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6413U - 一种新型闸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闸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06413U
CN215806413U CN202122127081.XU CN202122127081U CN215806413U CN 215806413 U CN215806413 U CN 215806413U CN 202122127081 U CN202122127081 U CN 202122127081U CN 215806413 U CN215806413 U CN 215806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sealing washer
valve rod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70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胜亮
翁海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ngfeng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ngfeng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ngfeng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ngfeng Val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70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06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06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06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杆以及驱动件,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控制启闭的流道,流道内位于闸板两侧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阀杆下端固定连接闸板,驱动件转动设置于阀体上方,阀体设置有供阀杆穿出阀体的穿出孔,阀杆上端与驱动件螺纹配合,穿出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阀杆外周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二推力块,第二推力块上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阀体位于第二密封圈上方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密封圈贴合的第二密封面,第二密封面位于穿出孔下方。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在流道完全打开时通过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面的配合而有效封闭穿出孔,从而在第一密封圈磨损时,可进行临时开启的一种新型闸阀。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闸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是目前工业运用极其广泛的一种阀门,其主要应用于化工、电力和城建等各个领域。
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杆以及驱动件,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控制启闭的流道,流道内位于闸板两侧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阀杆下端固定连接闸板,驱动件采用轴承等方式转动设置于阀体上方,且阀杆朝上穿出阀体,并在阀体外侧与驱动件螺纹配合,使得驱动件的转动可带动阀杆连同闸板轴向滑移,从而实现流道的启闭,此外,阀体与阀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而对阀杆穿出阀体位置处进行密封,放置发生泄露。
现有闸阀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阀杆受驱动件的控制将会进行竖向滑移,因此,密封圈在阀杆竖向滑移时将会与阀杆产生摩擦,从而在长期使用时密封圈将会磨损,使得在流道开启时发生泄露现象,而密封圈磨损后,闸阀将无法使用,若强行开启,将会发生持续的泄露,必须进行密封圈的更换才可重新使用,但是闸阀的维修需要特定的人员及工具,因此,将会出现无法临时开启闸阀而导致停工现象。
因此,如何在密封圈磨损后,临时开启闸阀,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流道完全打开时通过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面的配合而有效封闭穿出孔,从而在第一密封圈磨损时,可进行临时开启的一种新型闸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闸板、阀杆以及驱动件,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控制启闭的流道,所述流道内位于闸板两侧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所述阀杆下端固定连接闸板,所述驱动件转动设置于阀体上方,所述阀体设置有供阀杆穿出阀体的穿出孔,所述阀杆上端与驱动件螺纹配合,所述穿出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外周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二推力块,所述第二推力块上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阀体位于第二密封圈上方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密封圈贴合的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密封面位于穿出孔下方,当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面相抵时,流道处于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外周螺纹连接有旋紧件,所述旋紧件设置于第二密封圈上方,旋紧件用于将第二密封圈朝第二推力块挤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位于第二密封面与穿出孔