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7130U -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7130U
CN215047130U CN202121414116.1U CN202121414116U CN215047130U CN 215047130 U CN215047130 U CN 215047130U CN 202121414116 U CN202121414116 U CN 202121414116U CN 215047130 U CN215047130 U CN 215047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ontainer
pressure head
holding frame
tip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41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福
才红广
韩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Huaru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41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7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7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713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包括,用于压持敞车的敞车压板,与其连接的用于带动敞车压板在预设高度范围内位移的压持机构以及在敞车压板的前部铰接的用于压持集装箱的集装箱压头,形成一个带2个压头的压持装置;集装箱压头上的侧面设置有侧铰点,侧铰点作为外力作用点驱动其能够绕与敞车压板铰接的铰轴旋转;外力驱动为能够完成伸缩动作的直线驱动单元;采用向内收回的方法替代原设计的项上翻转的方法,使得转角很小,进而实现用油缸驱动的功能转换。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集装箱目前在国际上逐步成为一个主流,我公司研发的铁路敞顶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技术,可在实现集装箱的不离车作业,并可同敞车兼容作业。
这种两用翻车机的压持装置可以实现集装箱及敞车的兼容压车或箱作业。
为了防止在翻卸敞车过程中积料,该压持装置采用了压持长度可转换模式的设计构思。采用在常规翻车机压持架头部加设支架,将摆动式式压头铰接在支架上,在转换时,采用将集装箱压头向上后方翻转后,固定铰点的模式将压持架缩短用于压敞车;采用将集装箱压头向前下方翻转后,固定铰点的模式将压持架变长,用于压持集装箱。
采用这种方法的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功能转换时,集装箱压头翻转的角度过大,实际集装箱压头功能转换翻转角度大于180°,这将导致驱动转动的驱动单元选择困难,很难采用油缸这种直线驱动单元实现集装箱压头的翻转,导致造价较高,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小的转动角度来实现压车装置长度转换,进而实现采用油缸这种直线驱动单元来完成功能自动转换的目的,使得压持装置结构更简单、造价更低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包括,用于压持敞车的敞车压板,与其连接的用于带动敞车压板在预设高度范围内位移的压持机构以及在敞车压板的前部铰接的用于压持集装箱的集装箱压头,形成一个带2个压头的压持装置;
集装箱压头上的侧面设置有侧铰点,侧铰点作为外力作用点驱动其能够绕与敞车压板铰接的铰轴旋转;
外力驱动为能够完成伸缩动作的直线驱动单元(通常选用液压缸和气压缸等伸缩缸体);
集装箱压头与敞车压板的最小展开角度和与敞车压板的最大展开角度小于等于180°。
进一步的,
集装箱压头铰接在敞车压头的前上方,通过销轴固定,形成前上部铰点;
集装箱压头的侧铰点位于靠近敞车压头侧边,且位于前上部铰点下方。
进一步的,
直线驱动单元的伸缩动作能够实施制动,且其伸缩端与集装箱压头上的侧铰点铰接。
进一步的,
敞车压板靠近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用于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作用部嵌入的凹部;
直线驱动单元的缩回动作驱动集装箱压头绕上部铰点的销轴向内回转,使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作用部嵌入到凹部内。
进一步的,
压持机构包括:压持架和压持架驱动油缸;
压持架作为压车装置的主要支撑件,其后部通过压持架尾部同翻车机转子铰接;
压持架驱动油缸,连接在压持架与翻车机转子之间,用于驱动压持架及压持架上的各元件上下移动;
压持架的中部同压持架驱动油缸伸缩端铰接,压持架驱动油缸的另一端同翻车机转子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侧铰点的设计,以及直线驱动单元的伸缩动作配合,形成向内回收的翻转方法(替代现有技术的顶上翻转的方法),使得集装箱压头的收回动作转角很小,进而实现用成本较低的直线驱动替换来实现原有复杂驱动结构完成顶翻动作。
具体的,在压持集装箱时,直线驱动单元伸长驱动集装箱压头向外转动伸出,使得压持装置变长,使得集装箱压头到压箱位置,可采用压持集装箱压头压集装箱;在压持敞车时,直线驱动单元缩短,将集装箱压头向内收回,使得压持装置变短,采用压持敞车压头。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
2、采用直线驱动单元,成本大大降低。
3、转角变小,驱动单元能耗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压头伸出,处于压集装箱位置的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详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压头伸出,翻卸敞顶集装箱的集装箱的压持装置,压持敞顶集装箱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压头缩回,处于压敞车位置的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详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压头缩回,翻卸铁路敞车的压持装置,压持铁路敞车的截面图。
