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55190U -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55190U
CN215155190U CN202121581053.9U CN202121581053U CN215155190U CN 215155190 U CN215155190 U CN 215155190U CN 202121581053 U CN202121581053 U CN 202121581053U CN 215155190 U CN215155190 U CN 215155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late
opening
controller
cavity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10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一振
章恒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ng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810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55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55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55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所述卡丁车座椅包括背部结构、基座结构和隔板,基座结构安装于车架上,隔板位于背部结构与基座结构之间,隔板用于分隔背部结构与基座结构,背部结构内部开设有空腔结构,背部结构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控制器和/或电池适于通过开口放入空腔结构中,控制器位于电池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控制器和/或电池放入空腔结构中,可以起到防止灰尘进入,避免太阳暴晒的效果,保障控制器和/或电池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还便于对空腔结构中的控制器和/或电池等零部件进行更换维修,同时,座椅中的空腔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车辆上的空间,有利于缩小车辆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背景技术
灰尘容易对卡丁车的供电部件造成污染,易导致卡丁车不正常运行。当灰尘聚集过多后,灰尘有可能导致卡丁车的供电部件短路,最后使得卡丁车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灰尘导致的卡丁车无法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丁车座椅,所述卡丁车座椅包括背部结构、基座结构和隔板,所述基座结构安装于车架上,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背部结构与所述基座结构之间,所述隔板用于分隔所述背部结构与所述基座结构,所述背部结构内部开设有空腔结构,所述背部结构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控制器和/或电池适于通过所述开口放入所述空腔结构中,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电池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靠垫,所述靠垫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所述背部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所述第一定位柱由所述背部结构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向所述开口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柱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开设有开孔,所述支撑柱插装在所述开孔中。
可选地,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第一加强板和两个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十字交叉处,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交叉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两个第三加强板和托板,两个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加强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板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托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螺栓适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托板适于将所述控制器和/或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空腔结构中。
可选地,所述第三加强板到所述开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到所述开口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托板包括托板本体和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托板本体与所述电池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电池的侧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封板,所述空腔结构内设置有四个第三定位柱,每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结构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定位柱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封板上与所述第三定位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栓适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连接。
可选地,所述封板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适于导线进入所述空腔结构中以连接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电池。
可选地,所述封板靠近所述空腔结构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丁车座椅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控制器和/或电池放入空腔结构中,可以起到防止灰尘进入,避免太阳暴晒的效果,保障控制器和/或电池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还便于对空腔结构中的控制器和/或电池等零部件进行更换维修,同时,座椅中的空腔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车辆上的空间,有利于缩小车辆体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卡丁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卡丁车座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卡丁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与上述的卡丁车座椅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卡丁车座椅的一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丁车座椅的另一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丁车座椅封板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丁车座椅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控制器;30-电池;81-背部结构;811-空腔结构;812-开口;813-第一定位柱;8131-开孔;814-第三定位柱;8141-第二螺纹孔;82-基座结构;83-隔板;84-靠垫;841-支撑柱;85-第一加强板;86-第二加强板;87-第三加强板;871-第二定位柱;8711-第一螺纹孔;88-托板;881-第一通孔;882-托板本体;883-第一弯折段;884-第二弯折段;89-封板;891-第二通孔;892-过线孔;89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转动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丁车座椅,所述卡丁车座椅包括背部结构81、基座结构82和隔板83,所述基座结构82安装于车架上,所述隔板83位于所述背部结构81与所述基座结构82之间,所述隔板83用于分隔所述背部结构81与所述基座结构82,所述背部结构81内部开设有空腔结构811,所述背部结构8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812,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适于通过所述开口812放入所述空腔结构811中,所述控制器20位于所述电池30的上方。
