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1695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1695U
CN214481695U CN202120501287.1U CN202120501287U CN214481695U CN 214481695 U CN214481695 U CN 214481695U CN 202120501287 U CN202120501287 U CN 202120501287U CN 214481695 U CN214481695 U CN 214481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connector
flexible circuit
circuit board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12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定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012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1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1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1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第一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支架,所述连接器支架设置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上,所述连接器支架上远离所述板对板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槽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器支架上设置第一避让槽,并将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于第一避让槽内,使得电子设备内的厚度降低,电子设备的体积减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消费类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如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已经逐渐取代了较为笨重的专业摄影设备。
为了满足电子设备功能的增强,电子设备内部的天线、主板上的器件以及摄像模组的摄像头数量逐渐增多,占据了电子设备内部大量的空间,同时电子设备内为了将不同的模组与主板连接需要设置多个板对板连接器以及柔性电路板,但是为了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现有技术中的板对板连接器和柔性电路板通常是堆叠设置,很容易造成板对板连接器上的受力不均衡,从而导致板对板连接器或柔性电路板断路。
因此,有必要对电子设备进行改进,以解决板对板连接器和柔性电路板堆叠设置时造成断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板对板连接器和柔性电路板堆叠设置时造成断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第一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支架,所述连接器支架设置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上,所述连接器支架上远离所述板对板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槽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器支架上设置第一避让槽,并将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于第一避让槽内,使得电子设备内的厚度降低,电子设备的体积减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内部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内部的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主板;11;第一定位孔;12、盖板;2、板对板连接器;21、公座;22、母座;3、连接器支架;31、第一避让槽;32、第二避让槽;33、第一定位柱;34;第二定位柱;4、第一柔性电路板;41、第二定位孔;5、摄像模组;6、耳机接口;7、预压泡棉;8、补强钢片;9、第二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介绍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2、第一柔性电路板4和连接器支架3,所述连接器支架3设置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上,所述连接器支架3上远离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避让槽31,所述第一柔性电路4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槽中31。板对板连接器2是一种通过引脚能够直接连接主板1之间电源和信号的一种微型耦合结构。第一柔性电路板4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其中,板对板连接器2和第一柔性电路板4可以为同一电子器件上的结构,也可以为分别为不同电子器件上的结构。连接器支架3能够保护板对板连接器2的同时,还能够在连接器支架3上开设第一避让槽31,通过将第一柔性电路板4嵌入第一避让槽31内,使得第一柔性电路板4的压力直接作用于连接器支架3上。同时第一避让槽31的槽体和第一柔性电路板4结构相匹配,能够使得板对板连接器2的受力均匀,而嵌入第一避让槽31内的第一柔性电路板4则不会受到压力,避免板对板连接器2产生断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内还设置有主板1,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和所述连接器支架3均与所述主板1电连接,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支架3和所述主板1之间,所述连接器支架3朝向所述主板1一侧设置有第二避让槽32,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设置于所述第二避让槽32内。主板1用于支撑电子设备内的各个电子器件,并能够实现多个电子器件之间的电连接或电绝缘,以手机为例,射频芯片、天线、WIFI、蓝牙、红外、摄像头和耳机接口6等元器件都连接于主板1上。在连接器支架3上朝向主板1的一侧开设第二避让槽32,第二避让槽32能够为板对板连接器2提供安装位,在对第一柔性半路板和板对板连接器2进行保护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支架3上朝向所述主板1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3,所述主板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所述第一定位柱33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11中,所述连接器支架3粘接固定于所述主板1上。第一定位柱33可以设置为两个,相应的第一定位孔11也设置开设有两个,在安装连接器支架3的过程中,通过两个第一定位柱33和两个第一定位孔11配合,提高了连接器支架3和主板1之间的安装精度,且降低了安装难度。其中连接器支架3可以采用双面粘胶固定在主板1上,双面粘胶贴于连接器支架3与主板1相贴的一侧,在安装连接器支架3的过程中,双面粘胶可以将连接器支架3和主板1进行固定。连接器支架3通过粘接固定在主板1上,不但便于安装,同时连接器支架3和主板1之间的粘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连接器支架3和主板1之间形成柔性连接,电子设备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减小连接器支架3对主板1的损伤。
可选地,所述第一避让槽31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4,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上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柱34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41,所述第二定位柱34和所述第二定位孔41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避让槽31的槽底。第二定位柱34可以设置为两个,相应的第二定位孔41也设置有两个,在将第一柔性电路板4安装至第一避让槽31内时,两个地儿定位柱和两个第二定位孔41配合,提高了第一柔性电路板4和连接器支架3之间的安装精度,且降低了安装难度。其中,可以在第一柔性电路板4朝向第一避让槽31槽底一侧粘接有双面粘胶,在安装第一柔性电路板4的过程中,将第二定位孔41对准第二定位柱34后,将第一柔性电路板4安装至第一避让槽31内,双面粘胶可以将第一柔性电路板4固定在第一避让槽31内,操作十分简便。同时,双面粘胶可以在第一柔性电路板4和第一避让槽31的槽底之间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柔性电路板受到冲击造成断路。
可选地,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和所述第二避让槽32的槽底之间设置有预压泡棉7和补强钢片8,所述预压泡棉7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避让槽32的槽底,所述补强钢片8设置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和所述预压泡棉7之间。通过设置预压泡棉7的压缩量,从而控制板对板连接器2受到的压力,同时补强钢片8能够板对板连接器2以及连接器支架3提供强度支持,避免板对板连接器2受到损坏造成断路。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摄像模组5,所述摄像模组5上延伸设置有第二柔性电路板9,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9设置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和所述连接器支架3之间,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9和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电连接。具体的,第二柔性电路板9设置于补强钢片8和板对板连接器2之间,通过板对板连接器2能够实现第二柔性电路板9和主板1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摄像模组5的控制。具体的,为了进一步减小电子设备的厚度,主板1上开设有开口,摄像模组5安装于开口内。
