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6530U - 接水盘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接水盘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6530U
CN219756530U CN202320125412.2U CN202320125412U CN219756530U CN 219756530 U CN219756530 U CN 219756530U CN 202320125412 U CN202320125412 U CN 202320125412U CN 219756530 U CN219756530 U CN 219756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ventilation hole
water receiving
enclosure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54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若维
钟安富
林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54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6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6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6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该接水盘包括:底板、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和第四围板,所述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围板、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分别沿周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周,与所述底板形成半封闭的容腔;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上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通风孔包覆。该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接水盘。通过本接水盘及空调器能够在不占用空调器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同时实现变频模块的散热。

Description

接水盘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水盘。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上述接水盘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变频空调器由于其部分负荷运行能效高,得到广泛应用,变频空调器含有变频模块,在变频空调器运行时变频模块会产生约一百甚至几百瓦的热量,导致变频模块温度升高,高温会直接导致变频模块的使用寿命降低以及空调器运行的不稳定,因此,为了保证变频模块散热良好,通常会在变频模块背部带有一个较大的散热器,用于散发变频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目前基站空调器,因其结构紧凑,散热器的安装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散热器漏在空调器外部,另一种是在将散热器安装在空调器内部的同时在旁边增加风扇用于强制散热。若将散热器漏在空调器外部,会增加空调器的整体外形尺寸并影响美观,同时散热器易与其它部件碰撞而发生损坏;若将散热器安装在空调器的内部并配风扇强制散热,会增加空调器的整体能耗,同时风扇运转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风机会占用空调器内部的空间,此外,若风扇发生损坏会影响空调器整体的运行。
所以需要一种简单的结构在不占用空调器内部和外部空间的同时实现空调器变频模块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省空调器内外部的空间,并实现空调器变频模块的良好散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水盘,其结构简单,不占用空调器较多的内外部空间,且能保证空调器的变频模块散热良好,该接水盘包括:
底板、第一围板、第二围板、第三围板和第四围板,所述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围板、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四围板分别沿周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四周,与所述底板形成半封闭的容腔;
所述底板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上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通风孔包覆。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所述底板上在所述第一通风孔位置处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通风孔开设于所述凸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所述隔板向接水盘的围板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围板的一侧低于所述围板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所述隔板背离所述围板的一侧向外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向所述第一通风孔的方向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所述隔板的两侧设置有侧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侧隔板围成的区域将所述第一通风孔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整体外轮廓呈长方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整体设置有防锈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上述所述的接水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接水盘的容腔中;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一侧,用于吹出经所述蒸发器降温后的空气;
变频模块,所述变频模块设置在所述接水盘背离所述蒸发器的一侧;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上,用于散发所述变频模块产生的热量,且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接水盘上设置的第一通风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壳体,所述壳体将所述蒸发器、所述风机、所述变频模块和所述散热器包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蒸发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接水盘,通过本接水盘能够保证空调器的变频模块散热良好。具体地,在接水盘的底板上开设第一通风孔,在空调器的风机作用下,通过第一通风孔将散热器的热量带走,实现变频模块的散热,同时在第一通风孔的上部设置隔板,避免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由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滴落至第一通风孔,进而损坏空调器其他的元器件。
本接水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不占用空调器内外部过多的空间,在能够收集空调器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的同时,又为空调器的变频模块提供了散热通道。
应用本接水盘的空调器,既能保证安装时结构紧凑,又能保证内部的变频模块散热良好,延长变频模块使用寿命的同时,维持空调器运行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空调散热装置的安装方式之一;
