,当没有水流进入时,可以按照靠近射流管路22到远离射流管路22一端的顺序,依次打开多个阀门24;当有水流进入时,待水流再次由吸料管路21进入到射流管路22内时,再按照靠近射流管路22到远离射流管路22一端的顺序,依次打开多个阀门24。由此通过设置多个阀门24,可以进一步防止水流进入到吸料管路21内。
可选地,如图4-6所示,收集箱4上靠近所述输送筒1的一侧轮廓与输送筒1的外侧壁相匹配。具体地,收集箱4设置为长方体结构并焊接在输送筒1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收集箱4焊接在输送筒1上,因此将收集箱4靠近输送筒1的一侧开口,且其轮廓设置为与输送筒1的外侧壁相匹配的结构,可以保证收集箱4的密封效果,避免余料从收集箱4内泄漏。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送机,包括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和机体5,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输送筒1设置在机体5上且与机体5连通。具体地,机体5上开设有投料口。
在本实施例中,将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中的输送筒1设置在机体5的下端,作业过程中,将粉料由机体5上开设的投料口投入,由于机体5和输送筒1连通,因此粉料会由机体5进入到输送筒1内,并通过设置在输送筒1内的叶片33推动粉料进行传送。具体地,可以将输送筒1设置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机体5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步骤一:启动电机32,驱动转轴31转动,并带动叶片33旋转,叶片33旋转推动余料沿输送筒1的轴向方向运动,余料通过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直至余料完全进入到收集箱4内,关闭电机32,直至叶片33停止转动;步骤二:将水流注入到射流管路22内,当射流管路22内产生负压时,调节阀门24,将吸料管路21与射流管路22进行连通,在负压的作用下,余料由收集箱4经过吸料管路21进入射流管内。
在本实施例中,作业完成后,对输送筒1和叶片33之间的余料进行清理时,直接启动电机32,叶片33推送余料通过出料孔11进入到收集箱4内。由此可知,仅需要启动电机32就可以对叶片33和输送筒1之间的余料进行清理,操作过程简单;同时,将叶片33和输送筒1之间的余料集中到收集箱4内,可以待收集箱4内装满余料后再进行清理,可以避免频繁清理余料,节省清理余料的时间。而通过将水流注入到射流管路22内产生负压以将收集箱4内的余料吸收到射流管路22内,在使用水流对射流管路22内的瓜胶液等进行清理时,可以利用射流管内产生的负压直接将收集箱4内集中的余料进行清理。由此可知,可以同时对瓜胶液和余料进行清理,进一步节省了清理时间。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筒(1)和吸料装置(2),所述吸料装置(2)包括吸料管路(21)和射流管路(22),所述吸料管路(21)的一端适于与所述输送筒(1)连通且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射流管路(22)连通,所述射流管路(22)用于产生负压以对所述输送筒(1)内的余料进行吸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箱(4),所述输送筒(1)上开设有出料孔(11),所述收集箱(4)设置在所述输送筒(1)上且通过所述出料孔(11)与所述输送筒(1)连通,所述吸料管路(21)适于通过所述收集箱(4)和所述出料孔(11)与所述输送筒(1)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送装置(3),所述推送装置(3)包括转轴(31)、电机(32)以及叶片(33),所述转轴(31)设置在所述输送筒(1)内且与所述输送筒(1)同轴分布,所述电机(32)设置在所述输送筒(1)的一端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31),所述叶片(33)设置在所述转轴(31)上且沿所述转轴(31)的轴向方向螺旋分布,所述出料孔(11)设置在所述叶片(33)的轮廓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11)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出料孔(11)沿所述输送筒(1)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管路(21)设置为软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装置(2)还包括接头(23),所述接头(23)的一端适于与所述收集箱(4)连通且另一端适于与所述吸料管路(21)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3)设置为弯通接头(2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装置(2)还包括阀门(24),所述阀门(24)设置在所述吸料管路(21)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2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阀门(24)沿所述吸料管路(21)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
10.一种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和机体(5),所述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的输送筒(1)设置在所述机体(5)上且与所述机体(5)连通。
CN202121522691.3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Active CN215158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2691.3U CN215158392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2691.3U CN215158392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8392U true CN21515839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1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2691.3U Active CN215158392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8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7581U (zh) 一种自吸式气射流粒料上料装置
CN208994694U (zh) 一种可打散物料结块的取料枪
CN215158392U (zh)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及输送机
CN204436297U (zh) 钻屑泥浆处理回收装置
CN113335858A (zh) 一种输送机余料回收装置、输送机及输送机余料回收方法
CN108591134A (zh) 一种射流泵喷嘴进料口布料装置
CN207551398U (zh) 一种管链输送机的物料回收装置
CN216459157U (zh) 一种低能耗除尘型反击式破碎机
CN202389972U (zh) 真空干燥机自动上料装置
CN214862107U (zh) 生物质锅炉布袋除尘器积灰湿润出灰装置
CN113997208A (zh) 自动喷砂机
CN207142194U (zh) 一种自动清理叶轮粘料的给料机
CN207470197U (zh) 一种伸缩刮片式湿喷机
CN219078018U (zh) 一种真空上料机防架桥料仓
CN218433754U (zh) 一种多级锁气连续输送泵
CN218250028U (zh) 一种采油用调剖剂聚合物添加装置
CN204628581U (zh) 一种带有清扫机构的气密阀
CN211496035U (zh) 连续输送泵
CN216504407U (zh) 自动喷砂机
CN216471046U (zh) 一种防积灰泄漏的卸灰装置
CN220844258U (zh) 一种井下开采转运装置
CN109025994A (zh) 一种适用性强的采煤机
CN215207480U (zh) 一种除尘效果好的堆取料机
CN213386519U (zh) 一种工程废料回收传送装置
CN219153295U (zh) 一种多功能水泥罐车罐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