卡丁车座椅可以通过基座结构82安装在卡丁车的车架上,基座结构82主要起到承担重力的作用,背部结构81内可以开设有空腔结构811,空腔结构811中用于放置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背部结构81主要起到收纳的作用。通过空腔结构811可以进行车辆器件的存放,有效地利用了座椅的内部空间,空腔结构811中可以用于放置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等。当电池30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等放入空腔结构811后,可以有效地隔绝灰尘进入,保障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等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空腔结构811对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等零件的收纳,可以有效地缩小车辆的体积,减小车辆的长度,充分利用车辆的空间,在需要对空腔结构811中的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等零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时,可以将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从空腔结构811中拆出,便于对空腔结构811内的零件进行更换或者维修。控制器20可以控制电池30给不同的部件供电,例如,车灯、音箱、喇叭等。通过空腔结构811便于控制器20和电池30的隐藏,有效地利用空间。电池30可以为车辆提供电能,例如,车辆上的音箱、车灯、驱动电机等。通过空腔结构811可以起到对电池30固定的作用,且空腔结构811可以起到对电池30的保护作用,防止电池30进水或被晒。
通过将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放入空腔结构811中,可以起到防止灰尘进入,避免太阳暴晒的效果,保障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还便于对空腔结构811中的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等零部件进行更换维修,同时,座椅中的空腔结构811可以有效地利用车辆上的空间,有利于缩小车辆体积。
如图2所示,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靠垫84,所述靠垫84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841,所述背部结构81包括两个第一定位柱813,所述第一定位柱813位于所述空腔结构811中,所述第一定位柱813由所述背部结构81远离所述开口812的一端向所述开口812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柱813远离所述开口812的一端开设有开孔8131,所述支撑柱841插装在所述开孔8131中。靠垫84可以通过其上设置的两个支撑柱841插装进两个第一定位柱813开设的开孔8131中,用户还可以根据卡丁车使用者不同的身高进行相应靠垫84高度的调节,以调整到最适合用户的高度,增加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如图4所示,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第一加强板85和两个第二加强板86,所述第一加强板85与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86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8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85与所述第二加强板86的十字交叉处,所述第一定位柱813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加强板85与所述第二加强板86的交叉线重合。第一加强板85和第二加强板86可以实现对第一定位柱813的加固,保障长久使用的可靠性,由于电池30或者控制器20较重,通过第一加强板85和第二加强板86可以保障第一定位柱813的强度,同时还可以防止座椅变形,在卡丁车长时间使用时,也能保障其正常工作。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两个第三加强板87和托板88,两个所述第三加强板87与所述第一加强板85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板87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柱871,所述第二定位柱87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711,所述托板88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81,螺栓适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88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8711螺纹连接,所述托板88适于将所述控制器20和/或所述电池30固定于所述空腔结构811中。托板88可以将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固定在空腔结构811中,通过托板88可以防止卡丁车运行时,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晃动或者碰撞,从而可能造成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损坏或者短路等风险。且托板88与空腔结构811之间可以通过者螺栓连接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电池30取出与放入。螺栓可以穿过托板88上的第一通孔881与空腔结构811内的第二定位柱871上开设的第一螺纹孔8711螺纹连接,以此实现将托板88固定在空腔结构811上,在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螺栓拆下就可以将托板88取下,便于对空腔结构811内的电池30或者控制器20维修或者更换。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加强板87到所述开口8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85到所述开口812的距离。以此可以保障空腔结构811中有足够的空间存放零部件,充分的利用座椅空腔结构811中的空间进行储物。
如图2所示,所述托板88包括托板本体882和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折段883和第二弯折段884,所述托板本体882与所述电池30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弯折段884与所述电池30的侧面相贴合。托板本体882可以对电池30进行支撑,防止电池30向下掉落,第二弯折段884可以对电池30的侧面进行固定,防止电池30来回晃动,以此实现将电池30稳定的固定在空腔结构811内。同时,所述第一弯折段883与所述电池30之间可以设置有避让口。通过避让口可以便于用户拆卸,在将第一弯折端从空腔结构811中拆除后,用户的手可以放入避让口处,此时将托板88由座椅本体的开口812处向下拉出,可以将电池30和控制器20随之一起取出。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卡丁车座椅还包括封板89,所述空腔结构811内设置有四个第三定位柱814,每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柱814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结构81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定位柱814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141,所述封板89上与所述第三定位柱81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891,螺栓适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89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8141连接。封板89与空腔结构811之间可以通过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的取出与放入,同时也可以对空腔结构811进行密封,防止灰尘或者雨水进入其中,对空腔结构811内的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产生不利影响。螺栓可以穿过封板89上的第二通孔891与空腔结构811内的第三定位柱814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8141螺纹连接,以此实现将封板89固定在空腔结构811上,在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螺栓拆下就可以将封板89取下,便于对空腔结构811内的电池30或者控制器20维修或者更换。