图2是现有技术中空调散热装置的安装方式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上述接水盘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上述接水盘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接水盘;101、底板;102、第一围板;103、第二围板;104、第三围板;105、第四围板;2、凸台;201、第一通风孔;3、隔板;4、挡板;5、侧隔板;6、蒸发器;7、风机;8、变频模块;9、散热器;10、壳体;11、第二通风孔;12、第三通风孔;13、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及空调器。
图1-图2分别是现有技术中空调散热装置的两种安装方式,图1中将散热器9安装在空调的外部,图2中将散热器9安装在空调的内部,并在散热器9的旁边增加风扇13用于强制散热。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散热器9的安装方式都占用了空调较多的外部或内部空间,不利于安装空调的结构紧凑。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直观得知,在接水盘1的容腔中开设有第一通风孔201,并将第一通风孔201设置在凸出的凸台2上,第一通风孔201的上部设置有隔板3,隔板3的边缘设置有挡板4,第一通风孔2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隔板5。通过本接水盘1,在空调器的风机7作用下,散热器9处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一通风孔201被风机7强制带走,实现变频模块8的散热。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上述接水盘1的空调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直观得知,在空调器的壳体10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通风孔11,在空调器的壳体10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通风孔12,通过第二通风孔11和第三通风孔12方便进风。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上述接水盘1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直观得知,在空调器的壳体10内部包括:蒸发器6、风机7、接水盘1、变频模块8和散热器9,具体的,蒸发器6和风机7设置在接水盘1的容腔中,位于接水盘1的上部,变频模块8和散热器9位于接水盘1的下部,且散热器9和接水盘1上开设的第一通风孔201对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方便散热器9处的热量通过第一通风孔201被带入至蒸发器6进行制冷后再被风机7送走。壳体10上的第二通风孔11对应设置在蒸发器6位置处,壳体10上的第三通风孔12对应设置在散热器9位置处。
图6是空调器内部接水盘1处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以直观得知,接水盘1上设置的隔板3将蒸发器6分为上下两部分,在风机7的作用下,蒸发器6的上部分由第二通风孔11进风,蒸发器6的下部分通过第三通风孔12进风,并强制吸走散热器9处的热量,实现变频模块8的散热,具体的风向由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参照图3,提供了一种接水盘1,包括:底板101、第一围板102、第二围板103、第三围板104和第四围板105,第一围板102、第二围板103、第三围板104和第四围板105分别沿周向依次设置在底板101的四周,与底板101形成半封闭的容腔;
底板101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201,第一通风孔201上部设置有隔板3,隔板3将第一通风孔201包覆。
变频空调器因其高能效而得到广泛应用,变频空调器中含有变频模块8,变频模块8运行时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必须保证散热良好,因此其背部一般会带有一个较大的散热器9,用于散发变频模块8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目前基站空调,因其结构紧凑,散热器9的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如图1所示,将整个散热器9漏在空调的外部,但是这种安装方式会增加空调的外形尺寸并影响整体美观,同时易与其它件碰撞而损坏。
另一种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将散热器9安装在空调的内部并在其旁边增加风扇13用于强制散热,但是这种安装方式会增加空调能耗,同时风扇13运转时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风扇13会占用空调内部宝贵的空间,同时风扇13若出现损坏会影响空调整体的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散热器9安装方式的弊端,在不占用空调外部或内部过多的空间的情况下,实现散热器9的良好散热,本实施例在接水盘1上开设第一通风孔201,并在第一通风孔201上部设置隔板3。具体的,将空调的蒸发器6和风机7安装在接水盘1的容腔中,隔板3将蒸发器6分为上下两部分;将变频模块8和散热器9安装在接水盘1的下部,并使得散热器9和第一通风孔201对应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空调运行时,隔板3以上的蒸发器6(即蒸发器6的上部)背部的热风经蒸发器6后变为冷风,并由风机7带走,此时风机7后部区域都是负压区,使得蒸发器6具有强制吸风的作用,散热器9处的热量通过第一通风孔201被带入至隔板3以下的蒸发器6(即蒸发器6的下部),在蒸发器6处制冷后再被风机7送走,最终实现变频模块8的散热。
此外,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蒸发器6会产生冷凝水,通过隔板3可以防止冷凝水滴落至第一通风孔201,进而避免造成空调元器件的损坏。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在接水盘1的底板101上于第一通风孔201位置处设置有凸台2,第一通风孔201开设于凸台2上。
通过设置凸台2,并将第一通风孔201开设在凸台2上,可以有效防止接水盘1中积存的冷凝水从第一通风孔201中漏出,使得冷凝水最终从接水盘1上的排水孔中排出。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隔板3向接水盘1的围板方向倾斜设置,且隔板3靠近围板的一侧低于围板的高度,即隔板3和接水盘1的搭接处低于接水盘1的最高沿。
当蒸发器6上部产生的冷凝水滴落至隔板3上时,方便冷凝水顺着倾斜设置的隔板3流入接水盘1中,防止冷凝水溅出。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隔板3背离围板的一侧向外设置有挡板4,挡板4向第一通风孔201的方向倾斜,即挡板4向斜下方倾斜。
此处的挡板4相当于“屋檐”,进一步确保冷凝水在滴落时不会通过第一通风孔201排出,进而避免损坏空调的元器件。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隔板3的两侧设置有侧隔板5,隔板3和侧隔板5围成的区域将第一通风孔201包裹。
第一通风孔201顶部设置的隔板3和两侧设置的侧隔板5形成半封闭式结构,有效将第一通风孔201包裹,从而避免由蒸发器6滴落的冷凝水通过第一通风孔201排出,使得冷凝水收集在接水盘1中,第一通风孔201仅仅通过经由散热器9的进风,实现变频模块8的散热。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接水盘1整体外轮廓呈长方体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仅提供了一种接水盘1的结构形状,并不对接水盘1进行单一的限定,可对接水盘1的形状进行任意可行性的改变设计。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接水盘1整体设置有防锈层。
由于接水盘1承接在空调运行过程中由蒸发器6产生的冷凝水,为了防止接水盘1易生锈,故在接水盘1整体设置一层防锈层,延长接水盘1的使用寿命。
本接水盘1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不占用空调内外部过多的空间,在能够收集空调运行时产生的冷凝水的同时,又为空调的变频模块8提供了散热通道,保证变频模块8散热良好,提高变频模块8的使用寿命以及维持空调运行时的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参照图4-图6,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接水盘的空调器,包括:
