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53329U -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3329U
CN215053329U CN202120932058.5U CN202120932058U CN215053329U CN 215053329 U CN215053329 U CN 215053329U CN 202120932058 U CN202120932058 U CN 202120932058U CN 215053329 U CN215053329 U CN 215053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essing plate
groove
boss
static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20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正杰
许新盟
许梦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Zhengjie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Zhengjie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Zhengjie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Zhengjie Engineering Te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20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3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3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3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地基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包括:下压板,下压板上方设有凹槽,凹槽内表面为回转面,回转面的回转轴垂直于下压板的下表面,且凹槽的横截面直径从开口到底部逐渐减小,下压板的下表面用于与桩头接触;上压板,上压板下方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压块,压块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下压板的上表面用于承载重物。本申请能够防止现有静载试验过程中因桩头受力不均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地基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背景技术
静载试验可评价工程桩承载力,检测桩基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静载试验方法具体是通过千斤顶在桩基的顶部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通过测量桩基下沉的距离检测出桩基的承载力大小。
目前,公知的静载试验承压板为单块钢板结构,检测试验时,将承压板摆放于桩头,然后安装加载设备,进行试验检测。但是,检测过程中会遇到承压板摆放并未水平、承压板并未放在桩头中间,或者重物未压在承压板中间,导致承压板下方的受检桩头不能均匀受力,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能够防止现有静载试验过程中因桩头受力不均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包括:下压板,下压板上方设有凹槽,凹槽内表面为回转面,回转面的回转轴垂直于下压板的下表面,且凹槽的横截面直径从开口到底部逐渐减小,下压板的下表面用于与桩头接触;上压板,上压板下方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压块,压块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内,下压板的上表面用于承载重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内表面为球面,压块下表面为与凹槽配合的球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块上方中部设有凸台,凹槽设于凸台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边缘设有加强筋,用于将凸台的受力分散到凸台以外的下压板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围绕凸台边缘均匀设置,加强筋一端固定于凸台外侧,另一端延伸到下压板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设有连接机构,用于连接上压板和下压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柱:设于下压板上方,连接柱上端设有外螺纹;连接孔,贯穿上压板设置,连接柱从连接孔穿过;螺母,螺纹连接于连接柱上端,并位于上压板上方;弹性件,位于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并使螺母抵在上压板上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机构设有至少四组,且均匀分布在上压板与下压板的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下压板上方设置凹槽,以及在上压板下方设置与凹槽配合的压块,由于凹槽内表面为回转面,且凹槽的横截面直径从开口到底部逐渐减小,因此,凹槽对压块具有对中作用,当上压板上方受力不均时,上压板发生倾斜,但是上压板作用在下压板上的力依然位于凹槽中部,从而确保桩头受力均衡,减小桩头因为受力不均而产生检测不准的概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承压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承压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压板;11、凹槽;2、上压板;21、压块;3、桩头;4、加强筋;5、连接机构;51、连接柱; 52、连接孔;53、螺母;54、弹性件; 6、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而不排除其它的内容。单词“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存在多个。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例如,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机械结构的“相连”或“连接”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例如,物理上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丝、螺栓或其它固定件固定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相互卡接或卡合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例如,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形成连接进行连接。电路结构的“相连”或“连接”除了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还可以是指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即物理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至少一个元件间接相连,只要达到电路相通即可,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信号连接除了可以通过电路进行信号连接外,也可以是指通过媒体介质进行信号连接,例如,无线电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对地基桩进行静载试验时,常常会出现桩头一侧被压坏,或者桩身不同方向沉降程度不一致,导致桩身出现倾斜。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除了地基桩本身存在缺陷,试验操作过程中的误差有时也会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人经过对静载试验的不断优化,发现实验过程中,静载试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承压板上方的重物无法压在承压板的中心,从而导致桩头受力不均,影响静载试验的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能够至少部分的解决上述问题,或者减小上述问题发生的概率。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包括下压板1和上压板2。其中,下压板1上方设置有下凹的凹槽11,凹槽11内表面为回转面,回转面的回转轴垂直于下压板1的下表面,且凹槽11的横截面直径从开口到底部逐渐减小,下压板1的下表面用于与桩头3接触。