如图3所示,所述封板89上开设有过线孔892,所述过线孔892适于导线进入所述空腔结构811中以连接所述控制器20和所述电池30。过线孔892可以便于线缆通过封板89进入座椅的空腔结构811内,线缆可以连接位于空腔结构811内的电池30和控制器20。
如图3所示,所述封板89靠近所述空腔结构81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893。加强筋893可以有效地增加封板89本身的强度,保障封板89封闭开口812后的稳定性,防止由于长时间暴晒或者下雨等产生封板89变形,造成密封不严,使得灰尘容易进入空腔结构811内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卡丁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卡丁车座椅。所述卡丁车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所述卡丁车座椅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部结构(81)、基座结构(82)和隔板(83),所述基座结构(82)安装于车架上,所述隔板(83)位于所述背部结构(81)与所述基座结构(82)之间,所述隔板(83)用于分隔所述背部结构(81)与所述基座结构(82),所述背部结构(81)内部开设有空腔结构(811),所述背部结构(8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812),控制器(20)和/或电池(30)适于通过所述开口(812)放入所述空腔结构(811)中,所述控制器(20)位于所述电池(3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垫(84),所述靠垫(84)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841),所述背部结构(81)包括两个第一定位柱(813),所述第一定位柱(813)位于所述空腔结构(811)中,所述第一定位柱(813)由所述背部结构(81)远离所述开口(812)的一端向所述开口(812)的一端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柱(813)远离所述开口(812)的一端开设有开孔(8131),所述支撑柱(841)插装在所述开孔(81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板(85)和两个第二加强板(86),所述第一加强板(85)与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板(86)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定位柱(8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85)与所述第二加强板(86)的十字交叉处,所述第一定位柱(813)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加强板(85)与所述第二加强板(86)的交叉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三加强板(87)和托板(88),两个所述第三加强板(87)与所述第一加强板(85)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加强板(87)上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柱(871),所述第二定位柱(87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711),所述托板(88)上开设有第一通孔(881),螺栓适于穿过所述第一通孔(88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8711)螺纹连接,所述托板(88)适于将所述控制器(20)和/或所述电池(30)固定于所述空腔结构(8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板(87)到所述开口(81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加强板(85)到所述开口(812)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88)包括托板本体(882)和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折段(883)和第二弯折段(884),所述托板本体(882)与所述电池(30)的底部相贴合,所述第二弯折段(884)与所述电池(30)的侧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板(89),所述空腔结构(811)内设置有四个第三定位柱(814),每两个所述第三定位柱(814)分别位于所述空腔结构(811)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定位柱(814)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8141),所述封板(89)上与所述第三定位柱(81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891),螺栓适于穿过所述第二通孔(89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81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89)上开设有过线孔(892),所述过线孔(892)适于导线进入所述空腔结构(811)中以连接所述控制器(20)和所述电池(3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丁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89)靠近所述空腔结构(81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893)。
10.一种卡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卡丁车座椅。
CN202121581053.9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Active CN215155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1053.9U CN215155190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1053.9U CN215155190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55190U true CN21515519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94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1053.9U Active CN215155190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55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36178B1 (en) Battery-powered industrial vehicle
JP4388990B1 (ja) 照明灯
CN102105846A (zh) 电子装置
CN215155190U (zh) 一种卡丁车座椅及卡丁车
JP2010095848A (ja) 充電機能を備えた多段式立体駐車装置
CN210373212U (zh) 一种带有智能充电桩的智慧路灯
CN109216623B (zh) 电瓶支架
JP3927473B2 (ja) パチンコ遊技機
CN215681669U (zh) 一种煤矿机电设备接线盒
CN218568201U (zh) 一种一体式行人信号灯
CN211995455U (zh) 一种带有时速提醒功能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14411820U (zh) 组装式高低压配电柜
KR20190016210A (ko) 건설 기계의 배터리 박스
CN207293961U (zh) 一种起重机用电控柜
CN222436017U (zh) 一种防雨充电车棚
CN219979716U (zh) 立式储能电池箱体
CN214267485U (zh) 一种用于装载车载设备的机箱以及车辆
CN221304884U (zh) 一种高承重强度堆叠式储能结构
JP3246380U (ja) 電池ボックスベース及びコントローラボックスの取付構造
CN22131585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CN213083422U (zh) 一种区块式集成模块驾控台
CN21400669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立体车库用停车架
CN214847736U (zh) 一种用于大数据存储的机械硬盘阵列柜
CN214450931U (zh) 驾驶台
CN219874585U (zh) 一种集成式配电柜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