之间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周壁形状大小与旋紧件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外周沿竖向朝下依次套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推力块,所述阀体位于第三密封圈上方设置有用于与第三密封圈贴合的第三密封面,所述第三密封面位于穿出孔下方,所述第三推力块位于旋紧件上方,所述旋紧件与第三推力块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当流道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二密封圈到第二密封面的间距大于第三密封圈到第三密封面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下端外周设置有受压面,所述受压面沿竖向朝上逐渐呈扩口设置,所述第三推力块设置有与受压面相适配的挤压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包括下半部以及上半部,所述流道设置于下半部,所述穿出孔设置于上半部,所述第二密封面、连通通道以及第三密封面均设置于上半部,所述下半部与上半部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推力块螺纹安装于阀杆,所述阀杆位于第二推力块下方设置有下定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当第一密封圈磨损后,阀杆受驱动件控制而逐渐开启流道过程中,传输的流体介质将会从第一密封圈与阀杆之间的间隙内穿越而越过穿出孔发生泄露,泄露的发生提示第一密封圈损坏,需要及时进行更换;2.即使第一密封圈磨损而发生泄露,当阀杆上行至最高位置而使流道完全打开时,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面进行贴合而截断流道与穿出孔的连通,因此,只在开启过程中发生较少量的泄露,而完全开启时保证密封有效性,最终实现稳定有效的临时开启而保证工艺的有效运行,并在工艺完毕后,再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流道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流道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闸阀,包括阀体1、闸板2、阀杆3以及驱动件4,其中,阀体1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流道11,闸板2沿竖向插设于流道11内,流道11内位于闸板2左右两侧设置有与闸板2密封配合的阀座,使得闸板2通过竖向朝上滑移开启流道11,竖向朝下滑移关闭流道11,其中,阀杆3下端采用键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闸板2,驱动件4设置于阀体1的外侧上方,并通过轴承等方式转动安装于阀体1,此外,阀体1设置有供阀杆3穿出阀体1的穿出孔12,且阀杆3上端穿出阀体1后与驱动件4螺纹配合,从而可通过驱动件4的转动而带动阀杆3竖向滑移,最终实现闸板2的竖向滑移进行流道11的启闭,另外,穿出孔12内填充设置有多件沿竖向排列的第一密封圈5,使得通过第一密封圈5进行穿出孔12内间隙的填充,从而防止流体介质通过穿出孔12发生泄露。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阀杆3外周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二推力块31,第二推力块31上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圈32,对应的,阀体1位于第二密封圈32上方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密封圈32贴合的第二密封面13,其中,第二密封面13位于穿出孔12下方,且当第二密封圈32与第二密封面13相抵时,流道11处于开启状态。
因此,当第一密封圈5磨损后,阀杆3受驱动件4控制而逐渐开启流道11过程中,传输的流体介质将会从第一密封圈5与阀杆3之间的间隙内穿越而越过穿出孔12发生泄露,泄露的发生提示第一密封圈5损坏,需要及时进行更换,此外,即使第一密封圈5磨损而发生泄露,当阀杆3上行至最高位置而使流道11完全打开时,第二密封圈32与第二密封面13进行贴合而截断流道11与穿出孔12的连通,因此,只在开启过程中发生较少量的泄露,而完全开启时保证密封有效性,最终实现稳定有效的临时开启而保证工艺的有效运行,并在工艺完毕后,再进行检修。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阀杆3外周螺纹连接有旋紧件33,旋紧件33设置于第二密封圈32上方,旋紧件33用于将第二密封圈32朝第二推力块31挤压,因此,通过旋紧件33将第二密封圈32高强度挤压于第二推力块31与旋紧件33之间,从而第二密封圈32可更加稳定的进行密封使用。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推力块31螺纹安装于阀杆3,阀杆3位于第二推力块31下方设置有下定位端34,因此,第二推力块31、第二密封圈32以及旋紧件33相对阀杆3实现可拆卸安装。
此外,阀体1位于第二密封面13与穿出孔12之间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连通通道14,连通通道14的内周壁形状大小与旋紧件33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且均呈圆柱形,且旋紧件33的外周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的凸条,因此,在第二密封圈32与第二密封面13密封配合时,连通通道14受到旋紧件33的插设填充,使得极大的缩小了连通通道14的间隙,因此,即使第二密封面13与第二密封圈32处发生一定的泄露,进入连通通道14的流体介质液压较小,不易通过受损的第一密封圈5,保证泄露量在较小的范围内。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阀杆3外周沿竖向朝下依次套设有第三密封圈35、第三推力块36,阀体1位于第三密封圈35上方设置有用于与第三密封圈35贴合的第三密封面15,其中,第三密封面15位于穿出孔12下方,此外,第三推力块36位于旋紧件33上方,而旋紧件33与第三推力块36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6,且压紧弹簧6套设于阀杆3外周,其中,当流道11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二密封圈32到第二密封面13的间距大于第三密封圈35到第三密封面15的间距,因此,流道11开启过程共分为2个过程,第一、闸板2从完全关闭状态至第三密封圈35与第三密封面15接触过程中,流体介质流速逐渐增大,且随着流体介质的流速增大,第一密封圈5处受压增大而可能发生泄露现象,该过程用于判断第一密封圈5是否磨损发生泄露,第二、第三密封圈35与第三密封面15接触至第二密封圈32与第二密封接触过程中,流体介质流速继续增大,但是第三密封圈35与第三密封面15的接触可对穿出孔12下端进行密封,实现在开启过程中发生第一次密封增强,且随着阀杆3的上行,压紧弹簧6逐渐受压,从而在第三密封圈35受液压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同时增强了第三密封圈35与第三密封面15的挤压强度,保证密封稳定有效,经过上述两个过程后,第二密封圈32再与第二密封面13接触实现第二次密封增强而高效保证闸阀开启时的密封有效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密封圈35的下端外周设置有受压面351,受压面351沿竖向朝上逐渐呈扩口设置,对应的,第三推力块36设置有与受压面351相适配的挤压面,使得第三推力块36受到压紧弹簧6的作用后,通过挤压面对受压面351的挤压而使得第三密封圈35朝上以及沿阀杆3的径向收缩形变,实现全面密封。