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0041U - 一种拣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拣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0041U
CN214990041U CN202022897744.1U CN202022897744U CN214990041U CN 214990041 U CN214990041 U CN 214990041U CN 202022897744 U CN202022897744 U CN 202022897744U CN 214990041 U CN214990041 U CN 214990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uardrail
mast
vehicle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77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伟坤
王俊鑫
徐乾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yi JSC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yi JSCL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yi JSCL
Priority to CN2020228977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0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0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0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拣选车,属于物品拣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其上竖直设有门架,门架靠近顶部处设有控制台,且门架上竖直设有多个定位孔,且各个定位孔等间距排布;平台板,其通过具有滑轮的滑架与门架滑动连接,且平台板与滑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安全护栏机构,其包括护栏、护栏门,护栏连接控制台与车架,且护栏与护栏门之间设有起到复位作用的扭簧。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前方装有置物平台,平台板可上下翻折,在不用时可以收起来,并且平台板通过滑架可在门架上竖直移动,根据实际需要固定在某一高度,而滑架的底部则通过设置缓冲装置,避免了整个滑架在调整时突然掉落直接撞击金属,导致滑架损坏,从而起到了保护滑架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拣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品拣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拣选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仓库拆零拣选需求越来越大, RF、拍灯等传统拣选无法保证需求,电商以及网上订单、门店配送要求更高,而现有的拣选车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便移动作业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功能齐全、安全设施完善的拣选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拣选车,包括:
车架,其上竖直设有门架,所述门架靠近顶部处设有控制台,且所述门架上竖直设有多个定位孔,且各个定位孔等间距排布;
平台板,其通过具有滑轮的滑架与所述门架滑动连接,且所述平台板与所述滑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
安全护栏机构,其包括护栏、护栏门,所述护栏连接所述控制台与所述车架,且所述护栏与所述护栏门之间设有起到复位作用的扭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插销组件,其包括弧形状设置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平台板内侧边的底部,且所述转动部内设有弧形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插销组件还包括拉杆、插销、弹簧,所述拉杆一端插设在所述弧形滑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插销相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插销上,而所述插销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架底部还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滑架上,所述缓冲杆从所述固定架顶部竖直插入并穿过所述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固定架内的缓冲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接触,所述缓冲杆底部设有缓冲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设有两对万向轮,一对所述万向轮之间设有摆杆,所述摆杆与所述车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且所述摆杆可绕着所述销轴上下摆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的后方设有用于切换车辆控制模式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通过可转动的盖板设置在车架