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424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424U
CN215097424U CN202121445136.5U CN202121445136U CN215097424U CN 215097424 U CN215097424 U CN 215097424U CN 202121445136 U CN202121445136 U CN 202121445136U CN 215097424 U CN215097424 U CN 215097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ehicle
control unit
safety
distributio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51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南
张宏涛
马腾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51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42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0415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981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及电力配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配电盘;控制部,控制部设置于配电盘上;保险部,保险部设置于配电盘上,保险部与控制部相连接;其中,控制部和保险部位于配电盘的同一个安装面。通过将控制部和保险部集中设置安装在配电盘上,实现了车辆控制部的集中控制,便于作业人员集中控制操作,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同时控制部与远程部件之间连接线束也集中统一规整,便于作业过程中监测和检修,降低检修人员的检测风险,提高车辆的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及电力配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矿用自卸车作为一种大型运输设备,广泛用于露天矿的开采作业中。相关技术中控制单元和元器件就近设置,且控制单元的设置位置过于分散,导致连接线束混乱,对检修排查故障造成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控制单元和元器件就近设置,且控制单元的设置位置过于分散,导致连接线束混乱,以及不便于排查、检修故障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车辆。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配电盘;控制部,控制部设置于配电盘上;保险部,保险部设置于配电盘上,保险部与控制部相连接;其中,控制部和保险部位于配电盘的同一个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包括:配电盘、控制部和保险部。其中,控制部和保险部都设置在配电盘上,并且控制部和保险部均设置在配电盘同一安装面上,即控制部和保险部在配电盘上同面设置、安装,以便于集中控制,同时,保险部与控制部通过线束连接,进一步提升控制部和保险部之间连接线束集中供给和分配的灵活性。通过将控制部和保险部集中设置安装在配电盘上,实现了车辆控制部的集中控制,便于作业人员集中控制操作,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同时控制部与保险部之间连接线束也集中统一规整,便于作业过程中监测和检修,降低检修人员的检测风险,提高车辆的作业效率。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在劳动作业时,由于控制部与被控元件就近安装设置,导致控制部分散设置,需要作业人员分别操作控制部来控制车辆的远程部件进行作业,容易造成作业人员注意力分散,增加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发生作业事故。并且车辆在露天作业时,控制部暴露在外面,容易损坏。本申请通过将控制部和保险部集中设置在配电盘同一安装面上,这样实现了车辆控制部的集中控制,以及对控制部与远程部件之间连接线束进行集中整理分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部和被控元件之间就近设置,导致控制部的安装位置过于分散,以及连接线束混乱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操作效率。同时,有利于车辆作业过程中数据监测,以及作业后故障排查和检修,降低检修人员的检测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配电盘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便于控制部的集中操作和管理,提高车辆作业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端子部,端子部设置于配电盘的安装面上,且位于控制部和保险部之间;其中,端子部的一端与控制部相连接,端子部的另一端与保险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还包括端子部。其中,端子部设置在配电盘的安装面上,即控制部、保险部和端子部安装设置在同一安装面上,并且端子部安装在控制部和保险部之间位置,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控制部通过端子部与保险部相连接,实现电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便于对远程部件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端子部安装在控制部和保险部之间,这样端子部的一端与控制部相连接,端子部的另一端与保险部相连接,实现了线束的集中管理和分配,避免了控制部分散设置导致线束混乱,不便于检修排查故障的问题,提高了检修速度,降低了检修风险和难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控制部包括:至少两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集中设置于配电盘上安装面的一侧;其中,控制单元与端子部相连接,用于传递电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部包括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即控制部包括多个控制单元,且多个控制单元全部安装在配电盘的安装面的一侧,以实现控制部的集中安装,实现对远程部件的集中控制,同时,通过控制单元与端子部相连接,以实现控制单元与端子部之间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即两者之间信号传递,便于控制单元对远程部件进行控制。