上压板2下方凸出设置有与凹槽11配合的压块21,压块21至少部分位于凹槽11内,下压板1的上表面用于承载重物。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凹槽11对压块21具有对中作用,当上压板2上方受力不均时,上压板2发生倾斜,但是上压板2作用在下压板1上的力依然位于凹槽11中部,并且在重力作用下,上压板2作用在下压板1上的力为竖直向下的,从而确保桩头3受力均衡,并且受力方向与桩身轴向基本一致,减小桩头3因为受力不均而受到破坏,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的概率。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1内表面为球面,压块21下表面为与凹槽11配合的球面。由于呈球面的凹槽11内表面和压块21外表面在任意角度下的配合面都相同,因此,当上压板2上方受力不均导致上压板2发生倾斜时,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位置依然不变,确保了下压板1均匀受力,进一步使得承压板作用在桩头3上的力更加均匀,减小桩头3由于受力不均造成的损坏,减小试验数据的误差。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凹槽11的内表面和压块21的下方表面也可以是圆锥或者圆台状的,只要能够形成回转面,实现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的对中即可。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块21上方中部设有凸台 6,凹槽11设于凸台6上,凸台 6所在位置较厚,使得凹槽11可以具有更大的深度,进一步方便了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的对中。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将凸台 6的受力均匀分散到下压板1的各处,凸台 6边缘设置有加强筋4,加强筋4用于将凸台 6的受力分散到凸台 6以外的下压板1边缘,可选地,加强筋4围绕凸台 6边缘均匀设置,加强筋4一端固定于凸台 6外侧,另一端延伸到下压板1边缘,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4的截面可以是三角形,例如,加强筋4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连接在凸台 6边缘和下压板1上表面,已将凸台 6的受力传递到下压板1各处。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脱离,上压板2和下压板1之间设有连接机构5,用于连接上压板2和下压板1。连接机构5包括:
连接柱51:设置于下压板1上方,连接柱51上端设有外螺纹。
连接孔52,贯穿上压板2设置,连接柱51从连接孔52穿过。
螺母53,螺纹连接于连接柱51上端,并位于上压板2上方,以防止上压板2从连接柱51上端脱落。
弹性件54,位于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用于使螺母53抵在上压板2上端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弹性件54可以为弹簧,弹簧套设在连接柱51外部,在弹簧的压力下,上压板2向远离下压板1的方向移动,并且上压板2的上表面抵在螺母53上。
由于上压板2上方受力不均时会产生倾斜,因此,为了适应上压板2倾斜角度的变化,连接孔52的直径大于连接柱51的直径,并且随着连接孔52所在出的上压板2厚度的增加,连接孔52的直径也要增加,以防止在上压板2发生倾斜时,连接柱51与连接孔52之见发生卡死现象,阻止上压板2的倾斜。
在了使得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各处均匀受力,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机构5设置有至少四组,且四组连接机构5均匀分布在上压板2与下压板1的边缘。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是:由于凹槽11内表面为回转面,且凹槽11的横截面直径从开口到底部逐渐减小,因此,凹槽11对压块21具有对中作用,当上压板2上方受力不均时,上压板2发生倾斜,但是上压板2作用在下压板1上的力依然位于凹槽11中部,从而确保桩头3受力均衡,减小桩头3因为受力不均而产生试验结果不准的概率。
其次,在承压板未使用的时候,由于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具有连接机构5,连接机构5中的在弹性件54从四面支撑上压板2,使得上压板2与下压板1保持距离恒定,此外,由于螺母53从另一侧限制上压板2,使得上压板2不会从连接柱51滑脱,并能够防止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的距离过远,使得上压板2与下压板1之间能够迅速进入配合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压板(1),所述下压板(1)上方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表面为回转面,所述回转面的回转轴垂直于所述下压板(1)的下表面,且所述凹槽(11)的横截面直径从开口到底部逐渐减小,所述下压板(1)的下表面用于与桩头(3)接触;
上压板(2),所述上压板(2)下方设有与所述凹槽(11)配合的压块(21),所述压块(2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下压板(1)的上表面用于承载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内表面为球面,所述压块(21)下表面为与所述凹槽(11)配合的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21)上方中部设有凸台( 6),所述凹槽(11)设于所述凸台( 6)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 6)边缘设有加强筋(4),用于将所述凸台( 6)的受力分散到所述凸台( 6)以外的下压板(1)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围绕所述凸台( 6)边缘均匀设置,加强筋(4)一端固定于所述凸台( 6)外侧,另一端延伸到所述下压板(1)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2)和所述下压板(1)之间设有连接机构(5),用于连接所述上压板(2)和所述下压板(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
连接柱(51):设于所述下压板(1)上方,所述连接柱(51)上端设有外螺纹;
连接孔(52),贯穿所述上压板(2)设置,所述连接柱(51)从所述连接孔(52)穿过;
螺母(53),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柱(51)上端,并位于所述上压板(2)上方;
弹性件(54),位于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下压板(1)之间,并使所述螺母(53)抵在所述上压板(2)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设有至少四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压板(2)与所述下压板(1)的边缘。
CN202120932058.5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Active CN215053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2058.5U CN21505332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2058.5U CN21505332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3329U true CN215053329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0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2058.5U Active CN215053329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3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53329U (zh) 一种静载试验用组装式承压板
CN104198772A (zh) 嵌入式芯片测试插座及其加工方法
CN115127773A (zh) 一种快速更换试验状态的气动力载荷测量装置
CA1271565A (en) Adaptor in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ally tes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11965007B (zh) 测试压头及传感器
CN110725866B (zh) 一种锥轴承间隙检测调整方法
US3447367A (en) Load cell with removable,low hysteresis load sensors
CN204419799U (zh) 一种弹簧挡销结构
CN114485524A (zh) 蜗壳的涡孔自动检测装置
JP3165581B2 (ja) 穀類水分計の電極装置
CN214017544U (zh) 一种体脂秤
CN201273838Y (zh) 一种双剪梁式称重传感器
CN211121853U (zh) 一种用于弹性垫层静刚度测试压力机的压紧结构
CN111085950B (zh) 一种浮动自平衡超声电机的预压力施加装置
CN219996396U (zh) 一种锚栓专用扭矩测试装置
CN212783544U (zh) 软包电池压紧夹具受力调节装置
CN218946835U (zh) 用于压入弹性圆柱销的防呆装置
KR102491565B1 (ko) 동특성 시험기의 지그
CN219403367U (zh) 一种用于加工斜轴泵壳的夹具
CN214794125U (zh) 一种动态压剪试验机极限位移防滑防翻转装置
JPH11211543A (ja) ロードセルの過負荷防止装置
CN219531987U (zh) 一种三坐标测试工件的稳定组件及其稳定装置
CN212552485U (zh) 电子设备主板用固定支架
CN216265672U (zh) 一种应用于量块拼装的夹具
CN215865777U (zh) 一种碗头附件紧锁销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