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62570U - 冷风扇 - Google Patents

冷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62570U
CN215062570U CN202121481978.6U CN202121481978U CN215062570U CN 215062570 U CN215062570 U CN 215062570U CN 202121481978 U CN202121481978 U CN 202121481978U CN 215062570 U CN215062570 U CN 215062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hot
cooling fan
hot end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19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水兵
傅程
康瑞祥
罗伟锦
曾庆河
魏来
潘文康
罗攀
韩平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19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62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62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62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风扇,该冷风扇包括壳体、湿帘组件、水箱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壳体设有制冷盒,湿帘组件设于壳体内,水箱设于壳体内,水箱用以给湿帘组件供水。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热端换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制冷盒热传导连接,以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传递至制冷盒。热端换热器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热传导连接,热端换热器设有散热液道、连接于散热液道的一端的热端入口和连接于散热液道的另一端的热端出口,热端入口与水箱连通,热端出口与湿帘组件的接水端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升冷风扇使用便利性。

Description

冷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冷风扇主要为直接蒸发式冷风扇,一般使热空气通过蒸发降温介质(湿帘),在蒸发降温介质内与水充分进行热量交换,然后蒸发吸热而降温得到清凉的空气,清凉的空气由风机送出,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传统的冷风扇制为了提高制冷降温效果,通常配有冰晶盒,通过冰箱将冰晶盒冰冻后放入冷风扇的水箱中使用。然而在一些没有冰箱的环境中,则不能对冰晶盒进行冷冻,从而无法通过冰晶盒提高制冷降温效果,非常不方便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冷风扇,旨在提升冷风扇使用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风扇,包括:
壳体,设有制冷盒;
湿帘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水箱,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水箱用以给所述湿帘组件供水;以及
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热端换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制冷盒热传导连接,以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传递至所述制冷盒,所述热端换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热传导连接,所述热端换热器设有散热液道、连接于所述散热液道的一端的热端入口和连接于所述散热液道的另一端的热端出口,所述热端入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热端出口与所述湿帘组件的接水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容置槽,所述制冷盒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如此相当于扩大了制冷盒的制冷空间,从而可以通过制冷盒和容置槽冷冻更多的冰晶盒或冷水,极大方便用户使用。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形成有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设有让位开口,所述制冷盒设于所述让位开口上,且所述制冷盒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的下方。
如此设置,有利于增大容置槽和制冷盒共同形成的制冷空间,增大了制冷空间的容量,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待制冷物,例如用户利用该制冷空间冰冻水或饮料等时,可以供用户放置较多的水或饮料等等。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上端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可活动安装于所述顶盖,以盖合或打开所述容置槽。
如此将制冷盒设置壳体的顶部,能够便于用户向制冷盒中加水,极大方便用户使用。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顶端面上设有操作界面,所述盖板的上端面构成所述顶端面的一部分,所述操作界面设置在所述顶端面的出风方向的前部,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顶端面的后部。
利用壳体的顶端面上设置操作界面,这样的结构设计节省空间,而且将操作界面相较盖板靠前设置,能方便用户操作冷风扇。
