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3188U -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3188U
CN215043188U CN202023284478.1U CN202023284478U CN215043188U CN 215043188 U CN215043188 U CN 215043188U CN 202023284478 U CN202023284478 U CN 202023284478U CN 215043188 U CN215043188 U CN 215043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rod
cab
transverse plate
spring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44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波
杨益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Ankai Huaxia Auto Parts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44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3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3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3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包括支座、安装座以及车架;所述横板和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第一伸缩杆外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轴套和横板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第二伸缩杆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在竖直方向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第二减震组件的设置,符合驾驶室翻转的结构特点,缓冲来自驾驶室的倾斜方向作用力;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配合,可对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形成缓冲,大大提高汽车驾驶室缓冲减震作用,进而提高驾驶舒适性。

Description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室前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轻卡在我国卡车使用的比重中占据较大的份额,在不断增加卡车车身长度的情况下,采用卡车平头化是为了提高卡车的载货能力,卡车平头化以后,发动机的保养和维修就需要卡车驾驶室能够翻转。轻卡驾驶室的质量一般为300kg~500kg,仅仅依靠人力来翻转是不行的,必须要依靠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安装于汽车前部,且位于驾驶室和车架之间;现有翻转机构,作为翻转驾驶室的同时,还起到对驾驶室前部的支撑作用。驾驶室翻转机构主要由翻转轴、支座以及支撑托臂组成。支座固定在车架上,用于安装翻转轴;支撑托臂焊接在翻转轴上,且与驾驶室底部连接;通过翻转轴转动,带动支撑托臂转动,使驾驶室翻转;同时,支座固定在车架上,且通过支撑托臂和驾驶室前部连接,起到对驾驶室前部的支撑作用。
现有的翻转机构,如图1所示,支座1a直接固定在车架2a与驾驶室之间,不具备任何缓冲减震机构,驾驶室的减震完全依赖驾驶室后悬置机构的减震,减震效果差,驾驶舒适度差。且在驾驶室翻转的过程中,不能形成缓冲减震,容易造成连接处损坏。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包括支座、安装座以及车架;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在车架上;所述支座通过螺栓拆卸式固定在安装座上;
所述支座包括横板和设置在横板上部的轴套;所述横板和轴套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轴套和横板上;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第一伸缩杆外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伸缩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轴套和横板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第二伸缩杆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倾斜方向和驾驶室翻转后的倾斜方向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所述横板通过螺栓和安装座拆卸式连接;所述横板和安装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螺栓位于横板和安装座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三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铰接有竖直架;所述竖直架的下端铰接在安装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在竖直方向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第二减震组件的设置,符合驾驶室翻转的结构特点,缓冲来自驾驶室的倾斜方向作用力;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配合,可对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形成缓冲,大大提高汽车驾驶室缓冲减震作用,进而提高驾驶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前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见附图,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包括支座1、安装座2以及车架3;所述安装座2固定设置在车架3上;所述支座1通过螺栓4拆卸式固定在安装座2上;
所述支座1包括横板11和设置在横板11上部的轴套12;所述横板11和轴套12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131和第一弹簧132;所述第一伸缩杆13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13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轴套12和横板11上;所述第一弹簧132套装在第一伸缩杆131外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141和第二弹簧142;所述第二伸缩杆14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141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轴套12和横板11上;所述第二弹簧142套装在第二伸缩杆141外部;
