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8319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8319U
CN215058319U CN202120797872.0U CN202120797872U CN215058319U CN 215058319 U CN215058319 U CN 215058319U CN 202120797872 U CN202120797872 U CN 202120797872U CN 215058319 U CN215058319 U CN 215058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fan housing
housing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978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rossbow Br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rossbow Br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rossbow Br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rossbow Brand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978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8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8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8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风扇,包括了:一转轴部,转轴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具有旋转阻尼的水平轴;一底座,支撑转轴部;两个风机壳体,风机壳体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水平轴的两端,风机壳体基于水平轴为旋转轴在铅垂面中旋转,风机壳体限定内部通道,风机壳体各自设有至少一进风口及至少一出风口;两个贯流风机,分别位于风机壳体的内部通道中,且置于进风口的下游,贯流风机的叶轮旋转以抽吸气流穿过进风口进入内部通道,气流的至少一部分从出风口发射而出,随风机壳体分别基于水平轴的旋转,改变每个风机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低机位出风的第一状态和高机位出风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充分扩展风扇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扇通常包括电机、风叶、底座或固定架、电源等。接通电源,电机旋转,带动电机轴上的风叶旋转,旋转的风叶产生气流,因此,随着热量通过对流和蒸发带走,在气流吹到的范围内,使用者感受到冷却效果。
而通常的贯流风扇由于其核心元件竖置叶轮的工作原理的限制,都是长条形结构,风机再加上底座的高度,使得其整体高度较高,作为台扇来说,高度相对偏高,作为落地扇,则高度相对不足,而且出风风向相对单一,功能性弱。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在低机位出风的第一状态和高机位出风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时整机高度低,体积小,便于作为台扇使用,第二状态出风位高,便与作为落地扇使用,通过提供多种使用状态,充分扩展风扇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包括
一转轴部,所述转轴部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具有旋转阻尼的水平轴;
一底座,支撑所述转轴部;
两个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水平轴的两端,所述风机壳体基于所述水平轴为旋转轴在铅垂面中旋转,所述风机壳体限定内部通道,所述风机壳体各自设有至少一进风口及至少一出风口;
两个贯流风机,分别位于所述风机壳体的内部通道中,且置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游,所述贯流风机的叶轮旋转以抽吸气流穿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内部通道,所述气流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出风口发射而出,随所述风机壳体分别基于所述水平轴的旋转,改变每个所述风机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优选地,所述风机壳体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优选地,包括第一风机壳体和第二风机壳体基于所述转轴部的旋转角度相同时,所述气流分别进入所述第一风机壳体和第二风机壳体的方向相互平行。
优选地,包括第一风机壳体和第二风机壳体基于所述转轴部的旋转角度相差180°时,所述气流分别进入所述第一风机壳体和第二风机壳体的方向相互背离。
优选地,当所述风机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时,所述贯流风机的叶轮的旋转速度相同,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风机壳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前、后壳形成的空腔形成所述内部通道,所述进风口位于后壳上,所述出风口至少位于前壳上。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为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的多道条形孔;所述出风口为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的多道条形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的面积。
优选地,每个所述风机壳体内设有一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处于进风口的下游、位于进风口与贯流风机之间。
优选地,每个所述风机壳体内设有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出风口的上游、位于出风口与贯流风机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能够在低机位出风的第一状态和高机位出风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时整机高度低,体积小,便于作为台扇使用,第二状态出风位高,便与作为落地扇使用,通过提供多种使用状态,充分扩展风扇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一种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一种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旋转单侧风机壳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旋转单侧风机壳体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二种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二种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1 贯流风机
12 进风口
13 出风口
21 底座
31 第一风机壳体
32 转轴部
33 第二风机壳体
34 水平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一种状态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旋转单侧风机壳体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旋转单侧风机壳体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二种状态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的第二种状态的侧视图。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包括:一转轴部32、一底座21、两个风机壳体以及两个贯流风机11。转轴部32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具有旋转阻尼的水平轴34。底座21支撑转轴部32。每个风机壳体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水平轴34的两端,风机壳体基于水平轴34为旋转轴在铅垂面中旋转,风机壳体限定内部通道,风机壳体各自设有至少一进风口12及至少一出风口13。两个贯流风机11分别位于风机壳体的内部通道中,且置于进风口12的下游,贯流风机11的叶轮旋转以抽吸气流穿过进风口12进入内部通道,气流的至少一部分从出风口13发射而出,随风机壳体分别基于水平轴34的旋转,受到水平轴34的旋转阻尼的限位,风机壳体可以被限位并吹向旋转过程中的任意角度,从而改变每个风机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于水平轴34的电机驱动风机壳体绕水平轴34的旋转。