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多个控制单元分散设置车辆上,需要作业人员分别去操作控制单元,一方面增加了作业人员的操作强度,另一方面,车辆在露天作业或者矿山作业时,作业环境恶劣,作业人员分别操作控制单元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发生危险,同时在车辆发生故障时检修难度高。本申请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集中设置在配电盘安装面的一侧,有利于作业人员对远程部件的集中控制,同时,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全部集中安装在配电盘的安装面的一侧,以实现控制部的集中安装,实现对远程部件的集中控制,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车辆作业时发生危险,同时在车辆检修排查时,易于检修和更换部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控制部还包括:预留检测接口,预留检测接口设置于控制单元上,用于读取控制单元数据。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部还包括预留检测接口。其中,预留检测接口设置在控制单元上,这样通过预留检测接口能够读取控制单元的数据,进而能够对控制单元的信号或数据进行监测,实现对车辆作业过程中设备进行监测,以及车辆发生故障时便于及时排查故障。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车辆在作业过程中,车辆发生故障时无法通过具体信号或数据来提示,只能靠作业人员的经验判断,这样很难发现设备异常。本申请通过在控制单元上设置预留检测接口,通过读取控制单元的信号数据,作业人员能够随时了解车辆的作业状况,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并且,在车辆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排查故障的原因,提高检修速度,进一步实现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插接件,控制单元与端子部通过插接件进行连接,保险部与端子部通过插接件进行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还包括插接件。其中,控制单元与端子部通过插接件进行连接,保险部与端子部通过插接件进行连接。即所有接口全部通过插接件进行连接,以达到便于更换部件之间连线,提高连线效率的目的。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由于车辆上控制单元和被控元件很多,导致线束连接复杂,本申请通过在车辆上设置插接件,这样控制单元与端子部之间的线束连接,以及端子部与保险部之间的线束连接全部通过插接件进行连接,与传统的线束连接方式相比,有效提高了线束连接效率,以及线束更换的速度。并且,线束能够集中管理,集中配电,线束布局更加合理,易于检修更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控制单元沿配电盘的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端子部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控制单元位于配电盘的一侧,端子部位于配电盘的另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控制单元沿配电盘的第一方向分布排列,以实现多个控制单元在配电盘上有序分布设置,其中,第一方向可以是配电盘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是配电盘的宽度方向。进一步设置控制单元分布在配电盘的一侧,端子部分布在配电盘的另一侧,这样能够使控制单元与端子部相对分布设置,进而能够对线束进行集中管理,集中配电,同时使线束布局更加合理,易于检修更换。
具体地,配电盘的一侧设置控制单元,另一侧设置端子部,使控制单元与端子部相对设置在配电盘的两侧,同时,端子部与控制单元沿配电盘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这样多个控制单元与端子部能够沿配电盘长度方向依次相对设置,使各部件在配电盘上的整体布局简洁、集中,实现了控制单元集中布置,集中管理,便于作业人员检修及操作,另外,控制单元与端子部之间的间距能够容纳连接线束,进而将线束进行整理及分配,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混乱的问题,提高了线束连接、更换的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保险部与端子部沿配电盘的第一方向延伸,并沿配电盘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保险部的一端与端子部连接,另一端与远程部件相连接,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保险部与端子部沿配电盘的第一方向延伸,并沿配电盘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一方面实现了保险部与端子部集中管理,集中操作,另一方面,保险部与端子部之间平行安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有利于线束连接和分配。同时,保险部的一端与端子部连接,另一端与远程部件相连接,即配电盘整体分为三部分,控制单元、端子部和保险部,且三者均沿配电盘的第一方向延伸分布,并且沿配电盘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通过插接件依次连接,这样,在车辆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对远程部件进行操作时,通过在配电盘上对控制单元进行操作,以实现对远程部件的控制,这样对控制单元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操作,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通过控制单元、端子部和保险部在配电盘的整体布局,使线束能够集中规整,提高了作业人员线束连接、更换的效率,以及起到快速排查、检修的作用。