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7874U -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47874U
CN215147874U CN202120148668.6U CN202120148668U CN215147874U CN 215147874 U CN215147874 U CN 215147874U CN 202120148668 U CN202120148668 U CN 202120148668U CN 215147874 U CN215147874 U CN 215147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hell
rotating shaft
bas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86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Kejia Shengda Mould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Kejia Shengda Moul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Kejia Shengda Mould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Kejia Shengda Mould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486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47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47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478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内部的进料机构和设置在底座上端的打磨机构与防尘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端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尘机构中的防尘罩可以阻止大部分外界的灰尘进入打磨空间内,从而减小了空气中的灰尘或杂质对模具钢在磨削时产生影响,通过在打磨机构和吹扫组件的配合下可以使得打磨所产生的碎屑被及时的清理出去,不会对工件的表面进行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钢加工用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背景技术
模具钢由于对精度要求较高,需要进行打磨处理。而模具钢在磨削中会产生大量碎屑,而这些碎屑有大部分会附着在加工的模具钢和磨片表面,影响磨片的后续磨削,还会影响对模具钢的后期处理工艺。
为了保证模具钢在磨削过程中不被铁屑二次污染,需要对模具钢进行手工擦拭或清扫,这种方式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环境碎屑较多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快速的对磨屑进行有效清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磨削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的小颗粒物,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模具钢在磨削过程中不被铁屑和灰尘二次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内部的进料机构和设置在底座上端的打磨机构与防尘机构;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端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座,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滑动的设有第一滑套;
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壳体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滑动的设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座;
所述第一滑套与第二螺纹座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打磨机和防护壳,所述防护壳位于打磨机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套与第二螺纹座滑动的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尘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螺纹座与第二滑套之间的驱动杆和设置在底座上方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内部设有固定杆,所述驱动杆的两侧通过连杆与防尘罩的内侧和固定杆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座和第二滑套的两侧也通过连杆与防尘罩的内侧和固定杆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防尘罩的内壁设有吹扫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吹扫组件包括设置在防尘罩外侧的进气管与抽气管和设置在防尘罩内壁的分流板与抽气罩,所述分流板的一端通过气管与防护壳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护壳开设有多个正对打磨机的出气口,所述防护壳的截面为U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内部的丝杆和设置在底座一侧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座,所述第三螺纹座的上端设有物料放置块。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防尘机构中的防尘罩可以阻止大部分外界的灰尘进入打磨空间内,从而减小了空气中的灰尘或杂质对模具钢在磨削时产生影响,通过在打磨机构和吹扫组件的配合下可以使得打磨所产生的碎屑被及时的清理出去,不会对工件的表面进行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底座;2、进料机构;3、打磨机构;4、防尘机构;5、打磨机;21、丝杆;22、第三电机;23、第三螺纹座;24、物料放置块;301、第一壳体;302、第一转轴;303、第一电机;304、第一螺纹座;305、第一滑套;306、第二壳体; 307、第二转轴;308、第二电机;309、第二滑套;310、第二螺纹座;311、固定板;312、防护壳;41、驱动杆;42、防尘罩;43、固定杆;44、吹扫组件;441、进气管;442、分流板;443、抽气罩;444、抽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进料机构2和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打磨机构3与防尘机构4;
打磨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6,第一壳体301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一转轴302,第一壳体301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303,第一电机30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0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转轴30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座304,第一转轴302的下端滑动的设有第一滑套305;
第二壳体306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二转轴307,第二壳体306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308,第二电机308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307的一端相连接,第二转轴307 的上端滑动的设有第二滑套309,第二转轴307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座310;
第一滑套305与第二螺纹座310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板311,两个固定板311 之间设有打磨机5和防护壳312,防护壳312位于打磨机5的上方,第一壳体301 与第二壳体306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套305与第二螺纹座310滑动的滑槽。
