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9749U -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9749U
CN215069749U CN202121752461.6U CN202121752461U CN215069749U CN 215069749 U CN215069749 U CN 215069749U CN 202121752461 U CN202121752461 U CN 202121752461U CN 215069749 U CN215069749 U CN 215069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ingerprint
positioning
key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24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连甲
裴远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24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9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9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9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与指纹采集单元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部与按键单元电连接;装配状态下,第一柔性电路板呈弯曲状,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部相对,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相对设置。本公开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在装配时,通过弯曲第一柔性电路板使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相对设置,由于两者无需相对粘接连接,便于实现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在连接状态下的外装方案。

Description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屏终端已经成为各大终端厂商竞争的重点领域,随着折叠屏技术的渐趋成熟,折叠屏设备厚度已经成为了重点对标参数,各大厂商都在努力尝试减薄整机厚度。整机厚度超薄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大电池容量,折叠屏设备往往只能采用侧边指纹解锁形式。
由于整机厚度超薄,中框厚度受限,侧边指纹设计就需要面临如下问题:为了保证中框强度,侧边指纹只能采用宽度更窄的LGA(land grid arra,触点阵列封装),当侧边指纹宽度减小到比电源键窄时,采用常规的LGA与电源键二合一且共用FPC方案,电源键无法穿过中框指纹孔实现外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按键组合结构,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按键单元电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呈弯曲状,所述指纹采集单元和所述按键单元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单元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上的弹性部;
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设置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之间;
装配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按键单元的触点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被设置为与外部安装结构配合限制所述指纹采集单元沿按压方向的位移。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单元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本体,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定位本体;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外部安装结构抵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还包括定位凸耳,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还包括限位部,所述定位凸耳围成容置区域,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置区域。
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由所述限位部的两端部分别朝所述限位部的同一侧弯折形成;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和所述限位部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三定位单元,所述第三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按键单元的远离所述触点的一侧,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用于与外部安装结构配合将所述按键单元固定于所述外部安装结构。
可选地,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连接器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按键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呈第一预设角度弯折,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按键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段弯折成第二预设角度,避让外部安装结构。
可选地,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的宽度小于所述按键单元的宽度;或者,
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的宽度与所述按键单元的宽度的差值在预设阈值内。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以及如上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安装于所述中框。
可选地,所述中框包括安装空间,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具有第一安装通道和第二安装通道;
所述第一安装通道位于所述中框的侧部,用于安装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指纹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安装通道位于所述中框的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用于安装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第二定位单元。
可选地,所述中框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按键单元朝着按压方向的中框的侧壁上,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第三定位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三定位单元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粘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指纹按键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通道由所述中框的外部安装至所述中框。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第一柔性线路板连接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在装配时,通过弯曲第一柔性电路板使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相对设置,由于两者无需相对粘接连接,便于实现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在连接状态下的外装方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平置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装配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装配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目前,折叠屏终端已经成为各大终端厂商竞争的重点领域,随着折叠屏技术的渐趋成熟,折叠屏设备厚度已经成为了重点对标参数,各大厂商都在努力尝试减薄整机厚度。整机厚度超薄的前提下,为了实现大电池容量,折叠屏设备往往只能采用侧边指纹解锁形式。