另外,第一方向可以是配电盘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是配电盘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配电盘的宽度方向,也可以是配电盘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或相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包括以下任两项:变速箱控制单元、冷却系统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单元包括变速箱控制单元、冷却系统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中至少两项,即控制部包括多个控制单元,这样多个控制单元集中安装设置在配电盘的一侧,便于作业人员对控制单元的集中控制,实现了通过配电盘对多个控制单元的集中管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单元零散分布在车辆上,不便于作业人员集中操作,以及控制单元长期暴露在外面容易损坏的问题,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设置在配电盘上,实现了控制单元集中布置,集中管理,以及便于作业人员检查维修。另外,控制单元不仅限于举例说明的变速箱控制单元、冷却系统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驾驶室,配电盘设置于驾驶室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还包括驾驶室。其中,配电盘设置在驾驶室中。具体地,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端子部和保险部共同设置安装在同一配电盘上,且分布在同一安装面上,并将配电盘整体设置在驾驶室中,这样,在通过将控制单元、端子部和保险部共同设置在配电盘上,实现了控制单元集中布置,集中管理,以及便于作业人员检查维修,进一步地,通过将配电盘整体设置在驾驶室中,一方面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另一方面,控制单元暴露在车辆的外部,车辆作业过程中存在被矿石坠落砸中损坏风险,将配电盘整体设置在驾驶室内,有效避免控制单元暴露在车辆的外部容易损坏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控制单元的使用周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驾驶室还包括:座椅,配电盘位于座椅的后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驾驶室还包括座椅。其中,配电盘设置在座椅的后方。这样,作业人员在驾驶室就能对远程部件进行操控,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另外,将配电盘设置在座椅的后方,一方面对控制单元、端子部和保险部进行了集中布置,集中管理,控制单元、端子部和保险部相互之间连接线束能够进行集中配电,且线束分布有序,不杂乱。另一方面,配电盘整体设置在座椅后方,在检修或者维护过程中,更易于作业人员操作,作业空间更大,有利于部件的维修和更换,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配电盘,20控制单元,210变速箱控制单元,220冷却系统控制单元,230发动机控制单元,30保险部,40端子部,50插接件,60远程部件,610变速箱,620冷却系统,630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车辆,包括:配电盘10、控制部和保险部30。
其中,如图1所示,控制部和保险部30都设置在配电盘10上,并且控制部和保险部30均设置在配电盘10同一安装面上,即控制部和保险部30在配电盘10上同面设置、安装,以便于集中控制,同时,保险部30与控制部通过线束连接,进一步提升控制部和保险部30之间连接线束集中供给和分配的灵活性。通过将控制部和保险部30集中设置安装在配电盘10上,实现了车辆控制部的集中控制,便于作业人员集中控制操作,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同时控制部与保险部30之间连接线束也集中统一规整,便于作业过程中监测和检修,降低检修人员的检测风险,提高车辆的作业效率。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在劳动作业时,由于控制部与被控元件就近安装设置,导致控制部分散设置,需要作业人员分别操作控制部来控制车辆的远程部件进行作业,容易造成作业人员注意力分散,增加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发生作业事故。并且车辆在露天作业时,控制部暴露在外面,容易损坏。本申请通过将控制部和保险部30集中设置在配电盘10同一安装面上,这样实现了车辆控制部的集中控制,以及对控制部与远程部件60之间连接线束进行集中整理分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部和被控元件之间就近设置,导致控制部的安装位置过于分散,以及连接线束混乱的问题,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操作效率。同时,有利于车辆作业过程中数据监测,以及作业后故障排查和检修,降低检修人员的检测风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配电盘10结构简单可靠,拆卸方便,便于控制部的集中操作和管理,提高车辆作业效率。
在具体应用中,车辆可具体为矿用自卸车,保险部30可具体设置为继电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车辆还包括端子部40。其中,端子部40设置在配电盘10的安装面上,即控制部、保险部30和端子部40安装设置在同一安装面上,并且端子部40安装在控制部和保险部30之间位置,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控制部通过端子部40与保险部30相连接,实现电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便于对远程部件60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端子部40安装在控制部和保险部30之间,这样端子部40的一端与控制部相连接,端子部40的另一端与保险部30相连接,实现了线束的集中管理和分配,避免了控制部分散设置导致线束混乱,不便于检修排查故障的问题,提高了检修速度,降低了检修风险和难度。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通过将控制单元20沿配电盘10的第一方向分布排列,以实现多个控制单元20在配电盘10上有序分布设置,其中,第一方向可以是配电盘10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是配电盘10的宽度方向。进一步设置控制单元20分布在配电盘10的一侧,端子部40分布在配电盘10的另一侧,这样能够使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相对分布设置,进而能够对线束进行集中管理,集中配电,同时使线束布局更加合理,易于检修更换。
