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343U -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343U
CN215097343U CN202121046358.XU CN202121046358U CN215097343U CN 215097343 U CN215097343 U CN 215097343U CN 202121046358 U CN202121046358 U CN 202121046358U CN 215097343 U CN215097343 U CN 215097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module
infrared
infrared monitoring
vehicle
dome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463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永杰
刘金宇
孙聪海
王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d Electronics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463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包括壳体。其中,在壳体内成型有容置腔,并在壳体上设有与容置腔内连通的第一过孔;而且,该车辆顶灯还包括设于容置腔内的红外监控模块,红外监控模块具有通过第一过孔对外界进行图像采集的红外摄像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通过在车辆顶灯的壳体内设置容置腔,将红外监控模块集成配设于容置腔内,可使红外监控模块中的摄像头等各类监测部件具有合理的设置空间和位置,便于线路的布设,而且,红外监控模块设有红外摄像头,可形成对车内整体空间的图像采集和红外监控,从而形成一种合理的车辆内部监控设置方案,利于实现对车内整体情况的监控。

Description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内的检测监控设置方案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采用高清摄像头,并将摄像头设在中央后视镜上或其附近;二是在驾驶员侧A柱安装红外摄像头;三是在方向盘附近加装红外摄像头。
车内中央后视镜附近的高清摄像头主要用于车内视频图像的采集记录,驾驶员侧A柱和方向盘附近的红外摄像头则可以在行车过程中监测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其中,第一种方式中一般仅采用普通摄像头,用于驾驶室内部的监控和拍照,第二、三种方式则采用带红外补光灯的红外摄像头,可实现对驾驶员的人脸、疲劳状态、面部表情的识别,以及不良行为监测、视线追踪、注意力情况监测等功能。
可见,在现有的车辆内部监测方案中,由于摄像头种类和设置位置情况,主要是针对驾驶员进行监测,缺乏对车内整体及乘坐人员情况的监控,不能实现对车辆驾舱内整体情况和驾乘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追踪、疲劳识别、不良行为检测、表情识别、视线追踪、注意力识别、驾舱乘员温度检测、驾舱温度检测、宠物识别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以提供一种合理的车辆内部监控设置方案,利于形成对车内整体情况的监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成型有容置腔,并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内连通的第一过孔,且所述车辆顶灯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红外监控模块,所述红外监控模块具有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对外界进行图像采集的红外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摄像头采用超广角高清红外补光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下凸部,所述容置腔成型于所述下凸部内,且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下凸部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后端面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面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红外监控模块还包括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对外界进行测温的红外测温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孔为分设于所述第一过孔两侧的两个,所述红外测温模块匹配于所述第二过孔的数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监控模块配设有外壳,所述外壳插装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红外监控模块的监测部件进行监测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背板和具有腔室的本体,所述监测部件装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背板设于所述本体上以封盖所述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设有以压紧所述外壳的压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通过在车辆顶灯的壳体内设置容置腔,将红外监控模块集成配设于容置腔内,可使红外监控模块中的摄像头等各类监测部件具有合理的设置空间和位置,便于线路的布设,而且,红外监控模块设有红外摄像头,可形成对车内整体空间的图像采集和红外监控,从而形成一种合理的车辆内部监控设置方案,利于实现对车内整体情况的监控。
同时,采用超广角高清红外补光摄像头,可实现对车内整体空间的基本覆盖,以减少视频采集的死角,利于获得高品质的监控图像和视频数据。