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阀体1包括下半部16以及上半部17,流道11设置于下半部16,穿出孔12设置于上半部17,以及第二密封面13、连通通道14以及第三密封面15均设置于上半部17,另外,下半部16与上半部17法兰连接,其中,阀体1分为下半部16以及上半部17为常规操作,使得分体的设置实现闸板2以及阀杆3的安装,且第二密封面13、连通通道14以及第三密封面15均设置于上半部17使得结构更加的有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杆以及驱动件,所述阀体内设置有由闸板控制启闭的流道,所述流道内位于闸板两侧设置有与闸板密封配合的阀座,所述阀杆下端固定连接闸板,所述驱动件转动设置于阀体上方,所述阀体设置有供阀杆穿出阀体的穿出孔,所述阀杆上端与驱动件螺纹配合,所述穿出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外周设置有呈环形的第二推力块,所述第二推力块上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阀体位于第二密封圈上方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密封圈贴合的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二密封面位于穿出孔下方,当第二密封圈与第二密封面相抵时,流道处于开启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外周螺纹连接有旋紧件,所述旋紧件设置于第二密封圈上方,旋紧件用于将第二密封圈朝第二推力块挤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位于第二密封面与穿出孔之间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周壁形状大小与旋紧件的外周形状大小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外周沿竖向朝下依次套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三推力块,所述阀体位于第三密封圈上方设置有用于与第三密封圈贴合的第三密封面,所述第三密封面位于穿出孔下方,所述第三推力块位于旋紧件上方,所述旋紧件与第三推力块之间设置有压紧弹簧,当流道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二密封圈到第二密封面的间距大于第三密封圈到第三密封面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下端外周设置有受压面,所述受压面沿竖向朝上逐渐呈扩口设置,所述第三推力块设置有与受压面相适配的挤压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下半部以及上半部,所述流道设置于下半部,所述穿出孔设置于上半部,所述第二密封面、连通通道以及第三密封面均设置于上半部,所述下半部与上半部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力块螺纹安装于阀杆,所述阀杆位于第二推力块下方设置有下定位端。
CN202122127081.X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闸阀 Active CN215806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7081.XU CN215806413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闸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7081.XU CN215806413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闸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06413U true CN215806413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7081.XU Active CN215806413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新型闸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06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33009U (zh) 法兰双向压硬密封蝶阀
CN201944408U (zh) 氯气专用截止阀
CN210600231U (zh) 一种无法兰及螺栓连接阀盖结构的暗杆平板阀
CN113775782B (zh) 一种新型高温高压硬密封金属球阀
CN215806413U (zh) 一种新型闸阀
CN215487978U (zh) 一种防微泄漏闸阀
CN111237486A (zh) 一种锻钢氧气截止阀
CN201561139U (zh) 高压大口径平板闸阀
CN102734473A (zh) 无旋转自封阀
CN114776878A (zh) 不锈钢多功能表前阀
CN212959903U (zh) 提升密封性的消防信号蝶阀
CN214305377U (zh) 防尘法兰燃气闸阀
CN110566684A (zh) 闸阀
CN210661437U (zh) 一种带倒密封功能的高性能膨胀闸阀
CN103511643A (zh) 一种双偏心全金属密封蝶阀
CN111255911A (zh) 一种具有偏心密封结构的球阀
CN205559924U (zh) 闸阀
CN216895867U (zh) 一种密封防泄漏球阀结构
CN214367816U (zh) 氧气专用蝶阀
CN217081485U (zh) 一种高气密封阀门
CN210600263U (zh) 一种高效密封的球阀结构
CN218625480U (zh) 一种穿透式刀闸阀
CN213088917U (zh) 一种新型组合拼装式污水处理阀
CN218895007U (zh) 一种防泄漏球阀
CN221034066U (zh) 一种液控进水球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