可选地,所述容置槽靠近所述操作界面的槽侧壁设有凹槽,所述盖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容置槽仅占用顶盖的前部部分,顶盖的后部安装空间较大,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与盖板连接的铰接结构。而在容置槽靠近操作界面的槽侧壁设有凹槽,并将转动轴安装于凹槽内,可以避免盖板与顶盖的铰接结构暴露在外,可以避免盖板与顶盖的铰接结构占用容置槽的空间。
可选地,所述冷风扇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顶盖,所述固定座具有安装腔,所述制冷盒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安装时,可以先将制冷盒安装于安装腔内,再将制冷盒和固定座一起安装于顶盖,如此可以通过固定座将制冷盒固定在让位开口处,即可避免在制冷盒上设置连接结构,有利于简化制冷盒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呈两端贯通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设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让位开口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抵接于所述制冷盒的盒底壁。
如此在安装时,可以先将半导体制冷装置、固定座和制冷盒装配形成一个整体模块,再该整体模块安装于顶盖,极大方便了冷风扇的组装。而且先将半导体制冷装置、固定座和制冷盒装配形成一个整体模块时,便于调整半导体制冷片与制冷盒的接触紧密性,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与制冷盒的接触效果较好,进而保证半导体制冷片与制冷盒之间的热传导效率较高。
可选地,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还包括热端固定板,所述热端固定板设于所述热端换热器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甚至可以避免在热端换热器上设置连接结构,进而有利于简化热端换热器的结构,而且通过热端固定板和固定座夹持热端换热器的结构,可以使得热端固定板压紧热端换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也能压紧半导体制冷片和制冷盒,从而可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和制冷盒之间、热端换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热传递效果均较好,提升换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包括环形内板、间隔环设于所述环形内板外周的环形外板以及填充于所述环形内板和所述环形外板之间的隔热层,所述环形内板的内侧形成所述安装腔。
如此可以利用固定座阻挡制冷盒的冷量朝外散发,降低制冷盒的冷量损耗,提升制冷盒的保温效果。
可选地,所述冷风扇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制冷盒的盒口边缘和所述顶盖之间。
即制冷盒的盒口边缘和让位开口的边缘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从而防止制冷盒和容置槽中的水从制冷盒的盒口边缘和让位开口的边缘之间泄漏,提升了制冷盒与顶盖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制冷盒的最低位设有排水孔,所述冷风扇还包括水塞,所述水塞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排水孔。
即在需要将制冷盒中的水排出时,可以将水塞从排水孔中拆下,从而使得制冷盒中的水能够从制冷盒中排出。
可选地,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和/或,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方,所述湿帘组件设置在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进风口之间。
通过将水箱设置壳体的底部,可以降低冷风扇的重心,使得冷风扇工作时更稳定。通过将贯流风轮设置在水箱上方,可以使得进风口处于较高位置,而且可以使得出风口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增大送风面积,且整体布局也更合理,使得冷风扇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冷风扇中设置半导体制冷装置和制冷盒,使得制冷盒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传导连接,如此即可以降低制冷盒的温度,使得制冷盒形成小冰箱结构,可以利用制冷盒进行制冰或对放置在制冷盒内的食物制冷。即使在一些没有冰箱的环境中,也能通过冷风扇上的制冷盒进行制冰或冷却食物,制冰时用户还可以将制冷盒冷冻冰晶盒或者将制冷盒制成的冰块放入水箱中,以提高冷风扇制冷降温效果。即本方案中的冷风扇能够自带制冷制冰功能,极大方便用户在没有冰箱的环境中使用,增加了冷风扇的多功能用途。而且将热端换热器换热后的水排向湿帘组件,如此可以利用热端换热器换热后的水用于湿帘组件,对冷风扇吹出的风进行降温增湿,能够提升冷风扇中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还能避免设置热端换热水排和散热风机,有利于减少冷风扇的零部件数量,简化冷风扇的结构。此外,还能避免散热风机向室内吹热风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风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风扇X-X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顶盖和制冷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顶盖、制冷盒和固定座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固定座和制冷盒的爆炸图;
图7为图2中热端换热器的散热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34 安装凸筋
101 进风口 35 密封圈
102 出风口 40 半导体制冷装置
11 顶盖 41 热端换热器
111 容置槽 411 热端入口
112 让位开口 412 热端出口
113 凹槽 42 半导体制冷片
114 操作界面 43 热端固定板
13 盖板 50 湿帘组件