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台处设有左控制手柄和右控制手柄,且所述左控制手柄和所述右控制手柄上分别设有握手开关,而所述控制台底部的车架上还设有双踏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架的一侧面由高到低竖直设有一号传感器、二号传感器以及三号传感器,所述一号传感器、二号传感器靠近所述门架顶部,所述三号传感器靠近所述门架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门架包括依次倒扣连接的一级门架、二级门架、三级门架以及四级门架,所述一级门架与所述二级门架之间设有油缸,且所述二级门架通过一级链条分别连接所述一级门架和所述三级门架,所述三级门架通过二级链条分别连接所述二级门架和所述四级门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万向轮可上下浮动结构,万向轮设置在摆杆两端,摆杆中间与车间通过一根销轴连接,由此摆杆可绕销轴上下摆动,避免了因道路不平整导致车辆4个轮子不能同时着地,从而避免了驱动轮打滑现象。
2.本申请的车辆控制台所在的站人平台处,装有自动并且强制复位的护栏机构,当操作者进入驾驶舱后,护栏由于扭簧作用自动关闭,保证驾驶人员的安全性。
3.本申请的车辆分为地面控制和手柄控制两种模式,切换模式的控制盒设置在车架下方,并且通过在车架两侧装有定位螺钉,当盖板关闭到位后,定位螺钉自动弹出锁住盖板,保证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盖板不会打开,控制盒不会从中脱落,需要使用时只要用手拉下盖板就行,简单便捷且美观。
4.本申请采用双手柄控制驾驶,左右手柄上均设有握手开关,当驾驶人员一只手脱离手柄时,车辆将停止行走,保证操作人员在高空时双手必须紧握手柄,保证人身安全。
5.车辆前方装有置物平台,平台板可上下翻折,在不用时可以收起来,并且平台板通过滑架可在门架上竖直移动,根据实际需要固定在某一高度,而滑架的底部则通过设置缓冲装置,避免了整个滑架在调整时突然掉落直接撞击金属,导致滑架损坏,从而起到了保护滑架的作用。
6.车辆采用双踏板机构,严格保证人员在行驶时两只脚都站在踏板上,当有一只脚抬起时,车辆自动停止行走,从而保证人员安全。
7.车辆采用三段减速设置,车辆起升高度越高,车辆行驶速度越低,当车辆在最低位置时,行驶速度为4.5km/h,当车辆起身至一号传感器接触不到门架后,车辆第一次减速为2.25km/h,当车辆继续起身至二号传感器脱离门架时,车辆第二次减速为1.2km/h,当车辆升到最高点,三号传感器工作,启动限位模式,车辆停止起升。
8.车辆采用结构紧凑的方管倒扣式四级门架结构,并且使用了单缸油加两级链条的结构,油缸直接推动二级门架上升,二级门架通过一级链条连接一级门架和三级门架,当二级门架上升时,通过一级链条拖动三级门架上升,同样三级门架上升时,通过二级链条带动四级门架上升,由此即可通过一根油缸同时带动多级立柱同步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拣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固定插销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控制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拣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车架;101、双踏板;110、门架;1101、一级门架;1102、二级门架;1103、三级门架;1104、四级门架;1105、油缸;1106、一级链条;1107、二级链条;111、定位孔;112、一号传感器;113、二号传感器;114、三号传感器;120、控制台; 121、左控制手柄;122、右控制手柄;123、握手开关;130、平台板;131、转动轴;140、滑架;141、滑轮;142、调整螺钉; 143、钢珠;150、固定插销组件;151、转动部;1510、弧形滑槽; 152、拉杆;153、插销;154、复位弹簧;160、安全护栏机构; 161、护栏;162、护栏门;163、扭簧;170、缓冲组件;171、缓冲杆;172、固定架;173、缓冲弹簧;174、缓冲垫;175、气弹簧结构;180、万向轮;181、摆杆;182、销轴;183、压缩弹簧; 190、控制盒;191、盖板;192、定位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拣选车,包括:
车架100,其上竖直设有门架110,门架110靠近顶部处设有控制台120,且门架110上竖直设有多个定位孔111,且各个定位孔111等间距排布。其中,该控制台120设置为三面围绕形状,从而将控制台120区域内的站立空间合围成驾驶舱,操作人员站立在该驾驶舱区域的车架100上进行操控。
平台板130,其通过具有滑轮141的滑架140与门架110滑动连接,由此平台板130可在门架110的竖直方向上来回移动,且平台板130与滑架140之间通过转动轴131连接,由此平台板130可绕着转动轴131上下翻转,当平台板130向下翻转至与门架110相垂直时,平台板130为打开状态并可作为置物平台使用,当平台板 130不使用时,只需将其向上翻转即可,此时平台板130为收起状态。
如图3所示,还包括固定插销组件,其包括转动部151、拉杆 152、插销153、复位弹簧154,该转动部151呈弧形状设置并固定连接在平台板130内侧边的底部,且转动部151内设有弧形滑槽 1510,拉杆152一端插设在弧形滑槽1510内,并且拉杆152可随着平台板130的翻转在弧形滑槽1510内滑动,拉杆152另一端与插入在定位孔111内的插销153相连接,从而拉杆152可将插销 153从定位孔111内向外拉出,复位弹簧154套设在插销153上,通过复位弹簧154的设置,可使得向外拔出的插销153复位,同时插销153的外端固定在L形的固定件上。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上下移动平台板130时,首先将平台板130向上扳动,在这一过程中,起初拉杆152在弧形滑槽1510 内滑动时不会带动插销153,直至拉杆152沿着弧形滑槽1510走完行程后,拉动拉杆152,拉杆152即会带动插销153并将插销153 向外拉出,脱离门架110上的定位孔111,此时滑架140即可上下自动滑动,当滑架140到达指定位置时,将平台板130向下翻转至打开状态,拉杆152回位,插销153在复位弹簧154的作用下回位,向内插入到定位孔111内,从而将滑架140锁定,此时平台板130 即为固定状态。