由于整机厚度超薄,中框厚度受限,侧边指纹设计就需要面临如下问题:为了保证中框强度,侧边指纹只能采用宽度更窄的LGA,当侧边指纹宽度减小到比电源键窄时,采用常规的LGA与电源键二合一且共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方案,电源键无法穿过中框指纹孔实现外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分别与指纹采集单元以及按键单元电连接。装配状态下,第一柔性电路板呈弯曲状,以使得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能够相对设置,其中,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仅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且两者无需进行相对粘接连接,便于实现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在连接状态下的外装方案。由于能够采用外装方案,相比内装方案,节省了电子设备内部预留的安装空间,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堆叠空间的可操作性,并可以为电池预留更多的空间。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中示出了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未装配平置状态,图2中示出了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装配状态。以图2所示为例,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3,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端部31与指纹采集单元1电连接,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第二端部32与按键单元2电连接,装配状态下,第一柔性电路板3呈弯曲状,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端部3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第二端部32相对,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相对设置。
其中,指纹采集单元1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指纹采集单元1可以为电容式指纹采集单元,指纹采集单元1可以将检测到的指纹信息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传输给控制器。按键单元2比如可以是电源按键单元、“音量+”单元或者“音量—”单元等通过按压方式进行操作的控制键。
由于指纹采集单元1与按键单元2相对设置,当外力作用在指纹采集单元1上时,会将作用力传递至按键单元2,按键单元2接收到压力后被触发,将触发信号传递至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其中,当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时,由于第一柔性电路板3可以产生形变,因此不会影响压力传递,在按压过程中,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始终与第一柔性电路板3维持电连接。如图1所示,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仅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3连接,在外装方案中,可以实现分步组装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按键单元2装入电子设备(图中未示出)的内部,对第一柔性电路板3进行弯折后,使指纹采集单元1与按键单元2相对设置,在实现外装方案的同时,保证了装配可靠性。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以及设置为与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3。如图1至图3所示,指纹采集单元1与第一定位单元4可以采用比如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定位单元4连接指纹采集单元1与按键单元2。其中,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使其产生位移,第一定位单元4随之沿按压方向产生位移,以触发按键单元2。其中,第一定位单元4比如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形变量的钢片,钢片上设置有用于将力传递至按键单元2的突起,当按压力作用在指纹采集单元1上时,第一定位单元4的突起与按键单元2接触,进而将力传递至按键单元2。其中,突起可以与第一定位单元4为一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端部31设置于指纹采集单元1与第一定位单元4之间,指纹采集单元1采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与之连接的第一端部31进行传输。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3,第一柔性电路板3的第一端部31与指纹采集单元1电连接,指纹采集单元1通过第一定位单元4与按键单元2连接。外力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可带动第一定位单元4产生沿按压方向的位移,以便经按压指纹采集单元后经力的传导能够按压并触发按键单元2。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位单元4包括定位本体41和弹性部42,定位本体41与弹性部42为分体结构,两者固定连接。其中,弹性部42设置在远离指纹采集单元1的一侧,弹性部42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弹性部42可以提升用户进行按压时的触感,同时具有保护按键单元2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42为导电基,可以理解的是,弹性部42也可以为其他物质或物体,只要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并且紧密贴合触点即可。
如图4所示,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定位单元4连接的第二定位单元5,第二定位单元5比如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形变量的钢片。第一定位单元4与第二定位单元5之间可以沿按压方向及进行相对移动。当有外力作用在指纹采集单元1上时,第一定位单元4相对第二定位单元5轻微移动,以将按压力传递至按键单元2。第二定位单元5设置为与外部安装结构(比如,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中框)9配合限制第一定位单元4沿按压方向的位移。其中,限制位移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限制了第一定位单元4的位移方向,使其仅能在按压方向所在的直线上进行位移;第二方面,以图3所示方位为例,限制了第一定位单元4向右按压的距离,以保护按键单元2和第一柔性电路板3不会因受力过大而损坏;第三方面,以图3所示方位为例,限制了第一定位单元4向左的位移,防止第一定位单元4和指纹按键单元1脱落。
如图4所示,第二定位单元5包括避让部51,避让部51设置为避让定位本体41,以确保在对第一定位单元4进行移动限位的同时,还能够节省安装空间。该避让部51可以为缺口形式。以图5所示方位为例,第一定位单元4还包括定位凸耳43,定位凸耳可以设置有4个,每2个定位凸耳43为一组,两组定位凸耳43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单元4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2个定位凸耳43围成容置区域44。第二定位单元5还包括2个限位部52,2个限位部52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单元5的左右两侧,且2个限位部52都位于定位凸耳43之间的容置区域44,定位凸耳43与限位部52配合。以图5中示出的方位为例,以左侧2个定位凸耳43为例,即第一定位凸耳431和第二定位凸耳432,外力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时,第一定位单元4向下移动,第一定位凸耳431同时向下移动,直至其接触位于左侧的限位部52,外力移除后,第一定位单元4受到按键单元2的回弹力,带动指纹采集单元1向上移动直至复位,第二定位凸耳432同时向上移动,直至其接触位于左侧的限位部52,可以限制第一定位单元4脱离电子设备,起到限位作用。
第二定位单元5包括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53和第二定位结构54,第一定位结构53和第二定位结构54均为弧形结构,第一定位结构53和第二定位结构54由限位部52的两端弯折形成,第一定位结构53、第二定位结构54和限位部52为一体结构,比如,可以是钢片。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定位结构53的弧形的半径小于第二定位结构54的弧形的半径。在其他可能的示例中,第一定位结构53的弧形的半径也可以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定位结构54的弧形的半径。在外部安装结构9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用于安装第一定位结构53,第二弧形槽用于安装第二定位结构54,第一定位结构53的弧形的两个侧壁与第一弧形槽的侧壁相互抵接,第二定位结构54的弧形的两侧壁与第二弧形槽的侧壁相互抵接。