具体地,配电盘10的一侧设置控制单元20,另一侧设置端子部40,使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相对设置在配电盘10的两侧,同时,端子部40与控制单元20沿配电盘10长度方向平行设置,这样多个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能够沿配电盘10长度方向依次相对设置,使各部件在配电盘10上的整体布局简洁、集中,实现了控制单元20集中布置,集中管理,便于作业人员检修及操作,另外,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之间的间距能够容纳连接线束,进而将线束进行整理及分配,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混乱的问题,提高了线束连接、更换的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保险部30与端子部40沿配电盘10的第一方向延伸,并沿配电盘10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一方面实现了保险部30与端子部40集中管理,集中操作,另一方面,保险部30与端子部40之间平行安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有利于线束连接和分配。同时,保险部30的一端与端子部40连接,另一端与远程部件60相连接,即配电盘10整体分为三部分,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和保险部30,且三者均沿配电盘10的第一方向延伸分布,并且沿配电盘10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通过插接件50依次连接,这样,在车辆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对远程部件60进行操作时,通过在配电盘10上对控制单元20进行操作,以实现对远程部件60的控制,这样对控制单元20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操作,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并且,通过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和保险部30在配电盘10的整体布局,使线束能够集中规整,提高了作业人员线束连接、更换的效率,以及起到快速排查、检修的作用。具体地,第一方向可以是配电盘10的长度方向,也可以是配电盘10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配电盘10的宽度方向,也可以是配电盘10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或相交。
在具体应用中,远程部件60可具体包括为变速箱610,冷却系统620,发动机630等,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控制部包括至少两个控制单元20。即控制部包括多个控制单元20,且多个控制单元20全部安装在配电盘10的安装面的一侧,以实现控制部的集中安装,实现对远程部件60的集中控制,同时,通过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相连接,以实现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之间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即两者之间信号传递,便于控制单元20对远程部件60进行控制。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在作业过程中,由于多个控制单元分散设置车辆上,需要作业人员分别去操作控制单元,一方面增加了作业人员的操作强度,另一方面,车辆在露天作业或者矿山作业时,作业环境恶劣,作业人员分别操作控制单元时容易分散注意力发生危险,同时在车辆发生故障时检修难度高。如图1所示,本申请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20集中设置在配电盘10安装面的一侧,有利于作业人员对远程部件60的集中控制,同时,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20全部集中安装在配电盘10的安装面的一侧,以实现控制部的集中安装,实现对远程部件60的集中控制,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车辆作业时发生危险,同时在车辆检修排查时,易于检修和更换部件。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控制部还包括预留检测接口。其中,预留检测接口设置在控制单元20上,这样通过预留检测接口能够读取控制单元20的数据,进而能够对控制单元20的信号或数据进行监测,实现对车辆作业过程中设备进行监测,以及车辆发生故障时便于及时排查故障。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车辆在作业过程中,车辆发生故障时无法通过具体信号或数据来提示,只能靠作业人员的经验判断,这样很难发现设备异常。本申请通过在控制单元20上设置预留检测接口,通过读取控制单元20的信号数据,作业人员能够随时了解车辆的作业状况,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并且,在车辆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排查故障的原因,提高检修速度,进一步实现车辆的作业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控制单元20包括变速箱控制单元210、冷却系统控制单元220、发动机控制单元230中至少两项,即控制部包括多个控制单元20,这样多个控制单元20集中安装设置在配电盘10的一侧,便于作业人员对控制单元20的集中控制,实现了通过配电盘10对多个控制单元20的集中管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单元20零散分布在车辆上,不便于作业人员集中操作,以及控制单元20长期暴露在外面容易损坏的问题,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20设置在配电盘10上,实现了控制单元20集中布置,集中管理,以及便于作业人员检查维修。
更为具体地,控制单元20不仅限于实施例举例说明的变速箱控制单元210、冷却系统控制单元220、发动机控制单元230,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车辆还包括插接件50。其中,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通过插接件50进行连接,保险部30与端子部40通过插接件50进行连接。即所有接口全部通过插接件50进行连接,以达到便于更换部件之间连线,提高连线效率的目的。
