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8311U -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8311U
CN215098311U CN202022628325.8U CN202022628325U CN215098311U CN 215098311 U CN215098311 U CN 215098311U CN 202022628325 U CN202022628325 U CN 202022628325U CN 215098311 U CN215098311 U CN 215098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propeller
machine body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283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ngchuang Jingju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ngchuang Jingju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ngchuang Jingju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ngchuang Jingju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283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8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8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8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包括机体和螺旋桨机构,所述螺旋桨机构活动转动于所述机体一侧,所述机体顶面焊接有上防护机构,所述机体底面在所述螺旋桨机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下防护机构;所述螺旋桨机构包括旋转叶片、连接支杆和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支杆一端固定固定焊接于所述机体侧面,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支杆另一端,所述旋转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杆顶面。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在机体方向发生改变时下防护圈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使得下防护圈可在高空中多方向的对螺旋桨机构进保护,并且在下降时可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以防意外坠落损坏机体和螺旋桨机构,提高该装置的防撞击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然而,现有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螺旋桨容易受到一些昆虫和其他飞行物的干扰,容易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碰撞而造成无人机螺旋桨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能够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对其螺旋桨进行保护,同时在降落时对无人机起到支撑和防护的作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包括机体和螺旋桨机构,所述螺旋桨机构活动转动于所述机体一侧,所述机体顶面焊接有上防护机构,所述机体底面在所述螺旋桨机构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下防护机构;
所述螺旋桨机构包括旋转叶片、连接支杆和驱动装置,所述连接支杆一端固定固定焊接于所述机体侧面,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支杆另一端,所述旋转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杆顶面;
所述螺旋桨机构用于对所述机体提供提升动力,所述机体用于提供控制和能量来源,所述上防护机构用于对所述机体和所述螺旋桨机构顶面进保护,所述下防护机构用于对所述机体提供支撑和缓冲,同时对所述螺旋桨机构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上防护机构包括上防护圈,所述上防护圈呈环形结构体,所述上防护圈外侧表面与所述机体顶面之间焊接有第一防护支腿,所述上防护圈内侧表面与所述螺旋桨机构顶面之间焊接有第二防护支腿。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支腿和所述第二防护支腿均呈弧形状结构,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支腿位于所述螺旋桨机构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防护支腿和所述第二防护支腿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防护机构包括下防护圈和滑槽,所述下防护圈呈半圆形结构,所述下防护圈两端均焊接有滚珠,所述滚珠滑动嵌入于所述滑槽内部,所述下防护圈内侧表面中心垂直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杆,所述旋转支杆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底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螺旋桨机构底面,所述滑槽为环形槽体,所述滑槽环绕于所述螺旋桨机构外围。
优选的,所述下防护圈底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内侧与所述下防护圈底端表面之间焊接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防护机构和所述下防护机构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防护机构和所述下防护机构均为聚氨酯塑料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上防护圈、第一防护支腿和第二防护支腿相配合,可以在该装置顶部对机体和螺旋桨机构进行保护,避免机体和螺旋桨机构在飞行过程中由顶部受到飞行物的冲击,减少该装置机体炸机的几率,同时减少空气阻力和自身重量,避免影响机体的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下防护圈、滚珠和滑槽相配合,在飞行时遇到风阻,下防护圈会自动进行转动,减少该装置的空气阻力,同时在该装置方向发生改变时下防护圈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使得下防护圈可在高空中多方向的对螺旋桨机构进保护,同时通过设置有旋转支杆可起到支撑和限位的功能,使得下防护圈可稳定的进行转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支撑底座和缓冲弹簧,可在该装置下降时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以防意外坠落损坏机体和螺旋桨机构,提高该装置的防撞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视图;
图7为图5中B处放大结构视图。
图中:1、机体;2、螺旋桨机构;201、旋转叶片;202、连接支杆;203、驱动装置;3、上防护机构;301、上防护圈;302、第一防护支腿;303、第二防护支腿;4、下防护机构;401、下防护圈;402、旋转支杆;403、支撑底座;404、缓冲弹簧;405、滚珠;40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和螺旋桨机构2,所述螺旋桨机构2活动转动于所述机体1一侧,所述机体1顶面焊接有上防护机构3,所述机体1底面在所述螺旋桨机构2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下防护机构 4;
所述螺旋桨机构2包括旋转叶片201、连接支杆202和驱动装置203,所述连接支杆202一端固定固定焊接于所述机体1侧面,所述驱动装置203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支杆202另一端,所述旋转叶片201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杆202顶面;