可选地,所述板对板连接器2包括公座21和母座22,所述母座22固定于所述主板1上,所述公座21固定于所述摄像模组5的侧面,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9设置于所述公座21和所述补强钢片8之间。在安装过程中,母座22固定在主板1上,再将第二柔性电路板9固定在公座21上,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9上设置有补强钢片8。将公座21和母座22扣合即可完成摄像模组5与主板1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耳机接口6,所述耳机接口6上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优选的,耳机接口6和摄像模组5位于电子设备同侧设置,第一柔性板一端连接耳机接口6,另一端电连接于主板1上。
可选地,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固定于所述主板1上并覆盖所述连接器支架3,所述盖板12贴合于所述连接器支架3远离所述主板1的一侧,所述盖板12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间隙。盖板12用于保护主板1上的电子器件不受到碰撞,同时通过盖板12可以挤压连接器支架3能够使得泡棉7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从而使预压泡棉7达到预设的压缩量,从而保证板对板连接器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能够保证板对板连接器2和第二柔性电路板9以及主板1之间的连接稳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为L形,所述第一避让槽31对应开设为L形槽体。根据不同电子设备内部的不同布局,第一柔性电路板4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形状,针对第一柔性电路板4形状的改变,第一避让槽31的开槽形状均与第一柔性电路板4的形状相匹配,从而减小第一柔性电路板4和第一避让槽31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保护了第一柔性电路板4的结构不受到破坏,避免了断路情况的发生。
其中第一柔性电路板4、第二柔性电路板9以及板对板连接器2不局限于将耳机接口6和摄像模组5与主板1连接,凡是电子设备内的电子器件出现需要将柔性电路板覆盖在板对板连接器2上的布局形式,均可以使用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既保证了板对板连接器2和柔性电路板的结构完整,避免了断路情况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板对板连接器、第一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支架,所述连接器支架设置在所述板对板连接器上,所述连接器支架上远离所述板对板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避让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还设置有主板,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均与所述连接器支架电连接,所述连接器支架朝向所述主板一侧设置有第二避让槽,所述板对板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避让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支架上朝向所述主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主板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中,所述连接器支架粘接固定于所述主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上对应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避让槽的槽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和所述第二避让槽的槽底之间设置有预压泡棉和补强钢片,所述预压泡棉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二避让槽的槽底,所述补强钢片设置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和所述预压泡棉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上延伸设置有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和所述连接器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和所述板对板连接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所述母座固定于所述主板上,所述公座固定于所述摄像模组的侧面,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公座和所述补强钢片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上延伸设置有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有盖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并覆盖所述连接器支架,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连接器支架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为L形,所述第一避让槽对应开设为L形槽体。
CN202120501287.1U 2021-03-09 2021-03-09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481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1287.1U CN214481695U (zh) 2021-03-09 2021-03-0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01287.1U CN214481695U (zh) 2021-03-09 2021-03-0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1695U true CN214481695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1287.1U Active CN214481695U (zh) 2021-03-09 2021-03-0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16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5767A (zh) * 2022-09-29 2022-12-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顶升机构和组装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15767A (zh) * 2022-09-29 2022-12-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顶升机构和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7278B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410590U (zh) 电路连接结构及终端
EP3255963B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7547997B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5554192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5621016U (zh) 电子设备及其指纹模组
CN203481374U (zh) 终端
CN214481695U (zh) 电子设备
CN201639618U (zh) 一种超薄音乐手机
CN107770648A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5578749B (zh) 电路板连接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4906692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1111135A (zh) 具有板组件单元的显示装置
CN213717101U (zh) 电子设备
CN103730790B9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电子元器件的连接装置
CN211128697U (zh) 电子设备
CN205071069U (zh) 移动终端
CN107257514A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0258153A1 (zh) 扬声器箱
CN207782875U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9874228A (zh) 电子设备
CN209748899U (zh) 一种线路板
CN21148130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4541233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209805879U (zh) 一种整合fpc的新型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