此外,基于车辆顶灯是设于车内顶部的正前位置,在壳体的前端构造下凸部,而将容置腔设于该下凸部内,可为红外监控模块的配置提供良好的位置和角度设置条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车辆顶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红外监控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红外监控模块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容置腔;100、后端面;100a、中段;100b、边段;101、第一过孔;102、第二过孔;103、螺接孔;11、顶灯模块;
2、红外监控模块;20、外壳;200、本体;201、背板;202、通孔;21、红外摄像头;22、红外测温模块;23、压板;230、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以提供一种合理的车辆内部监控设置方案,有利于实现对车内整体情况的监控。
该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包括壳体,同时,在壳体内成型有容置腔,在壳体上设有与容置腔内连通的第一过孔,并且,车辆顶灯还包括设于容置腔内的红外监控模块,红外监控模块具有通过第一过孔对外界进行图像采集的红外摄像头。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该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的壳体1上除了安装有顶灯模块11外,还设有红外监控模块2。并且,红外监控模块2是设置在成型于壳体1内的容置腔10中。
具体而言,结合图2所示,在容置腔10所在部位的壳体1上设有与容置腔10内连通的第一过孔101,红外监控模块2中具有通过第一过孔101对外界进行图像采集的红外摄像头21。优选的,红外摄像头21采用超广角高清红外补光摄像头。采用超广角高清红外补光摄像头,可实现对车内整体空间的基本覆盖,以缩减视频采集的死角,利于获得高品质的监控图像和视频数据。
采用红外摄像头,可在光线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实现对车内图像的采集,并可识别图像中各物体的表面温度情况。本实施例的红外补光摄像头优选采用像素720P、视场角140°、带两个红外补光灯超广角高清红外补光摄像头,可令其内置一个光线传感器,白天采集彩色图像,夜晚采集黑白图像,在不影响正常行车的同时实现对车内状态的监控。
对于容置腔10设置的具体位置,可在壳体1的前端设置向下凸起的下凸部,将容置腔10成型于该下凸部内,并将第一过孔101设置在下凸部的后端面100上。基于车辆顶灯是设于车内顶部的正前位置,在壳体1的前端构造下凸部,而将容置腔10设于该下凸部内,可为红外监控模块2的配置提供良好的位置和角度设置条件。
优选地,后端面100倾斜设置,第一过孔101位于后端面100的中部,从而使红外摄像头21位于车辆顶部的前端中央,并以正对车内中央的下倾角度姿态设置在壳体1中。将第一过孔101设在后端面100的中部,利于红外摄像头21的布置,便于实现红外摄像头21对车内整体空间的覆盖;而将后端面100倾斜设置,可与红外摄像头21的下倾角度相适配,从而利于形成红外摄像头21的视角方向与后端面100相互垂直的设置,利于红外监控模块2在容置腔10内的装配及红外监控模块2监测效果的改善。
此外,为了形成对车内各物体的温度检测,本实施例的红外监控模块2还包括红外测温模块22。具体而言,在后端面100上开设有第二过孔102,红外测温模块22通过第二过孔102对外界进行测温,以形成对车内各物体的温度监测。这样一来,不仅可实现对车内各物体表面温度的检测,结合红外摄像头21的图像采集和分析情况,还可以实时了解车内驾乘人员、宠物的体温,以及车内其它的温度异常情况,从而为车辆的智能监控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优选地,第二过孔102为分设在第一过孔101两侧的两个,可采用左右对称的布置,红外测温模块22匹配于第二过孔102的数量设置。红外测温模块22采用32红外监控模块24像素、视场角为后端面100°的广角红外测温模块,从而可以无死角监控车内温度分布状态和驾驶舱内各驾乘人员的体表温度;通过将所有数据实时上传至车辆的控制器,通过控制程序和算法则能够实现对驾乘人员的状态判定和汽车空调的智能控制。
为改善红外测温模块22的检测角度,优选将后端面100设置为三段,包括位于中央的中段100a和位于两侧的边段100b,中段100a为下倾设置,第一过孔101位于中段100a上,边段100b向着左右外侧倾斜设置并具有一定的下倾角度,第二过孔102开设在边段100b上。这样,两个红外测温模块22相配合,可形成对车内整体空间的全面检测,进而实现车内整体空间温度检测的全面覆盖。
在具体的拓展应用中,当车辆行驶时,红外监控模块2进行工作,开始采集车内图像、车内乘员状态、车内环境温度和车内乘员体表温度,并适时上传图像数据至车辆的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实时判定车内乘员状态和车内环境状态,并实时发送指令至汽车空调和车内多媒体大屏进行相关信息展示。基于该红外监控模块2的监测信息数据,再结合车辆空调系统、以及车辆控制器中程序的设置和调整,可实现车内空调自动控制、人脸识别、危险驾驶预警、不良行为检测、报警信息取证、身份识别、驾驶安全辅助、车载娱乐交互、情绪识别、空调出风风向跟随、汽车空调精准控温、汽车空调老幼等特殊群体温度控制、车内吸烟自动排烟、驾驶疲劳定向送风清醒驾驶员、汽车空调睡眠呵护、车内宠物照看等功能。
如图2并结合图3、图4所示,红外监控模块2配设有外壳20,外壳20的外形随形于容置腔10的形状设置,并插装固定在容置腔10内;并且,在外壳20上开设有供红外监控模块2的监测部件进行监测的通孔202。结合上述红外摄像头21和红外测温模块22的配置情况,在外壳20上开设有三个通孔202,三个通孔202分别与第一过孔101和两个第二过孔102对应。为红外监控模块2配设外壳20,可预先将红外摄像头21、红外测温模块22等监测部件安装于外壳20,实现对红外监控模块2的预先组装,之后再将红外监控模块2集成安装于壳体1内,利于该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整体装配效率的提高。
对于外壳20的配置,优选将其做分体式设计,外壳20包括背板201和具有腔室的本体200,红外摄像头21和红外测温模块22等监测部件装设在腔室内,背板201通过螺钉紧固安装在本体200上,以封盖腔室。这样的设置,便于各监测部件在外壳20内的安装,有助于提高红外监控模块2的组装效率。