如图4所示,指纹采集单元1和第一定位单元4与电子设备进行装配时采用外装方案,也就是指纹采集单元1和第一定位单元4能够穿过外部安装结构9上设置的第一安装通道911。当指纹采集单元1安装到位后,弯曲第一柔性电路板3,使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相对设置,然后安装第二定位单元5,以对指纹采集1进行对位安装。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以及设置为与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电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3。装配状态下,第一定位单元4远离指纹采集单元1的一端与按键单元2的触点相对设置。
其中,按键单元2通过第三定位单元6与外部安装结构9安装在一起,第三定位单元6设置在远离按键单元2的触点的一侧。第三定位单元6比如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形变量的钢片。第三定位单元6与按键单元2固定连接,第三定位单元与外部安装结构9固定连接,以将按键单元2固定在外部安装结构9上。如图3所示,在外部安装结构9上设置有安装槽92,安装槽92设置在按键单元朝着按压方向的中框的侧壁上,第三定位单元6安装在安装槽92中,以节省安装空间。以如3示出方向为例,当向指纹采集单元1施加按压力时,指纹采集单元1带动第一定位单元4向右运动,以按压按键单元2时,第三定位单元6与外部安装结构9固定连接,确保按键单元2的稳定性。其中,第三定位单元6通过粘连、磁吸等方式与外部安装结构9产生了能够保持贴合的作用力,进而防止按键单元2脱落,避免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第三定位单元6与按键单元2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7和连接器8。如图1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7的第一端部与按键单元2形成电连接,第二柔性电路板7的第二端部与连接器8形成电连接,连接器8用于将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发出的信息传输给电子设备,以完成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第二柔性电路板7可以为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8可以为BTB(Board-to-board Connectors,板对板连接器)。如图1所示,装配前平置状态下,可以将连接器8和第二柔性电路板7依次通过外部安装结构9的第一安装通道911和第二安装通道912接入电子设备内部(参见图4),以实现外装。
如图1所示,第二柔性电路板7包括相连的第一段71和第二段72,第一段71和第二段72呈第一预设角度弯折,第一段71与按键单元2形成电连接,第二段72和连接器8形成电连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约为90°,即第二段72延伸方向与指纹采集单元1的按压方向垂直,此时电子设备内部电池(未示出)与连接器8连接的位置位于指纹采集单元1下侧右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为0°,即不弯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设角度也可以为其他大小,其大小与电子设备内部的走线结构设置有关,只要弯折第一预设角度保证连接器8能够与电池等元器件在实现电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便于走线即可。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装配状态下,第一段71呈第二预设角度弯折,其弯折形成倒置的U型结构(参考图3),用于避让外部安装结构9上的预设结构,比如,外部结构9上的侧壁等。
外装和内种是本领域在对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进行安装的常用方式。当指纹采集单元1的宽度大于按键单元2的宽度,且两者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通常会采用内装方案。但是内装方案会影响整机厚度变薄,且影响使用宽度更窄的指纹按键单元1,对电子设备的轻薄化产生不良影响。本实施例中的指纹案件组合结构非常适用于指纹采集单元1的宽度小于所述按键单元2的宽度,或者,指纹采集单元1的宽度与所述按键单元2的宽度的差值在预设阈值内的情况下,对指纹按键组合结构采用外装方式进行安装。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经验,或者,机型不同进行选择,比如,预设阈值可以为±1mm。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外装安装过程进行说明。
先将连接器8、按键单元2依次水平穿过外部安装结构侧边第一安装通道911,再将按键单元2穿入外部安装结构9(如中框)侧边的第一安装通道911,将第一柔性电路板3折弯180°,使按键单元2的触点朝向弹性部42,此时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状态如图2所示。接着,如图3所示,将按键单元2背部的第三定位单元6对位装入外部安装结构的安装槽92内,并靠双面胶粘连。将指纹采集单元塞入外部安装结构的第一安装通道911,组装到位。如图4所示,最后从顶部将第二定位单元5插入,具体的,避让部51对准第一定位单元4,限位部52与第一定位单元4的定位凸耳43配合,第一定位结构53和第二定位结构54在中框的安装槽92中,确保指纹采集单元1不会脱出,装配到位,如图5所示。其中,顶部是电子设备处于平置状态下,中框的靠近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或者设置在中框的远离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即图4中x所示的位置。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折叠屏手机,平板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包括中框,以及上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安装在中框上。本实施例中的中框即为上述各实施例中提及的外部安装结构9(参照图4)。
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1至图3,以及图5,中框包括安装空间91,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安装于安装空间91。安装空间91侧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通道911,第一安装通道911用于安装指纹采集单元1和第一定位单元4的部分结构,其中,按键组合结构中的指纹采集单元1、第一定位单元4、按键单元2、第三定位单元6、第一柔性电路板3、第二柔性电路板7和连接器8都通过第一安装通道911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安装空间91顶部设置有第二安装通道912,第二安装通道912用于安装第二定位单元5。安装空间91的与第一安装通道911相对的侧壁设置有安装槽92,安装槽92用于安装第三定位单元6,第三定位单元6与安装槽92的底壁粘接连接。
按键单元2在与按压方向相反方向上具有弹力,此处将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回弹方向。未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时,按键单元2带动与其相连的弹性部42在回弹方向上产生位移,按键单元2上的弹力经弹性部42传导至第一定位单元4后,带动第一定位单元4在回弹方向上产生位移,其中,第一定位单元4和第二定位单元5相连,第二定位单元5设置为与外部安装结构(比如,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中框)9配合限制第一定位单元4沿按压方向的位移,第一定位单元4的定位凸耳43与第二定位单元5的限位部52配合,使得第一定位单元4仅在预设范围内运动,以保证第一定位单元4不会脱离电子设备,此时,弹性部42可以具有一定形变量,以保证第一定位单元4和按键单元2紧密接触。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时,外力传导至与其相连的第一定位单元4,其中,第一定位单元4和第二定位单元5相连,第二定位单元5设置为与外部安装结构(比如,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中框)9配合限制第一定位单元4沿按压方向的位移,第一定位单元4的定位凸耳43与第二定位单元5的限位部52配合,使得第一定位单元4仅在预设范围内运动,以保证弹性部42和按键单元2不受形变过度以至损坏,第一定位单元4受到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后传导过来的按压力和按键单元2的弹力,此时,弹性部42可以具有一定形变量,当按压力大于按键单元2的弹力,且弹性部42达到形变极限时,第一定位单元4受到经按压指纹采集单元1传导过来的按压力的作用,在按压方向上压缩并触发按键单元2。