如图4所示,另外,滑架140与滑轮141之间装有调整间隙的机构,该机构由调整螺钉142和钢珠143组成,调整螺钉142和钢珠143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钢珠143位于滑架140内,调整螺钉 142从滑轮141的外侧中心点处向内插入,通过拧动调整螺钉142,该调整螺钉142即可将钢珠143向内推动,从而使得整个滑架140 沿着门架110上下滑动时,可以调整滑架140与门架110之间的间隙,保证滑架140在上下滑动时的稳定性。
安全护栏机构160,其包括护栏161、护栏门162,护栏161 连接控制台120与车架100,且护栏161与护栏门162之间设有起到复位作用的扭簧163,当操作者进入驾驶舱后,护栏门162会在扭簧163的作用下自动关闭,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性,并且避免了一些手动关闭的护栏门162由于驾驶者操作不当忘记关闭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如图3所示,优选地,滑架140底部还设有缓冲组件170,缓冲组件170包括缓冲杆171、固定架172,固定架172安装在滑架 140上,缓冲杆171从固定架172顶部竖直插入并穿过固定架172。位于固定架172内的缓冲杆171上套设有缓冲弹簧173,缓冲弹簧 173上下端分别与固定架172接触,缓冲杆171底部设有缓冲垫174,通过缓冲弹簧173和缓冲垫174的设置,避免了整个滑架140 在调整的时候突然掉落直接撞击金属,从而对滑架140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1所示,优选地,车架100设有两对万向轮180,一对万向轮180之间设有摆杆181,摆杆181与车架100之间通过销轴 182连接,且摆杆181可绕着销轴182上下摆动。具体的,摆杆181 可以绕着销轴182上下摆动,避免了因道路不平整而导致车辆的四个轮子不能同时着地时,驱动轮不能很好的接触地面,导致驱动轮出现打滑的问题,并且摆杆181的两侧还加入了两个压缩弹簧 183,从而保证车辆在可以上下摆动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辆不会随意晃动,加强车辆的稳定性能。
如图5所示,优选地,车架100的后方设有用于切换车辆控制模式的控制盒190,本申请的车辆分为地面控制和站在驾驶舱内使用手柄控制两种控制模式,该控制盒190通过可转动的盖板191设置在车架100内,并且通过在车架100两侧装有定位螺钉192,当盖板191关闭到位后,定位螺钉192自动弹出锁住盖板191,保证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盖板191不会打开,控制盒190不会从中脱落,需要使用时只要用手拉下盖板191就行,简单便捷且美观。
如图2所示,优选地,控制台120处设有左控制手柄121和右控制手柄122,右控制手柄122用于控制车辆前后加速,左控制手柄121用于控制车辆左右转弯加速,并且左控制手柄121和右控制手柄122上分别设有握手开关123,当驾驶人员一只手脱离手柄时,车辆将停止行走,保证操作人员在高空时双手必须紧握手柄,保证人身安全。
优选地,控制台120底部的车架100上还设有双踏板101,严格保证人员在行驶时两只脚都站在踏板上,当有一只脚抬起时,车辆自动停止行走,从而保证人员安全。
优选地,本申请的车辆采用三段减速设置,通过设置在门架110上的三个传感器,来确定车辆的起升高度,从而控制车辆的速度。其中,门架110的一侧面由高到低竖直设有一号传感器112、二号传感器113以及三号传感器114,一号传感器112、二号传感器113靠近门架110顶部,三号传感器114靠近门架110底部,当车辆在最低位置时,行驶速度为4.5km/h,当车辆起身至一号传感器112接触不到门架110后,车辆第一次减速为2.25km/h,当车辆继续起身至二号传感器113脱离门架110时,车辆第二次减速为 1.2km/h,当车辆升到最高点,三号传感器114工作,启动限位模式,车辆停止起升。
如图6所示,优选地,车辆采用结构紧凑的方管倒扣式四级门架1104结构,并且使用了单缸油加两级链条的结构。其中,门架 110包括依次倒扣连接的一级门架1101、二级门架1102、三级门架1103以及四级门架1104,一级门架1101与二级门架1102之间设有油缸1105,且二级门架1102通过一级链条1106分别连接一级门架1101和三级门架1103,三级门架1103通过二级链条1107 分别连接二级门架1102和四级门架1104。具体的,在实际工作时,油缸1105直接推动二级门架1102上升,二级门架1102通过一级链条1106连接一级门架1101和三级门架1103,当二级门架1102 上升时,通过一级链条1106拖动三级门架1103上升,同样三级门架1103上升时,通过二级链条1107带动四级门架1104上升,由此即可通过一根油缸1105同时带动多级立柱同步上升。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中的缓冲组件170采用了缓冲杆171、固定架172、缓冲弹簧173、缓冲垫174的结构,并且平台板130可上下翻折,而在实施例二中,使用了气弹簧结构175进行缓冲,同时平台板130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无法进行翻折,只可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位移,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两种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配。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其上竖直设有门架,所述门架靠近顶部处设有控制台,且所述门架上竖直设有多个定位孔,且各个定位孔等间距排布;
平台板,其通过具有滑轮的滑架与所述门架滑动连接,且所述平台板与所述滑架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
