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4977U -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4977U
CN214984977U CN202121624665.1U CN202121624665U CN214984977U CN 214984977 U CN214984977 U CN 214984977U CN 202121624665 U CN202121624665 U CN 202121624665U CN 214984977 U CN214984977 U CN 214984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belt pulley
outside
connecting b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46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春
刘秀兰
吕志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Dongzhix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Dongzhi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Dongzhix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Dongzhi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46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4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4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4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固定杆与头枕,所述头枕内部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头枕外部并与头枕通过轴承链接,所述头枕外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套设在转动轴外部,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可以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通过转动第二把手可以调节头枕上下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乘客自身的需求来调节适应的位置,有效的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装置的结构简单,可以广泛的运用于各类乘用车上。

Description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汽车后头枕只能在上下方向进行调节,不能进行前后以及角度的调节,在舒适度上不能满足乘客的自身需求,现在市场上具有调整功能的头枕一般都结构复杂,装配困难,成本高,不能广泛的运用于各类乘用车上。
因此,发明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通过转动第一把手来调节头枕前后方向的位置,通过转动第二把手来调节头枕角度的位置,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后头枕只能在上下方向进行调节,不能进行前后以及角度的调节,在舒适度上不能满足乘客的自身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包括两个固定杆与头枕,所述头枕内部开设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头枕外部并与头枕通过轴承链接,所述头枕外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套设在转动轴外部,所述第二皮带轮一侧设有两个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均与内部槽内侧壁通过轴承链接,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外部套设有皮带。
优选的,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第一皮带轮并分别与两个第一皮带轮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另一端均贯穿头枕并与头枕滑动连接,所述头枕外部设有两个第一U形块,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U形块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凹槽,两个所述固定杆外部固定套设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外部。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杆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块,两个所述第二U形块均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U形块内部,所述第二U形块与第一U形块均套设在转动杆的外部并与转动杆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U形块内部侧壁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一端均与转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外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外部设有转筒,所述转筒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筒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外部套设有第三连接块并与第三连接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贯穿通槽并与通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在限位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通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导管外部,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三连接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设于转筒外部。
优选的,所述内部槽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往复丝杠,两个所述往复丝杠外侧均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杠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均贯穿第一皮带轮且轴承座与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两个所述往复丝杠另一端均贯穿头枕并与头枕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U形块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可以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通过转动第二把手可以调节头枕上下的角度,可以根据不同乘客自身的需求来调节适应的位置,有效的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装置的结构简单,可以广泛的运用于各类乘用车上。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滑动连接在限位孔内部起到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孔,可以调节更多的角度,通过设置第二连接块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在前后调节时,内部槽与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摩擦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部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B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B部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B部结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头枕、3连接板、4支撑板、5内部槽、6第一螺纹杆、7第一皮带轮、8皮带、9第二皮带轮、10转动轴、11第一把手、12转动杆、13凹槽、14第一U形块、15第二U形块、16第一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18限位孔、19转筒、20第三连接块、21第二把手、22限位杆、23导管、24通槽、25弹簧、26往复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包括两个固定杆1与头枕2,所述头枕2内部开设有内部槽5,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贯穿头枕2外部并与头枕2通过轴承链接,所述头枕2外部设有第一把手11,所述第一把手11与转动轴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第二皮带轮9,所述第二皮带轮9固定套设在转动轴10外部,所述第二皮带轮9一侧设有两个第一皮带轮7,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7均与内部槽5内侧壁通过轴承链接,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7与第二皮带轮9外部套设有皮带8,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来调节头枕2的前后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螺纹杆6,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分别贯穿两个第一皮带轮7并分别与两个第一皮带轮7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7,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另一端均贯穿头枕2并与头枕2滑动连接,所述头枕2外部设有两个第一U形块14,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U形块14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移动组件方便调节头枕2的前后位置。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杆1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凹槽13,两个所述固定杆1外部固定套设有连接板3,通过设置多个凹槽13来插进车座椅顶部来调节头枕2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3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4外部,通过设置转动杆12来提供调节头枕2角度。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杆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块15,两个所述第二U形块15均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U形块14内部,所述第二U形块15与第一U形块14均套设在转动杆12的外部并与转动杆12通过轴承连接,通过设置第二U形块15与第一U形块14起到连接作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U形块14内部侧壁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16一端均与转动杆12的外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块16来起到连接作用。