131 转动轴 51 湿帘支架
20 制冷盒 52 接水槽
21 安装翻边 53 湿帘
22 水塞 60 贯流风轮
30 固定座 70 导风组件
31 环形内板 80 水箱
32 环形外板 90 第一水泵
33 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该冷风扇包括壳体10、湿帘组件50、水箱80和半导体制冷装置40,壳体10设有制冷盒20,湿帘组件50设于壳体10内,水箱80设于壳体10内,水箱80用以给湿帘组件50供水。半导体制冷装置40包括热端换热器41和半导体制冷片42,半导体制冷片42的冷端与制冷盒20热传导连接,以将半导体制冷片42产生的冷量传递至制冷盒20。热端换热器41与半导体制冷片42的热端热传导连接,热端换热器41设有散热液道、连接于散热液道的一端的热端入口411和连接于散热液道的另一端的热端出口412,热端入口411与水箱80连通,热端出口412与湿帘组件50的接水端连通。
具体而言,当启动半导体制冷装置40工作,半导体制冷片42通入电流后,半导体制冷片42的冷端温度降低而产生冷量,半导体制冷片42的热端温度升高而产生热量,通过将制冷盒20与半导体制冷片42的冷端热传导连接时,可以使得半导体制冷片42的冷端低温传递至制冷盒20,从而可以降低制冷盒20的温度,如此在制冷盒20中加入水时,即可以降低制冷盒20中水的温度,可以利用半导体制冷装置40和制冷盒20制冰或冷却食物,如冷却牛奶、饮料等。
通过将热端换热器41与半导体制冷片42的热端热传导连接,半导体制冷装置40工作时,半导体制冷片42热端的热量能够传导至热端换热器41。通过将水箱80中的水从热端入口411流入散热液道时,使得水在流经散热液道的过程中与热端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带走半导体制冷片42传导至热端换热器41的热量,实现半导体制冷片42热端散热。换热后的水从热端出口412流出后,流向湿帘组件50。即可以将热端换热器41换热后的水排向湿帘组件50,如此可以利用热端换热器41换热后的水用于湿帘组件50,能够提升冷风扇中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即使热端换热器41换热后的水温度较高,在湿帘组件50的作用下,对冷风扇的送风温度影响也较小,因此对冷风扇的送风温度影响较小。而且还能避免设置热端换热水排和散热风机,有利于减少冷风扇的零部件数量,简化冷风扇的结构。此外,还能避免散热风机向室内吹热风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冷风扇还包括贯流风轮60和导风组件70,壳体10对应贯流风轮60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出风口102与贯流风轮60的出风侧连通,进风口101与贯流风轮60的进风侧连通,以在贯流风轮60工作时,壳体10外的空气能够从进风口101进入,并在贯流风轮60的作用朝出风口102吹出,从而实现送风。导风组件70设于风轮组件和出风口102之间,导风组件70用于将自出风口102吹出的气流朝冷风扇的两侧导出,以增大送风面积。本实施例中,湿帘组件50包括湿帘支架51、安装于湿帘支架51的湿帘53和设于湿帘支架51且位于湿帘53上方的接水槽52(参照图7),接水槽52底部设有若干漏水孔,漏水孔将水均匀滴落到湿帘53上,接水端设置在接水槽52上。一实施例中,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热端出口412流出的水直接滴落在湿帘53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冷风扇中设置半导体制冷装置40和制冷盒20,使得制冷盒20与半导体制冷片42的冷端热传导连接,如此即可以降低制冷盒20的温度,使得制冷盒20形成小冰箱结构,可以利用制冷盒20进行制冰。即使在一些没有冰箱的环境中,也能通过冷风扇上的制冷盒20进行制冰,用户可以将制冷盒20冷冻冰晶盒或者将制冷盒20制成的冰块放入水箱80中,以提高冷风扇制冷降温效果。即本方案中的冷风扇能够自带制冷制冰功能,极大方便用户在没有冰箱的环境中使用,增加了冷风扇的多功能用途。而且将热端换热器41换热后的水排向湿帘组件50,如此可以利用热端换热器41换热后的水用于湿帘组件50,能够提升冷风扇中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还能避免设置热端换热水排和散热风机,有利于减少冷风扇的零部件数量,简化冷风扇的结构。此外,还能避免散热风机向室内吹热风的情况。
为保证制冷盒20的导热性能,在一实施例中,制冷盒20的材质为金属。具体而言,制冷盒20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例如制冷盒20的材质可以为铝、铝合金、铜或铜合金等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制冷盒20也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制成。
请参照图2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上端设有容置槽111,制冷盒20与容置槽111连通。即容置槽111和制冷盒20的盒内空间共同形成一个空间。如此相当于扩大了制冷盒20的制冷空间,从而可以通过制冷盒20和容置槽111冷冻更多的冰晶盒或冷水,极大方便用户使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容置槽111。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上端设有顶盖11,顶盖11形成有容置槽111,容置槽111的槽底壁设有让位开口112,制冷盒20设于让位开口112上,且制冷盒2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置槽111的槽底壁的下方。具体而言,制冷盒20设于容置槽111的下方并通过让位开口112与容置槽111连通。即制冷盒20设于让位开口112的下方,制冷盒20的盒口安装在让位开口112处,以通过让位开口112与容置槽111连通。如此设置,有利于增大容置槽111和制冷盒20共同形成的制冷空间,增大了制冷空间的容量,从而可以容纳更多的待制冷物,例如用户利用该制冷空间冰冻水或饮料等时,可以供用户放置较多的水或饮料等等。本实施例中,让位开口112的尺寸和形状同制冷盒20的盒口尺寸和形状相当。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得制冷盒20的盒口尺寸小于或大于让位开口112的尺寸。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制冷盒20的上端部分伸入容置槽111内或者将制冷盒20整体放置于容置槽111内。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的上端还设有盖板13,盖板13可活动安装于顶盖11,以盖合或打开容置槽111。