采用上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能够在电子设备具有超薄厚度的情况下,将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实现二合一进行组合安装。当指纹采集单元1较窄时,能够将指纹采集单元1和按键单元2灵活的组装并限位固定,实现了指纹按键二合一的外装方案。外装相比内装能够节省电子设备内部堆叠空间,有助于实现大容量电池,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包括指纹采集单元和按键单元,以及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按键单元电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呈弯曲状,所述指纹采集单元和所述按键单元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单元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上的弹性部;
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设置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之间;
装配状态下,所述弹性部与所述按键单元的触点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单元,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被设置为与外部安装结构配合限制所述指纹采集单元沿按压方向的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单元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本体,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包括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所述定位本体;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外部安装结构抵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单元还包括定位凸耳,所述第二定位单元还包括限位部,所述定位凸耳围成容置区域,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置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由所述限位部的两端部分别朝所述限位部的同一侧弯折形成;
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和所述限位部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三定位单元,所述第三定位单元设置于所述按键单元的远离所述触点的一侧,所述第三定位单元用于与外部安装结构配合将所述按键单元固定于所述外部安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还包括连接器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按键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呈第一预设角度弯折,所述第一段与所述按键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连接器电连接;
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段弯折成第二预设角度,避让外部安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的宽度小于所述按键单元的宽度;或者,
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的宽度与所述按键单元的宽度的差值在预设阈值内。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指纹按键组合结构,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安装于所述中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安装空间,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具有第一安装通道和第二安装通道;
所述第一安装通道位于所述中框的侧部,用于安装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指纹采集单元,所述第二安装通道位于所述中框的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一侧,用于安装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第二定位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按键单元朝着按压方向的中框的侧壁上,所述指纹按键组合结构的第三定位单元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三定位单元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粘接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按键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通道由所述中框的外部安装至所述中框。
CN202121752461.6U 2021-07-29 2021-07-29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069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461.6U CN215069749U (zh) 2021-07-29 2021-07-29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461.6U CN215069749U (zh) 2021-07-29 2021-07-29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9749U true CN21506974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2461.6U Active CN215069749U (zh) 2021-07-29 2021-07-29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9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03341Y (zh) 电连接器
JP3128182B2 (ja) 電子機器装置
US80001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function
CN109905505A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215069749U (zh) 指纹按键组合结构及电子设备
US76483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ed element with conductivity and compressibility
US699459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use with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N218783940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160122U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34751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6251134U (zh) 终端设备天线及终端设备
CN21399156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783872U (zh) 一种连接器与主板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5726486U (zh) 压力传感器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4481695U (zh) 电子设备
US7744413B2 (en) Metal module housing for moun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12752307U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组件
CN207427248U (zh) 受话器组件和移动终端
CN208861867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20556758U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768224U (zh) 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7788947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17063845U (zh) 壳体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7426599U (zh) 轻触式按键单元及电子设备
CN218548698U (zh) 电池盖组件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