安全护栏机构,其包括护栏、护栏门,所述护栏连接所述控制台与所述车架,且所述护栏与所述护栏门之间设有起到复位作用的扭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插销组件,其包括弧形状设置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平台板内侧边的底部,且所述转动部内设有弧形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插销组件还包括拉杆、插销、弹簧,所述拉杆一端插设在所述弧形滑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插销相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插销上,而所述插销插入所述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底部还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滑架上,所述缓冲杆从所述固定架顶部竖直插入并穿过所述固定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固定架内的缓冲杆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下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架接触,所述缓冲杆底部设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设有两对万向轮,一对所述万向轮之间设有摆杆,所述摆杆与所述车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且所述摆杆可绕着所述销轴上下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后方设有用于切换车辆控制模式的控制盒,所述控制盒通过可转动的盖板设置在车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处设有左控制手柄和右控制手柄,且所述左控制手柄和所述右控制手柄上分别设有握手开关,而所述控制台底部的车架上还设有双踏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的一侧面由高到低竖直设有一号传感器、二号传感器以及三号传感器,所述一号传感器、二号传感器靠近所述门架顶部,所述三号传感器靠近所述门架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拣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包括依次倒扣连接的一级门架、二级门架、三级门架以及四级门架,所述一级门架与所述二级门架之间设有油缸,且所述二级门架通过一级链条分别连接所述一级门架和所述三级门架,所述三级门架通过二级链条分别连接所述二级门架和所述四级门架。
CN202022897744.1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拣选车 Active CN214990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7744.1U CN214990041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拣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7744.1U CN214990041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拣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0041U true CN214990041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9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7744.1U Active CN214990041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拣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0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904515B2 (ja) 傾動可能な車両の安定装置
US9914627B2 (en) Three-mast order picker
WO2017045140A1 (zh) 带辅助轮的电动独轮车以及使用辅助轮的行驶方法
CN209942205U (zh) 建筑施工吊篮
CN205400212U (zh) 一种断链防坠落装置
CN200940078Y (zh) 一种移动式起吊机
CN214990041U (zh) 一种拣选车
CN112605980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防撞底座
HU179291B (en) Tiering truck
CN201358604Y (zh) 用于立体停车设备的驱动式防坠落机构
CN106005190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111005329A (zh) 基于道路安全的车辆防逆行装置
CN208413750U (zh) 一种自升式车载千斤顶
CN217925143U (zh) 一种汽车跷尾停车系统
CN211143894U (zh) 一种折叠升降横移式非机动车停车架
CN110303970A (zh) 一种车载起重机
CN112124004A (zh) 叉车轮距调节装置及叉车
CN115095121A (zh) 一种建筑施工具有保护功能的工作平台
US4441790A (en) Lift truck safety mirror
CN113622336A (zh) 一种路面施工使用的警告装置
CN112208592A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车
CN212898282U (zh) 一种物流下货梯
CN109703667B (zh) 一种防撞倒电瓶车结构
JPS5854231B2 (ja) 二段式駐輪装置
CN213705461U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