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8209U -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8209U
CN215008209U CN202120524903.5U CN202120524903U CN215008209U CN 215008209 U CN215008209 U CN 215008209U CN 202120524903 U CN202120524903 U CN 202120524903U CN 215008209 U CN215008209 U CN 215008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contact
conducting strip
chip
pin
power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49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tech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tual Creation Dongg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tual Creation Dongg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tual Creation Dongg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249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8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8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8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包括封装体、芯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芯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均位于所述封装体内侧,所述芯片包括P区和N区,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第一导电接触部、第一弯折部,所述P区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焊锡层,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二焊锡层,所述第二导电片包括第二导电接触部、第二弯折部,所述N区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之间连接有第三焊锡层,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连接有第四焊锡层。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二极管,正向时能够通过较大的电流,并且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背景技术
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称为顺向偏压,反向时阻断称为逆向偏压。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在半导体硅或锗中一部分区域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硼使之成为P型,另一部分区域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磷使之成为N型半导体。在P型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处就形成一个 PN结。PN结两端可划分为P区、N区,P区的引线称为阳极,N区的引线称为阴极。为了适应于部分线路的大功率要求,因此需要应用大功率二极管。大功率二极管PN结面积较大,能够过较大的电流。而常规的二极管结构,通常是利用金线连接芯片与引脚,由于引线的直径小,无法输出较大的电流,因此难以适应于大功率二极管的电流输送条件。另外,大功率二极管的功率大,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容易导致二极管温度过高,存在较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正向时能够通过较大的电流,并且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包括封装体、芯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所述芯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均位于所述封装体内侧,所述芯片包括P区和N区,所述第一导电片包括第一导电接触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一端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经过弯折成型后形成的角度为a,a≥90°,所述P区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焊锡层,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引脚之间连接有第二焊锡层,所述第二导电片包括第二导电接触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一端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经过弯折成型后形成的角度为b,b≥90°,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芯片之间、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芯片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N区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之间连接有第三焊锡层,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引脚之间连接有第四焊锡层。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所形成的角度为90°,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所形成的角度为90°。
具体的,所述封装体下端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位于所述芯片下侧。
具体的,所述封装体上端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内设有陶瓷散热层,所述陶瓷散热层上端设有镀银反光层。
具体的,所述封装体外侧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水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大功率二极管,在芯片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分别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正向时能够通过较大的电流,并且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的结构相同,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结构相同,使用两个冲压模具即可完成冲压成型,方便了生产,降低了设备成本;