具体而言,盖板13可转动地安装于顶盖11,以盖合或打开容置槽111,当盖板13盖合容置槽111时,容置槽111和制冷盒20的盒内空间共同形成一个空间。如此将制冷盒20设置壳体10的顶部,能够便于用户向制冷盒20中加水,极大方便用户使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制冷盒20可抽拉地安装于壳体10的侧壁。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盖板13可拆卸地或者可滑动地安装于顶盖11,以能盖合或打开容置槽111。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的顶端面上设有操作界面114,盖板13的上端面构成顶端面的一部分,操作界面114设置在顶端面的出风方向的前部,盖板13位于顶端面的后部。本实施例中,冷风扇以进风口101所在侧为前侧,出风方向的前部即面对消费者的出风前方。顶盖11的上端面和盖板13的上端面共同构成顶端面,操作界面114设于顶盖11的上端面。利用壳体10的顶端面上设置操作界面114,这样的结构设计节省空间,而且将操作界面114相较盖板13靠前设置,能方便用户操作冷风扇。
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111靠近操作界面114的槽侧壁设有凹槽113,盖板13设有转动轴114,转动轴114安装于凹槽113内,即盖板13通过转动轴114铰接于顶盖11。容置槽111靠近操作界面114的槽侧壁设有两个凹槽113,盖板13设有两个转动轴114,每一个转动轴114对应安装于一个凹槽113内。凹槽113内设有铰接结构,转动轴114与铰接结构铰接,凹槽113靠近顶盖11的上端面设置。应当理解,容置槽111仅占用顶盖11的前部部分,顶盖11的后部安装空间较大,具有足够的空间设置与盖板13连接的铰接结构。而在容置槽111靠近操作界面114的槽侧壁设有凹槽113,并将转动轴114安装于凹槽113内,可以避免盖板13与顶盖11的铰接结构暴露在外,可以避免盖板13与顶盖11的铰接结构占用容置槽111的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冷风扇还包括固定座30,固定座30连接于顶盖11,固定座30具有安装腔,制冷盒20安装于安装腔。具体而言,固定座30安装于让位开口112的下方,安装腔具有朝向让位开口112的安装开口,将制冷盒20安装于安装腔内时,制冷盒20的盒口位于让位开口112处。安装时,可以先将制冷盒20安装于安装腔内,再将制冷盒20和固定座30一起安装于顶盖11,如此可以通过固定座30将制冷盒20固定在让位开口112处,即可避免在制冷盒20上设置连接结构,有利于简化制冷盒20的结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固定座30,而将制冷盒20与顶盖11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腔呈两端贯通设置,半导体制冷装置40设于固定座30远离让位开口112的一侧,半导体制冷片42的冷端抵接于制冷盒20的盒底壁。如此在安装时,可以先将半导体制冷装置40、固定座30和制冷盒20装配形成一个整体模块,再该整体模块安装于顶盖11,极大方便了冷风扇的组装。而且先将半导体制冷装置40、固定座30和制冷盒20装配形成一个整体模块时,便于调整半导体制冷片42与制冷盒20的接触紧密性,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42与制冷盒20的接触效果较好,进而保证半导体制冷片42与制冷盒2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较高。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半导体制冷装置40安装于壳体10或者顶盖11。
在一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装置40还包括热端固定板43,热端固定板43设于热端换热器41背离半导体制冷片42的一侧,并与固定座30连接。即相当于热端换热器41夹设在热端固定板43和固定座30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减少甚至可以避免在热端换热器41上设置连接结构,进而有利于简化热端换热器41的结构,而且通过热端固定板43和固定座30夹持热端换热器41的结构,可以使得热端固定板43压紧热端换热器41和半导体制冷片42,也能压紧半导体制冷片42和制冷盒20,从而可以保证半导体制冷片42和制冷盒20之间、热端换热器41和半导体制冷片42之间的热传递效果均较好,提升换热效率。其中,热端固定板43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于固定座30,或者也可以通过卡接结构卡接于固定座30等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热端换热器41上设置连接结构,通过热端换热器41上的连接结构安装于固定座30。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座30包括环形内板31、间隔环设于环形内板31外周的环形外板32以及填充于环形内板31和环形外板32之间的隔热层33,环形内板31的内侧形成安装腔。具体而言,环形内板31和环形外板32相互连接,在环形内板31和环形外板32之间填充隔热层33时,即隔热层33也呈环状,并环绕制冷盒20的外周设置。如此可以利用固定座30阻挡制冷盒20的冷量朝外散发,降低制冷盒20的冷量损耗,提升制冷盒20的保温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隔热层33,或者将固定座30整体由隔热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冷风扇还包括密封圈35,密封圈35设于制冷盒20的盒口边缘和顶盖11之间。即制冷盒20的盒口边缘和让位开口112的边缘之间通过密封圈35密封,从而防止制冷盒20和容置槽111中的水从制冷盒20的盒口边缘和让位开口112的边缘之间泄漏,提升了制冷盒20与顶盖11之间的密封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密封圈35,例如可以将制冷盒20的盒口边缘抵紧在让位开口112的边缘来实现密封。
在一实施例中,制冷盒20的盒口处设于朝外的安装翻边21,固定座30朝向让位开口112的端面设有安装凸筋34,安装凸筋34环设于安装翻边21的外周,安装凸筋34与顶盖11抵接,安装凸筋34的凸出高度当于安装翻边21的厚度,如此在将固定座30安装于顶盖11时,使得安装翻边21与让位开口112的开口边缘间隔,且安装翻边21与让位开口112的开口边缘的间距小于密封圈35的厚度,密封圈35设于安装翻边21与让位开口112的开口边缘之间,如此既能保证固定座30与顶盖11连接稳定,也能保证密封圈35能够被挤压在安装翻边21与让位开口112的开口边缘之间,保证密封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安装凸筋34。