为了实现外壳20在容置腔10内的牢固装配,可为壳体1加设压板23,用以将外壳20压紧于容置腔10内。具体来说,预先在容置腔10上方外围的壳体1上设置螺接孔103,在压板23的角部开设安装孔23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压板23紧固于&1上,压板23的下表面抵紧于外壳20的上表面,实现对红外监控模块2的外壳20的压紧固定。采用压板23将外壳20压紧固定在壳体1中,结构简单稳固,方便装配,并能有效保障红外监控模块2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施例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通过在车辆顶灯的壳体1内设置容置腔10,将红外监控模块2集成配设于容置腔10内,可使红外监控模块2中的摄像头等各类监测部件具有合理的设置空间和位置,便于线路的布设,而且,红外监控模块2设有红外摄像头21,可形成对车内整体空间的图像采集和红外监控,从而形成一种合理的车辆内部监控设置方案,利于形成对车内整体情况的监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成型有容置腔(10),并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10)内连通的第一过孔(101),且所述车辆顶灯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10)内的红外监控模块(2),所述红外监控模块(2)具有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01)对外界进行图像采集的红外摄像头(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头(21)采用超广角高清红外补光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具有下凸部,所述容置腔(10)成型于所述下凸部内,且所述第一过孔(101)位于所述下凸部的后端面(1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101)位于所述后端面(100)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面(100)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面(100)上开设有第二过孔(102),所述红外监控模块(2)还包括可通过所述第二过孔(102)对外界进行测温的红外测温模块(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102)为分设于所述第一过孔(101)两侧的两个,所述红外测温模块(22)匹配于所述第二过孔(102)的数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监控模块(2)配设有外壳(20),所述外壳(20)插装固定于所述容置腔(10)内,并于所述外壳(20)上开设有供所述红外监控模块(2)的监测部件进行监测的通孔(2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包括背板(201)和具有腔室的本体(200),所述监测部件装设于所述腔室内,所述背板(201)设于所述本体(200)上以封盖所述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设有以压紧所述外壳(20)的压板(23)。
CN202121046358.XU 2021-05-17 2021-05-17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Active CN215097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6358.XU CN215097343U (zh) 2021-05-17 2021-05-17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46358.XU CN215097343U (zh) 2021-05-17 2021-05-17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343U true CN215097343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46358.XU Active CN215097343U (zh) 2021-05-17 2021-05-17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6703B2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viewing in blind spots
US20030043029A1 (en) On-vehicle infrared image display unit
US20090289811A1 (en) Display system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2011228957A (ja) カメラユニット取付方法及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US7283042B1 (en) System for observing the area laterally behind a vehicle
CN215097343U (zh) 具有红外监控模块的车辆顶灯
JP2009012751A (ja) 自動車の視覚支援モジュール
CN213043736U (zh) 车载摄像机
CN112009389A (zh) 车载视觉处理设备、系统、安装方法、处理方法及车辆
CN112009391A (zh) 车载摄像装置、安装方法、车辆及视觉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8103302U (zh) 行车监测装置以及电动车
CN202923525U (zh) 一种摄像头在后保险杠上的安装结构
CN208593341U (zh) 一种集成前后探头的曲面内后视镜
CN201457300U (zh) 用于报警的汽车内后视镜
CN208498400U (zh) 具有l形固定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08585171U (zh) 一种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及汽车
CN215042451U (zh) 一种房车车门监控装置
US20060176368A1 (en) Visual watching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for detecting the dead angle caused by a front post
CN210469517U (zh) 超高清一体式车载摄像头
CN218316472U (zh) 一种配合车辆后视监控的显示装置
CN210006097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分体式行车记录仪
CN217022359U (zh) 一种双摄像头电子外后视镜
CN216414381U (zh) 倒车后视补光摄像头
CN215552936U (zh) 车辆的行车记录仪和车辆
CN213056935U (zh) 车载摄像装置、车载视觉处理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