进一步,防尘机构4包括设置在第一螺纹座304与第二滑套309之间的驱动杆41和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防尘罩42,防尘罩42的内部设有固定杆43,驱动杆41的两侧通过连杆与防尘罩42的内侧和固定杆43的一侧相连接,第一螺纹座304和第二滑套309的两侧也通过连杆与防尘罩42的内侧和固定杆43的一侧相连接,防尘罩42的内壁设有吹扫组件44。
进一步,吹扫组件44包括设置在防尘罩42外侧的进气管441与抽气管444 和设置在防尘罩42内壁的分流板442与抽气罩443,分流板442的一端通过气管与防护壳312相连通。
进一步,防护壳312开设有多个正对打磨机5的出气口,防护壳312的截面为U型。
进一步,进料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丝杆21和设置在底座1 一侧的第三电机22,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21连接,第一丝杆21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座23,第三螺纹座23的上端设有物料放置块24。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模具钢放置于物料放置块24的上端,然后启动第三电机22,第三电机22驱使丝杆21转动,从而使得第三螺纹座23向打磨机5 的下方移动,当物料放置块24进入防尘罩42内后,启动第一电机303,第一电机303转动使得304向下运动,进一步使得第二滑套309向下运动,从而使得驱动杆41向下运动,使得防尘罩42向下运动至底座1上端的凹槽内,启动第二电机308,第二电机308转动使得第二螺纹座310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打磨机5向下运动至合适位置,通过控制第三电机22的正反转,使得物料放置块24上方的模具钢在打磨机5的下方不断被打磨,从进气管441通入新风,新风从分流板442 的一侧和防护壳312的下端吹出,可以将打磨所产生的碎屑吹走还可以对打磨机 5进行空冷,夹杂着碎屑的空气通过抽气罩443从抽气管444抽离防尘罩42内,使得防尘罩42内一直保持干净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内部的进料机构(2)和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打磨机构(3)与防尘机构(4);
所述打磨机构(3)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端的第一壳体(301)和第二壳体(306),所述第一壳体(301)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一转轴(302),所述第一壳体(301)的上端设有第一电机(303),所述第一电机(303)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30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0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座(304),所述第一转轴(302)的下端滑动的设有第一滑套(305);
所述第二壳体(306)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二转轴(307),所述第二壳体(306)的上端设有第二电机(308),所述第二电机(308)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30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07)的上端滑动的设有第二滑套(309),所述第二转轴(307)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座(310);
所述第一滑套(305)与第二螺纹座(310)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板(311),两个所述固定板(311)之间设有打磨机(5)和防护壳(312),所述防护壳(312)位于打磨机(5)的上方,所述第一壳体(301)与第二壳体(306)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套(305)与第二螺纹座(310)滑动的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4)包括设置在第一螺纹座(304)与第二滑套(309)之间的驱动杆(41)和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防尘罩(42),所述防尘罩(42)的内部设有固定杆(43),所述驱动杆(41)的两侧通过连杆与防尘罩(42)的内侧和固定杆(4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座(304)和第二滑套(309)的两侧也通过连杆与防尘罩(42)的内侧和固定杆(43)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防尘罩(42) 的内壁设有吹扫组件(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组件(44)包括设置在防尘罩(42)外侧的进气管(441)与抽气管(444)和设置在防尘罩(42)内壁的分流板(442)与抽气罩(443),所述分流板(442)的一端通过气管与防护壳(31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12)开设有多个正对打磨机(5)的出气口,所述防护壳(312)的截面为U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丝杆(21)和设置在底座(1)一侧的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杆(21)连接,所述第一丝杆(21)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座(23),所述第三螺纹座(23)的上端设有物料放置块(24)。
CN202120148668.6U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47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8668.6U CN215147874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8668.6U CN215147874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47874U true CN215147874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866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147874U (zh) 2021-01-20 2021-01-20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47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3773B (zh) 一种用于精加工车间的抛光工艺的防护型抛光机
CN210281942U (zh) 一种便于对碎屑进行收集的金属抛光装置
CN210524635U (zh) 一种平面磨床防尘装置
CN215147874U (zh) 一种带防尘装置的模具钢加工用磨床
CN212122874U (zh) 一种铝锌合金精密铸件磨削用防尘碎屑清理装置
CN213858363U (zh) 一种机械机床的防护装置
CN112658402A (zh) 一种淬硬齿轮精加工用磨齿机
CN115847210B (zh) 一种使用直线电机驱动的高速平面磨床
CN111775015A (zh) 一种自动替换磨具的小零件加工打磨设备
CN217702668U (zh) 一种铁芯加工用精密平面磨床
CN213439119U (zh) 一种平面磨床防尘装置
CN114310325A (zh) 一种数控机械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机
CN211540687U (zh) 一种竹木精工水磨环保金刚砂磨机
CN214685759U (zh) 一种动柱式数控磨床
CN219337091U (zh) 一种便于清除泥垢的机械零件加工用大水磨
CN220575618U (zh) 一种平面磨床用吸尘罩
CN216542306U (zh) 防废屑飞溅的中心孔磨床
CN212735492U (zh) 一种便于碎屑回收机构的金属配件磨削光滑设备
CN217619980U (zh) 一种具有碎料收集机构的精密磨床
CN216030186U (zh) 一种周边磨床在线修整装置
CN215616933U (zh) 一种用于耐腐蚀陶瓷轴套加工的卧式平面磨床
CN220944603U (zh) 一种数控磨床用打磨平台
CN220217809U (zh) 一种摩托车顶盖浇口去除机
CN214869153U (zh) 自动化端面研磨设备
CN215394484U (zh) 切割机切割料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