上述的接水盘1。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除上述接水盘1外,本空调器还包括:
蒸发器6,其设置在接水盘1的容腔中;
风机7,其设置在蒸发器6的一侧,用于吹出经蒸发器6降温后的空气;
变频模块8,其设置在接水盘1背离蒸发器6的一侧;
散热器9,其设置在变频模块8上,用于散发变频模块8产生的热量,且散热器9和接水盘1上设置的第一通风孔201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壳体10,其将蒸发器6、风机7、变频模块8和散热器9包裹。
蒸发器6和风机7安装在空调器的上部,变频模块8和散热器9安装在空调器的下部,中间用接水盘1隔开。空调器在工作状态时,蒸发器6背部的热风经蒸发器6后变为冷风,并由风机7带走,此时风机7后部区域都是负压区,接水盘1上配置有倾斜的隔板3,隔板3底部的接水盘1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孔201,第一通风孔201下方为散热器9,散热器9处的热量通过第一通风孔201被带入蒸发器6制冷后再由风机7送走,实现变频模块8的良好散热。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壳体10上靠近蒸发器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11,壳体10上靠近散热器9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风孔12。
以隔板3为分界线,将蒸发器6分成上下两部分,在风机7的作用下,蒸发器6的上部分(即隔板3以上区域)由第二通风孔11进风,蒸发器6的下部分(即隔板3以下的区域)通过第三通风孔12进风,并强制吸走散热器9处的热量,实现变频模块8的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由于风是向压力小的地方吸风的,若不通过隔板3将蒸发器6分成上下两部分,蒸发器6基本是从与其平齐的区域进行吸风,这样不会通过下部的散热器9,也就无法实现变频模块8的散热。
本空调器在实现变频模块8良好散热时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器件,使得空调器的节能效率更高,故障率更低。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水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1)、第一围板(102)、第二围板(103)、第三围板(104)和第四围板(105),所述第一围板(102)、所述第二围板(103)、所述第三围板(104)和所述第四围板(105)分别沿周向依次设置在所述底板(101)的四周,与所述底板(101)形成半封闭的容腔;
所述底板(101)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201),所述第一通风孔(201)上部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所述第一通风孔(201)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上在所述第一通风孔(201)位置处设置有凸台(2),所述第一通风孔(201)开设于所述凸台(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向接水盘(1)的围板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隔板(3)靠近所述围板的一侧低于所述围板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背离所述围板的一侧向外设置有挡板(4),所述挡板(4)向所述第一通风孔(201)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两侧设置有侧隔板(5),所述隔板(3)和所述侧隔板(5)围成的区域将所述第一通风孔(201)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整体外轮廓呈长方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整体设置有防锈层。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接水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蒸发器(6),所述蒸发器(6)设置在所述接水盘(1)的容腔中;
风机(7),所述风机(7)设置在所述蒸发器(6)的一侧,用于吹出经所述蒸发器(6)降温后的空气;
变频模块(8),所述变频模块(8)设置在所述接水盘(1)背离所述蒸发器(6)的一侧;
散热器(9),所述散热器(9)设置在所述变频模块(8)上,用于散发所述变频模块(8)产生的热量,且所述散热器(9)和所述接水盘(1)上设置的第一通风孔(201)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壳体(10),所述壳体(10)将所述蒸发器(6)、所述风机(7)、所述变频模块(8)和所述散热器(9)包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靠近所述蒸发器(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通风孔(11),所述壳体(10)上靠近所述散热器(9)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风孔(12)。
CN202320125412.2U 2023-02-06 2023-02-06 接水盘及空调器 Active CN219756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5412.2U CN219756530U (zh) 2023-02-06 2023-02-06 接水盘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5412.2U CN219756530U (zh) 2023-02-06 2023-02-06 接水盘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6530U true CN219756530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9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5412.2U Active CN219756530U (zh) 2023-02-06 2023-02-06 接水盘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6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3812U (zh) 一种变频空调室外机
CN111698862B (zh) 氟泵空调单元柜及空调系统
CN210624740U (zh)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7023905A (zh) 散热器以及空调
CN219756530U (zh) 接水盘及空调器
CN111878912A (zh) 室外机散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10594878A (zh)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WO2020057140A1 (zh) 一种空调器及服务器系统
CN218006860U (zh) 一种液冷设备、集成机柜以及集装箱
CN211684759U (zh) 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
CN212544246U (zh) 氟泵空调单元柜及空调系统
CN211781828U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210688891U (zh) 具有排水结构的蓄冷箱罩壳
CN100574591C (zh) 热交换器
CN220017817U (zh) 冰箱
CN206577566U (zh) 一种新型全封闭机箱负压抽风散热结构冷冻式干燥机
CN222543952U (zh) 一种风冷空调节能机构
CN21634663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591994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20544078U (zh) 一种散热储能柜
CN216437843U (zh) 一种机柜空调及机柜
CN216814398U (zh) 顶出风式的空调室外机及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09556190B (zh) 一种厨卫空调机的布局结构
CN221619026U (zh) 一种半导体除湿器及储能柜
CN222165210U (zh) 用于嵌入式制冷设备的半导体制冷装置和嵌入式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