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风机壳体分别位于底座21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两个风机壳体包括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基于转轴部32的旋转角度相同时,气流分别进入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的方向相互平行,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两个风机壳体包括包括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基于转轴部32的旋转角度相差180°时,气流分别进入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的方向相互背离,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风机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时,贯流风机11的叶轮的旋转速度相同,旋转方向相反,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风机壳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前、后壳形成的空腔形成内部通道,进风口位于后壳上,出风口13至少位于前壳上,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进风口为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的多道条形孔,但不以此为限。出风口13为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的多道条形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13的面积,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风机壳体内设有一过滤器,过滤器处于进风口的下游、位于进风口与贯流风机11之间,但不以此为限。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风机壳体内设有一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处于出风口13的上游、位于出风口13与贯流风机11之间,但不以此为限。
参考图1至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风扇中的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的第一端连接水平轴34,第二端垂直指向地面时,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处于低机位出风的第一状态,此时的两个贯流风机11可以贴紧支撑面出风,提供台扇的使用体验。
参考图3至4所示,当自第一状态的风扇中转动第一风机壳体31旋转180°,令第一风机壳体31的第二端指向屋顶时,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可以分别向两个前后两个方向同时出风。
参考图5至6所示,当自第一状态的风扇中转动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各自旋转180°,使得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的第二端都指向屋顶时,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处于高机位出风的第二状态,此时的两个贯流风机11可以高于支撑面很多进行出风,提供落地扇的使用体验。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扇,能够在低机位出风的第一状态和高机位出风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时整机高度低,体积小,便于作为台扇使用,第二状态出风位高,便与作为落地扇使用,通过提供多种使用状态,充分扩展风扇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转轴部(32),所述转轴部(32)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具有旋转阻尼的水平轴(34);
一底座(21),支撑所述转轴部(32);
两个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水平轴(34)的两端,所述风机壳体基于所述水平轴(34)为旋转轴在铅垂面中旋转,所述风机壳体限定内部通道,所述风机壳体各自设有至少一进风口(12)及至少一出风口(13);
两个贯流风机(11),分别位于所述风机壳体的内部通道中,且置于所述进风口(12)的下游,所述贯流风机(11)的叶轮旋转以抽吸气流穿过所述进风口(12)进入所述内部通道,所述气流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出风口(13)发射而出,随所述风机壳体分别基于所述水平轴(34)的旋转,改变每个所述风机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分别位于所述底座(21)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基于所述转轴部(32)的旋转角度相同时,所述气流分别进入所述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的方向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基于所述转轴部(32)的旋转角度相差180°时,所述气流分别进入所述第一风机壳体(31)和第二风机壳体(33)的方向相互背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风机壳体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相同时,所述贯流风机(11)的叶轮的旋转速度相同,旋转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包括互相连接的前壳和后壳,前、后壳形成的空腔形成所述内部通道,所述进风口位于后壳上,所述出风口(13)至少位于前壳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沿第一方向相互平行的多道条形孔;所述出风口(13)为沿第二方向相互平行的多道条形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13)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机壳体内设有一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处于进风口的下游、位于进风口与贯流风机(1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机壳体内设有一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处于出风口(13)的上游、位于出风口(13)与贯流风机(11)之间。
CN202120797872.0U 2021-04-19 2021-04-19 风扇 Active CN215058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7872.0U CN215058319U (zh) 2021-04-19 2021-04-19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97872.0U CN215058319U (zh) 2021-04-19 2021-04-19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8319U true CN21505831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97872.0U Active CN215058319U (zh) 2021-04-19 2021-04-19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8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182921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20140028191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6844922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TW438953B (en) Blower, blower system and the blowing method of blower system
CN108644905A (zh)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105987022A (zh) 离心风扇及具有该离心风扇的空调机
CN103939371A (zh) 无叶风扇
CN20553617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58319U (zh) 风扇
CN108266809A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08765087U (zh) 空调器
JP2007154685A (ja) ターボファ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2004353510A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遠心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215058317U (zh) 风扇
CN112503006B (zh) 送风装置和家用电器
CN21200594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KR102029556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
JP200124885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5058313U (zh) 风扇
CN215058315U (zh) 风扇
CN210118833U (zh) 天花机的面板组件及天花机
JP3296584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945738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5058378U (zh) 风扇
CN112503005A (zh) 送风装置和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