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4726U - 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94726U CN214994726U CN202120922738.9U CN202120922738U CN214994726U CN 214994726 U CN214994726 U CN 214994726U CN 202120922738 U CN202120922738 U CN 202120922738U CN 214994726 U CN214994726 U CN 2149947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steel column
- steel
- column base
- suppor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该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钢柱柱身和钢柱柱脚,所述钢柱柱脚上设置有供钢筋穿过的贯穿固定部;所述钢柱柱身顶部设置有顶部连接机构;其中,所述钢柱柱脚包括下支杆和底盘,所述贯穿固定部具体为与钢筋适配的钢筋套筒;所述钢筋套筒均匀的焊接于下支杆内壁,所述下支杆的圆周外壁固定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外凸柱;该钢柱柱脚锚栓,包括锚栓组件,所述锚栓组件设置于所述钢柱柱脚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筋套筒和下支杆等结构,能够在安装钢筋时,将钢筋穿入下支杆的钢筋套筒中,进行合理的布置,且钢筋和下支杆达到相互固定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结构牢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在钢结构施工中,为了保障结构牢固度,往往需要将钢柱与钢筋搭配使用,搭配使用过程中,对于钢柱位置的设置往往会影响钢筋的分布,常常需要将钢筋绕于钢柱外侧进行布置,该方式虽满足了一定的施工需求,但是其结构牢固度难免有所降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钢柱柱身和钢柱柱脚,所述钢柱柱脚上设置有供钢筋穿过的贯穿固定部;所述钢柱柱身顶部设置有顶部连接机构;其中,所述钢柱柱脚包括下支杆和底盘,所述贯穿固定部具体为与钢筋适配的钢筋套筒;所述钢筋套筒均匀的焊接于下支杆内壁,所述下支杆的圆周外壁固定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外凸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柱柱身包括上支杆和中支杆,所述中支杆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于下支杆顶端外壁,所述上支杆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于中支杆顶部外壁,所述顶部连接机构设置于上支杆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支杆圆周内壁固定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内凸柱;所述中支杆与下支杆的交界处固定有第一空心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杆圆周内壁固定有第二空心盘,所述第二空心盘底部固定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且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构成十字型结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的两端外壁均焊接于下支杆圆周内壁,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开设有供钢筋穿过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凸柱、内凸柱与钢筋呈交错分布设置,且内凸柱和外凸柱远离中支杆或锚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尺寸大于内凸柱和外凸柱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式设置于上支杆顶部外壁,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于连接头底部外壁,所述第一连接部顶部两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紧部,第二连接部通过卡紧部固定于第一连接部顶部外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顶部外壁与第二连接部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减震垫层。
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包括锚栓组件,所述锚栓组件设置于所述钢柱柱脚上,所述锚栓组件包括锚栓和矩形限位块,所述下支杆底端侧壁开设有圆周分布的装配开口;下支杆底部外壁设置有底盘,底盘顶部嵌入式安装有矩形限位块,矩形限位块内设置有锚栓,所述底盘底部设置有基底,所述底盘通过锚栓可拆卸的安装于基底顶部外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筋套筒和下支杆等结构,能够在安装钢筋时,将钢筋穿入下支杆的钢筋套筒中,进行合理的布置,且钢筋和下支杆达到相互固定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结构牢固度。
2.通过设置内凸柱、第一空心盘等结构,提升了结构牢固度;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能够从内部对下支杆进行可靠的支撑,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牢固度。
3.通过设置外凸柱、内凸柱与钢筋呈交错分布设置,能够在安装钢筋时,利用内凸柱和外凸柱对钢筋进行辅助卡接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牢固度;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卡紧部和连接头等结构;便于对连接头进行可靠的安装,并保证结构的牢固度。