请参照图2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水箱80设于壳体10的底部。具体而言,冷风扇还包括第一水泵90,第一水泵90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热端入口411连通,第一水泵90的进水端与水箱80连通。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水泵90将水箱80中的水排向热端换热,再从热端换热器41流向湿帘组件50。通过将水箱80设置壳体10的底部,可以降低冷风扇的重心,使得冷风扇工作时更稳定。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水箱80也可以设于壳体10的顶部,此时也可以不设置水泵,而通过重力使水箱80的水流经热端换热器41后流向湿帘组件50。
本实施例中,在不启动半导体制冷装置40时(即半导体制冷装置40在非工作状态时),也可以通过第一水泵90使水箱80中的水经过热端换热器41流向湿帘组件50,此时热端换热器41的散热液道相当于只用作供水流通的流道。如此不需要在冷风扇上另外设置将水排向湿帘组件50的水泵,有利于减少冷风扇的零部件数量,简化冷风扇的结构。其中,第一水泵90可以为潜水泵或者自吸式水泵。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用于将水箱80中的水直接排向湿帘组件50。
请参照图3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热端换热器41包括散热主体和散热盖板,散热主体设有热端流道槽,热端流道槽的一端与热端入口411连通,另一端与热端出口412连通,散热盖板盖合热端流道槽,以形成散热液道。具体而言,热端流道槽、热端入口411和热端出口412均设于散热主体,散热盖板密封盖合于热端流道槽的槽口。如此可以使得散热盖板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热端入口411和热端出口412设于散热盖板。另外,热端换热器41也可以由两个设有热端流道槽的散热主体槽体拼接形成。
在一实施例中,散热液道在热端入口411和热端出口412之间呈迂回曲折设置,指的是散热液道呈弯折状或者连续弯折状等等。散热液道用于供水流动,即水从热端入口411流入,在流经散热液道后,从热端出口412流出。水在流经散热液道的过程中,水能够带走热端换热器41的热量,从而实现热端换热器41散热。通过将散热液道在热端入口411和热端出口412之间呈迂回曲折设置。相较于散热液道呈从热端入口411径直延伸至热端出口412的方式,如此可以增加散热液道的长度和换热面积,有利于提升热端换热器41的换热效率,而且可以在热端换热器41上仅设置一个热端入口411和一个热端出口412,有利于简化热端换热器41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热端出口412与热端入口411设于热端换热器41的同一端,如此在安装连接热端出口412与热端入口411的管道时,能够便于集中安装,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装置40包括至少两个半导体制冷片42,每一半导体体制冷片的冷端均与制冷盒20热传导连接,每一半导体体制冷片的热端均与热端换热器41热传导连接。如此增加半导体制冷片42的数量,能增大半导体制冷装置40的制冷量。其中,半导体制冷片4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等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半导体制冷装置40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半导体制冷片42。
请参照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制冷盒20的最低位设有排水孔,冷风扇还包括水塞22,水塞22可拆卸地安装于排水孔。即在需要将制冷盒20中的水排出时,可以将水塞22从排水孔中拆下,从而使得制冷盒20中的水能够从制冷盒20中排出。而在制冷盒20工作时,将水塞22插入排水孔即可。其中,一实施例中,排水孔与水箱80连通,以能够将制冷盒20中需要排出的水排向水箱80。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水管,使得水管与排水孔连通,以将制冷盒20中的水直接朝冷风扇外排出。
请参照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上设有进风口101和贯流风轮60,贯流风轮60设置在水箱80上方,湿帘组件50设置在贯流风轮60与进风口101之间。具体而言,贯流风轮60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进风口101处于较高位置,而且可以使得出风口10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增大送风面积,且整体布局也更合理,使得冷风扇的结构更加紧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冷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制冷盒;
湿帘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水箱,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水箱用以给所述湿帘组件供水;以及
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热端换热器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所述制冷盒热传导连接,以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传递至所述制冷盒,所述热端换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热传导连接,所述热端换热器设有散热液道、连接于所述散热液道的一端的热端入口和连接于所述散热液道的另一端的热端出口,所述热端入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热端出口与所述湿帘组件的接水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容置槽,所述制冷盒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