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11969U -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11969U
CN215111969U CN202120346843.2U CN202120346843U CN215111969U CN 215111969 U CN215111969 U CN 215111969U CN 202120346843 U CN202120346843 U CN 202120346843U CN 215111969 U CN215111969 U CN 215111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oil
pipe
cone
oil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468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CHENH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CHENH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CHENH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CHENHA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468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11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11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11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密封圈,密封圈截面呈“U”型,密封圈与设于机架上方的圆锥躯体之间形成润滑空间,密封圈外侧设有通孔,通孔插设有注油管,注油管向外延伸并穿插固定在机架上;机架外侧上还固设有注油口,注油口通过注油管与润滑空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预设注油口和注油管,使得设备可在运行状态或不拆圆锥躯体的情况下及时加注黄油,保证接触部润滑效果,减少人工维护成本,保证机体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锥机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圆锥破碎机的工作过程中,电动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偏心套旋转,圆锥躯体在偏心轴套的迫动下做旋转摆动,动锥靠近静锥的区段即成为破碎腔,物料受到动锥和静锥的多次挤压和撞击而破碎。动锥离开该区段时,该处已破碎至要求粒度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从锥底排出。
传统圆锥机密封环加注润滑剂需停机并拆除圆锥躯体才能进行加注,每次拆装圆锥躯体需停产8小时以上,同时,在拆除圆锥躯体后,因现场作业环境恶劣或现场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可能导致机体内部进入异物而影响生产安全,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预设注油口和注油管,使得设备可在运行状态或不拆圆锥躯体的情况下及时加注黄油,保证接触部润滑效果,减少人工维护成本,保证机体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截面呈“U”型,所述密封圈与设于机架上方的圆锥躯体之间形成润滑空间,所述密封圈外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插设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向外延伸并穿插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外侧上还固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通过所述注油管与所述润滑空间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圈上,所述注油管上设有三个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出油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油管包括相连通的钢管和软胶管,所述钢管呈环形围绕设置在所述密封圈的外侧,三个所述出油口连通在所述钢管上;所述软胶管连通所述注油口和所述钢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口上设有凸环,所述密封圈内设有与所述凸环相适配的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管紧贴所述密封圈设置,且所述钢管外侧还包裹有缓冲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油口内设有阀门,所述钢管上对应三个所述出油口均设有电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底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弹性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内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填充层(8)和限位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预设注油口和注油管,使得设备可在运行状态或不拆圆锥躯体的情况下及时加注黄油,保证接触部润滑效果,减少人工维护成本,保证机体的稳定运行。
2、注油位置为三个并绕环形的密封圈均匀分布,即三个注油位置两两之间相隔120°,这样即可及时对某个位置进行黄油补充,也能加快补充黄油的时间,同时可让黄油的注入均匀,即使圆锥躯体运动过程中把密封圈内连通的润滑空间隔断,也能通过三个出油口对整个润滑空间分别注入黄油来保证润滑效果。
3、为了进一步固定出油口,除了使出油口与密封圈上的通孔过盈配合外,还可以设置凸环和凹槽的配合,使出油口即使受密封圈形变的力作用而挤压等情况,也能保证与润滑空间的连通,不易脱离,从而避免黄油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出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俯视图。
图中:1-机架,2-圆锥躯体,3-密封圈,4-注油管,41-出油口,42-钢管,43-软胶管,44-凸环,45-电磁阀,5-注油口,6-缓冲层,7-弹性件,8-填充层,9-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1上的密封圈3,密封圈3截面呈“U”型,密封圈3与设于机架1上方的圆锥躯体2之间形成润滑空间,密封圈3外侧设有通孔,通孔插设有注油管4,注油管4向外延伸并穿插固定在机架1上;机架1外侧上还固设有注油口5,注油口5通过注油管4与润滑空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预设注油口5和注油管4,使得设备可在运行状态或不拆圆锥躯体2的情况下及时加注黄油,保证接触部润滑效果,减少人工维护成本,保证机体的稳定运行。
在实际生产中,本申请人注意到,圆锥机的运作由于需要圆锥躯体2相对机架1不断运动,因此需要在圆锥躯体2和机架1之间设置润滑装置,一般通过注入黄油来提供润滑效果,而为了避免黄油泄露或者不能对指定位置进行润滑,通常会设置密封圈3加以限制黄油的流动位置。然而,在运动过程中,黄油往往会不可避免地从缝隙中泄露,或者挥发等,造成密封圈3内的黄油量损失,影响润滑效果。而每次补充黄油又需要停机拆除圆锥躯体2才能完成添加,因此,为了减少停机频率,也是会在黄油损失到一定程度时才停机操作的。而由于密封圈3一般是固定在机架1上不动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预设注油管4和注油口5,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对密封圈3内形成的润滑空间及时加注黄油,时刻保证接触部的润滑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停机拆卸造成的维护成本增加,能够时刻保持圆锥机在最佳状态高效稳定地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孔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密封圈3上,注油管4上设有三个与通孔一一对应的出油口41。注油位置为三个并绕环形的密封圈3均匀分布,即三个注油位置两两之间相隔120°,这样即可及时对某个位置进行黄油补充,也能加快补充黄油的时间,同时可让黄油的注入均匀,即使圆锥躯体2运动过程中把密封圈3内连通的润滑空间隔断,也能通过三个出油口41对整个润滑空间分别注入黄油来保证润滑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注油管4包括相连通的钢管42和软胶管43,钢管42呈环形围绕设置在密封圈3的外侧,三个出油口41连通在钢管42上;软胶管43连通注油口5和钢管42。钢管42较硬,是围绕密封圈3形成环形设置,使设置其上的三个出油口41可以硬连接地插入密封圈3的侧面,然后能利用密封圈3的弹性对注油位置进行密封,以保证不易发生泄漏。而软胶管43则是连接注油口5用于输送黄油,其穿插在机架1上加以固定,同时由于其柔软而具有一定的韧性,不易被机架1上的其他设备或结构压迫而造成断裂,保证与钢管42的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油口41上设有凸环44,密封圈3内设有与凸环44相适配的凹槽。为了进一步固定出油口41,除了使出油口41与密封圈3上的通孔过盈配合外,进一步设置凸环44和凹槽的配合,使出油口41即使受密封圈3形变的力作用而挤压等情况,也能保证与润滑空间的连通,不易脱离,从而避免黄油泄漏。钢管42紧贴密封圈3设置,且钢管42外侧还包裹有缓冲层6。如图1所示,为防止圆锥躯体2在旋转摆动时会撞击到密封圈3外侧的钢管42,因此在钢管42外包裹缓冲层6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撞击而使本装置出现破损,同时,钢管42紧贴密封圈3外侧并有一定的向下延伸,然后在接上软胶管43,以使软胶管43不会与圆锥躯体2接触,保护整个注油管4。