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外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8,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外部设有转筒19,所述转筒19与转动杆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筒19一侧开设有通槽24,所述通槽24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23,所述导管23外部套设有第三连接块20并与第三连接块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20贯穿通槽24并与通槽24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多个限位孔18方便头枕2调节更多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块20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滑动连接在限位孔18内部,通过设置限位杆22滑动连接在限位孔18内部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24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套设在导管23外部,所述弹簧25一端与第三连接块2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1,所述第二把手21设于转筒19外部,通过设置第二把手21来方便乘客调节头枕2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将两个固定杆1插入到座椅的顶部,通过凹槽13调节头枕2高度,通过转动第一把手11带动转动轴10转动,转动轴10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第二皮带轮9通过皮带8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7同时转动,当第一皮带轮7在第一螺纹杆6上转动时,会带着头枕2前后移动,当前后位置调节好后,把第二把手21向外拉,将限位杆22与限位孔18分离,转动第二把手21带动转动杆12转动,转动杆12在转动时会带着第一连接块16转动,从而带着第一U形块14转动,从而调节头枕2的角度,角度调节好后,将限位杆22卡在限位孔18内部进行固定限位。
实施例2:
参照附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往复丝杠26,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外侧均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杠26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均贯穿第一皮带轮7且轴承座与第一皮带轮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7,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另一端均贯穿头枕2并与头枕2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U形块14一端固定连接。
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首先将两个固定杆1插入到座椅的顶部,通过凹槽13调节头枕2高度,通过转动第一把手11带动转动轴10转动,转动轴10带动第二皮带轮9转动,第二皮带轮9通过皮带8带动两个第一皮带轮7同时转动,当第一皮带轮7在往复丝杠26上转动时,会带着头枕2前后移动,通过设置往复丝杠26来减小移动的摩擦力,提高前后移动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包括两个固定杆(1)与头枕(2),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2)内部开设有内部槽(5),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贯穿头枕(2)外部并与头枕(2)通过轴承链接,所述头枕(2)外部设有第一把手(11),所述第一把手(11)与转动轴(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第二皮带轮(9),所述第二皮带轮(9)固定套设在转动轴(10)外部,所述第二皮带轮(9)一侧设有两个第一皮带轮(7),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7)均与内部槽(5)内侧壁通过轴承链接,两个所述第一皮带轮(7)与第二皮带轮(9)外部套设有皮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螺纹杆(6),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分别贯穿两个第一皮带轮(7)并分别与两个第一皮带轮(7)通过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7),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另一端均贯穿头枕(2)并与头枕(2)滑动连接,所述头枕(2)外部设有两个第一U形块(14),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6)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U形块(14)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凹槽(13),两个所述固定杆(1)外部固定套设有连接板(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两个所述支撑板(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4)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块(15),两个所述第二U形块(15)均滑动连接在两个第一U形块(14)内部,所述第二U形块(15)与第一U形块(14)均套设在转动杆(12)的外部并与转动杆(12)通过轴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U形块(14)内部侧壁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6),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16)一端均与转动杆(12)的外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外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8),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4)外部设有转筒(19),所述转筒(19)与转动杆(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筒(19)一侧开设有通槽(24),所述通槽(24)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管(23),所述导管(23)外部套设有第三连接块(20)并与第三连接块(20)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20)贯穿通槽(24)并与通槽(24)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块(20)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2),所述限位杆(22)滑动连接在限位孔(18)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4)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5),所述弹簧(25)套设在导管(23)外部,所述弹簧(25)一端与第三连接块(20)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20)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21),所述第二把手(21)设于转筒(19)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槽(5)内部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往复丝杠(26),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外侧均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往复丝杠(26)通过滚珠螺母副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均贯穿第一皮带轮(7)且轴承座与第一皮带轮(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7),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另一端均贯穿头枕(2)并与头枕(2)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往复丝杠(26)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U形块(14)一端固定连接。
CN202121624665.1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Active CN214984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4665.1U CN21498497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4665.1U CN21498497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4977U true CN214984977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26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4665.1U Active CN214984977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4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4708B (zh) 三维按摩机
CN107585062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CN205906859U (zh) 一种电梯安全钳
CN214984977U (zh) 一种利于调节的汽车后头枕骨架
CN208630410U (zh) 座盆角度调节结构
CN219523750U (zh) 车辆头枕机构及车辆
CN111873877A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装置
CN111002802A (zh) 无导柱式塞拉门机构
CN214874377U (zh) 一种车用按摩座椅
CN214228333U (zh) 一种车载广角摄像头
CN105216884B (zh) 一种滑块导向型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10078271U (zh) 一种按摩机芯和按摩机
CN211106807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旋转式前牵引悬挂用导向球头
CN21252941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装置
CN209888697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09738873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CN102602312A (zh) 车辆机械悬浮座椅
CN202896582U (zh) 可调节座椅
CN215921998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装置
CN205365294U (zh) 一种新型可调式汽车座椅
CN218833124U (zh) 一种竖直纵向偏摆滑杆式前后摇摆按摩椅座架
CN219071155U (zh) 一种用于按摩椅上的按摩机芯
CN214142665U (zh) 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车头气架导向机构
CN215706858U (zh) 一种少儿操纵型方便拆卸的漂移车
CN112548903B (zh) 一种高强度车身机构加工用悬挂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