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6875U -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6875U
CN215046875U CN202121225035.7U CN202121225035U CN215046875U CN 215046875 U CN215046875 U CN 215046875U CN 202121225035 U CN202121225035 U CN 202121225035U CN 215046875 U CN215046875 U CN 215046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et forth
workbench
rack
reclaim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503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涛
汤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u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Spu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Spu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Spu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2503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6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6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6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涉及纸塑餐盒加工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台架,所述台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沿周向布置、且型号不相同的模具;以及,翻转取料机构,所述翻转取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支撑架的转轴,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翻转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固定架上至少形成有两个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配合的吸盘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更换模具和吸盘组件的耗时,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塑餐盒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纸塑餐盒生产线中采用机械手取料机构来实现自动上下料,通常机械手取料机构上的吸盘组件只能对应一种模具。
在产品研发阶段,会存在小批量多型号的生产需求,每种型号的产品均对应一种模具。
但是,模具的更换,以及每次更换模具均需要对机械手取料机构上的吸盘组件进行调整,都会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包括:
台架,所述台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沿周向布置、且型号不相同的模具;以及,
翻转取料机构,所述翻转取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支撑架的转轴,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翻转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固定架上至少形成有两个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配合的吸盘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台架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工作台,分别为下层工作台、中层工作台和上层工作台;所述下层工作台与中层工作台之间,以及所述中层工作台与上层工作台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模具;所述翻转取料机构包括两组,呈上下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两个呈180°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安装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吸盘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组件组装形成一体化结构,且吸盘组件与固定架之间采用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多个定位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多个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转轴之间通过齿轮副或者螺纹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轴上设置有齿条,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周向定位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工作台上设置不同型号的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省去模具拆卸更换的耗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翻转取料机构上可以设置多个吸盘组件来对应不同的产品,从而能够减少调整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翻转取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翻转取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支撑横板;12、支撑竖板;21、翻转板;22、固定杆;23、定位杆;24、支座;25、吸嘴;31、转轴;32、齿轮;33、齿条;34、气缸;4、保护架;51、台架;52、下层工作台;53、中层工作台;54、上层工作台;6、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台架51和翻转取料机构;其中,台架51上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沿周向布置、且型号不相同的模具6;翻转取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穿过支撑架的转轴31,且支撑架上设置有与转轴31配合的翻转驱动组件;其中,固定架上至少形成有两个安装面,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模具6配合的吸盘组件;本实施例中在工作台上设置不同型号的模具6,那么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型号产品时,控制工作台转动来将需要的模具6移动至工作位置即可,可以省去模具拆卸更换的工序,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若工作台上设置有两种不同型号的模具6,即对应两种产品,生产其中一种产品时,在固定架的其中一个安装面上设置对应的吸盘组件,如果要生产另外一种产品,那么在固定架的另一安装面上设置对应的吸盘组件即可,能够省去拆卸的工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也可以预先在固定架的两个安装面上均设置吸盘组件,那么在更换生产的产品时则只需要通过翻转驱动组件控制固定架转动即可,而不需要执行吸盘组件的安装或者拆卸工序,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台架51上设置有三个工作台,分别为下层工作台52、中层工作台53和上层工作台54;下层工作台52与中层工作台53之间,以及中层工作台53与上层工作台54之间均设置有模具6;翻转取料机构包括两组,呈上下布置;采用三个工作台形成双层模具结构,然后配合两个翻转取料机构,从而能够同时安装更多不同型号的模具,在小批量生产过程中,能够节省模具更换的耗时,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台架51以及三个工作台的结构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在生产过程中,翻转取料机构需要安装在机械手上,来控制翻转取料机构的平移和升降。
参照图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固定架上形成有两个呈180°相对设置的安装面,那么固定架上可以同时设置两个吸盘组件,来对应两种产品;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架上也可以形成三个、四个或者更多的安装面,在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固定架包括翻转板21,转轴31设置于翻转板21的端面,且翻转板21的另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杆22,多个固定杆22形成上、下两个安装面;吸盘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杆23,定位杆23与固定杆22垂直连接,定位杆23上设置有多个支座24,支座24上设置有吸嘴25;为了配合不同型号的产品,不同吸盘组件上的吸嘴25排布方式不相同;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吸盘组件组装形成一体化结构,而吸盘组件与固定架之间采用紧固件连接,即将多个定位杆23安装在一个定位板上,然后将定位板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与固定杆22连接即可,这样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吸盘组件组装形成一体化结构,可以对应不同产品预先组装好,需要时直接安装即可,不需要在安装时进行调整,而且也便于保存以及保存后再次使用,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支撑横板11以及垂直设置于支撑横板11上的支撑竖板12;转轴31穿过支撑竖板12,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翻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横板11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转轴31之间通过齿轮副或者螺纹副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气缸34,气缸34的伸缩轴上设置有齿条33,转轴31上套设有与齿条33啮合的齿轮32;气缸34的伸缩轴控制齿条33移动即可带动齿轮32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固定架的翻转;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翻转驱动组件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在此不做限制,能够控制转轴31转动即可;本实施例中支撑竖板12上设置有与齿条33配合的保护架4,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撑竖板12与齿条33之间设置滑轨组件,来提高齿条33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转轴31与支撑竖板12之间设置有周向定位结构,具体地,例如可以在转轴31和支撑竖板12上分别设置定位挡块,转动到位后两个定位挡块接触,即可实现周向定位效果。