图5为现有技术,集装箱压头向前放下锁定,处于压集装箱位置的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详图。
图6为是现有技术,集装箱压头向上翻起锁定,处于压敞车位置的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详图。
图1-4中:1、压持架;2、压持架上部支架;3、集装箱压头;4、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5、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6、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后部绞点;7、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头部绞点;8,敞车压头压板;9、集装箱压头压板;10、压持架驱动油缸;11、翻车机转子;12、敞顶集装箱;13、铁路敞车。
图5-6中:1’、压持架;2’、压持架上部支架;3’、集装箱压头;4’、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5’、压头锁定铰点;6’、敞车压头压板;7’、集装箱压头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包括,用于压持敞车的敞车压板,与其连接的用于带动敞车压板在预设高度范围内位移的压持机构以及在敞车压板的前部铰接的用于压持集装箱的集装箱压头,形成一个带2个压头的压持装置;
集装箱压头上的侧面设置有侧铰点,侧铰点作为外力作用点驱动其能够绕与敞车压板铰接的铰轴旋转;
外力驱动为能够完成伸缩动作的直线驱动单元(通常选用液压缸和气压缸等伸缩缸体);
集装箱压头与敞车压板的最小展开角度和与敞车压板的最大展开角度小于等于180°。
集装箱压头铰接在敞车压头的前上方,通过销轴固定,形成前上部铰点;
集装箱压头的侧铰点位于靠近敞车压头侧边,且位于前上部铰点下方。
直线驱动单元的伸缩动作能够实施制动,且其伸缩端与集装箱压头上的侧铰点铰接。
敞车压板靠近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用于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作用部嵌入的凹部;
直线驱动单元的缩回动作驱动集装箱压头绕上部铰点的销轴向内回转,使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作用部嵌入到凹部内。
如图1-4所示,直线驱动单元选取液压缸,为图中的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
前上部铰点为图中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5;
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作用部为:集装箱压头压板9的装配位置;
凹部设置压持架上部支架2靠近集装箱压头3一侧;
压持架1,是压持装置的主要支撑件,其后部通过压持架尾部同翻车机转子11铰接,中部同压持架驱动油缸10铰接,集装箱压头3等其它两用翻车机动作单元均安装在其上面;
压持架上部支架2,是集装箱压头3等的主要支撑件,其安装在压车架1的上方,上面设有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5、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后部绞点6,为集装箱压头3及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提供支撑,其随压持架1的动作移动;
集装箱压头3,是用于压持集装箱的件,其上部同压持架上部支架2铰接,侧面的侧铰点同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头部绞点7铰接;
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是用于驱动集装箱压头3的件,其头部(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头部绞点7)同集装箱压头3的侧面铰接点(侧铰点),后部(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后部绞点6)同压持架上部支架2铰接,通过其伸缩实现集装箱压头3的伸出与缩回;
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5,是连接压持架上部支架2与集装箱压头3的铰点,集装箱压头3可绕其转动;
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后部绞点6,固定在压持架上部支架2上,是连接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与压持架上部支架2的铰点,为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提供支撑;
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头部绞点7,是连接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与集装箱压头3的铰点,通过该铰点带动集装箱压头3的绕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5的转动;
敞车压头压板8,安装在压车架1的前方,用于压持铁路敞车13;
集装箱压头压板9,安装在集装箱压头3上,用于压持集装箱12;
压持架驱动油缸10,连接在压持架1与翻车机转子11之间,用于驱动压持架1及压持架上的各元件上下移动;
翻车机转子11,为压车装置的支撑结构;
敞顶集装箱12是进入翻车机的平车运输顶开式集装箱,进入翻车机转子内后,压持后随翻车机转子11一起翻转卸料;
敞车13是进入翻车机的铁路敞车,压持后随翻车机转子11一起翻转卸料;
工作原理:
1)翻卸平车运输敞顶集装箱状态:
如附图1、2所示:
铰接在压持架上部支架2上的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伸长,通过连接在集装箱压头3侧面的压头驱动油缸头部绞点7推动集装箱压头3绕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5向相对于敞车压头8离开的方向转动,使得压持装置处于伸长状态,到达位置后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锁定,使得集装箱压头3处于集装箱状态的固定位置;
当铁路平车运载敞顶集装箱12进入翻车机转子11内后,压持架驱动油缸10收缩,带动压持架1并通过压持架1带动压持架上部的支架2带动集装箱压头3向下移动,并最终使得集装箱压头压板9平面压到敞顶集装箱12的两侧上部的角件上方,完成敞顶集装箱的压持动作;