4.通过设置减震垫层,便于加强减震能力,提升了实用性;通过设置锚栓、矩形限位块,能够对底盘进行可靠固定的同时,增强了对底盘的限位效果。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连接机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的剖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C的剖视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D-D的剖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杆去除外凸柱后钢筋装配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杆去除外凸柱后局部剖视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上支杆、2中支杆、3装配开口、4基底、5锚栓、6下支杆、7顶部连接机构、8连接头、9减震垫层、10第一连接部、11卡紧部、12第二连接部、13第一空心盘、14内凸柱、15外凸柱、16第二空心盘、17第一加强板、18第二加强板、19矩形限位块、20底盘、21钢筋、22钢筋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钢柱柱身和钢柱柱脚;所述钢柱柱脚上设置有供钢筋21穿过的贯穿固定部;所述钢柱柱身顶部设置有顶部连接机构7;其中,所述钢柱柱脚包括下支杆6和底盘20,所述贯穿固定部具体为与钢筋21适配的钢筋套筒22;所述钢筋套筒22均匀的焊接于下支杆6内壁,所述下支杆6的圆周外壁焊接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外凸柱15;通过设置钢筋套筒22和下支杆6等结构,能够在安装钢筋21时,将钢筋21穿入下支杆6的钢筋套筒22中,进行合理的布置,且钢筋21和下支杆6达到相互固定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结构牢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柱柱身包括上支杆1和中支杆2,所述中支杆2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于下支杆6顶端外壁,所述上支杆1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于中支杆2顶部外壁,所述顶部连接机构7设置于上支杆1顶部,所述中支杆2圆周内壁焊接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内凸柱14;所述中支杆2与下支杆6的交界处焊接有第一空心盘13;通过设置内凸柱14、第一空心盘13等结构,提升了结构牢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结构牢固度,所述下支杆6圆周内壁焊接有第二空心盘16,所述第二空心盘16底部焊接有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且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构成十字型结构,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的两端外壁均焊接于下支杆6圆周内壁,所述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开设有供钢筋21穿过的开口;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能够从内部对下支杆6进行可靠的支撑,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牢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凸柱15、内凸柱14与钢筋21呈交错分布设置,且内凸柱14和外凸柱15远离中支杆2或锚栓5的一端一体式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尺寸大于内凸柱14和外凸柱15的直径;通过设置外凸柱15、内凸柱14与钢筋21呈交错分布设置,能够在安装钢筋21时,利用内凸柱14和外凸柱15对钢筋21进行辅助卡接固定,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牢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头8、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0一体式设置于上支杆1顶部外壁,所述第二连接部12焊接于连接头8底部外壁,所述第一连接部10顶部两侧外壁一体式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紧部11,第二连接部12通过卡紧部11固定于第一连接部10顶部外壁;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0、卡紧部11和连接头8等结构;便于对连接头8进行可靠的安装,并保证结构的牢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可靠性,所述第一连接部10顶部外壁与第二连接部12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减震垫层9;通过设置减震垫层9,便于加强减震能力,提升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在安装钢筋21时,将钢筋21穿入下支杆6的钢筋套筒22中,同时由于内凸柱14或外凸柱15位于钢筋21的外侧,则利用内凸柱14和外凸柱15实现对钢筋21进行辅助卡接固定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结构的牢固度。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包括锚栓组件,所述锚栓组件设置于所述钢柱柱脚上,所述锚栓组件包括锚栓5和矩形限位块19,下支杆6底端侧壁开设有圆周分布的装配开口3;所述下支杆6底部外壁一体式设置有底盘20,底盘20顶部嵌入式安装有矩形限位块19,矩形限位块19内设置有锚栓5,所述底盘20底部设置有基底4,所述底盘20通过锚栓5可拆卸的安装于基底4顶部外壁;通过设置锚栓5、矩形限位块19,能够对底盘20进行可靠固定的同时,增强了对底盘20的限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包括钢柱柱身和钢柱柱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柱脚上设置有供钢筋(21)穿过的贯穿固定部;所述钢柱柱身顶部设置有顶部连接机构(7);其中,所述钢柱柱脚包括下支杆(6)和底盘(20),所述贯穿固定部具体为与钢筋(21)适配的钢筋套筒(22);所述钢筋套筒(22)均匀的焊接于下支杆(6)内壁,所述下支杆(6)的圆周外壁固定