Claims (9)

1.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架,所述台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沿周向布置、且型号不相同的模具;以及,
翻转取料机构,所述翻转取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穿过所述支撑架的转轴,且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翻转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固定架上至少形成有两个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模具配合的吸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上设置有三个所述工作台,分别为下层工作台、中层工作台和上层工作台;所述下层工作台与中层工作台之间,以及所述中层工作台与上层工作台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模具;所述翻转取料机构包括两组,呈上下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形成有两个呈180°相对设置的所述安装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吸盘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组装形成一体化结构,且吸盘组件与固定架之间采用紧固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架连接的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多个定位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多个吸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转轴之间通过齿轮副或者螺纹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轴上设置有齿条,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翻转取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周向定位结构。
CN202121225035.7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Active CN215046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5035.7U CN215046875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5035.7U CN215046875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6875U true CN215046875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0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5035.7U Active CN215046875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6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62588U (zh) 环保节能自动修坯机
CN205146982U (zh) 光伏边框的多工位一体式加工设备
CN215046875U (zh) 一种双层翻转取料系统
CN104609223A (zh) 一种板状工件的位置转换装置的升降装置
CN214988653U (zh) 一种纸塑餐盒翻转取料机构
CN208467299U (zh) 一种带量具收纳箱的数控车床
CN203003576U (zh)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丝杆安装结构
CN20546393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柱塞缩口倒圆角装置
CN2837073Y (zh) 用于印刷机上的纸冲孔模具
CN111483138B (zh) 一种用于减少3d打印支撑使用的打印平台
CN100493898C (zh) 三立柱合模机构
CN202951846U (zh) 一种回转形铸件连续铸造造型机
CN207657337U (zh) 石墨片滚贴机械手机构
CN220146695U (zh) 一种增减材一体式制造设备
CN205601189U (zh) 一种大型3d打印机
CN112692587A (zh) 一种多维机床立柱
CN201685319U (zh) 翻砂造型顶出模机构
CN201324938Y (zh) 汽车动力转向器阀套数控挠槽机
CN213704454U (zh) 间隙调整装置及应用其的定型台
CN215280830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
CN215615107U (zh) 一种圆柱坐标式金属3d打印机用的工作平台
CN219052918U (zh) 一种大型金属3d打印设备的机架结构
CN213706821U (zh) 给料机
CN217101608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发运线托盘
CN210388368U (zh) 一种扁平状大型模具的铣床固定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9

Address after: Room 601, Unit 1, Building 50, Dongnanshan, Lianyun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2042

Patentee after: Tang Hao

Address before: 215614 No. 1179, Zhenbei Road, Fenghuang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gang spu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4

Address after: 222000 south building, No. 2 plant, Lianyungang Baol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7, Yungang Road, Banqiao Industrial Park, Lianyun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us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1, Unit 1, Building 50, Dongnanshan, Lianyun District,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2042

Patentee before: Tang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