2)翻卸铁路敞车状态:
如附图3、4所示:
铰接在压持架上部支架2上的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缩短,通过连接在集装箱压头3侧面的压头驱动油缸头部绞点7推动集装箱压头3绕集装箱压头上部铰点5向相对于敞车压头8的靠近的方向转动,使得压持装置处于缩短状态,到达敞车压头8靠近的位置后集装箱压头驱动油缸4锁定,使得集装箱压头3处于敞车状态的固定位置;
当铁路敞车13进入翻车机转子11内后,压持架驱动油缸10收缩,带动压持架1并通过压持架1向下移动,并最终使得敞车压头压板8平面压到敞车13的上边梁,完成敞顶集装箱的压持动作;
由于集装箱及敞车用不同压车板压持,可基本保证压持的平面接触,而在翻卸敞车时,由于集装箱压头3躲在敞车压头压板8的上方,不会发生积料的问题。
通过侧铰点的设计,以及直线驱动单元的伸缩动作配合,形成向内回收的翻转方法(替代现有技术的顶上翻转的方法),使得集装箱压头的收回动作转角很小,进而实现用成本较低的直线驱动替换来实现原有复杂驱动结构完成顶翻动作。
集装箱压头3的位置转换过程中,由于向内变短,使得转角很小,可以实现油缸直线驱动完成动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压持敞车的敞车压板,与其连接的用于带动敞车压板在预设高度范围内位移的压持机构以及在敞车压板的前部铰接的用于压持集装箱的集装箱压头,形成一个带2个压头的压持装置;
上述集装箱压头上的侧面设置有侧铰点,侧铰点作为外力作用点驱动其能够绕与敞车压板铰接的铰轴旋转;
上述外力驱动为能够完成伸缩动作的直线驱动单元;
上述集装箱压头与敞车压板的最小展开角度和与敞车压板的最大展开角度小于等于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集装箱压头铰接在敞车压头的前上方,通过销轴固定,形成前上部铰点;
上述集装箱压头的侧铰点位于靠近敞车压头侧边,且位于前上部铰点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直线驱动单元的伸缩动作能够实施制动,且其伸缩端与集装箱压头上的侧铰点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敞车压板靠近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侧边设置有用于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作用部嵌入的凹部;
上述直线驱动单元的缩回动作驱动集装箱压头绕上部铰点的销轴向内回转,使集装箱压头本体的作用部嵌入到凹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压持机构包括:压持架和压持架驱动油缸;
上述压持架作为压车装置的主要支撑件,其后部通过压持架尾部同翻车机转子铰接;
上述压持架驱动油缸,连接在压持架与翻车机转子之间,用于驱动压持架及压持架上的各元件上下移动;
上述压持架的中部同压持架驱动油缸伸缩端铰接,压持架驱动油缸的另一端同翻车机转子铰接。
CN202121414116.1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047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4116.1U CN215047130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4116.1U CN215047130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7130U true CN215047130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411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5047130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71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1872A (zh) * 2021-06-24 2021-08-24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1872A (zh) * 2021-06-24 2021-08-24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CN113291872B (zh) * 2021-06-24 2024-02-02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47130U (zh)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CN107161732B (zh) 一种可自动翻转搬运装置
CN113291872B (zh) 一种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CN101208253A (zh) 用于汽车的挂车
CN101402420B (zh) 罩式货车车厢提升机
CN211444928U (zh) 一种新型的堆垛车系统
CN112249869A (zh) 一种无驱动自适应抓放集装箱的夹取装置
CN202115948U (zh)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的拉臂钩总成
CN211197440U (zh) 一种勾臂式垃圾箱运载车
CN210366064U (zh) 一种集装箱及敞车两用翻车机压持装置
CN202156459U (zh) 一种折叠尾板装置
CN212982381U (zh) 一种液压转运车的翻转结构
CN211310221U (zh) 一种货运用智能装卸平台
CN205953032U (zh) 多功能汽车玻璃前挡装载架
CN212502996U (zh) 靠车板及翻车机
CN211593813U (zh) 垃圾转运箱尾门锁紧装置
CN210792939U (zh) 厢式汽车外置式尾板
CN210884375U (zh) 一种全自动式侧翻卸车机
CN209938566U (zh) 一种防滚型半挂车支承装置
CN209142258U (zh) 一种货车车身
CN214164982U (zh) 一种多用途自适应托车装置
CN101665112A (zh) 一种火车货运站台辅助装置
CN220348349U (zh) 一种自卸车货箱侧板生产排线工装
CN219601033U (zh) 一种受力均匀稳定性强的自卸货车举升装置
CN220114705U (zh) 一种半挂车用仓栅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