2.封装体下端增加了散热槽,封装体上端设有镂空槽,镂空槽内设有陶瓷散热层,提升了大功率二极管上下两端的散热性能,另外,在陶瓷散热层上端设有镀银反光层,镀银反光层能够反光反红外辐射,进一步提升了大功率二极管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封装体1、散热槽11、陶瓷散热层12、镀银反光层13、防水膜14、芯片2、P区21、N区22、第一导电片3、第一导电接触部31、第一弯折部32、第二导电片4、第二导电接触部41、第二弯折部42、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第一焊锡层71、第二焊锡层72、第三焊锡层73、第四焊锡层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包括二极管,二极管包括封装体1、芯片2、第一导电片3、第二导电片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芯片2、第一导电片3、第二导电片4均位于封装体 1内侧,芯片2包括P区21和N区22,第一导电片3包括第一导电接触部31、连接在第一导电接触部31一端的第一弯折部32,第一弯折部32经过弯折成型后形成的角度为90°,P区 21与第一导电接触部31之间连接有第一焊锡层71,第一导电接触部31以全覆盖的形式焊接在P区21上端,相比传统的金线连接,增大了与P区21的接触面积,能够适应大电流的输入,第一弯折部32与第一引脚5之间连接有第二焊锡层72,第二导电片4包括第二导电接触部41、连接在第二导电接触部41一端的第二弯折部42,第一弯折部32经过弯折成型后形成的角度为90°,第二导电接触部41以全覆盖的形式焊接在N区22下端,相比传统的金线连接,增大了与N区22的接触面积,能够适应大电流的输出,第一弯折部32与芯片2之间、第二弯折部42与芯片2之间均存在间隙,N区22与第二导电接触部41之间连接有第三焊锡层73,第二弯折部42与第二引脚6之间连接有第四焊锡层74。
优选的,为了提升大功率二极管的散热性能,封装体1下端设有散热槽11,散热槽11 位于芯片2下侧。
优选的,为了提升大功率二极管的散热性能,封装体1上端设有镂空槽,镂空槽内设有陶瓷散热层12,陶瓷散热层12上端设有镀银反光层13。
优选的,为了提升大功率二极管的防水能力,封装体1外侧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水膜14。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包括封装体(1)、芯片(2)、第一导电片(3)、第二导电片(4)、第一引脚(5)、第二引脚(6),所述芯片(2)、第一导电片(3)、第二导电片(4)均位于所述封装体(1)内侧,所述芯片(2)包括P区(21)和N区(22),所述第一导电片(3)包括第一导电接触部(31)、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31)一端的第一弯折部(32),所述第一弯折部(32)经过弯折成型后形成的角度为a,a≥90°,所述P区(21)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31)之间连接有第一焊锡层(71),所述第一弯折部(32)与所述第一引脚(5)之间连接有第二焊锡层(72),所述第二导电片(4)包括第二导电接触部(41)、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41)一端的第二弯折部(42),所述第一弯折部(32)经过弯折成型后形成的角度为b,b≥90°,所述第一弯折部(32)与所述芯片(2)之间、所述第二弯折部(42)与所述芯片(2)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N区(22)与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41)之间连接有第三焊锡层(73),所述第二弯折部(42)与所述第二引脚(6)之间连接有第四焊锡层(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31)与所述第一弯折部(32)所形成的角度为90°,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41)与所述第二弯折部(42)所形成的角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1)下端设有散热槽(11),所述散热槽(11)位于所述芯片(2)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1)上端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内设有陶瓷散热层(12),所述陶瓷散热层(12)上端设有镀银反光层(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体(1)外侧面还涂覆有一层防水膜(14)。
CN202120524903.5U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Active CN215008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4903.5U CN215008209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4903.5U CN215008209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8209U true CN215008209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5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4903.5U Active CN215008209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8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552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制备方法、芯片封装组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552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制备方法、芯片封装组件、封装方法、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67559A (en) Low thermal impedance light-emitting diode package
US7462880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assembly
CN105633258B (zh) Led模块
EP1169735A4 (en) SEMICONDUCTOR RADIATION EMITTER HOUSING
CN100449801C (zh) 半导体发光元件组成
JPWO2008053586A1 (ja) 半導体装置
KR20080023744A (ko) 방열기를 가지는 전자 모듈 어셈블리
CN215008209U (zh) 一种散热的大功率二极管
CN211743142U (zh) 一种双芯片的导热型贴片二极管
CN102194972A (zh) 发光装置封装元件
US20020179994A1 (e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ed using a chip-size package
WO2021223694A1 (zh) 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
CN2927324Y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CN101740671A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KR20020087046A (ko) 반도체 레이저 장치
CN113192938B (zh) 一种大电流无极性的肖特基二极管
CN212113750U (zh) 半导体发光器件
WO2021047273A1 (zh) 倒装led光源
TW201916279A (zh) 晶片封裝
CN214384751U (zh) 一种易加工的大功率二极管
CN210200761U (zh) 倒装led光源
CN218160342U (zh) 一种耐火散热型贴片二极管
KR20040020239A (ko) 고출력 led를 위한 역피라미드형 플립 칩
CN210224074U (zh) Led封装结构
CN212485340U (zh) 一种防断裂的贴片二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1

Address after: 523430 Building 1 and 2, No. 70, Liaobu Baiye Road, Liaob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zhike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430 Room 102, building 1, 76 Baiye Road, Liaobu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utual Creation (Dongg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