此外,注油口5内设有阀门,用于总的注油控制,钢管42上对应三个出油口41均设有电磁阀45。各个电磁阀45可接入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实时控制各电磁阀45的开启或关闭,来控制黄油的加注频率和加注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圈3的底侧与机架1之间设有弹性件7。弹性件7为压簧,用于给密封圈3提供向上的弹性势能,以使密封圈3紧贴圆锥躯体2达到更好的密封作用,也防止黄油从密封圈3和圆锥躯体2之间泄漏。密封圈3的内侧与机架1之间设有填充层8和限位销9。填充层8和限位销9均用于弥补密封圈3与机架1之间的工件误差和装配误差,使密封圈3在径向方向上固定于机架1上,即使密封圈3发生磨损等情况,填充层8和限位销9会利用其弹性顶紧密封圈3,使密封圈3不会在机架1上产生较大的偏移,从而保证润滑空间不易泄漏出黄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1)上的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截面呈“U”型,所述密封圈(3)与设于机架(1)上方的圆锥躯体(2)之间形成润滑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外侧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插设有注油管(4),所述注油管(4)向外延伸并穿插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机架(1)外侧上还固设有注油口(5),所述注油口(5)通过所述注油管(4)与所述润滑空间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圆锥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圈(3)上,所述注油管(4)上设有三个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出油口(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圆锥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4)包括相连通的钢管(42)和软胶管(43),所述钢管(42)呈环形围绕设置在所述密封圈(3)的外侧,三个所述出油口(41)连通在所述钢管(42)上;所述软胶管(43)连通所述注油口(5)和所述钢管(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圆锥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41)上设有凸环(44),所述密封圈(3)内设有与所述凸环(44)相适配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圆锥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42)紧贴所述密封圈(3)设置,且所述钢管(42)外侧还包裹有缓冲层(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圆锥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口(5)内设有阀门,所述钢管(42)上对应三个所述出油口(41)均设有电磁阀(45)。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圆锥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的底侧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弹性件(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圆锥机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的内侧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填充层(8)和限位销(9)。
CN202120346843.2U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Active CN215111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6843.2U CN21511196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46843.2U CN21511196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11969U true CN215111969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3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46843.2U Active CN215111969U (zh) 2021-02-05 2021-02-05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11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0460A (zh) * 2022-02-23 2022-06-03 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π型橡胶圈固定装置构成的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0460A (zh) * 2022-02-23 2022-06-03 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π型橡胶圈固定装置构成的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及方法
CN114570460B (zh) * 2022-02-23 2023-12-22 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由π型橡胶圈固定装置构成的多缸液压圆锥破碎机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11969U (zh) 一种圆锥机润滑装置
CN214118139U (zh) 多级气压式井口密封装置
CN203374876U (zh) 一种固定球阀阀座
CN105221784A (zh) 一种无磨损硬密封球阀
CN104214375A (zh) 高压直流旋启式止回阀
CN202327106U (zh) 带液力平衡结构的重型旋转式机械密封装置
CN204061976U (zh) 一种上装式浮动球阀
CN201507652U (zh) 一种止推轴杆的浮动密封结构
CN206668991U (zh) 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软座蝶阀
CN212959903U (zh) 提升密封性的消防信号蝶阀
CN201560994U (zh) 溢流阀
CN204164414U (zh) 密封圈倒钩固定的软密封球阀
CN204493721U (zh) 中速磨煤机拉杆密封装置
CN206929387U (zh) 一种单向阀
CN204847191U (zh) 一种轴承润滑结构及螺旋输送机
CN204099623U (zh) 锥面自定心硬密封阀芯
CN204379148U (zh) 具有过载保护的液压旋转阻尼器
CN109084078B (zh) 一种y型截止阀
CN203868411U (zh) 两位三通阀
CN201582033U (zh) 轴向无间隙密封装置
CN220979493U (zh) 一种内置式采煤机摇臂喷雾及冷却结构
CN110081250A (zh) 带离心挡水环自动调压密封供水装置
CN207018195U (zh) 一种高压力转子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CN206290474U (zh) 泵用轴承箱无接触式端盖
CN206668213U (zh) 一种井下放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2026 No. 99, Muxi Avenue, Wujiang District, 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OGUAN CHENHANG HEAVY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2026 No. 59, Muxi Avenue, Wujiang District, 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OGUAN CHENHANG HEAVY INDUST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