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外凸柱(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柱身包括上支杆(1)和中支杆(2),所述中支杆(2)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于下支杆(6)顶端外壁,所述上支杆(1)底端外壁一体式设置于中支杆(2)顶部外壁,所述顶部连接机构(7)设置于上支杆(1)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杆(2)圆周内壁固定有均匀圆周分布的内凸柱(14);所述中支杆(2)与下支杆(6)的交界处固定有第一空心盘(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杆(6)圆周内壁固定有第二空心盘(16),所述第二空心盘(16)底部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且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构成十字型结构,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的两端外壁均焊接于下支杆(6)圆周内壁,所述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18)开设有供钢筋(21)穿过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柱(15)、内凸柱(14)与钢筋(21)呈交错分布设置,且内凸柱(14)和外凸柱(15)远离中支杆(2)或锚栓(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尺寸大于内凸柱(14)和外凸柱(15)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机构(7)包括连接头(8)、第一连接部(10)和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一连接部(10)一体式设置于上支杆(1)顶部外壁,所述第二连接部(12)焊接于连接头(8)底部外壁,所述第一连接部(10)顶部两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卡紧部(11),第二连接部(12)通过卡紧部(11)固定于第一连接部(10)顶部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的钢柱柱脚的基础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0)顶部外壁与第二连接部(12)底部外壁之间设置有同一个减震垫层(9)。
8.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包括锚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栓组件设置于所述钢柱柱脚上,所述锚栓组件包括锚栓(5)和矩形限位块(19),所述下支杆(6)底端侧壁开设有圆周分布的装配开口(3);下支杆(6)底部外壁设置有底盘(20),底盘(20)顶部嵌入式安装有矩形限位块(19),矩形限位块(19)内设置有锚栓(5),所述底盘(20)底部设置有基底(4),所述底盘(20)通过锚栓(5)可拆卸的安装于基底(4)顶部外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22738.9U CN214994726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22738.9U CN214994726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94726U true CN214994726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08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22738.9U Active CN214994726U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94726U (zh) |
-
2021
- 2021-04-30 CN CN202120922738.9U patent/CN2149947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82024B (zh) | 用于车辆的前端框架及车辆 | |
CN214994726U (zh) | 一种基于bim的钢柱柱脚锚栓与基础固定连接结构 | |
KR101140408B1 (ko) | 보강수단을 구비한 빔 | |
CN217150276U (zh) | 一种支承于主体结构上的内支撑结构 | |
CN111851736B (zh) | 一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 |
CN215908863U (zh) | 一种钢瓶支撑稳定装置 | |
CN210259667U (zh) | 一种汽车固定装置 | |
CN109537728B (zh) | 梁柱连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220079764U (zh) | 一种钢支撑连接装置 | |
CN214531931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减振连接架 | |
CN107867142B (zh) | 减震器的安装座以及车辆 | |
JPH10331267A (ja) | ユニット建物 | |
CN218779654U (zh) | 一种装配式雨棚支撑结构 | |
CN217631294U (zh) | 一种铝模板支撑体系的加固件 | |
CN211396270U (zh) | 一种蜂窝梁桁架结构支撑体系 | |
CN220790509U (zh) | 一种外墙施工用脚手架 | |
CN113026975A (zh) | 一种抗震支架支撑结构 | |
CN216515538U (zh) | 管桩 | |
CN211054905U (zh) | 悬置支撑梁及车辆 | |
CN214220588U (zh) | 一种铝合金模板施工用支撑杆 | |
CN210850040U (zh) | 一种钢管安装简易稳定装置 | |
CN221220614U (zh) | 一种发电机组水箱支撑结构及柴油发电机组 | |
CN210436060U (zh) | 一种简易型钢管安装紧固装置 | |
CN221873940U (zh) | 一种用于安装前装载阀及地板前连接的固定结构及拖拉机 | |
CN218933927U (zh) | 一种加固装置及网架体系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