具体地,相关技术中,由于车辆上控制单元和被控元件很多,导致线束连接复杂,本申请通过在车辆上设置插接件50,这样控制单元20与端子部40之间的线束连接,以及端子部40与保险部30之间的线束连接全部通过插接件50进行连接,与传统的线束连接方式相比,有效提高了线束连接效率,以及线束更换的速度。并且,线束能够集中管理,集中配电,线束布局更加合理,易于检修更换。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驾驶室。其中,配电盘10设置在驾驶室中。具体地,通过将多个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和保险部30共同设置安装在同一配电盘10上,且分布在同一安装面上,并将配电盘10整体设置在驾驶室中,这样,在通过将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和保险部30共同设置在配电盘10上,实现了控制单元20集中布置,集中管理,以及便于作业人员检查维修,进一步地,通过将配电盘10整体设置在驾驶室中,一方面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另一方面,控制单元20暴露在车辆的外部,车辆作业过程中存在被矿石坠落砸中损坏风险,将配电盘10整体设置在驾驶室内,有效避免控制单元20暴露在车辆的外部容易损坏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控制单元20的使用周期。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驾驶室还包括座椅。其中,配电盘10设置在座椅的后方。这样,作业人员在驾驶室就能对远程部件60进行操控,有效提高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效率,另外,将配电盘10设置在座椅的后方,一方面对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和保险部30进行了集中布置,集中管理,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和保险部30相互之间连接线束能够进行集中配电,且线束分布有序,不杂乱。另一方面,配电盘10整体设置在座椅后方,在检修或者维护过程中,更易于作业人员操作,作业空间更大,有利于部件的维修和更换,提高作业效率。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配电盘10、控制部、保险部30、端子部40、插接件50和驾驶室。
具体地,如图1所示,控制部、保险部30和端子部40都设置在配电盘10上,并且控制部、保险部30和端子部40均设置在配电盘10同一安装面上,即控制部、保险部30和端子部40在配电盘10上同面设置安装,并且端子部40安装在控制部和保险部30之间位置,以便于集中控制,同时,端子部40与控制部通过线束连接,保险部30与端子部40通过线束连接,再通过保险部30与远程部件60进行连接,实现了通过控制部对远程部件60的控制,同时,进一步提升控制部、保险部30和端子部40之间连接线束集中供给和分配的灵活性。通过将控制部、保险部30和端子部40集中设置安装在配电盘10上,实现了车辆控制部的集中控制,便于作业人员集中控制操作,降低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部和被控元件之间就近设置,导致控制部的安装位置过于分散,以及连接线束混乱的问题。同时控制部与远程部件60之间连接线束也集中统一规整,便于作业过程中监测和检修,降低检修人员的检测风险,提高车辆的作业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出的车辆通过设置配电盘10,配电盘10的安装面上设置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和保险部30,使其控制单元20集中布置,集中管理,便于检修及检控,同时,控制单元20、端子部40、保险部30和远程部件60之间的连接线束能够集中配电,并且线束布局合理,具有易于检修更换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电盘;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配电盘上;
保险部,所述保险部设置于所述配电盘上,所述保险部与所述控制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部和所述保险部位于所述配电盘的同一个安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端子部,所述端子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上,且位于所述控制部和所述保险部之间;
其中,所述端子部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部相连接,所述端子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保险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
至少两个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集中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一侧;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端子部相连接,用于传递电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包括:
预留检测接口,所述预留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控制单元上,用于读取所述控制单元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接件,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端子部通过所述插接件进行连接,所述保险部与所述端子部通过所述插接件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控制单元沿所述配电盘的第一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端子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配电盘的一侧,所述端子部位于所述配电盘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部与所述端子部沿所述配电盘的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配电盘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保险部的一端与所述端子部连接,另一端与远程部件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包括以下任两项:变速箱控制单元、冷却系统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驾驶室,所述配电盘设置于所述驾驶室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还包括:
座椅,所述配电盘位于所述座椅的后方。
CN202121445136.5U 2021-06-28 2021-06-28 车辆 Active CN215097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5136.5U CN215097424U (zh) 2021-06-28 2021-06-28 车辆
PCT/CN2022/100415 WO2023273981A1 (zh) 2021-06-28 2022-06-22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5136.5U CN215097424U (zh) 2021-06-28 2021-06-28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424U true CN215097424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5136.5U Active CN215097424U (zh) 2021-06-28 2021-06-28 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424U (zh)
WO (1) WO202327398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981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62717U (zh) * 2010-10-22 2011-09-07 中外合资沃得重工(中国)有限公司 液压挖掘机电气控制盒装置
CN204101936U (zh) * 2014-09-02 2015-01-1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保险丝盒与车身控制器的集成器件及车辆
CN104608709B (zh) * 2014-09-05 2017-08-25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控制箱线束转接板及高压控制箱
CN106926704A (zh) * 2017-03-12 2017-07-07 深圳市品川能源电气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高压配电盒
US10349539B2 (en) * 2017-10-03 2019-07-0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Vehicle electrical cen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209955774U (zh) * 2019-06-05 2020-01-17 德州锦城电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驾驶室高压线束总成
CN215097424U (zh) * 2021-06-28 2021-12-10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3981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3981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97424U (zh) 车辆
EP2020333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DE112011101677T5 (de) Installationsstruktur für elektrische Ausrüstung in hinterer Fahrzeugkarosserie
DE112015004448T5 (de) Energieversorgungs-Kasten-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S808934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and data delivery on a machine
DE112015004441T5 (de) Stromversorgungskasten für ein Fahrzeug
DE112012002683T5 (de) Brennstoffzellenfahrzeug
US840550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and data delivery on a machine
CN106394447B (zh) 智能供配电系统
CN201307060Y (zh) Obd通讯诊断测试台
RU220569U1 (ru) Автомобиль
CN104670247A (zh)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KR101388545B1 (ko) 핀 아이디 스피치를 이용한 자동차 와이어 하네스 테스트용 회로 검사 시스템
CN101722908B (zh) 客车发动机电控线束安装组合
CN202624118U (zh) 一种车架线束
CN201962717U (zh) 液压挖掘机电气控制盒装置
CN209008515U (zh) 一种客车用电气箱
CN106585528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一体化装置
CN203166413U (zh) 一种线束连接安装结构
CN215621815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采矿车用线束总成
CN201633669U (zh) 发动机电控线束安装组合
JP6251709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8231578U (zh) 一种轮间差速锁状态检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8273124U (zh) 一种基于EtherCAT的工业总线IO模块
CN220615494U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互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