形成有所述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设有让位开口,所述制冷盒设于所述让位开口上,且所述制冷盒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壁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可活动安装于所述顶盖,以盖合或打开所述容置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面上设有操作界面,所述盖板的上端面构成所述顶端面的一部分,所述操作界面设置在所述顶端面的出风方向的前部,所述盖板位于所述顶端面的后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靠近所述操作界面的槽侧壁设有凹槽,所述盖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扇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顶盖,所述固定座具有安装腔,所述制冷盒安装于所述安装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呈两端贯通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设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让位开口的一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抵接于所述制冷盒的盒底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还包括热端固定板,所述热端固定板设于所述热端换热器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环形内板、间隔环设于所述环形内板外周的环形外板以及填充于所述环形内板和所述环形外板之间的隔热层,所述环形内板的内侧形成所述安装腔。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扇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制冷盒的盒口边缘和所述顶盖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盒的最低位设有排水孔,所述冷风扇还包括水塞,所述水塞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排水孔。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和/或,
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置在所述水箱上方,所述湿帘组件设置在所述贯流风轮与所述进风口之间。
CN202121481978.6U 2021-06-30 2021-06-30 冷风扇 Active CN215062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1978.6U CN215062570U (zh) 2021-06-30 2021-06-30 冷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1978.6U CN215062570U (zh) 2021-06-30 2021-06-30 冷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62570U true CN21506257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6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1978.6U Active CN215062570U (zh) 2021-06-30 2021-06-30 冷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62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669A (zh) * 2021-12-21 2022-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塔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6669A (zh) * 2021-12-21 2022-04-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塔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66847B2 (en) Integrated liquid-cooling radiator
CN113809027B (zh) 一种内装半导体制冷系统及风扇的水冷散热器
CN112393626A (zh) 进水多流道多集水盒加水泵的液冷散热水排
CN215062570U (zh) 冷风扇
CN113993350A (zh)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机构的高效散热器
TWI775368B (zh) 液冷頭、液冷頭元件及液冷散熱器
CN116931698B (zh) 一体式液冷散热器
CN116483186A (zh) 一种具有阻热结构的一体式液冷散热装置
CN113405179A (zh) 冷风扇
CN116243771A (zh) 一种应用于液冷散热器的液冷排
CN114340332B (zh) 浸没式冷却系统
CN215062571U (zh) 冷风扇
CN209857420U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17305804U (zh) 一种服务器罩壳及服务器
CN217330362U (zh) 料理机
CN210270712U (zh) 一种新型主板结构
CN219037295U (zh) 冰箱
CN218783092U (zh) 一种冷却液箱
CN220748559U (zh) 泳池水泵
CN219494547U (zh) 压机仓组件和冰箱
CN211628176U (zh) 一种带有热传递功能的全密闭式服务器
CN219756530U (zh) 接水盘及空调器
CN109449460A (zh) 一种防积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CN217357628U (zh) 一种可通过介质传导冷热的系统
CN219589247U (zh) 散热装置和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