减震机构的设置,在横板11和轴套12之间形成减震,使前支撑组件具有减震作用,进而在汽车驾驶室前部形成减震;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在竖直方向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用于在汽车行驶及汽车驾驶室翻转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第二减震组件的设置,符合驾驶室翻转的结构特点,在汽车驾驶室翻转过程中及翻转后,缓冲来自驾驶室的倾斜方向作用力;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配合,大大提高汽车驾驶室减震作用,进而提高驾驶舒适性;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都采用伸缩杆和弹簧配合式结构,结构简单;第一伸缩杆131和第二伸缩杆141采用常用的内杆和外套筒组成的自由伸缩杆,第一弹簧132和第二弹簧142分别套装在第一伸缩杆131和第二伸缩杆141的内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在竖直方向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第二减震组件的设置,符合驾驶室翻转的结构特点,缓冲来自驾驶室的倾斜方向作用力;通过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配合,可对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形成缓冲,大大提高汽车驾驶室缓冲减震作用,进而提高驾驶舒适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伸缩杆141的倾斜方向和驾驶室翻转后的倾斜方向相同;
第二伸缩杆141的倾斜方向和驾驶室翻转后的倾斜方向相同,符合驾驶室的结构特点,在驾驶室翻转后,仍然对驾驶室具有优异的缓冲作用,保证缓冲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板11通过螺栓4和安装座2拆卸式连接;所述横板11和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螺栓4位于横板11和安装座2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三弹簧41;
第三弹簧41的设置,一方面利用第三弹簧41的弹力,进一步的起到减震的效果,保证驾驶舒适性;另一方面,在横板11和安装座2通过螺栓4连接后,利用第三弹簧41的弹力使横板11和安装座2之间产生一定的预张力,避免连接处松动,大大提高安装牢固性和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了安装和支撑第二伸缩杆141;所述第二伸缩杆141的底端铰接有竖直架1411;所述竖直架1411的下端铰接在安装座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包括支座(1)、安装座(2)以及车架(3);所述安装座(2)固定设置在车架(3)上;所述支座(1)通过螺栓(4)拆卸式固定在安装座(2)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1)包括横板(11)和设置在横板(11)上部的轴套(12);所述横板(11)和轴套(12)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131)和第一弹簧(132);所述第一伸缩杆(13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13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轴套(12)和横板(11)上;所述第一弹簧(132)套装在第一伸缩杆(131)外部;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141)和第二弹簧(142);所述第二伸缩杆(141)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141)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在轴套(12)和横板(11)上;所述第二弹簧(142)套装在第二伸缩杆(14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141)的倾斜方向和驾驶室翻转后的倾斜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通过螺栓(4)和安装座(2)拆卸式连接;所述横板(11)和安装座(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螺栓(4)位于横板(11)和安装座(2)之间的部分套设有第三弹簧(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141)的底端铰接有竖直架(1411);所述竖直架(1411)的下端铰接在安装座(2)上。
CN202023284478.1U 2020-12-30 2020-12-30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Active CN215043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4478.1U CN21504318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4478.1U CN21504318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3188U true CN21504318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3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4478.1U Active CN21504318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3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63964A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JP2003515489A (ja) 車両のリジッドアクスルのための車軸懸架装置
US4724920A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s for automatic two-wheeled vehicles
CN215043188U (zh) 多方向减震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CN215043195U (zh) 具有减震机构的汽车驾驶室前支撑组件
US10065700B2 (en) Arrangement for the vibration decoupling of a motor for motorized two-wheelers, having an engine-mount swing arm
JPH0541475B2 (zh)
CN210113163U (zh) 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CN212708808U (zh) 一种agv车的车体
CN20997209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后悬置支座
CN113910886A (zh) 一种发动机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CN209938759U (zh) 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悬置
JP3148862B2 (ja) 自動二輪車用後輪緩衝装置
CN218805061U (zh) 一种上支撑结构及减振器
CN112644593A (zh) 用于汽车驾驶室的翻转组件
CN209756693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悬置支座
CN216185561U (zh) 一种车用导流罩减震结构
CN212499886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变速箱支架拉杆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CN210258135U (zh) 一种带有气压缓冲功能的校车头枕
JPH0623864U (ja) 鉄道車両用軸箱支持装置
CN216659482U (zh) 一种用于方轴车桥的汽车空气悬架导向臂
CN219312420U (zh) 一种减震脚轮
CN216374092U (zh) 一种汽车多连杆后悬架后下控制臂盖板
CN216467214U (zh) 一种房车悬挂系统
CN215622470U (zh) 一种结构强度更好的摩托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