所述螺旋桨机构2用于对所述机体1提供提升动力,所述机体1用于提供控制和能量来源,所述上防护机构3用于对所述机体1和所述螺旋桨机构2 顶面进保护,所述下防护机构4用于对所述机体1提供支撑和缓冲,同时对所述螺旋桨机构2进行保护。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防护机构3包括上防护圈301,所述上防护圈301呈环形结构体,所述上防护圈301外侧表面与所述机体1顶面之间焊接有第一防护支腿302,所述上防护圈301内侧表面与所述螺旋桨机构2顶面之间焊接有第二防护支腿303。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防护支腿302和所述第二防护支腿303 均呈弧形状结构,且对称设置,提高其形变能力,所述第一防护支腿302位于所述螺旋桨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防护支腿302和所述第二防护支腿 303交错设置,用于稳定的所述第一防护支腿302进行支撑。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下防护机构4包括下防护圈401和滑槽406,所述下防护圈401呈半圆形结构,所述下防护圈401两端均焊接有滚珠405,所述滚珠405滑动嵌入于所述滑槽406内部,所述下防护圈401内侧表面中心垂直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杆402,所述旋转支杆402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203底部表面,用于对所述下防护圈401提供支撑。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滑槽406开设于所述螺旋桨机构2底面,所述滑槽406为环形槽体,所述滑槽406环绕于所述螺旋桨机构2外围,用于对所述螺旋桨机构2进行全面的保护。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下防护圈401底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底座403,所述支撑底座403内侧与所述下防护圈401底端表面之间焊接有缓冲弹簧 404,提高减震缓冲能力。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防护机构3和所述下防护机构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该装置强度,所述上防护机构3和所述下防护机构4均为聚氨酯塑料材质制成,使得该装置弹性形变能力更强。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机体1控制驱动装置203带动旋转叶片201进行转动,使得该装置飞行到空中,通过将下防护圈401环绕卡接于滑槽406内部,并设置有滚珠405,使得该装置在飞行至高空中时遇到风阻会推动下防护圈 401进行转动,使得下防护圈401顺从风向,进而可减少该装置的空气阻力,同时在机体1飞动方向发生改变时下防护圈401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使得下防护圈401可在高空中多方向的对螺旋桨机构2进保护,同时通过设置有旋转支杆402可起到支撑和限位的功能,使得下防护圈401可稳定的进行转动,通过设置有上防护圈301环绕于螺旋桨机构2顶部表面,并在其顶部匹配设置有第一防护支腿302,使得螺旋桨机构2顶部可得到有效的保护,可对高空中的飞行物进行阻挡,同时可防止炸机,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二防护支腿 303与第一防护支腿302交错设置,可对上防护圈301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得上防护圈301防撞击能力更强,通过设置有支撑底座403和缓冲弹簧404,可在该装置下降时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以防意外坠落损坏机体1和螺旋桨机构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包括机体(1)和螺旋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机构(2)活动转动于所述机体(1)一侧,所述机体(1)顶面焊接有上防护机构(3),所述机体(1)底面在所述螺旋桨机构(2)正下方转动连接有下防护机构(4);
所述螺旋桨机构(2)包括旋转叶片(201)、连接支杆(202)和驱动装置(203),所述连接支杆(202)一端固定固定焊接于所述机体(1)侧面,所述驱动装置(203)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支杆(202)另一端,所述旋转叶片(201)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支杆(202)顶面;
所述螺旋桨机构(2)用于对所述机体(1)提供提升动力,所述机体(1)用于提供控制和能量来源,所述上防护机构(3)用于对所述机体(1)和所述螺旋桨机构(2)顶面进保护,所述下防护机构(4)用于对所述机体(1)提供支撑和缓冲,同时对所述螺旋桨机构(2)进行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机构(3)包括上防护圈(301),所述上防护圈(301)呈环形结构体,所述上防护圈(301)外侧表面与所述机体(1)顶面之间焊接有第一防护支腿(302),所述上防护圈(301)内侧表面与所述螺旋桨机构(2)顶面之间焊接有第二防护支腿(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支腿(302)和所述第二防护支腿(303)均呈弧形状结构,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防护支腿(302)位于所述螺旋桨机构(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防护支腿(302)和所述第二防护支腿(303)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机构(4)包括下防护圈(401)和滑槽(406),所述下防护圈(401)呈半圆形结构,所述下防护圈(401)两端均焊接有滚珠(405),所述滚珠(405)滑动嵌入于所述滑槽(406)内部,所述下防护圈(401)内侧表面中心垂直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杆(402),所述旋转支杆(402)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203)底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06)开设于所述螺旋桨机构(2)底面,所述滑槽(406)为环形槽体,所述滑槽(406)环绕于所述螺旋桨机构(2)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圈(401)底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底座(403),所述支撑底座(403)内侧与所述下防护圈(401)底端表面之间焊接有缓冲弹簧(4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机构(3)和所述下防护机构(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防护机构(3)和所述下防护机构(4)均为聚氨酯塑料材质制成。
CN202022628325.8U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5098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8325.8U CN215098311U (zh)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28325.8U CN215098311U (zh)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8311U true CN215098311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62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28325.8U Active CN215098311U (zh)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8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8789C (zh) 测试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性能的试验平台
KR101820420B1 (ko) 하이브리드 드론 시스템
GB2455374A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mprising a triangular array of rotors
RU2567496C1 (ru) Многовинтовой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JP2013189036A (ja) 測定用飛行体
CN206766329U (zh) 一种航拍无人机
KR101822386B1 (ko) 드론의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CN105966605B (zh) 一种基于delta并联机构的六旋翼飞行器
CN105952842A (zh) 一种电力巡线无人机充电基站用减震装置
CN109159894A (zh) 一种陆空两栖球形无人机
CN215098311U (zh)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防护装置
CN105711837A (zh) 一种双涵道无人飞行器
CN108974338B (zh) 一种防撞无人机
CN206797714U (zh) 一种防摔飞行器
CN204368434U (zh) 一种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带双活动摄像头的无人机
CN2816871Y (zh) 一种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试验平台
CN216332732U (zh) 一种无人机可伸缩全面保护装置
CN107264819A (zh) 一种防摔飞行器
CN106927034B (zh) 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且可快速起落的无人机
CN218786106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无人机防撞骨架
CN208915436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抗碰撞的无人机装置
CN213566439U (zh) 一种无人机螺旋桨叶片防护机构
CN206297731U (zh) 一种随行无人机桨叶
CN211253054U (zh) 一种防碰撞无人机
CN111114767A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抗碰撞的无人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